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香港在偷偷改變

[複製鏈接]

263

主題

617

帖子

692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fansfan 發表於 2012-2-22 10: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儘管消費者們對香港無限嚮往,然而在實際的購物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感受到香港與以往不一樣的服務態度。
    「大陸人蜂擁而至把香港人慣壞了,現在去到商場、食店感覺服務態度都不像以前那麼好,包括在一些大牌店裡,由於語言不順暢,很多大陸人也不懂英文,銷售人員常常忽悠大陸客」,田小姐說。
    香港為大陸遊客開放的窗口少
    說到過關排隊,小周連呼「坑爹」。「前幾天我過關排隊,從羅湖口岸,隊伍排到了羅湖地鐵站!」
    臨近年關,去往香港的遊客尤其密集,外地度假的,深圳帶貨的……人一多,香港之旅首先面臨的就是過關「排隊之旅」。
    1月14日,深圳灣口岸出現了「爆棚」場景。早上六點半,深圳灣口岸已經排起了長長的隊伍。根據深圳邊檢部門的預計,隨著春節的日益臨近,今年赴港旅遊旅客將增長8%。另據深港節日旅客過境小組預測,春節期間(1月21日至1月29日)經深圳與香港間各口岸出入境旅客將達520萬人次,其中大年初三即1月25日將是出入境客流的高峰日。
    人流量的增多常常使得一個過關通道需要排上兩個小時左右的隊,這足以讓旅客們和工作人員都疲憊不堪。
    「感覺現在香港過關的人員也不像以前那麼好了」,田小姐舉了個例子說,前幾天去香港,為了避免排長隊,我們選的是一個工作日時間,相對人少。事實證明確實當時過關的人不多,過境時發現深圳這邊的通道比較順暢。但是到了香港入關處,就開了一個內地遊客的窗口,但是同時卻開了兩個香港居民進入的窗口。
    「當時在現場,兩個香港窗口一個人都沒有,但是內地遊客這邊雖然人不是很多還是排起了隊」。田小姐說,「我覺得他們的服務意識有問題,這個時候,按常識也知道應該是內地遊客多,怎麼可能香港居民的窗口開得比內地遊客還多!」
    鞏小姐也有類似的感受,「比如有時候看到內地的遊客因為語言不通向他們詢問時,他們也並沒有那麼耐心去解釋,前幾年內地人少的時候過關,普遍感覺香港工作人員的親和力比深圳好,現在好像反過來了」。
    商場服務員態度明顯變差了
    香港是購物天堂,這是所有赴港消費者的共識。無論是單身女青年田小姐,還是漂亮媽媽鞏小姐,在深圳生活的多年,她們花費了很多時間和金錢去香港享受「上帝」的感覺。
    然而,現在她們對香港這個「購物天堂」有些失望。
    「我前幾天帶著舅舅去銅鑼灣崇光百貨,舅舅看中了一個法國品牌的包,算下來一萬六、七千塊人民幣錢的樣子。但是付錢的時候我舅舅就多問了一句,這包是哪兒生產的,導購小姐立刻就不耐煩了,很生硬的說,是大陸生產的,現在這些東西都是大陸製造。總之那種態度,雖然不至於惡語相向,但是總歸讓人不舒服」。
    鞏小姐說,「現在很多香港商家一聽你是大陸人講普通話就忽悠你,向你推銷一堆亂七八糟不知所云的東西。有一次我孩子生病了,我就去一家大藥房去拿一個藥水,拿回家了我老公跟我說,你被騙啦,這個葯我們香港本地人都不會要的,聽都沒聽說過的牌子,而且價格還比原本那個藥水貴了近40塊錢。銷售員們很會看人下菜的」。
    對於愛化妝的人來說,「sasa」和「卓越」兩個名字不會陌生。在一些網站和論壇上,這兩家店裡部分品牌化妝品的有效期長期遭人垢弊。也有消費者稱,在這些化妝品店,由於很多內地人不懂英文說明,往往也存在著貨不對板的情況。在一些節日里,商場或各個品牌往往會推出一些優惠套裝之類的產品,然而,如果仔細清算,就會發現,其實贈送的空間微乎其微。
    在某大型論壇上,以往內地消費者總結出來廣受追捧並且屢試不爽的「試用裝索取技巧」已經不再受到關注。因為目前在香港,很多品牌櫃檯服務員會告訴你此處沒有小樣及小禮品贈送。
    此外,關注電器產品的消費者告訴記者,現在在豐澤、百老匯等店,因為前去購物的人太多,很多人在詢問或者尋求講解的時候,店員們都會不太耐煩。
    小吃店怠慢內地客
    香港也是美食之都。對於「吃貨」們來說,去香港嘗盡各地美食也是一件高興的事兒,但是田小姐也認為,目前香港在餐飲方面的整體服務水平大不如前。
    「在佐敦一家馬來西亞餐廳吃飯,點了30分鐘都不見有食物上來,服務員還不停將菜單拿過來示意讓我們點菜。過了一會兒我們旁邊來了一個聽口音是香港本地人的男人,他點了一個跟我們一樣的菜,結果卻和我們的飯一起上。可見之前的那些時間並沒有準備我們的食物」,田小姐認為,對大陸遊客服務態度不好並不是一家餐廳的問題,而是整個飲食業都一樣。
    「第二天我們去了一家商場裡面的四川餐廳。服務生全程都沒有笑臉,但是對講英語的人態度就不一樣,感覺很落差很大」。
    越來越多的大陸人在到香港購物時感受到了服務態度的變化。田小姐還舉了一個讓她哭笑不得的例子,「我們去藥房問有沒有奶粉,服務員說,你自己去那個角落裡看看啰,讓人很無奈」。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20: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