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泰國少校曝:中美登陸實力接近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2-14 20: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2-2-14 13:03:25   來源  CHN強國軍壇

我願衝鋒陷陣


      泰國春武里府梭桃邑縣,海軍第十五訓練基地,一片長長的海灘處在幾座山峰環抱之中,天空湛藍,能見度極佳。記者登上附近一處高地,遠處海面上停泊的美國海軍「托爾圖加」號登陸艦和「日耳曼敦」號登陸艦清晰可見。隱約可見一些黑點從登陸艦中駛出,正在進行海上編隊,很快,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幾十輛AVV7型兩棲突擊戰車一字排開,準備突擊幾海裡外的海島、進行危機四伏的兩棲登陸作戰。
  
  親歷美軍兩棲登陸作戰
  
  2月10日,亞太地區最大規模聯合軍演「金色眼鏡蛇」中的登陸作戰演練拉開帷幕,美國、泰國、韓國海軍陸戰隊組成的聯合部隊將演練海灘登陸、奪取島上目標。
  
  上午10時,天空中突然出現朵朵降落傘,傘兵準確地空降到海灘後面的叢林中,對島上敵人的戰略要地進行突襲,頓時吸引了敵人的注意力。海面上,擔任第一波衝擊任務的10輛兩棲突擊戰車高速向海岸衝去,他們將承受敵人最激烈的炮火、甚至全軍覆沒,但將為第二波兩棲突擊戰車創造安全的登陸點。
  
  為了減少兩棲突擊戰車受到的炮火威脅,攻擊機和海上艦艇開始對海島進行炮火覆蓋。記者站在高地上,一種巨大的轟鳴聲突然而至、震顫耳膜,還來不及反應,兩架F-18「大黃蜂」戰鬥機已經飛臨頭頂,使人感覺到整個海島都處在戰鬥機的控制之下,其震懾力難以抵禦。戰鬥機投下的炸彈頓時使海島和海灘上濃煙四起、火光衝天。
  
  除了陸地上的火光和濃煙外,海面上也爆炸聲不斷、不時騰起巨大水柱,因為掃雷艇和直升機開始對海面和水下進行轟炸,清除敵人布置的水雷和障礙物,為兩棲突擊戰車掃清攻擊通道。
  
  在海空火力進行炮火覆蓋的同時,兩棲突擊戰車已經行駛到距離海灘500米左右的距離,開始全速發起衝鋒,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登陸。為了防止被炮火擊中,兩棲突擊戰車不斷施放煙幕彈,濃煙把戰車包裹起來,使敵人無法實施準確射擊。
  
  當日的演習共出動了29輛兩棲突擊戰車,包括美國14輛、泰國7輛、韓國8輛,泰、韓分列兩側、美軍居中。當第一波兩棲突擊戰車抵達海岸后,臉上塗滿油彩的海軍陸戰隊士兵迅速衝出戰車,在四周形成保護。並根據海灘敵人火力配置,發出空中支援請求,F-18戰鬥機迅速根據地面指引、對敵人火力進行更精確地打擊,陸戰隊士兵鞏固起剛剛奪取的灘頭陣地。在得到安全確認后,2架CH-46型運輸直升機從海面上飛過來,為登陸的陸戰隊員投下火炮等重武器和急需物資。
  
  本報記者與美軍簽署「生死狀」
  
  由於演習近乎實戰,戰場爆炸不斷,士兵也使用空爆彈進行射擊。美軍給記者拿來一份「生死狀」,表示如果記者跟隨陸戰隊員衝擊,造成死傷概不負責。在簽署了一份「生死狀」后,記者被允許緊隨海軍陸戰隊員攻擊島上敵人。美國海軍陸戰隊第31遠征分隊公共關係聯絡官凱萊布上校Capt.CalebD.Eames不停提醒記者,由於兩棲突擊戰車很高,駕駛員只能看清十幾米外的物體,如果站在駕駛員盲區,記者將被碾為肉餅,還叮囑記者站在突擊士兵背後,不要進入射擊範圍。「自己照顧好自己!」凱萊布鄭重地對記者說。
  
