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住在地下的澳大利亞人

作者:allenjsau  於 2008-3-12 04:3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住在地下房屋的一家四口

  在南澳大利亞有座小城庫伯佩蒂,它的奇怪之處在於從表面看,這座城市除了一些停車場和加油站外,建築物並不很多,但事實上這裡不但生活著幾千居民,而且從旅館到酒家,從教堂到夜總會應有盡有。之所以看不見,是因為它們大多建在了地底下。 

  居民是淘寶者後裔 

  庫伯佩蒂是澳洲唯一一座地下城。它位於維多利亞沙漠腹地,是澳大利亞最乾旱的地方之一,原本是片鳥都懶得落下的不毛之地。1915年,有人偶然在這裡發現了蛋白石礦,從此改變了這塊荒地的命運。蛋白石俗稱澳寶,主要用來做各種飾品,普通蛋白石並不值錢,但極品則價值連城。走運的是,庫伯佩蒂的蛋白石不但是極品中的極品,而且蘊藏量大得驚人。消息不脛而走,自然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淘寶人。 

  澳大利亞號稱「坐在礦車上的國家」,挖地洞、找寶貝向來是家常便飯。不過找蛋白石卻是個耐心活兒,講究的是持久戰,這就需要淘寶者在當地安家落戶。但是當地氣候十分惡劣,夏季地表溫度總在50攝氏度以上,冬天又寒風刺骨。於是有人想出將廢棄的礦洞改造成居室的主意。這樣一來,獨一無二的地下城就誕生了。 

  一個五居室幾天就完工 

  在地下安個家還是很便宜的,只需付2.5萬澳元(1澳元約合6元人民幣),請一輛挖土機來工作幾天,一個五居室的地下套房就能完工。另外還可以買「二手洞」,價格只有別處二手房的1/8。由於是乾旱地帶,這裡的地洞不像別處那樣潮濕,所以地下居民很少得關節炎。不過有些初住地下的人會患上失眠症,因為地下室四壁都是堅硬岩石,打呼嚕會產生驚天動地的迴響。 

  地下城的各家各戶之間並不相通。如果要串門的話,需要走上地面,再轉到鄰居家的洞口去。在這裡安家的人,當然還是打著挖寶的主意,最方便的地方就是自家周圍。挖到寶可以發財,就算挖不著也能增加居住面積,真是一舉兩得。不過也有人恆心不足,結果吃了虧。據當地人講,曾有一家人在自家地下挖了十多年一無所獲,無奈之下搬家走人。新主人人口多,住不下,於是再深挖一層,想修個「地下閣樓」,結果一下挖到寶石,白揀個大便宜。 

  如今這裡的地下居室早不是當年的簡陋模樣,而是有吊燈、有傢具,廚房衛浴一應俱全的舒適住處。有些挖到蛋白石的闊佬甚至建有游泳池、私人飛機場,當然,那些都只能放在「屋頂」上了。 

  不小心會掉入私人住宅 

  地處沙漠的地下城用水成了老大難問題,當地人曾建了兩座百萬升容量的水箱,結果竟花了3年時間才將它們蓄滿。另一個大問題是各家通往地下的門戶看不真切,陌生人很容易「掉入私人宅邸」!為此許多住家不得不搜集汽車殘骸圍在自家洞口,以示「私宅重地,非請莫入」。有趣的是,這座地下城的總人口一直是個謎,有的說是3000,有的說是4000多。原來當地人為逃稅不願如實上報人口數,前來統計人口的官員面對成百上千個地洞又束手無策。當地警方曾決心把人口統計出來,結果當晚警署就發生爆炸:這些市民以開礦為生,家家都有炸藥,可不是吃素的!這樣一來人口統計自然不了了之,地下城也因此更平添了一絲神秘。


來源:京華時報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7:0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