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台灣,你回家的路並不遠!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1-23 21: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2012-01-21 15:08:34   來源  中華論壇

作者: 張岳琢


    農曆壬辰年將至,遊子思歸。有道是「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龍年吉時,海內外炎黃子孫紛紛踏上歸途,儘管行色匆匆,卻滿懷喜悅地回家與親人團聚。台灣各地的遊子也紛紛背起行囊,踏上返鄉的旅途。


    傳說孔子周遊列國抵達江蘇高淳時,楚國狂士接輿高歌而過孔子:「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譯成白話文為:「鳳凰啊鳳凰,你的禮教為何不受人重視!過去的已不能挽回,未來的還可以追求。算了吧算了,如今崇尚禮教的從政者已沒有了!」)此歌深深打動了孔子,激起了他思鄉的念頭,於是他結束了長達十多年的顛沛流離生活,自此返回家鄉。「遊子思歸」自此而來。


    日前,現實中,台灣卻像一個至今仍身在鄉門之外的遊子,顛簸流離了百個年頭,依舊獨獨地站立著,在中華民族的重要節慶的時節,顯得是那麼的孤獨。


    台灣有兩首描寫鄉愁的詩歌,兩首詩歌至今被人吟唱,仍是十分的感傷。其一為于右任的《望大陸》,詩曰:「葬我於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其二為余光中的《鄉愁》,詩曰:「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后,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後來呵,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勝選后的馬英九,也渴望親人團聚。2008年3月22日、2012年1月15日,在兩次大選勝選后首日,馬英九都到故父馬鶴凌老先生墓前致哀,報告大選競選成功,並一再坦承「一定會盡心儘力把事情做好,在歷史上留下一個典範」。儘管這些話語被外界解讀為「但悲不見九州同」和「家祭無忘告乃翁」的意圖,但是馬英九時至今日卻沒有真正地回過「家」。


    馬英九要回家,家在哪裡?


    馬英九的家在海峽的彼岸,在湖南湘潭縣白石鋪鄉馬家堰潭口村。


    應該說,馬鶴凌老先生的鄉情要重於馬英九,這或許才是真正的家國意識。1995年5月19日,馬鶴凌在76歲時攜夫人秦厚修、女兒、女婿一行16人,由台北飛香港轉飛南京回大陸走訪省親,這是他離開大陸40多年後第一次回到大陸。在大陸所見所聞、所懷所感讓他十分感慨,在行程結束返回台灣后,即在湖南省贈送的《張家界風光山水畫》書寫一聯「劍岫雲煙遊子夢;板橋松石故園心」,配於畫幅的兩側,懸之中堂,以慰鄉思。


    2005年4月3日至6日,農曆清明節期間,馬鶴凌老先生以86歲高齡親率台(台灣)馬(馬來西亞)馬氏宗親在馬氏祖源地河北省邯鄲尋根祭祖。在趙奢墓(趙惠文王賜號大將趙奢為「馬服君」,是為馬氏始祖)立碑儀式上,馬鶴凌寫下七絕四篇,其中《立碑》詩云:「台馬宗親共立碑,墓前傾訴遠人歸,中華一統安天下,千萬兒孫誓力為。」抒發他對兩岸統一的期盼。時年11月,馬老先生在台北赫然長逝,骨灰罈上篆刻「化獨漸統,全面振興中國;協強扶弱,一起邁向大同」的詩句。據傳,馬鶴凌老先生的最大願望是父子能同回大陸探訪,回鄉探親祭祖,可終究夢有缺憾,卻成永生遺憾,令人悲催不已。


    台灣的家也在海峽的彼岸——大陸。


    2012年1月21日,台灣「中國統一聯盟」主席紀欣發表了《台灣統派在大選后的感言及期許》一文,嚴正指出台灣目前遵循的「不統不獨不武」和「維持現狀」的政策是危險的,如果馬英九不建立正確的國家及民族認同,在教育與文化政策上撥亂反正,徹底掃除「去中國化」、「文化台獨」的遺留毒素,從意識形態上「讓台灣脫胎換骨」。繼續沿襲「不獨、不統、不武」的路線前進,不僅台灣內部的統獨矛盾不能化解,不利於國民黨在2016年及其後的選舉,兩岸之間的緊張也會增加,因為沒有人知道台灣將或該往何處去。


    應該說,馬英九是台灣政壇「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領導人。2012國民黨馬英九能成功連任,說明了中華民族的向心力的牢固,也表達了對兩岸和平與國家統一的期許。但是從近十年馬英九的執政理念看,他還停留在作中國傳統「賢君」的境界,只一味強調個人的道德、操守、人格,強調太平盛世,垂拱而治。馬英九的政策雖然從表面上暫時緩解了台海兩岸的緊張形勢,但是從實質上講,是和李登輝、陳水扁之流「一邊一國」的思路是一脈相承的,都是過分強調所謂的「台灣主體意識」,而背離了中國統一的歷史規律。馬英九如若繼續執迷不悟,沒有認識到兩岸血脈相連的事實,不強力推進祖國的統一大業,繼續沿著他的既定道路走下去,勢必使得兩岸心理愈走愈遠,隔閡愈來愈重,最終使得整個台灣社會都找不到回家的路,那將是對歷史和民族最大的犯罪!


    2011年1月17日,馬英九在演講會回答一名大陸學生提問「若有機會想去大陸哪個城市?」他答道:「想去看看祖父墓地。」其時馬英九真情流露,場景很是感人。


    其實,台灣距離大陸真的並不遠,也就是一彎淺淺的海峽,馬英九如果想要跨越,立即就會走上歸鄉的路。未來四年,馬英九已無再選壓力,若要青史留名,就在此時一舉,真心希望在馬英九的治下,台灣儘快踏上歸家的路……


    (陝西西安 張岳琢)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4: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