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阿羅漢絕無恐懼(轉貼)

[複製鏈接]

63

主題

393

帖子

31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1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uiridangkong 發表於 2011-12-5 08: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阿羅漢絕無恐懼(轉貼)
以下是金睛子仁兄在《無極之音對蕭平實「大師」的信徒照塵的質疑與質詢 》的一個精彩回帖,為了不湮沒在回復的海量帖子中,特意挪出,希望佛法修行者鑒戒,http://www.tianjian.cc/redirect. ... o=lastpost#lastpost



                                              阿羅漢絕無恐懼


  斷盡一切愛欲等思惑煩惱的漏盡阿羅漢、見諦之離欲聖者阿那含乃至未見諦之離欲凡夫,皆於「醉象」等毫無恐懼,乃至絕無可能有如蕭平實的邪見信徒所說的「所以在突然遭遇(「醉象」等)危險的情況下,可能因為余習的原因而顯現出『恐懼』的樣子」之事,這種基本佛理遍布佛陀經律到處都是,可惜,因邪見遮蔽慧眼,蕭平實的諸多邪見信徒竟因「選擇性眼盲」而毫無所見。

  一、阿羅漢絕無恐懼

  斷盡一切愛欲等思惑煩惱的漏盡阿羅漢是完全降服、斷除並遠離了恐怖、恐懼與害怕等思惑煩惱的聖者,在任何情況下,甚至面對死亡,阿羅漢都是毫無恐懼的。而蕭平實的邪見信徒們卻誹謗說阿羅漢還會恐懼、害怕象、蛇、獅、虎等動物,這是純粹的邪說。要知道,「於福田所(註:佛法僧三寶)生一惡念。由是因緣墮大地獄受種種苦。」(《大般涅槃經》)
  在佛經中,佛陀不厭其煩、反反覆復地宣說阿羅漢毫無恐怖之事。比如:
  「漏盡比丘(阿羅漢),不可能行怖畏道」(《阿含經》)
  「漏盡阿羅漢終不恐懼。」(《阿含經》)
  「其心無所依(執),他莫能恐怖。」(《阿含經》)
  「不執著故,無有恐怖。無有恐怖故,唯獨般涅槃。」(《阿含經》)
  「佛在阿耨達泉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斯是羅漢。三達、六通神足自在。心無所畏。」(《阿含經》)
  「一切有漏盡,世間之第一。不動無所畏,不復受後身。」(《律》)
  「是故(佛)以種種問難怖之。若不怖者。是愛盡比丘(阿羅漢)。如霹靂著身。亦無恐怖。若有恐怖。則非阿羅漢。若不恐怖。一毛不豎。如師子王。」(《律》)
  「世尊告諸比丘。世間有此二人。若見雷電霹靂。無有恐怖。云何為二人。獸王師子.漏盡阿羅漢。是謂。比丘。有此二人在於世間。若見雷電霹靂。不懷恐怖。是故。諸比丘。當學漏盡阿羅漢。」(《阿含經》)

  另外,14樓所舉的阿羅漢於毒蛇乃至死亡毫無恐懼的例子也很能說明問題,,這段經文記說的是一位名叫優波先那的阿羅漢是如何毫無恐懼地面對突如其來的毒蛇與死亡的:

  「時有比丘名優波先那,住王舍城寒林中冢間,蛇頭岩下迦陵伽行處。時尊者優波先那,獨一於內坐禪,時有惡毒蛇,長尺許,於上石間墮優波先那身上。優波先那喚舍利弗,語諸比丘:『毒蛇墮我身上,我身中毒。汝等駛來,扶持我身出置於外,莫令於內身壞,碎如糠糟聚』。時尊者舍利弗,於近處住一樹下,聞優波先那語,即詣優波先那所,語優波先那言:『我今觀汝色貌、諸根不異於常,而言中毒,持我身出,莫令散壞,如糠糟聚,竟為云何』?優波先那諸舍利弗言:『若當有言:我眼是我、我所,耳、鼻、舌、身、意,耳、鼻、舌、身、意是我、我所;色、聲、香、味、觸、法,色、聲,香、味、觸、法是我、我所;地界,地界是我、我所,水、火、風、空、識界,水、火、風、空、識界是我、我所;色陰,色陰是我、我所,受、想、行、識陰,受、想、行、識陰是我、我所者,面色諸根,應有變異。我今不爾,眼非我、我所,乃至識陰非我、我所,是故面色,諸根無有變異』。舍利弗言:『如是,優波先那!汝若長夜離我、我所、我慢、系著、使,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永不復起,云何面色、諸根當有變異』!時舍利弗即周匝扶持優波先那身,出於窟外。優波先那身,中毒碎壞,如聚糠糟。」(《雜阿含經》)

