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家一樣,七年前我來到澳洲這個陌生的土地,在這邊讀完高中,進入UTS,但由於當時貪玩,高中的成績不是太好,所以沒能讀上我理想中的 Architecture,相反的迷糊中選了比較冷門的Statistics,大一時也比較混,大多數時間都在外邊玩,甚至於翹課成了家常便飯,每天大家一聚到學校大門口就商量著今天上哪玩。就這樣迷糊的過了一年,八門課掛了差不多一半。一個朋友甚至還被請出學校了。另幾個朋友則選則到其他學校讀別的課程了,來年,原先在一起的朋友走的走,離的離,到了學校大有孤家寡人的感覺。也正是在這個成長的階段,我開始想到了將來,開始想到了將來要做什麼?由於第一年都在混,也沒搞清到底Statistics學的是什麼?可以Statistics可以做什麼,應用在哪些方面?這些概念一點都沒有。那時有考慮過轉系,但是由於第一年學習成績較差,學校也不讓轉,後來也想說,今年好好讀,明年再轉,但這種想法是不現實的,因為如果第三年轉的話,我前兩年辛辛苦苦累積的學分就會因為轉讀無關的學科而沒掉了。所以我想我還是繼續讀我的Statistics吧,人家說學一行,專一行,學著學著,我居然喜歡上了Statistics,隨著深入的了解,我發現Statistics一點都不是我原先想象的那樣無聊,一無是處。而正好相反,社會上的任何領域都需要應用到Statistics,特別是在金融領域,很多經典的經濟理論都是用Statistics得出的結果來支持論證的。還有像保險,醫療,政府,這些都是我們將來畢業的好去處,老師還告訴我,澳洲市場上在近十年內都是缺乏Statistician的,這一點不得不在我之後找工作的經驗中得到了驗證。好了,今年十一月底,我最後三門課的考試全部完成了,也就是說如果全Pass了我就畢業了。
高興,在高興的同時,我也加入了找工作的人潮。同大家一樣,從來澳洲到去年我也是一邊打工一邊學習的,在澳洲做過的行業不下七八個,餐館,裝修,木工,家教,Cafe,我都做過,該有的人間冷暖我也都嘗過了,我的體會就是,大家做Part time千萬不要去Chinatown那些酒家找,裡邊沒一個好東西,餐館的工作還是留給廣東人做吧。做木工的經歷是我比較難忘的,我的師傅是個哈爾濱人,跟著他做事我感覺很實在,做木工的理由是因為我真的喜歡這個工作,而且我爸也是個木工。如果非要找一個我佩服我爸的理由,我覺的我最佩服的就是我爸的木工技術,我們家的那些傢具差不多全是我爸做的,精緻漂亮。怎樣才可以看出一個木工的好壞?看精確度,一個好的木工切的料基本上沒有誤差,我爸和我師傅就是這樣,他們出的誤差通常都只在1毫米界內,而我的精確度在10毫米界內,就是我切的料通常會長了點或短了點。跟師傅做木工差不多有一年時間,就是每每放假他就會打電話過來說:「小陳,有沒有時間過來幫忙一下啊」。和他在一起的時間學到了很多的東西,從他的身上也學到了剛毅的性格。做Cafe的那段時間是在Balmain,當時我住Merrylands,去Balmain的確挺遠的,得坐火車到City然後再坐Bus到Balmain,但是那份工的工資很不錯,我一般做周末兩天,一天10(h)*$12.5,兩天都拿$250現金。那個Cafe在Balmain還挺出名的,店雖小,但東西好吃,所以在那邊還挺受歡迎的,我是在學校的Job Bulletin上找到這份工作的,那個店裡還有好多我們學校的鬼妹,我在那裡也做的好開心,做了一年時間,覺的沒必要繼續做下去,於是就辭了。
那時手頭上有了一點積蓄了,所以也沒有急著一定要馬上找到新的工作,那時我就想說找一份辦公室的工作,也好為我將來畢業做個準備,這個決定是對的。所以我每天都會在學校的Job Bulletin上停留,因為我個人對電腦和網路方面比較在行,所以我就瞄準電腦方面的工作,那時我就開始鑽研Resume以及Cover Letter的書寫問題,在短短的三個星期內,我改了六份Resume,之間投過至少一百張的簡歷,但那一百張在我現在看來真的是連廢紙都不如,所以結果可想而知,那時我一個Interview都沒拿到。慢慢的,我就體會到了寫Resume以及Cover Letter的技巧,於是有了我的第一張正式的Resume,這裡有我的樣本,大家可以看看。
