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河南話趣談

[複製鏈接]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4-9-30 05: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侯寶林大師早年有一段相聲,談到各地方言,說最省事的就是河南話,凡事只用一個字表達。「誰?」「我。」「咋?」「尿!」引得大江南北多少笑聲。不管是褒是貶,河南話總算擠進傳世之作,露了那麼一小臉兒。

    在外地人看來,最能代表河南話的就是一個字,「中」。也就是「行」、「好」、「可以」、「OK」的意思。姜昆曾在相聲里,非常精闢地作了一段表演,他居然能夠發現「中」在生活里的不同用法,頗為難得。如果你聽到河南人說「中」,只一個中字,那就是答應、肯定、承諾,保證、斬釘截鐵;看臉上,晴空萬里,艷陽高照。如果說「中中」,兩個中字,意思就變了,就有些將就、應付、不耐煩、虛與委蛇,顏面上晴轉多雲,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如果說「中中中」,三個中字,那就又不一樣,多半是是敷衍、推諉、不高興、端茶送客,臉上也暗了,多雲轉陰,亂雲飛渡,樹欲靜而風不止;如果說的是「中中中中中……」,脫口一大堆中字,分明就是惱怒、憤恨、冷若冰霜,黑雲壓城城欲摧,大風起兮雲飛揚,風蕭蕭兮易水寒;識相者,談話應當立即打住,拔腿走人,要不然,立馬就要干仗,撕打起來。

    隨著社會進步,開放溝通,可以想見的是,地方話正逐步向普通話靠攏,且速度正在加快。就算地方話本身,也在不斷變革,那些佶屈聱牙的陳詞濫調,漸漸失去生命力,秋風落葉,逝者如斯;而一些充滿生機的新詞新語,如新翻楊柳,勢不可擋。有個山裡青年,考上外地大學,三年才回鄉探家。見到二老,興奮異常,「我們學校一放假,我就急著回來看你們了!」老漢聽罷,楞怔片刻,笑罵道:「兔崽子,出去三年整,帶回兩扇『門』」!原來,山裡人從不說我們你們,只說俺和您(音:nen),老人家聽不慣,罵上幾句,也在情理之中。俗話說,打是親罵是愛,瞅著英氣勃發的兒子,誰說老漢心裡不是注滿了快樂和驕傲,他從年輕人新鮮的話語里,真看見了兩扇門,兩扇通往山外的門,兩扇打開幸福的門。
震驚的70碼。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2: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