  二、見諦之離欲聖者阿那含乃至未見諦之離欲凡夫皆於「醉象」等毫無恐懼 


   其實,絕非漏盡阿羅漢方能於「醉象」之類毫無恐懼,任何離欲眾生於此皆同:見諦之離欲聖者阿那含乃至未見諦之離欲凡夫皆於「醉象」等毫無恐懼,這也是佛陀在經律中不厭其煩、反反覆復地宣說的。比如:
  「愛欲生畏。無所愛欲者。云何無所愛欲。阿那含阿羅漢者。別二人者無憂無畏。何以故。已離諸憂無所畏難。」(《出曜經》)
  「心離愛欲無惡夢想。離一切有生死恐怖。行如是者。是為第三阿那含人。」(《大般泥洹經》)
  「時魔波旬與大眷屬甚可畏懼。不順仁義所作大非。興反逆事。不可見聞。不怙道德。各執兵仗稱呌大呼。揚其音聲驚動三界(註:此等恐怖比之「醉象」如何?)。假使凡夫未離欲者。得聞此音輒當沸血從面孔出。或恐怖死。」(《大寶積經》)
  「恐怖林者。未離欲人入此林中衣毛皆豎。是故名曰恐怖林也。」(《律》)
  「時諸比丘患蛇入屋。未離欲比丘恐怖。佛言聽驚。若以筒盛若以繩系棄之。而彼不解繩便置地蛇遂死。佛言。不應不解應解。時諸比丘患鼠入屋。未離欲比丘皆驚畏。佛言。應驚令出。若作鼠檻盛出棄之。竟不出置檻內即死。佛言。應出之不應不出。爾時諸比丘患蠍蜈蚣蚰蜒入屋。未離欲比丘驚畏。佛言。若以弊物若泥團若掃帚盛裹棄之。而不解放便死。佛言。不應不解放應解放。」「時諸比丘露地經行。有蛇蠍蜈蚣百足。未離欲比丘見恐怖。」(《律》)
  「時有龍女信心純善。其子不信不依法律。其母遂便勸令聽法。子今宜去於聖者邊聽聞正法令汝獲福。其子不變本形而去至誦經處。少年比丘見之驚怖便唱長腰長腰。其餘比丘未離欲者皆生恐怖。」(《律部》)
  「時難提比丘聞魔贊已悔恨即滅。便作是念。我今獲大功德度不度者。即復持刀入園中而問言。誰未度者我今欲度之。時有未離欲比丘。見勿力伽難提比丘甚大怖懼毛豎。勿力伽難提見已語諸比丘言。汝等勿懼諸根未熟未任受化。須待成熟當來相化。其中比丘欲愛盡者。見勿力伽難提心不怖懼身毛不豎。時勿力伽難提比丘或日殺一比丘或殺二三四五乃至六十人。」(《律》)
  由此可見,離欲聖者阿那含、離欲凡夫、離欲外道等尚且於「醉象」等毫無恐懼,斷盡一切愛欲等思惑煩惱的漏盡阿羅漢又如何會有恐懼呢?! 