這個Resume在之後的一個禮拜中,讓我拿到兩個Interview,並且在兩個Interview中我拿到了我的第一個 Part time office job – Junior I.T Support。
我對書寫Resume的總結是:
1.與眾不同,獨出心裁,和別人一樣的Resume沒什麼優勢。
2.清晰明了,白紙黑字(可以用Bold和Normal字體來表現一些重要的字眼,但不要用Italic,頁面最好是兩頁,不多不少)
3.格式可以自己定,但要包括這些內容(Career Objective, Education Background, Skill Summary, Employment History, Professional Referee)還有就是Social Achievement,如果你是申請Marketing或Accounting方面的工作,一定要加上去,因為我做的是技術活(雖然含量不高),所以就沒放上Social Achievement。
4.Referee很重要,最好放些學校的Lecturer的名字,有Dr.在你的簡歷上看起來比較嚇唬人一些,當然了,事先得和老師說一下,要不然到時人家Check Reference時,老師說不認識你就不好了。
5.Skill Summary要寫的具體點,詳細點,別害怕筆墨,為什麼呢?因為我們都是在校大學生,相關的工作經驗不多啊,與其浪費筆墨在無關的工作經驗上我們還不如多寫點我們會點什麼東西!真的,在工作經驗一欄上,無關的工作經驗沒必要寫進去,反而會因此而被Interviewer淘汰掉。
我對投遞Resume的經驗是:
當我們申請一份工作時,你不要想噹噹的這份工作就只有你申請而以,事實正好相反,申請的人可能有好幾十個上百個,而大公司,一個空位一般有 100個以上的申請者,而他們只從這些申請者中過濾5-6個加以面試。當我們用email發送resume時,他們的郵件列表遠比我圖片中的這個列表長,所以呢,我的經驗是,你的Email Title一定要用大寫的,全是大寫的,98%的人都是用小寫或混大小寫,這樣你的Resume就在人群中脫穎而出。或者說比較容易吸引到 Interviewer的目光。
我對Cover Letter 的總結是:
Cover Letter有很多種不同的寫法,視人而定,文筆不同的人寫出的東西也不一樣,每一份Job Application都要有一個相應的Cover Letter,而不是簡單的套用原來的那份,這樣做的結果只是在浪費時間而以,所以,一定要花點時間來鑽研的。在這裡,我就不給Sample了,很重要的是,你一定要在Cover Letter里寫上你與這份工作相關的技能或工作經驗,一般Cover Letter是不作為郵件的附件發出去的,而是直接寫在Email里,這樣更直觀。
接著就是面試方面的經驗了,這是一個更長更難的話題,我想在下一篇文章中繼續討論,如果大家覺的我的經驗有用的話,我再寫一篇關於面試以及拿到工作后在工作中的人際關係的問題。
好了,不扯閑話,這份I.T Support的工作一直做到今年11月份為止,我退出了,因為現在一切條件都俱全了,我畢業了,我有工作經驗了,我的口語水平不錯了,我的交際能力也不差,所以呢,我得集中經歷找一份正式的Full Time的工作。那時我覺的我有電腦方面的工作經驗,所以我該繼續往這方面發展,但這個想法只用了一星期的時間就讓我嘗試到了失敗,因為我發了差不多有十封的resume但是沒有拿到一份Interview,於是我就開始檢討我自己了,到底是哪個環節不行呢?我的Resume做的很漂亮,我的Cover Letter 也很好,為什麼就是沒有面試的邀請呢?終於我發現了原因所在了,我的專業是Statistics,但是我卻去申請電腦方面的工作,雖然我的電腦知識不錯,但是比起那些專業讀電腦的人,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我(Statistics)和對手(I.T)站在一起的話,明顯我是弱者。但是如果我去申請 statistics方面的工作的話,我便是強者,通過了一番Research,我了解了我應該申請一些什麼樣的工作,於是我花了兩天時間修改了我的 Resume,一份更適合於Statistic的Resume,以及我的Covering Letter,都弄好了之後,我又開始了job hunting,有三點很重要:
1.不要浪費Resume到一些Senior level的職位上,那是給在業界摸爬滾打了好幾年的人做的,除非你真的是很有才幹或者very outstanding。
