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教你怎麼幫孩子插上想象力的翅膀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1-11-14 01: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10-12 16:08  來源:網路 編輯: 木青


    想象力關乎未來的工作業績

  「想象力很重要,對所有的工作都有影響。」許慧說,比如賣東西,如果你的吆喝很獨特,那你就能賣得比別人好。如果孩子缺乏想象力,就會影響他成年後的工作發展,他在工作中就會表現得墨守成規、沒有主見,工作不會出錯,但也不出成績,而且這些已經固定在他的人格中,再想突破和跨越很難。

  對遊戲沒興趣表示缺乏想象力

  想象力的高低並不能通過學校的試卷分數來判斷,那麼,哪些行為會暗示孩子的想象力已經成為性格中的短板了呢?
  對小一點的孩子,家長可以做一些測試,比如說,看到一幅畫上卧著的貓,家長可以問孩子貓在做什麼,如果孩子缺乏想象力,可能只能說出睡覺一個答案,但如果是想象力豐富的孩子,可能有很多新奇的答案。

  帶孩子去逛超市,看孩子是否喜歡符合他年齡段的益智遊戲,如果他只對低於他年齡段的遊戲有興趣,或者對哪一類遊戲都沒興趣,說明他不能面對新挑戰、克服新困難,這就是想象力缺乏的表現。

  除了玩遊戲,孩子是否缺乏想象力還體現在語言表達能力和思考能力上。語言方面並不是體現在背誦上,不是會背幾首詩就有想象力,主要是指思維跳躍,能準確表達

  鼓勵孩子「不按理出牌」

  對於想象力的缺失,很多人只把責任推在教育制度上,殊不知孩子想象力的培養和鍛煉是從小就要開始的,而且,家長的作用要遠遠大於學校和老師的作用。這裡,許慧給了家長几個建議:

  1.常給孩子做一些想象力方面的訓練。比如給出一些簡單的符號:一條線,一個半圓,一個圓圈,讓孩子根據這些來組合故事,鼓勵孩子儘可能多地組合一些更複雜、完全不同的故事出來。

  2.鼓勵孩子拆裝廢舊物品,適當給孩子買一些智力玩具。比如廢舊的鐘錶可以讓孩子拿去拆裝,甚至家裡的電腦等器物,家長都可陪孩子一起拆裝維修。

  3.多讓孩子做一些腦筋急轉彎的練習,鼓勵孩子思考時多轉幾個彎。許慧說,如果給出「樹上有十隻鳥,用槍打下一隻還剩幾隻」這樣一個問題,幼兒園的孩子的問題就比較多,比如有孩子問,這隻鳥有沒有懷孕?這十隻鳥裡面有沒有聾子等。這些在成年人眼裡不按理出牌的行為其實是非常可貴的,值得鼓勵和提倡。

  家長對待孩子的「為什麼」應該認真而不是敷衍。榮合靈說,孩子3歲以後,右腦開始快速發育,左腦主思維,右腦就是主想象力的。這個時候孩子會問家長看起來十分奇怪的各種問題。有的家長面對孩子的問題會不耐煩,甚至會責怪孩子腦子有問題。對於孩子的問題,如果是不複雜能解釋的,家長應該認真回答。如果自己搞不懂,可以反問孩子為什麼,鼓勵孩子去思考,去想,對於孩子的問題,答案正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啟發他的想象力。當然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查圖書資料或上網找答案。

  家長太親阻礙孩子發展創造力

  這次調查還顯示,中國的中小學生認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佔4.7%,而希望培養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只佔14.9%。

  對於這一點,許慧認為,孩子自我評價沒有想象力,比調查認為他們沒有想象力更可怕。「小一點的孩子自我評價能力還不完善,而大一點的孩子會從媒體報道上了解到這個信息,如果他真的也認為自己在這方面不行,那麼,這個自我暗示會給他以後的學習和工作造成很大的影響。」

  榮合靈強調說,中國孩子的想象力並不比外國孩子差,家長們不培養也沒關係,但一定不要扼殺。中國的家長很喜歡替孩子做事,比如替孩子洗碗、洗衣服、背書包、系鞋帶,讓孩子喪失了基本的動手能力和好奇心,從而遏制了想象力的發展。

  孩子都有很強的好奇心,喜歡摸摸這兒,摸摸那兒,很多家長怕孩子弄壞東西,或者出現差錯,就制止孩子,孩子在家長的限制中慢慢就變得循規蹈矩了。而家長之所以這麼做主要是因為他自己的成長過程就是保守的,是處處被不允許的,所以他們把這個保守延續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

  榮合靈還建議家長,除了不要對孩子的錯誤、好奇心進行指責之外,也不要盲目把老師樹立成權威。有這樣一個故事,當老師按課本教孩子某一種動物的皮毛多珍貴、肉多美味,全身都是寶時一個孩子就站起來問老師,現在不是說要保護自然、保護珍稀動物嗎,為什麼還要這樣講呢?

  對老師有異議不是壞孩子的表現,家長不應該給孩子一個這樣的概念:老師是管孩子的,學生就得聽老師的話。在國外,家長們是這樣教導孩子的:到學校后,你的老師和同學都是你的新朋友。鼓勵孩子把老師當朋友,而不是一個管理者,這樣才能讓孩子敢於發出自己的聲音。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 19: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