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絕對經驗:我在澳洲考大學(推薦)

作者:allenjsau  於 2008-3-11 21:4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發表時間:2006-6-5 18:11:45 來源:東方移民留學中心 作者:Kevin

  我們找到20歲的上海小姑娘Fran時,她正揣著悉尼大學商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在上海過澳洲「暑假」。2002年的10月,她經歷了一次正兒八經的澳洲本土「高考」。

  Fran,是上海眾多自費赴澳大利亞留學的中學生中的一個。3年前,17歲的Fran跳跳蹦蹦去到澳洲念高中;3年後的現在,Fran將成為悉尼大學的一名新生。

  高中 上了一所「非精英學校」

  上海的「重點中學」和「非重點中學」,到了澳大利亞卻變成了「精英學校」和「非精英學校」。因為初高中一貫制的「精英學校」輕易不對留學生開放,兩年前,我初中畢業到澳大利亞時,進了一所「非精英學校」。

  澳洲的每所高中都有100多門課供你選擇,從最基本的英文、數學、物理、化學,到音樂、美術、編程等等,每一門都是「主課」,都可以作為高考科目。你前腳考完,教育部後腳就會把各所高中各科的總平均分排出座次,大部分科目排名靠前的中學,被列入「精英學校」,而科目成績不太均衡的中學,則被列入「非精英學校」。

  頭一年到那裡,我還脫不了在上海上學時那種慣性的緊張,仍是「三點一線」。下午兩點不到,學校就下課了。我一回到家就埋頭看書,不到11點睡覺似乎有罪惡感。那會兒,我的英文還跟不上,著實花了不少功夫。到了第二年,暑假放得我骨頭懶,這一懶,就差不多懶到了高考前。

  也不怪我,學校根本沒有高考的氣氛嘛!若是在上海讀高中,一定是高二就趕完所有的課,高三一年會轟轟烈烈地總複習。我們學校呢,老師只是在高三開學時發了厚厚10大本往年的試卷,讓大家扛回去自己做,然後自己對答案,老師就不管了!

  一直磨蹭到高考前一個月,我才開始發慌,怎麼辦?請家教!

  高考複習 高級白領給我當家教

  澳洲報紙上,高考輔導班、家教的廣告簡直可以用「鋪天蓋地」來形容。一般的澳洲孩子,會在高中最後一年,每個周末去上輔導班,50個人的大班,老師發發考卷,做做題目,就算完事。這種輔導班,收費不貴,可就是這樣,很多澳洲同學也懶得去。反正考不上好大學,有爛大學可以念,要不就先上一年預科,實在太差,還能重讀一年高中。真不想考大學的,隨便混份工作,失業有政府提供的津貼。

  瘋請家教的,一般都是華裔家庭。隨便找個大學生家教,一小時就要30塊澳幣,要是請大學退休老師,價碼會漲到60塊。即便很貴,好老師的行情仍然看漲———只要這個家長是華人,就不會在乎錢。

  我的經濟老師是個26歲的漂亮女人,在一家跨國大企業的澳洲分公司當部門經理。晚上閑得無聊,便開著車到處當家教,給高中生補課。一來二去,居然名聲大噪(我就是慕名請她的)。她光是當家教,一個月就有1萬多澳幣進賬,還不用交稅,難怪買得起上下3層前後兩個花園的大別墅!

  「才女」教了我3周,大部分時間在教我如何整理經濟學概念。頭兩天,給每個章節做摘錄,做成記憶卡,熟記;再花兩天,用速記的方式,把卡片內容全部濃縮在4張大畫紙上,然後懸掛於牆,造成我每日醒來,左有「世界經濟」,右有「經濟政策」;經濟科高考前一天,她才開始讓我寫論文。她的訣竅是,「考試一定要先把提綱列在考卷上,這樣萬一你寫不完,不至於失太多的分。」她還給了我一支粗得像水桶一樣的筆,「寫論文要用粗筆,字要寫得大,行距要分開,寫得越多,得分越高!」不知是托她的福還是靠了這支筆,經濟考試意外的順利,最後一篇談論微觀經濟與負債率的論文,我足足寫了9頁!

  高考考場 高考辦居然允許「個別處理」

  前面說過,高中生可以從100多門課里選5門自己的主修科目,這100多門考試,便從10月下旬一直考到了11月下旬。

  大部分中國留學生自打上高中起,就混在一群本地學生里,憑著「高超的數學」(就算是高等數學,也只學平行四邊形)、「流利的外語」(其實就是選修中文,它也是高考科目之一)過得一帆風順。這次高考,堪稱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因此考場風波也連連不斷。

  新南威爾士州的高考就在我所在的學校大禮堂舉行,由6個外校老師監考。R同學考經濟時,明明有專門的答題紙,她卻將答案寫在問卷上,想等全部做完再抄上去。誰知她寫論文速度太慢,根本沒有時間謄寫。眼看收卷的老師越走越近,20分就快沒了,小R忍不住噼里啪啦哭起來。等監考人員走到身邊,R早已哭得腦袋短路,連英文也不會講了。不幸坐在R前面的我只好替其善後,努力和工作人員溝通,說可不可以由他們監督R把答案謄寫到答卷上。監考老太太說是說要和高考辦聯繫一下,就一顛一顛跑出去了。結果是,高考辦居然同意了!

