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敘伊局勢波譎雲詭「大國政治」重返中東

[複製鏈接]

61

主題

62

帖子

141

積分

禁止發言

積分
14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雪無痕 發表於 2012-2-2 08: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路透倫敦1月31日電(記者 Peter Apps)---俄羅斯派軍艦欲阻撓外國干預敘利亞,中國益髮捲入伊朗與西方的紛爭,中東正再度上演「大國政治」。
隨著冷戰的結束,俄羅斯逐步退出中東地區,令美國及其西方盟友左右地區局勢時罕遇對手。然而,當美軍從伊拉克撤出,新興經濟體欲改變全球格局並因能源需求深度介入海灣地區事務,美歐獨霸中東的時代行將就木。
「當前美國仍是頭號軍事強國,但是左右中東局勢的能力正在下降,」貝魯特美國大學阿拉伯和中東研究中心主任Waleed Hazbun表示,「更多國家正在加入,填補力量真空」。
「總體來看,將有更多國家捲入其中。中東歷來都是上演『重頭戲』的舞台......正在崛起的國家將與殖民國家一樣,意識到介入該地區問題的機會和好處,」美國海軍戰爭學院中東問題教授Hayat Alvi稱。
俄羅斯和中國在1991年和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期間基本未作外交方面的干預,甚至在去年利比亞內戰期間也保持觀望,但是現在他們益發要求國際社會聽取他們的聲音。
兩國均明確暗示,將阻止對敘利亞進行「改朝換代」式的干預。俄羅斯唯一的現役航空母艦及其護衛艦隊本月曾訪問敘利亞港口Tarsus,引起了異乎尋常的關注。
儘管一些俄羅斯官員稱此舉早有計劃,仍有人認為這是一個信號。該艦隊隨後駛離,但是敘利亞國內暴力局面持續升級,俄羅斯在敘利亞問題上面臨更大壓力。
美國和歐盟對伊朗的石油禁運能否成功,幾乎完全取決於中國的參與程度。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中國認為伊朗是分散美國在東南亞軍力部署的有效工具。印度看起來也不願參加西方國家對伊朗的石油禁運,且在該地區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
外部大國同時還必須應對中東地區國家的崛起,土耳其、沙特、伊朗等國都急於填補美國撤出之後的真空。
「隨著該地區社會和經濟動蕩的加深,局面的可控性下降。外部勢力被迫關注當地趨勢,反之則不然,」特拉維夫大學中東政治教授Asher Susser認為。
然而,俄羅斯和中國加大對中東地區的介入程度與其全球戰略密切相關。
外界普遍認為,俄羅斯支持敘利亞總統阿薩德是為了維護冷戰期間在該國形成的影響力,並防止局勢演變成利比亞式的干預。今年晚些時候俄羅斯將舉行總統選舉,總理普京樂於表現出對抗西方的姿態,並擴大國際影響力。
坐擁巨大的能源儲備,俄羅斯沒必要考慮太多中東地區的能源問題。中國對中東油氣資源的依賴程度未來幾年料進一步上升,無論出於自願與否,中國都可能被迫更深地捲入中東問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06: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