  這時,擔任第二波衝擊任務的兩棲突擊戰車抵達海岸。記者站在海灘上,迎面而來的就是幾米高、噴著濃煙的AVV7兩棲突擊戰車,發動機巨大的轟鳴聲、油煙味和周圍不斷的爆炸聲使記者感受到戰爭的殘酷。編隊中央戰車上的美軍指揮官從車內探出半個身子,對著步話機高聲呼叫,指揮所有戰車保持隊形、協調前進、迅速登陸,記者可以清晰地聽到他的巨大呼叫聲。
  
  兩波兩棲突擊戰車全部登陸后,在海灘上一字排開,沒有絲毫停頓,所有士兵衝出戰車、開始向海島深處進攻。記者看到每輛戰車大約搭載了20名海軍陸戰隊士兵,他們7、8個人組成一個小隊,相互掩護、交替前進。分隊指揮官不斷發出各種口令,所有士兵跟著一起大喊,既傳達了命令、又提升了士氣。當士兵衝到一片開闊地時,突然被敵人炮火壓制在一條道路一側,海軍陸戰隊員迅速匍匐,呼叫直升機空投的火炮進行支援,同時集中輕重機槍向目標密集掃射。
  
  戰鬥進行大約半小時后,海軍陸戰隊士兵衝進叢林,基本控制局勢,開始構築更安全、大縱深的防線。這時,兩艘海上大型運輸艇也已靠岸,大量步兵和坦克等重武器迅速登陸,對海島展開全面進攻。這時,海灘上升起一顆明亮的信號彈,身旁的一位美軍軍官告訴記者,這是登陸作戰指揮官向海上總指揮報告戰場局勢,不同的信號彈代表下一步將實施不同的行動。
  
  在大量步兵登陸后,海軍陸戰隊員接到撤離命令,開始組織有序撤離。記者看到每個小隊都是從兩側的士兵開始撤離,每位士兵撤退時都會拍一下或者踢一腳旁邊的戰友、發出撤離信號,以保證不丟下任何一個人。直到最後一名戰友登上戰車,最先撤離的士兵一直在戰車周圍警戒。
  
  從與參演士兵的交談中,記者了解到參加登陸作戰演習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員來自第3遠征軍第31遠征分隊,平時駐紮在日本,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第3遠征軍里最主要的作戰單位、也是參加「金色眼鏡蛇」演習最多的部隊之一。全隊2200人,主要部署在以「埃塞克斯」號為主的海軍遠征打擊群兩棲艦船上,平時自帶15天戰鬥所需的後勤補給,接到命令后可在24小時完成出擊,擅長執行兩棲作戰。這次參加「金色眼鏡蛇」演習,第31遠征分隊的登陸艦停泊在距離泰國梭桃邑海軍基地不遠的海面上,只有部分人員駐紮在泰國海軍陸戰隊營房內。
  
  與陸軍採取兵種固定編製與合成作戰編組不同,美國海軍陸戰隊遠征部隊是根據作戰任務需要組成的編組,也稱「陸空特遣部隊」,其中規模最大的便是遠征軍。儘管駐沖繩的第3遠征軍是美國現有三個陸戰遠征隊里編製最小的(總兵力只有1.7萬人),但它的戰備等級之高和新式裝備數量之多卻是其他兩支所無法比擬的,例如該軍擁有兩個中隊的24架CH-46E中型直升機、1個中隊的12架MV-22B運輸機、3個中隊的30架CH-53E大型直升機,戰術快速空運能力極強,適合針對南海、暹羅灣乃至馬六甲海峽水域發生的小規模武裝衝突做出快速反應。
  
  演習結束后,記者採訪了美國海軍陸戰隊第3遠征軍副指揮官肯尼思中將(Lt.Gen.KennethGlueck,Jr.,deputycommander,MultinationalForceandcommandinggeneral,IIIMarineExpeditionaryForce),他表示,歷時31年的「金色眼鏡蛇」軍演能夠使參與國家加深了解,建立密切合作的團隊,共同提高聯合作戰能力。肯尼思少將還告訴記者,「金色眼鏡蛇」軍演不是針對某個國家、更不是針對中國,美軍沒有計劃在東南亞駐紮軍隊。
  
