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自古揚州美女數不清(揚州美女全息圖)

作者:allenjsau  於 2008-3-12 08:5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揚州美女終於掀起了她的蓋頭。這個被世人私下議論了千百年,也被世俗偏見曖昧了千百年的人群,終於擺脫羞答答的心態,坦蕩蕩地站到了陽光下。

  一切歷史都應該受到尊重,然而我們只能尊重歷史的真相。也許在林林總總的揚州文化現象中,沒有什麼比揚州美女的名聲走得更遙遠,但也沒有什麼比揚州美女的面目更模糊的了。

  愛美是人的天性,唯獨揚州美女這一話題,常常令人慾言又止。其實問題在於我們對美的認識與心態。美有外在的,有內在的,只有兩者兼美,才是真正的美。對待美的態度有欣賞的,有褻瀆的,只有尊重美,才是真正的愛美。

  揚州美女既是歷史形成的群體,我們唯有直面她,才能了解她;唯有了解她,才能尊重她;唯有尊重她,才能弘揚她。坦然地掀起揚州美女的蓋頭,正是讓世人不再褻瀆她、輕薄她、誤解她。

  揚州美女一詞,包容了和揚州有關的所有美麗女性。她們大體由如下幾個部分組成:一是歷史上實有其人的、來自歷代社會各階層的揚州美女;二是民間神話傳說中的揚州美女,如瓊花仙子、芍藥女等;三是小說戲曲和其他文學作品中的,如《紅樓夢》中的第一女主人公林黛玉、在瓜洲沉江的杜十娘等。在這篇文章中,介紹的是其中的第一部分——歷史上真實的揚州美女!

  
  劉細君 漢武帝時人,江都王劉建的女兒。為改善民族關係,穩固漢朝邊疆,劉細君被漢武帝遠嫁烏孫國,成為史冊上記載姓名的第一位「和親公主」。細君善於寫詩,她的《黃鵠歌》是揚州歷史上第一首詩歌,影響深遠。為紀念江都公主和解憂公主,江蘇省政府於2003年出資6400萬元人民幣在伊犁援建「漢家公主紀念館」,今年落成。

  
  趙飛燕 原名宜主,漢成帝劉驁最寵幸的皇后。因其身輕如燕,成帝賜名為「飛燕」。其父馮萬金是江都王府舍人,精通音樂。唐代李白在歌頌楊貴妃的艷美時,有「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之句。相傳趙飛燕穿著雲芙紫裙,在高榭之上表演歌舞,忽然起風,飛燕隨風欲去。因怕大風把趙飛燕吹跑,成帝特地大興土木,築起 「七寶避風台」。后因宮廷鬥爭,被廢為庶人,被迫自殺。

  趙合德 漢成帝時人,趙飛燕妹妹。合德與飛燕是雙胞胎,姊妹均姿色超人。因父親擅長音樂,合德從小受音樂熏陶,歌聲輕柔動聽,富於抒情。飛燕得到皇帝專寵后,想起手足之情,乘機向成帝稟奏,於是派人將合德召入宮內,封為昭儀(女官名)。從此,姊妹二人專寵後宮。

  陳氏女 十六國時揚州女子。才色雙美,秀髮長七尺,人稱「長發美人」。後來,後趙皇帝石虎娶她作夫人。

  
  上官婉兒 唐代武則天時人,曾祖父上官弘本是陝州人,因作隋江都宮監而移家江都。祖父上官儀是唐太宗時名臣,後為武則天所惡,死於獄中,婉兒被配入宮廷。武則天對她的文筆讚不絕口,將她留在身邊,參與撰擬詔書。《全唐文》中所收唐中宗文誥兩卷,都出自她手。這位天賦極高的女子,後來死於宮廷權力鬥爭之中。開元年間,唐玄宗追念上官婉兒的才華,下令收集其詩文,輯成二十卷。

  劉采春 唐代揚州參軍戲名伶。以唱《望夫歌》聞名,其詩收入《全唐詩》中。詩人元稹與之交好,並贈詩給她,有「選詞能唱望夫歌」之句。其詩又作《羅嗊曲》,有云: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載兒夫婿去,經歲又經年。」「莫作商人婦,金釵當卜錢。朝朝江口望,錯認幾人船。」抒發了商人遠行、家人盼望之苦。據說,劉采春一唱此曲,聽者無不垂淚。

  李端端 唐代揚州善和坊藝伎。風流詩人崔涯愛惡作劇,遊歷揚州時寫詩譏嘲她:「黃昏不語不知行,鼻似煙窗耳似鐺。獨把象牙梳插鬢,昆崙山上月初明。」意謂其膚黑,從此端端門庭冷落。后經請求,崔涯又寫詩讚頌她:「覓得黃騮鞁綉鞍,善和坊里取端端。揚州近日渾成差,一朵能行白牡丹。」意謂其膚白,從此端端又門庭若市。明代唐寅曾繪《李端端圖》,並題詩云:「善和坊里李端端,信是能行白牡丹。誰信揚州金滿市,胭脂價到屬窮酸。」

  毛惜惜 南宋時揚州名妓。祖居高郵,出身仕宦之家,自幼學書學劍,多才多藝。幼年時金兵南犯,高郵淪落,父母雙亡,與乳母李氏逃至揚州。因惜惜懂得琴棋書畫、歌舞彈唱,很快在揚州城裡有了名氣。后被高郵總兵榮全強行納為小妾。榮全叛亂,毛惜惜宴前斥責榮全,被碎割殺死。亂平后,宋理宗封毛惜惜為英烈夫人。《宋史》有毛惜惜傳。墓在高郵城南,俗稱「毛惜惜姑娘墳」。

  李翠娥 元代揚州藝伎,熟讀《史記》《漢書》。揚州總管不相信她知書,指著庭前梅花讓她作詩,翠娥當即作《詠梅》一首:「粲粲梅花樹,盈盈似玉人。甘心對冰雪,不管艷陽春!」總管見了,不得不服。

  朱簾秀 一名珠簾秀,元代雜劇名伶,常在揚州演出,人尊稱為「朱娘娘」。她和當時著名曲家關漢卿、盧摯、馮子振等均有唱和,自己也能作曲,其《雙調·壽陽曲·答盧疏齋》寫道:「山無數,煙萬縷,憔悴煞玉堂人物。倚篷窗一身兒活受苦,恨不得隨大江東去。」全曲寫青山、寫煙雲、寫篷窗、寫大江,情景水乳交融。關漢卿有《贈朱簾秀》讚美她:「十里揚州風物妍,出落著神仙!」

  李楚儀 元代揚州雜劇名伶。與著名曲家喬吉交往甚密,喬吉至少有《賈侯席上贈李楚儀》、《席上賦李楚儀歌以酒送維揚賈侯》等七首散曲,是贈給李楚儀的。著名元雜劇《揚州夢》中的杜牧實為喬吉自己的影子?張好好也即李楚儀的影子。楚儀擅長歌唱,《青樓集》載:「李楚儀,維揚名伎也,工小唱,尤善慢詞。」其女兒童童繼承家學,善於雜劇,時往松江演出。

[ 本帖最後由 allenjsau 於 2008-3-1 07:04 編輯 ]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10:2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