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版權歸AuSteps.com和作者astina本人所有!轉貼請註明作者和出處,並保持內容完整!)
兩個星期前,我失業了。雖然是主動選擇的失業,可是失業畢竟就是失業。
幾個月前,就知道公司要搬家的確切消息。搬到遙遠的墨爾本北部,`將要使我上下班的路程增加幾乎一倍,超出了可以忍受的範圍。我思想鬥爭了很久,一直打不定主意。當時的工作是我來澳以後的第四份工作,也是做的最長的一份,公司里的人和事已經都很熟悉了,everything under control,收入也還過得去。人在一個熟悉的環境呆久了,多少會有些惰性,對進入一個新環境,多少會有一些恐懼。時間飛一般得溜走,公司10月份就要搬了,但是我一直猶猶豫豫,到8月份出去度假了,還沒有作出決定。
出去度假確實給我充了電,同時也使得我有機會從不停歇的工作中得以喘一口氣,好好想一下自己到底要怎樣。面對夏威夷的浩瀚大海,我問自己,到底有什麼放不開的;沒有這份工作了,你就沒有信心找一份更好的嗎?每天花一個多小時單程在上班的路上,又能夠堅持多久?如果一下子餓不死,為什麼不把目光放開一點,看看有沒有合適的機會呢?
度假回來又是一個月的報表要做,兩個禮拜沒上班案頭堆積了如山的工作,還有論壇上的連續劇作業要寫。等稍微喘過一口氣來,我一方面向公司透露了要走的願望(因為需要給四個禮拜的notice),另一方面開始看招工網站,向中介遞簡歷。
發出去的簡歷很快有了迴音,第一個禮拜接連兩個中介打電話來,問了一些基本的問題,比如工作的具體職責啊,為什麼要走啊(這個我有現成的原因),想找怎麼樣的工作,工資要求是多少啊,現在是多少啊。我都一一回答了。簡短的問答之後,約了interview. 因為當時還很忙碌,剛剛度假回來,也不便多請假,所以interview安排不是在上班之前,就是在下班之後。幾年沒找工作了,以前的那些interview skills忘的一乾二淨,所以在去第一個面試前,在網上google了一下,複習了一些常用的問題,自己做了些warm up.
和中介的面試很順利,主要是更具體的問了自己的工作,財務部一共有多少人啊,是怎樣的一個組織結構,你在其中的位子是什麼。前一份工作又是怎樣的。有的中介會集中在最近的一份工作上,有的會把履歷上所寫的東西都問一遍。做會計的,除了學位之外,當然會問到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的情況。除了技術性上的東西,還有一些personality的問題,比如你的strength, weakness是什麼,如果叫你的同事用三個詞評價你,他們會怎麼説,你在工作場合有沒有和同事有過conflict,當時的情況是怎樣的,你是怎樣解決的 (這樣的問題,最好事先做好準備,到時候能夠流利的舉例子,最好還是multiple examples,以防人家問any more?)你認為你在工作上最大的成就是什麼(也要準備好例子)等等。我因為事先備戰不錯,都很輕鬆的過了關。
然後中介就跟我談他們手裡的工作,是這樣這樣的公司,有這樣這樣的職位,你有興趣嗎?這是他們公司的網站,這是這個職位的具體描述,你回去看看,再打電話給我。而我回去看了之後,都給他們回復説願意go ahead,因為既然決定走了,不願放過每個機會,反正在拿到offer之前都是自由人。過了幾天,一家中介跟我説他跟我提起的role,較senior的那個已經找到人了,較junior的那個工資達不到我的要求。沒有關係,你繼續給我找好了。因為是一家很大的中介,他也介紹説我的資料會在他們的系統里,他的同事看到有合適的工作也會聯繫我的。我和他面試以後的評價也在系統里,所以他的同事見到這個comments就不用面試我了,談的攏就直接見僱主了。他所言不虛,接下來的日子裡有同一家中介不同的consultant打電話給我,介紹幾個不同的工作,可惜不是我覺得路太遠,就是我覺得可以,卻沒有下文,想來僱主找到了更合適的人選。這也是再正常不過的情況,對此,我有足夠的思想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