  但對於美國加大亞太地區軍力部署,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東南亞項目組主任歐內斯特?鮑沃的一段話更令人深思。歐內斯特?鮑沃表示,美軍強調「加強巡邏,而不是建立軍事基地」,象徵著美國在亞太地區邁出了「輕盈」但又將「無所不在」的步伐。
  
  軍演有助提高聯軍戰鬥力
  
  美軍兩棲登陸作戰被認為是重要的進攻性戰術,對於奪取海島等具有重要意義。曾有報道表示,美軍擔心解放軍在獲得美軍經驗後會加大對台灣的軍事壓力。美國《防務周刊》就曾提到泰國與中國保持過多軍事交流令美軍感到擔憂,擔心泰國軍人在與美國演習中掌握的一些作戰技能可能會流到解放軍中,尤其是兩棲作戰技能。
  
  對於兩棲登陸作戰的制勝關鍵,第31遠征分隊的上尉軍官保羅Paul告訴記者,搶灘應該在15分鐘完成,採用突襲方式、令敵人猝不及防,海軍陸戰隊士兵要以最快速度奪取目標。登陸作戰是個複雜的系統行動,需要經常練習、達到配合默契。和美軍單獨作戰相比,多國聯合作戰更需要更好的溝通方式,但不一定是語言,可以是包括肢體動作的其他方式,但需要各國軍人的相互理解。
  
  泰國海軍司令部丕坦中校也對記者強調登陸作戰中的速度,戰術上可以先對其他目標發動襲擊,轉移敵人注意力,然後從海上進行猛烈攻擊、一鼓作氣奪下陣地。韓國海軍陸戰隊士兵金永智說,不管來自哪個國家,我們都是海軍陸戰隊員,將把演習獲得的經驗帶回韓國,並與新的海軍陸戰隊員共享。保羅告訴記者,今天演習中突擊戰車之間的聯絡稍有問題,但陸戰隊士兵的衝鋒可以得到十分中的九分。記者在現場看到,在幾國陸戰隊指揮官商討進攻叢林的計劃時,需要藉助翻譯,溝通起來相當困難。
  
  談到演習中的假想敵,第31遠征分隊公共關係聯絡官凱萊布上校Capt.CalebD.Eames對本報記者說:沒有敵人,「金色眼鏡蛇」軍演是和平演練,可以促進各國合作、保持地區和平,來美國海軍陸戰隊來到泰國訓練可以熟悉更多的氣候環境。泰國海軍司令部丕坦中校也假想敵的描述十分謹慎,他對記者表示,演習中攻擊的海島是現實世界不存在的地點,沒有真實的敵人。泰國軍隊參加演習是為了發展全面的作戰能力,從人員、裝備上做好準備,應對以後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並確保能夠取得勝利。相比之下,第31遠征分隊第4海軍陸戰隊第1營的鮑格少尉的話更加實際,他告訴記者,由於各盟國戰鬥力水平不同,通過演習,戰鬥力低的國家可以獲得提高,有利於美國主導的聯合作戰。
  
  曾經多次參加「金色眼鏡蛇」演習的泰國海軍陸戰隊帕迪上校告訴記者,美國在登陸作戰上的優勢,主要在於充分把各種先進技術運用於武器和實戰中,泰國的武器大部分從美國購買,泰國參加「金色眼鏡蛇」演習是為了努力跟上美軍的技術層次,從美軍學習作戰戰術和武器術裝備的使用,而美軍主要從泰軍學習叢林戰經驗。帕迪上校參加過中泰舉行的「藍色突擊」海軍陸戰隊聯合演練,他告訴記者,從演習中可以看出中美兩軍登陸作戰實力接近,中國在兩棲步兵戰車和登陸作戰中也運用了不少先進科技手段。
  
  記者獲准乘坐美軍兩棲突擊戰車
  
  演習結束后,記者獲准乘坐美國海軍陸戰隊的AVV7型兩棲突擊戰車。此次演習,美、泰、韓三國出動的都是AAV兩棲突擊戰車,但美國、韓國的是新型號,泰國的是老型號,而且各國都對戰車進行了改裝,以適應不同的戰鬥環境。一輛泰國戰車指揮官頌薩告訴記者,泰國海軍陸戰隊現有的16艘戰車設備老化、經常維修,已經制定了購買新型兩棲突擊戰車的計劃。他還告訴記者,演習中美軍使用的也都是舊戰車,新戰車留在實戰時使用。記者這才明白,為什麼美軍有2輛戰車在全速衝鋒時,出現了發動機進水、熄火的情況。
  
