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SAT寫作八大論據小分類 (ZT)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露為霜 發表於 2011-11-2 08: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們以官方指南中的十套題為例,歸納出 SAT 作文的八大論據類別:人物、企業、個人經歷、科技發展、環境污染、文學作文、歷史、時事。同學們可以根據這八個類別進行論據的準備。祝大家考取好成績!

SAT 作文有三個要素,分別是 point of view , example , reasoning, 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論點、論據、論證。這其中,又以第二點 example (論據)最難把握。本文官方指南中的 10 道作文題為例,對 SAT 作文的論據進行分類解析。這八大類論據分別是:人物、企業、個人經歷、科技發展、環境污染、文學作文、歷史、時事。

  第一題: Should heroes be defined as people who say what they think when we ourselves lack the courage to say it? 英雄是否應該定義為這樣一種人:當我們缺乏勇氣表達自己內心想法的時候,他們卻勇於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解題:這道題算是比較簡單,同學們一般會聯想到的論據是馬丁•路德•金、甘地、曼德拉、哥白尼、伽利略、布魯諾、達爾文等等。由此,我們引出第一類論據:人物論據。實際上,人物論據是我們在解決 SAT 題目時使用最多的一類論據,大約可以應用於大約 60% 以上的題目。同學們在備考過程應該找 3 ~ 5 個名人,把他們研究透徹,用到文章裡面去。這些名人應該具備以下一些品質:勇敢、堅強、樂觀、追求卓越、百折不撓、逆境成才、勇於挑戰權威、積極服務他人等等。

  第二題: Do you think that ease does not challenge us and that we need adversity to help us discover who we are? 順境不足以挑戰我們,我們需要逆境來了解自己,是否同意?

  解題:人物論據。

  第三題: Is conscience a more powerful motivator than money, fame, or power? 良知是不是一種比金錢、榮譽、權利更為強大的驅動力?

  解題:人物論據。

  第四題: Do we need other peopl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ourselves? 我們是否需要他人以了解自己?

  解題:此題引出兩類論據:一、個人經歷;二、企業論據。個人經歷比較簡單,寫一個發生在自己身上或身邊的故事即可。企業論據可以寫企業通過觀察競爭對手,發現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比如肯德基和麥當勞,諾基亞和索尼愛立信,波音和空中客車等等。

  第五題: Is the world changing for the better? 世界是不是越來越好?

  解題:此題引出兩類論據:一、科技發展的好處;二、科技發展的壞處,主要體現在環境污染方面。科技發展的好處很多,可以寫醫學的進步延長壽命、農業的進步養活人口、家用電器方便人類生活。環境污染可以分類展開: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固體廢物污染,等等。

  第六題: Can success be disastrous? 成功會不會帶來災難?

  解題:同上題。如果寫不會帶來災難,則寫科技發展的好處。如果寫會帶來災難,則寫科技進步導致環境污染。

  第七題: Do changes that make our lives easier not necessarily make them better? 讓我們生活變得更加簡單的那些變化,是否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

  解題:同上題。寫科技發展的好處,或者寫科技發展造成環境污染。

  第八題: Is there always another explanation or another point of view? 是不是總存在另外一種觀點?

  解題:同意。科技進步的確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是從一個角度來看,也污染了我們的生存環境。

  第九題: What motivates people to change? 什麼促使人們改變?

  解題:這類題目要求考生自主定義。我們戲稱之為「爽歪歪」題型,原因是只要把我們之前寫過的題目中的關鍵詞填在這裡就可以了。比如說,如果我們寫過第一題,我們就可以說 Courage motivates people to change. 如果我們寫過第二題,我們就可以說 Adversity motivates people to change. 同理,如果我們寫過第三題,我們就可以說 Conscience motivates people to change. (或者 Money, fame and power motivate people to change. )

  第十題: Is deception ever justified? 謊言是否正確?

  解題:這道題除了可以寫自己生活中的謊言,也可以來自於文學作品和戰爭歷史中的 White Lie (善意的謊言)。比如,《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男主人公,為了獲得真愛,不得不欺騙自己的愛人。再比如,南北戰爭中,南方軍隊為了保存實力、避免傷亡,利用戰術矇騙了北方軍隊。我們可以寫謊言不好,比如結合時事,有些企業欺騙消費者,由此帶來巨大傷害。

  總結一下。我們以官方指南中的十套題為例,歸納出 SAT 作文的八大論據類別:人物、企業、個人經歷、科技發展、環境污染、文學作文、歷史、時事。同學們可以根據這八個類別進行論據的準備。祝大家考取好成績!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20: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