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23日
記者周平編譯報導/2006年年底,在加州聖荷西市召開的亞太裔健康論壇會議上,公布的一份數據表明,美國華人患糖尿病的比率高出生活在中國國內的居民5倍以上。專家分析了,美國市場上高熱量食品、中餐飲食逐漸「美國化」、缺少運動,是造成上述結果的主要原因。
亞太裔健康論壇公布的數據顯示,華人患糖尿病的比率高,主要原因是飲食習慣的改變,美國中餐為了迎合本地人的口味,不得不以高熱量高糖分的食物為主。油炸食品,比如炸餛飩,炸春卷,和各種甜酸口味的肉類最受美國人歡迎。華人在外就餐,難免接受高熱高糖食品的影響。
此外,華人年輕一代完全拋棄傳統的東方飲食方式,喜愛美式快餐,學校里的午餐也基本上以垃圾食品為主。作為少數民族員工,華人在美國需要付出比其他族裔更多的努力,很多人不自覺地減少了運動鍛煉的時間,這些,都是造成華人糖尿病患病率高的原因。
因此,有目的的注意飲食結構,改變飲食習慣,就成為華人控制自身血糖濃度的一個重要方式。為此,紐約的營養學專家Joy Bauer提供了下面六個注意事項:
•每餐選擇精益蛋白質,可以減緩身體對碳水化合物的吸收,精益蛋白質包括瘦豬肉、瘦牛肉、去皮雞肉和火雞、雞蛋白、海鮮、豆類和豆腐。
•選擇「血糖友善型」食物,例如:大麥食品、豆類、麩穀類、糙米、干小麥、扁豆、脫脂牛奶、燕麥粥、豌豆、藜、黑麥、菌株類、白薯、全谷餅乾等。
•早餐盡量以燕麥或其它高纖維性穀類食物為主,早餐切忌多糖,最好不要超過6克。
•麵食加工要簡單,不要過度蒸煮。麵食煮的時間越長,澱粉分解越充分,越利於糖份的吸收,造成血糖含量短時間迅速上升,這是要十分注意的。(
•食物中加入酸性佐料,醋是很好的降糖劑,其它還有酸奶,檸檬等。(chi
•豆類食品不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且含有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是糖尿病人理想食品。合理食用豆類食品對控制血糖是有利的。
另外,中國糖尿病網的專家認為,不少病人反映豆類食品單調,吃一段時間就膩煩了,不能長時間服用。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提供了可以經常變換花樣的豆類食品。包括:
1,作為主食食用的豆類食品:
黃豆粥,取黃豆、綠豆、大米各1/3煮粥;
綠豆粥;豇豆粥;豌豆粥;小豆粥;黃豆玉米面粥;黃豆玉米面窩頭,黃豆面、玉米面各半製做;
小豆米飯;小豆麵條;豌豆米飯;豌豆糕等。
2,作為副食食用的豆類食品:
北豆腐、南豆腐、凍豆腐、油豆腐、豆腐絲、豆腐片、豆腐乾、豆腐卷、熏干、辣干、香乾、素雞、腐竹、大豆蛋白、豆腐乳等。
以上製品又可烹制出多種菜肴:燴豆腐、燒豆腐、煎豆腐、豆腐腦、砂鍋豆腐、麻婆豆腐、蝦醬豆腐、魚頭豆腐、素什錦、雞湯燴豆腐、豆腐片炒青椒、豆腐絲炒白 菜絲、熏干豆腐炒芹菜、黃豆小菜(黃豆、花生煮熟加鹽食用)、黃豆芽、綠豆芽、黑豆芽、赤小豆冬瓜湯、赤小豆排骨湯、豆腐餡餃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