2.不要浪費Resume到一些十分注重於Technical方面的工作上,因為我們都是畢業生,我們對業界根本一點都不了解。
3.不要浪費Resume到其他行業上,一定要記住的是:你是用你的優勢來和別人競爭的,而不是用你的弱勢來和別人競爭的,這是我體會到最深刻的東西。你學了這一行,你就做這一行(除非有特定情況)。
好的,第二天早上,我又開始游於各個online career website(seek, mycareer, careerone以及學校的job bulletin),我看到了一個和我專業很對口的工作,而且是找畢業生的,我的心中那時就有一點數了,於是我包裝好了我的Resume我的Cover Letter,我發出去了。於是又繼續上網,找合適的工作,半個小時后,手機響了,是我剛剛Apply 的那份工作的HR打來的電話,我太驚訝了,有點不可思議的問:「I was just apply it few minutes ago, that』s amazing, how fast you are」. 然後他半開玩笑的說「Yes, we are amazing」。後來進去工作后我才知道為什麼,因為在工作的時候,我們用email的頻率很高很高,幾乎每兩分鐘就檢查一次。就這樣,他邀請我,如果我有時間,下午就去他們公司面試,我當然說OK,於是下午我打扮整潔提前半個小時就找到他們公司了,就位於Darling Harbour那邊,風景當然沒得說,我在外邊忽悠了十五分鐘,這樣子我就提前十五分鐘進去了,報了名字,前台小姐就把我帶到會議室了,一分鐘后,兩個人進來了,男的是Marketing Manager, 女的是Department Manager,他們都是和這個職位接觸最密切的兩個人,所以面試由他們主持,兩個人都好年輕,都才20幾歲,男的是法國人,女的是英國人,感覺很有禮貌也很尊重別人,整個面試差不多有40分鐘,期間他們對我們的表現都一直給予肯定或是回應說「great, nice」之類的話,這讓我感覺很好,雖然我知道可能是出於禮貌關係才那樣說的,但總的感覺讓人來說這家公司很不錯。OK,面試完畢,鬆口氣,又到 Darling Harbour逛了一圈,然後回家,第二天早上,剛起床,就接到他的電話了,要我再去面試一次,這次是和公司的CEO直接面試,他說他們前幾天面試了四個人,其中一個已經和CEO面試了,準備再面試一個,然後從兩個裡邊最後選一個。這回我知道我有戲了,怎麼說都有 50%的機會了。那天下午我又提前十五分鐘進去了,老闆看起來四十幾歲了,是個鬼老,人看起來很有精神很有幹勁,就和我以前的師傅一樣,讓人感覺很實在。接著他以他的角度說了下公司是做什麼的,這個職位需要做些什麼,然後說接下來我們只是像聊天一樣聊下我的工作經歷和我的技能。期間他還開了澳洲式的笑話,我沒聽懂是什麼,但就假裝「Yeah」之類的口語混過去。之後感覺的出他對我還是比較滿意的,然後叫我先回去,他們商量一下就給我消息。我就走出那間公司,又到Harbour去吹了吹風,心裡沒什麼壓力,覺的就算拿不到這份工作也沒什麼的,因為萬事開頭難嘛,反正自己今天也表現的不錯。於是坐車回家,一小時后,收到電話:「I bring you a good news, we decide to take you as our new colleague」,開心啊,於是我有了一個挺響的Position Title,叫Junior Marketing Research Executive。
第一份正式的工作,我花了十二天時間找到,這似乎出乎我的意料,但是在此之前,我卻做了一年的準備工作。所以大家要有這樣一個心態:面試被拒絕都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千萬不要因此而洰喪,相反的,應該累積經驗,為下一次申請新的工作做出改進。
好了,找工作的經驗就寫到這,就像上邊說的,如果大家覺的有幫助,我再繼續具體寫些面試的經驗以及在工作上人際關係的一些問題,如果有什麼問題我也很樂意回答,我的MSN是:
jeh1984712@hotmail.com
[
本帖最後由 allenjsau 於 2006-12-31 20:55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