  記者進入突擊戰車,看到車內擺滿M4突擊步槍、子彈、防彈衣、頭盔、鐵鍬等裝備,還有兩根碩大的鐵柱和汽油桶等,顯得相當擁擠。車艙內有3條長椅,中間1條、兩側各1條,是25名搭乘士兵的座位。記者進入戰車后,戰車後部一塊厚鋼板做成的板式大門緩緩合上,但有一個應急門供緊急出入。
  
  車艙前部就是駕駛艙,左側是駕駛員和指揮官位置、右側是炮塔,射手可以控制戰車配備的40毫米榴彈發射器和一挺。50口徑機關槍。記者看到,駕駛員控制速度的腳踏板和汽車腳踏板十分相像,而方向盤更像自行車手把,駕駛艙內有不少電子儀器閃著信號燈,控制艙底排水泵、紅外駕駛燈、導航儀器、防寒設備等。指揮官就站在駕駛員背後的座椅上、探出身子指示前進方向。如遇襲擊,駕駛員和車長可以回到車內,通過觀察鏡、紅外液視潛望鏡和可升高的潛望鏡進行360°觀察。
  
  駕駛員告訴記者,將搭載記者進行水陸兩棲行駛。伴隨著巨大的轟鳴,戰車發動后越來越快,雖然不算顛簸,但戰車左右急拐時,記者幾乎站立不住。由於打開了載員艙頂部甲板,發動機的油煙味和飛濺的泥土草屑不斷飛入車內,很快漸入艙內的土屑變成了海水,原來戰車已經駛上海面,但是和在陸地上行駛的感覺沒有兩樣,只是在登陸的一霎那,記者感受到一種強烈的撞擊。而在水中行駛和轉向時,十分靈活,根本不象一個重達22多噸的鋼鐵戰車,原來戰車在浮渡時由兩個裝在車體後部兩側的噴水推進器驅動。駕駛員通過調轉噴水方向,可使車輛在水中倒行、轉向及繞自身軸線旋轉。
  
  搭乘戰車登陸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加里Gary上尉告訴記者,兩棲突擊戰車最重要的用途是擔任登陸行動中的攻擊先鋒。它們從艦艇沖至岸上,為灘頭進攻提供步兵和補給。戰車的密封性很好,但坐在裡面確實有點熱,一旦進水、可以有水泵抽出。一旦戰車登陸,它們將提供幾種不同的任務:執行市區作戰任務、護送補給車隊或巡邏。
  
  記者看到該戰車車體是鋁合金裝甲板整體焊接而成,能防禦輕武器、彈片和光輻射燒傷。車體外形呈流線形,據介紹可以克服3米高的海浪並能整車浸沒入波浪中15厘米。美軍的戰車上四周還掛滿了防彈甲,在車前部有一塊可以揚起的鋼板,在水中行駛時劈開水流、使戰車行駛更快。一位美軍軍官告訴記者,AAV-7型兩棲突擊戰車已經在美國海軍陸戰隊服役幾十年,涉水速度13.5公里/小時,公路最大速度64公里/小時。在伊拉克戰爭中,美國海軍陸戰隊使用的就是AAV7系列兩棲裝甲戰車,但美國海軍陸戰隊已經開始使用另一種新型的裝甲戰車-兩棲遠征戰車(EFV)。
  
  雖然演習已經結束,但是記者看到一輛戰車上的美國士兵仍在進行登陸演練,一個小隊的海軍陸戰隊員衝鋒、撤退,演練了好幾個來回。當一位士兵站錯位置時,指揮官厲聲喝斥:「whatareyoudoing?」(你幹什麼?),顯得十分嚴厲。在演習中扮演敵人的泰國士兵告訴記者,演習中美國士兵很認真,對假想敵毫不留情、被他們摔打的背部現在還隱隱作痛。根據記者了解,參演方會將每個演習項目的經驗教訓記錄下來,在全部演習結束后,美國將召集參演國家參謀部軍官舉行專門會議,檢討演習中的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以發展更完善的作戰方法、提高聯合作戰能力。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4: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