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迎習近平 美國一邊看錢一邊看人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2-14 21: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年02月14日 11:42 來源:中國評論新聞網


2月13日,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展開了各方期待已久的訪美之行。訪問期間,習近平副主席將會見奧巴馬總統,與拜登副總統舉行會談,並會見國務卿希拉里和國防部長帕內塔,就中美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問題充分交換意見。

美國《華盛頓郵報》文章認為,習近平此次訪美之行,美國人最關心的兩件事就是——吸引中國投資、「認識」中國的領導人。

文章稱,當上百億的人民幣在全世界各地投資的時候,一個最主要的工業國到目前為止卻基本沒拿到過什麼錢。這個國家就是美國。

所以,「錢」的問題將會提上習近平副主席此次訪美的日程。奧巴馬當局也把從中國找投資當成了眼下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甚至比解決美國就業問題還重要。但是,專家卻認為,這個任務並沒那麼容易。從去年的數據來看,中國投資美國的資金呈急遽下降的趨勢。因為,對中國投資者來說,美國並不是一個「友好的」投資環境。

在過去的10年中,中國的公司,特別是國有企業,已經開始大量向海外投資,其中大部份資金流向了亞洲,以及礦產資源豐富的國家,例如澳大利亞。

據中國商務部的最新數據顯示,2011年美國共吸引到中國投資11.3億美元,遠低於中國投資歐洲的46億美元。而在中國投資的260個美國項目中,若以美元計算,最大的份額是來自於中國國有企業投資美國鋼鐵和天然氣的部份。紐約諮詢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Group)中國專家哈內曼(ThiloHanemann)稱,儘管中國在美國的投資總額在過去的五年內已經上升,但是仍然不到美國外資總量的1%。

在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的率先努力下,美國的官員正努力克服「美國應對中國投資採取敵對態度」的想法。首先,國家安全的考量為中國資金進入美國設置了重重困難。其次,國會議員、地方政治家,有時甚至是媒體都常常反對「紅色中國」的資金進入到處於掙扎邊緣的美國公司里。

現在,一些專家預計中國可以到2020年前,將中國的海外投資總額提高至2萬億美元,並努力轉變中國經濟對出口的依賴。而奧巴馬政府已經發起了一項名為「選擇美國(SelectUSA)」的吸引外資計劃。

作為前美國商務部部長,駱家輝自到中國任大使的第一日起就大力向中國推薦美國這個投資目的地。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還只是一廂情願。

據有意投資美國項目的中國商人說,赴美投資遇到的困難之一就是簽證問題。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就表示,習近平副主席訪美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希望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他說,我們(中國)希望能看清中美貿易之間的障礙,並儘力清除這些障礙。我們希望美國可以解除對中國出口高科技產口的限制,以及中國企業赴美投資的阻礙。

而過去一些中國知名企業在美投資的失敗也使得中國企業對美國的投資環境望而卻步。

2005年,在某些國會議員表示有國家安全的顧慮,以及質疑融資的公平性后,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出價185億美元收購尤尼科石油公司失敗。2011年初,中國最大的電信設備製造商華為科技,也因美國政府對其是否與軍隊有聯繫提出質疑后,放棄收購美國3Leaf公司。

中國社科院國際經濟與政治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李眾敏稱,在這之後,中國投資者對投資美國一籌莫展,他們不知道可以投資什麼,不能投資什麼。

雖說上述這些案例都是例外,但是卻令中國投資者和官員形成一種感受,那就是赴美投資之路非常艱難。

而對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美國媒體也抱有非常濃厚的興趣。《華盛頓郵報》的另一篇文章稱,美國方面希望,此次訪問能緩和中美兩國之間日益緊張的關係。

文章認為,習近平的個性比較自信,且愛交朋友、好社交。例如,習近平此次訪美特意提到他喜愛美國的中西部,並曾在1985年以河北正定縣委書記身份帶領一個代表團去愛荷華州馬斯卡廷考察農業,借宿在當地一戶中產家庭里,與房東兒子的一堆《星際迷航》玩偶相伴。

但是,文章稱,習近平對美國文化的熟悉是否有助於緩和兩國近年來在經濟和軍事上的緊張關係,還不得而知。

毋庸置疑地是,因為中國經濟的崛起和在南海等其它事務上的地區利益,中美已經走入一個相當艱難的時期。在這方面,北京已經對奧巴馬當局將軍事資源轉移到亞洲越來越提高警惕。

文章稱,習近平的訪問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但卻是兩國關係緩和的機會。文章引用美國副總統拜登的話說,習近平曾同拜登坦率地談論中國的現在和未來。拜登說,習近平非常清楚中國面臨的問題的性質和範圍,並致力於在解決這些問題。


作者:梁 棟編譯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3 12: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