  錄取分數 最大限度保證你不考砸

  在澳洲高考,幾乎不必擔心自己會失敗。比如中文考試,考前一年就已公布當年的四大主題,考試時所有題目都會圍繞這些主題。我這一年的主題是「婦女社會地位」、「青少年成長」、「環球發展」等。要寫作文,至少會給你兩個選項,免得你碰上不擅長的題目,今年的考試就是:在「美國電影對東方婚姻的衝擊」和「2008申奧成功」中選擇一題。那些選音樂、美術之類「副科」的更開心,只要將平時的作業畫訂成一疊,交上去讓閱卷老師打分,就算是高考成績了!

  惟一難的,是英文。1小時寫作文,剩下半小時還要對付長達幾頁的閱讀材料,題目又劍走偏鋒,比如給你看一幅照片,問你這個攝影用了什麼效果,打沒打閃光燈,如果你是編輯,會怎麼修改……大家直嚷時間不夠用。

  題目的發揮餘地越大,考砸的可能性越小。實在運氣太差考砸了,沒關係,你平時考試的分數也能被算進最後的總分里。新南威爾士的高考成績叫HSC,最後的大學錄取成績叫UAI,公開的說法是HSC的成績只佔UAI的50%,剩下的50%中有30%取自下半年的模擬考,還有20%來源於個人的平時成績。只是較起真來,誰也不知道教育部那幫官員是怎麼計算的。

  12月19日,我的HSC在網上公布,是85分,最後的UAI卻是89.7分———誰也不知道是哪一次考試幫了我的大忙。

  高考志願 「志願落空」是天方夜譚

  國內的高中生,考完高考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考後的填志願,比高考更讓人傷腦筋———一不當心,就從重點大學「砰」地落到普通大學,半分就成千古恨。

  澳洲高考可沒這麼殘酷。考前先在網上填一趟志願,一等分數出來,馬上可以改。學校這時會通知你去領一本叫《××年大學嚮導》的書,上面印滿了所有大學所有系的「參考分」,如果這個專業今年特別熱門,分數可能會調高,但這種情況很少———大概是因為澳洲人對「好大學」、「好專業」不怎麼起勁。最「熱門」的只有一個專業:醫科。只要能熬過7年,畢業出來就是收入頂尖的醫生,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每年考進醫科的,最差的也要考96、7分,考100分的數不勝數。

  考前,我填的那個大學只需84分就能進,這邊媽媽在上海急得跳腳:「快改快改,不能浪費那5分!」於是我改了參考分是88分的悉尼大學商業系,頭一批就被錄取了。

  各大學的錄取情況和實際分數線都會慢慢登到網上,要是還不滿意,你可以在一個月內連改3次志願,絕大部分人都能得償所願。

  她在澳洲,我在後方 Fran媽媽幾點忠告

  Fran把澳洲高考說得輕輕鬆鬆,她媽媽轉身卻向我們撇撇嘴:「小姑娘知道什麼?報哪所學校,填什麼志願,還不是靠我在後方給她撐著?」

  對於要去澳洲讀高中並參加當地高考的上海學生,Fran的媽媽給出了幾點建議:

  1.選高中,不要因為中介說「你要哪所我就給你辦哪所」,就放手由他們搞去。悉尼市很大,和上海差不多,且規定學生必須就近入學,千萬要弄清他幫你聯繫的監護家庭是不是和你們選定的高中在同一個區,不然就算到了那裡,孩子也很難進入心儀的學校。

  2.高中分私立和公立,教育質量總體是私立學校比較好,收費也要高出近1倍,而且必須通過他們的入學考試;私立的教會學校和公立學校收費差不多,但你每年必須把一部分寶貴的時間花在宗教課上;澳洲教育部列出的排名靠前的公立學校是不錯的選擇。

  3.孩子在澳洲讀高中,家長可以在上海多參加一些澳洲教育展,摸清各所大學的大致情況,為孩子高考填志願做準備。

  4.不要將希望全部寄托在澳洲的親戚朋友身上,因為他們和上海家長不一樣,對「重點高中」、「重點大學」並不很在乎,很多情況,還得靠家長在上海多方打聽。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11:2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