 三、揭破以訛傳訛之所謂「經文」  

    佛經在誦持傳承、寫作編輯、翻譯校對等過程中,難免會有意無意地產生誤譯乃至訛傳等諸多錯謬,甚至出現諸多「偽經」的流傳,此乃不爭的事實。在《大般涅槃經》中佛陀說:「如牧牛女多加水乳。諸惡比丘亦復如是。雜以世語錯定是經。令多眾生不得正說正寫正取尊重讚歎供養恭敬。」「如彼牧牛貧窮女人展轉賣乳。乃至成糜而無乳味。」可見,時下所謂的「經文」中將會有多少誹謗三寶、破壞佛法之謬見、邪見,而於此「偽經」或謬誤訛傳之所謂「經文」,若不具正見法眼的愚痴凡夫自然極難分辨正邪、真偽,被邪見遮蔽法眼的邪教信徒就更無辨別之可能,事實也證明確實如此。

  時至今日,幾近月余,蕭平實的諸多邪見信徒所舉阿羅漢亦有恐懼的所謂「經文」唯有一條(同一件事在不同的所謂「經」中輾轉相傳者只能算「一條」),出現在兩部所謂的「佛經」之中。

  其一出現在訛傳遍布、錯漏百出的所謂「佛經」《大方便佛報恩經》之中,誹謗阿羅漢還會恐懼「醉象」的所謂「經文」如下:「爾時阿闍世王。即放五百醉象。奔逸搪揬。樹木摧折牆壁崩倒。哮嚇大吼向於如來。時五百阿羅漢。皆大恐怖。踴在空中。徘徊佛上。」

  這部所謂的《大方便佛報恩經》是誰譯的呢?「失譯人名」。又是由誰「如是我聞」誦出的呢?是由打著阿難尊者旗號的人編造出來的,不僅冒(盜)用阿難尊者之名,且有栽贓阿難尊者之實。

  我實在沒有興趣一一剖析該「經」到底都錯在哪了,這也與本主題無關。不過,我們倒是可以簡單舉一例看看該「經」是如何錯謬百出的。該「經」如是開篇:「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二萬八千人俱。皆所作已辦。梵行已立。不受後有。如摩訶那伽心得自在。其名曰摩訶迦葉。須菩提。憍陳如。離越多訶多。富樓那彌多羅尼子。畢陵伽婆蹉。舍利弗。摩訶迦旃延。阿難。羅睺羅等。」

  佛陀在世時阿難尊者得「不受後有」的漏盡阿羅漢?!該「經」編造者竟然把簡單得不能再簡單、連佛理都算不上的基本事實都搞錯,該「經」中又該有多少謬誤與訛傳呢,還請無盡燈論壇的諸位友人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吧。
  
    誹謗阿羅漢還會恐懼「醉象」這件事,輾轉訛傳的還有一條,卻是出現在甚至連佛經都算不上的《法句譬喻經》中。為什麼說它根本不是佛經呢?這在幾個月前悲智的一篇帖子(21題之第8條)中早有說明,我都懶得再去進行什麼詳細剖析了,還是自己去認真看看吧:
  http://www.tianjian.cc/viewthrea ... tra=page%3D1&page=2

  蕭平實的邪見信徒們與其它邪教信徒確實都有同一個特徵——「選擇性眼盲」:阿羅漢無有恐懼的佛語在佛陀經律中可謂無處不在,他們卻看不見哪怕其中一條,而唯有的一條誹謗阿羅漢的訛傳卻被不辨正邪地認假為真,入了這些邪見眾生的「盲眼」,且當作救命稻草般緊緊抓住不放,乃至不惜造地獄業到處反覆轉帖,以訛傳訛。多轉帖一次,也就多造一次誹謗阿羅漢之地獄罪業,真乃既可悲又可憐憫者。當我反覆問「除了上面引用的一條所謂的『經文』外,還有沒有其他經律的證據啊?」時,我那多次問話就像隱身了一樣,原來蕭平實的信徒們再一次使用了「選擇性眼盲」這一「法寶」。
  太多太多邪教的信徒在說:小學一年級加減法每每算錯,那是因為我們學習的是高等數學。真誠奉勸誹謗了阿羅漢的朋友們,若畏懼因果,當速遠離邪教,志誠懺悔;若不畏懼因果……
轉自:http://www.tianjian.cc/viewthread.php?tid=6843&extra=page%3D11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1: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