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80后離婚爭房子不要孩子

[複製鏈接]

1990

主題

1萬

帖子

741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1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2-1-20 04: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80后離婚爭房子不要孩子 當庭把孩子推來搡去
新浪新聞   2012年01月19日

個性、自我、叛逆、輕率等詞語是貼在80後身上的標籤。如今,父母眼裡的寵兒逐漸長大成人,開始步入婚姻的殿堂,甚至也有了下一代。他們身上突出的特點使得80后的婚姻成為易碎品,而對於孩子的態度,也呈現兩個不同的極端——來自順義法院的調研顯示,80后離婚夫婦在子女撫養的歸屬問題上,突出存在撫養權爭奪與推卸撫養責任並存的現象。而爭搶孩子的,很多是遵從父母的意願。

案例

推撫養權

當庭把孩子推來搡去

80后四川女孩張薇來京打工時認識了北京男孩鄧力(均為化名),兩人結婚並一起創業。在雙方父母的贊助下,他們還在郊區購置了一套房子。

隨著女兒多多的降生,原本和諧的小兩口有了紛爭。鄧力的母親一心想抱孫子,見張薇生了閨女,就整天耷拉著臉,也不願意幫著帶孩子。而此時,兩人經營的公司也遇到了困境。外債、房貸、孩子面臨上幼兒園需交贊助費,經濟上的壓力又加劇了夫妻之間的矛盾。為此,張薇丟下孩子離家出走,后提出了離婚。

法庭上,兩人對財產債務的分割爭論不休,尤其爭奪這套共同購買的房屋。至於孩子,他們都堅決表示不要。第二次開庭時,鄧力領著多多來到法院。「找你媽去。」鄧力把孩子往張薇身邊推。張薇則冷冷地回應:「你別來,找你爸去!」滿眼含淚的多多緊緊抱住媽媽的大腿不撒手,仰著小臉委屈地看著她。張薇心軟了,她領著多多出去買了糖吃,多多笑逐顏開。

庭審后,張薇又把多多推給了鄧力。多多哭著和爸爸回了家。法官考慮到男方家的家庭條件不是很好,便在房子問題上展開多次調解。後來,鄧力做出讓步,將房子給了張薇,對方折價十萬元給了鄧力,張薇自行撫養女兒。

奉子成婚 離婚孩子成皮球

小軍和莉莉(均為化名)相識於網路,從最初的網聊到現實中的見面不過一周的時間。一夜情之後,莉莉懷孕了。在家人的催促下,兩人奉子成婚。婚後,莉莉住在公婆家,小兩口的生活全由小軍的父母照料。

小軍整日沉迷於網路遊戲,孩子出生后,也玩心不改,不是忙著上網聊天就是打遊戲,為此兩人戰火頻繁。離婚時,無辜的孩子成了皮球,莉莉說,自己工作不穩定,也沒有固定的住所,孩子已經習慣了與爺爺奶奶生活,她還要組成新的家庭,要求孩子由小軍撫養。小軍也不要孩子,他說自己母親身體不好,已無能力照顧孩子。孩子歲數小,還是與媽媽一起生活對她更加有利。

法官認為,雙方的孩子出生后一直由小軍的父母照看,現仍與小軍和小軍的父母一起生活,離婚後也不宜改變孩子的生活環境,故判決由小軍撫養。


■法官說法

夫妻推諉責任

增加判決難度

「激烈爭奪撫養與堅持推諉責任均給法院判定子女撫養權問題帶來一定難度。」順義法院的龍畢娟法官說,對子女撫養權的確定,現行婚姻法以「有利於子女權益」為原則。法院判決時需要綜合考慮雙方當事人的物質和精神狀況、家庭環境、責任心、個人品行、生活能力及子女情感等多種因素,同時還要查明子女現在的監護情況,父母與子女共同生活時間的長短,父母爭奪子女撫養權的動機等情況,儘可能給子女穩定、健康、良好的生活環境和成長條件,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既然已為人父母,不論多年輕,也不管遇到再多的困難,80后都應該承擔起家庭的責任、撫養孩子的責任。」龍法官說,希望80後父母多為孩子考慮,不要固執於自己的意願,而要從孩子的最大利益出發,消除、弱化對立情緒,給孩子一個健康、穩定的成長環境,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消減離婚帶給孩子的傷害。

■法院調研

有了孩子照樣說離就離

在傳統婚姻里,孩子是維繫夫妻感情的紐帶,夫妻養育了孩子就不願輕易離婚,但不少80後夫妻並不買賬。記者從順義法院了解到,80後夫妻多半是閃婚閃離。順義法院的調研顯示,80后離婚案件存在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涉及孩子撫養權的爭議較多,往往成為法院審理的焦點。在子女撫養的歸屬問題上,他們各自出於一己之需,或激烈爭奪,或相互推諉,不顧及孩子的利益。有不要孩子的80後夫妻,竟然在法庭上公然以競價的方式決定「誰出價高誰就可以不要孩子」。有人要孩子的目的,就是為了多得一份拆遷款……

順義法院的龍畢娟法官說,一部分80后離婚不要孩子是因自己的工作不穩定或事業剛剛起步,物質積累少。或有的父母不在身邊,無法幫著照看孩子,現實的壓力導致有的人不得不放棄孩子;一些人思想上追求自由、考慮將來還要再婚等因素,孩子會成為累贅,因而找各種借口推脫。

孩子撫養權隔代人爭奪

「父母參與爭奪第三代撫養權的鬥爭,是導致孩子撫養權爭奪戰產生的主要原因。」龍畢娟法官說,80後生育子女構成典型的「4+2+1」模式,一家七口就只有一個孩子,故六個大人的情感焦點容易集中到唯一的孩子身上。80后中很多人在嬌生慣養中長大,成為人父人母的他們難以擔當起家庭的重任,他們的孩子實際上是父母在撫養,因而雙方的父母對孩子的情感投入較多。

離婚時,雙方父母往往主動「請纓」,擔任子女的委託代理人出庭應訴或者對自己的子女施加壓力,名義上為80后爭奪子女撫養權,實質上則是雙方為遵從各自父母寵愛「獨苗」的意願而盲目堅持爭奪孩子撫養權。

撫養費決定是否要孩子

記者了解到,有的80後夫妻在離婚時在撫養費的多少上面特別計較,甚至能影響到他們選擇是否要孩子。一位法官告訴記者說,80后離婚時,本來想要孩子的一方,會因為不滿對方開出的撫養費價錢,而輕易放棄對孩子的撫養權。有的人要孩子就是為了向對方多要撫養費,他們會盡量誇大養育孩子的成本。他們認為,給撫養費就是給對方錢,對方別想「霸著孩子佔便宜」。經過數個回合的討價還價確定了撫養費的數額,他們才最後表態是否願意撫養孩子。

而即便法院的判決書已經對撫養權的歸屬上有了法律上的確定,心存芥蒂的離異怨偶依然會針對孩子展開不懈的爭鬥。有一對離異的80後夫妻,男方先起訴要求變更撫養關係,隨後又起訴要求減少撫養費並於同日起訴要求探望權。女方隨即以孩子名義先起訴要求對方給付拖欠的撫養費,后又起訴增加撫養費。在一年半的時間裡,兩人或以自己名義或以孩子名義相互起訴了五次。

晨報記者 顏斐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4: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