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看各國壓歲錢習俗,新加坡發十元韓國給外匯!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1-29 21: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布時間:2012-01-29 11:27:06 文章來源: 環球視線


今年春節,很多人發現,隨著物價的上漲,壓歲錢也是「坐地起價」。幾年前的一二百元,現在基本已拿不出手,而發出去的一個個動輒上千元的紅包也讓70、80后叫苦不迭。

記者發現,除了中國外,日本、越南、新加坡等國也都有著發紅包的傳統。越南甚至同樣飽受著紅包上漲之痛。唯有新加坡,壓歲錢仍保持著討吉利的傳統,兩元錢就可以討得孩子歡喜。

中國

壓歲錢看漲 外媒稱中國家長「壓力山大」


《華盛頓郵報》觀察說,對於中國的「90后」甚至「00后」的孩子們來說,與往年相比,今年他們的新年願望有了明顯改變。價值不菲的電子產品成為了他們的新寵。「哪個家長能抵抗住孩子強烈的要求呢?」文中如是說道,隨著中國家長越來越有錢,孩子們的壓歲錢也逐年看漲。少的幾百元,多則萬元。有的家長統計,春節期間總共花出去的紅包在六千到一萬元,相當於部分工薪階層一到兩個月的工資。

樂了孩子,苦了家長。對於這個現象,外媒稱,中國現在有個流行的詞是——壓力山大。

馬來西亞《星報》網站也注意到,很多中國孩子在過年時更願意收到一台iPad作為新年禮物,文中風趣地說,「比起壓歲錢,這個更實在,當然,也更讓長輩們心疼。」

越南

和中國一樣的煩惱


從前,越南人過年給孩子的壓歲錢一般只是小面額,但隨著經濟發展,越南人也有同中國人類似的壓歲錢「變味兒」的煩惱。

在越南,給壓歲錢最初是指將銅錢穿起來,用紅線綁成龍形或寶劍形,放在孩子的床腳或枕邊,以震懾妖魔鬼怪,讓孩子安心睡眠。之後壓歲錢演變為新年送紅包,意味著能給人們帶來喜悅和幸運。

實際上,這種習俗很有可能傳自中國:越南語中一個表示壓歲錢的詞「lixi」,就源於中國南方地區的「利是」一詞。

從前長輩給孩子的壓歲錢並不多,象徵性地給個500或1000越南盾(1元人民幣約合3300越盾),有時不給錢,就給塊糖果。但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給的壓歲錢也越來越多。

按照眼下越南的行情,根據個人關係的親疏遠近,壓歲錢一般從5000到10萬越盾不等。原本長輩給孩子壓歲錢是體現對孩子的美好祝願,如今卻成了一種負擔。

越南網站介紹了這樣一個笑話:一名農村婦女的哥哥在城裡做官,每年大年初二,她就讓自己孩子到大舅家串門,以便能得些壓歲錢,有一年竟拿回了300萬越盾,比種田一年的收入還多。

越南專家因此呼籲,應引導孩子正確理解壓歲錢的含義,合理使用壓歲錢,讓這一傳統習俗發揮積極作用。

新加坡

2-10新元不等 不比錢數比個數

新加坡的經濟發達,但在壓歲錢上反而最吝嗇。新加坡人上門拜年,也發壓歲錢,但是新加坡家長給孩子派發的「紅包」,數量雖多但分量很輕。他們給的對象是孩子和未婚的男女青年,只要對方來拜年,都有「紅包」拿。

不過,打開「紅包」抽出的可能只是一兩張二新元票面的新幣(一元人民幣合0.2新元),最多也就是十新元(一般都是雙數),不到人民幣五十新元。不過,孩子們也並不介意,因為孩子們互相「攀比」的是誰拿了多少個「紅包」,而不問你拿了多少壓歲錢。

在新加坡人看來,「紅包」的作用只在於給孩子節日的氣氛,增加家庭的溫馨,是區別其它節日的一項內容。

日本

經濟不景氣 壓歲錢15年來最少


日本小孩子雖然也能拿到壓歲錢,但受到日本經濟蕭條影響,壓歲錢今年大打折扣。

據《京都新聞》27日報道,日本京都中央信用銀行26日發布的「2012年壓歲錢大調查」結果顯示,由於日本經濟不太景氣,甚至很多家庭一整年的收支是赤字,所以今年日本孩子們平均每人拿到壓歲錢35661日元(約合人民幣2926元),比去年平均額減少525日元,也是自1997年以來最少的一次。

該調查從1月4日至6日進行,從學齡前兒童至高中生約1173人參與。

對於壓歲錢怎麼花、花在哪,日本《每日新聞》特意做了一份調查,排在首位的是「買遊戲」;第二位是「存下來」;第三位是「買書」,但第四位「買玩具」的比例為11.0%,比去年減少了6.3%。

此外,受經濟不景氣影響,日本黑社會團體,趁機通過發壓歲錢滲透自己勢力。

據日本《東京新聞》報道稱,日本黑社會團體年末會舉辦年糕大會等例行活動,向普通市民發放壓歲錢。

壓歲錢從1萬日元到3萬日元不等(1萬日元約合人民幣750元),壓歲錢的信封上寫有黑社會團體當家的名字。有趣的是,很多中學生聽說有壓歲錢拿,都飛奔而去。這樣的舉動已經受到日本警察的關注。

韓國

壓歲錢給外匯 漂亮又保值


韓國人過農曆新年,特別重視年初一的「祭禮和歲拜」儀式。祭禮完畢,晚輩要向父母和其他長輩磕頭拜年,行「歲拜」禮,而長輩則要給晚輩壓歲錢。

或許是富國的共同特點,韓國人的壓歲錢和新加坡人一樣,也不算多。一般來說,給尚在讀小學的孩子5000韓元至1萬韓元(1元人民幣約合178韓元);給初中生1萬韓元至2萬韓元;給高中生2萬韓元至3萬韓元。

然而,由於近年來物價上漲,經濟形勢不好,韓國人也面臨著壓歲錢的苦惱。不過,韓國人的對策更具創新性。

韓國一家銀行就推出了「外匯壓歲錢」。這種分為3種套裝的「外匯壓歲錢」,由美元、人民幣、歐元、加元和澳元這5種貨幣中的3張至5張紙幣組成,樣式豐富多彩,售價最貴的不過4.85萬韓元,深受家長的歡迎。

一些家長認為,這種外匯壓歲錢,不僅可以讓孩子們了解匯率知識,而且外幣還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可謂一舉多得。

●多知道點

「壓歲錢」習俗從何而來?


「壓歲錢」因何而來有多種說法,其中一說認為,源於北宋的一次偶然事件。

據史籍《桯史》記載,北宋神宗年間,某年春節夜晚,當時的朝廷樞密副使(副宰相)王韶的小兒子南陔,跟隨著大人在汴梁(今河南開封)的街頭觀燈遊玩,不料,被歹人掠走。

歹徒本準備勒索王韶一筆錢財,但逃跑途中,聰明的南陔在看見途經的車子后,大聲呼救。歹人連忙放下南陔,倉皇逃跑。後來,宋神宗得知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就賜予南陔一些金錢,給他壓驚。

此事流傳到民間后,人們紛紛效仿宋神宗的做法,在過年的時候,除了給孩子們買爆竹、吃食外,還要專門給孩子們一些壓驚的零用錢,並稱之為「壓歲錢」。

《清嘉錄》中說:「長幼度歲,長者貽小兒以朱繩綴百錢,謂之壓歲錢。」意思就是說,大人在春節時都要給孩子用紅繩子穿的百枚銅錢,稱之為「壓歲錢」。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3: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