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一九十一者 於 2011-10-17 22:25 編輯
一九十一者答覆--------
《請一九十一者來看 一個農民幫你算賬》的帖子
農民朋友(hanxin)既然點了我的名,不說兩句就不禮貌了。其實好多網友都參與了,很多網友說的情況本人也是認同的。
實話實說,這位農民朋友怎麼幫我算賬的,還真沒有完全弄明白。
儘管毛澤東主席犯有這樣那樣的錯誤,甚至有很嚴重的錯誤,我仍然是毛澤東的崇敬者之一。但是,如果讓大家回到毛澤東時代,不僅本人不同意,絕大多數中國人都不會同意。
下面來回答你的幾個問題:
一、關於小麥的價格。記得文革時,八一麵粉是一毛幾一斤,在單位職工食堂內,一個饅頭二兩糧票,四分錢,一斤饅頭二角錢。如果小麥是三毛五一斤,那麼麵粉一斤至少要四毛錢以上,一斤饅頭至少要五毛錢,光是吃饅頭,一個月就要花十五元。當時普通工人月工資大都在三四十元左右,四五十元就是高工資了,因此是吃不起的。所以小麥三毛五、三毛八一斤是不對的,你一定弄錯了。鑒於小价格不對,一斤小麥能看多少電影等都不成立了。其實當年農村放電都在露天,是不收錢的。
二、當時雞蛋和肉的價錢差不多,憑票供應。一斤雞蛋約七毛錢,一個雞蛋約七八分錢。農民養雞下蛋,自己是捨不得吃的,主要用來賣錢換油鹽醬醋。
三、那時的農村是沒有公費醫療的。享受公費醫療的只有國家幹部、正式教師、正式工人、現役軍人等。總之,拿正式工資的人才能享受公費醫療,城市中普通市民也沒有公費醫療。
四、當時中、小學學費的確很低。即使這樣,不少農村兒童上小學還有困難。大多數農村孩子都上不起中學。直到改革開放之後,農村孩子上學條件才得到明顯改善。義務教育先從小學開始的,后改為九年制義務教育。現在有的地方已經普及到高中了。在改革開放之前,全中國在校本專科生只有10.65萬人,現在一年就招大專生六百多萬。
五、當時公園有免費開放的,有的公園是不免費的。北京的頤和園不免費,但「五一」和「十一」兩天免費開放。故宮不免費。頤和園門票五分,故宮一毛。
六、住房情況:1978年前,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建築面積是6.7平方米。截至2009年底,中國城市人均住宅建築面積約30平方米,農村人居住房面積33.6平方米。七十年代,國家幹部、工人、教師等都沒有私人住房,全部是公有房。按職務、級別、工齡、家庭人口等情況分配住房,房租是象徵性,很低。
七、你說,「網上看,從周圍人看,多數老百姓特別懷念毛澤東時代。」說多數老百姓懷念毛澤東時代不假,但不是懷念那個是物質非常匱乏,什麼都要憑票的時代。人們懷念毛澤東時代,懷念的是毛澤東思想,毛澤東的氣魄,毛澤東時代的社會風氣和毛澤東時代的清廉。一九十一者認為,絕大多數中國人,現在的實際收入、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都比毛澤東時代提高了很多,可以說是天壤之別。再回到毛澤東時代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歷史只會向前進的,後退是沒有出路的。
以上是一九十一者的答覆,其它的就不說了。不知這位農民朋友滿意不滿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