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頂級營養專家的"飲食經":中年男人怎麼吃

作者:allenjsau  於 2008-1-16 19:0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只有真正步入中年,才明白什麼叫「累」,什麼叫「負擔」,什麼叫「身不由己」……各種壓力讓中年男人忙得顧不上自己,更顧不上吃喝。在家吃飯,是為了充饑;在外吃飯,是為了應酬,「吃」成了最容易被忽視的生活內容。此時如果有營養專家告訴你,「吃」對中年男人健康很重要,你一定會反問:「那你們又是怎麼吃的?」那麼,我們就請幾位國內營養方面最權威的專家,同時又是中年男士,說說他們自己平時都吃些什麼?中年男人如何保健?

  於小冬:國家發改委宏觀院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主任 55歲

      專家簡介:國家發改委會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主任、國家公眾營養改善項目主任。多年從事宏觀經濟學、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方面的研究。

  多喝混合水果汁
  

  「因為手頭有個重要的工作,我已經連續三天干到凌晨四點,每天只睡三個多小時。」看著眼前神采奕奕的於小冬主任,記者打心眼兒里佩服。

  「不光你,單位里的年輕人也自嘆不如,跟同齡人比起來,我的精神頭兒、思考能力、工作效率都要好得多。」於主任說,「這都歸功於注重營養!」

  確切說,於主任不是一個單純的營養工作者,原來研究經濟的他,12年來一直所做的是將營養學與宏觀經濟學、社會發展學聯繫在一起。

  所以,在採訪中,總會聽到他處處會將飲食與經濟聯繫在一起。比如,由於每天的午飯、晚飯大多在外就餐,於主任感慨:「餐飲業整體的環境不好!」只要在外吃飯,就躲不開高油、高脂……所以,去年開始,公眾營養中心與中國烹飪協會聯合做的一項工作就是在全國評選「營養健康餐廳」。

  再比如,說到混合果汁的好處,於主任馬上說:「其實這是一個前景不錯的產業,每天下午將這樣的果汁送到寫字樓里當下午茶,比咖啡不遜色。」

   三餐食譜

  早餐:牛奶、麥片,再加一點水果。

  特別提示:對於工作忙碌的中年男士來說,早餐在一日三餐中是唯一可以自己控制的,所以一定要吃好。

  午餐、晚餐:大多數在外面吃,很難控制,感覺「無回天之力」。

  特別提示:自己點菜要保證飲食大結構的平衡、菜式多樣化以及盡量吃一點粗纖維的食品和粗糧等。

  獨門秘笈混合果汁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曾經向全國提倡喝混合水果汁,可以減少癌症的發病率,於主任專門嘗試過,將五六種水果,什麼桃啊、橘子啊、香蕉啊擺在一起,即使每樣一個也吃不下,如果混合打成果汁就可以了。混合果汁可以自己做,有的超市也有成品出售。

  關於保健品:吃

      每天吃複合維生素和鈣片

  原因:營養不光要均衡、還要充足,如果能保證在食物中都能攝取足夠當然好,但不太現實。我的情況是工作強度大,營養不足無法支撐。所吃的食物過精過細,這是個人無法控制的,一些微量營養素和纖維必須補充。目前很少有餐廳提供營養強化主食品,所以一直服用營養補充劑;第二,我的年齡不允許我吃大量的水果,因為不少水果中含有較高的糖分,這樣就限制了多種營養的吸收;第三,總在餐廳吃飯蔬菜量較少,也影響營養攝入。

  建議:不強調必須吃補充劑,強調的是營養要充足、均衡,攝入不足必須要補充。至於怎麼補充,有很多方法。

  對中年男士的忠告:營養就是健康、智慧、力量,就是勞動力、創造力、競爭力。

  馬方: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主任 43歲

      專家簡介: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主任、副主任營養師。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臨床營養專業委員。出診時間,每周四下午。

   要學會及時「收嘴」
  

  「我是一個『好吃』的人。」馬方主任說得理直氣壯。

  每到一個新飯館或者沒去過的地方,他一定會嘗嘗那裡的特色美食。前幾年去西雙版納,總算是吃了一回傳說中的「剁生」,將生鮮的肉剁刷兩遍特製辣醬直接吃。不過馬主任沒選生肉,而是吃的生魚,他說,細菌可能會少一些——營養師的專業性不經意間流露出來。

  和馬主任聊「吃」,總有一個詞會不時在你的腦海中跳躍——快樂。作為營養專家,馬主任無時無刻不在強調吃的快樂,他反對為了控制飲食而把自己弄得像個苦行僧似的,「看別人吃自己卻不能吃」,心情也不會好,這不是一種健康的狀態。

  那怎麼辦呢?「很簡單啊,把好吃的東西當成解饞,偶爾吃一兩回。就像我,一個月吃兩回羊雜、油條,過癮!這樣的享受還是要追求的。」

   三餐食譜

  早餐:一袋奶、犖素搭配的2兩左右的主食,比如一個肉菜包子,水果。

  特別提示:粥和鹹菜只能是調劑,中年男士不能每天當早餐,營養不豐富。

  午餐:一兩半主食,一個素菜,半份葷菜。

  特別提示:都說「中午吃飽」,其實午餐沒必要吃得太飽,適量即可。

  晚餐:一兩半主食,多吃蔬菜,肉類少一些,豆製品多一些。

  特別提示:晚飯後一小時左右最好吃一點水果。

   獨門秘笈關注體重

  馬主任基本上每周都要量兩次體重。他的觀點是,中年以後一定要關注體重,快速的增長和快速的下降都是很危險的信號,經常測量可以根據體重變化及時調節飲食。

  關於保健品:吃

  一天吃兩種,正在吃骨膠原片和螺旋藻。吃完后再換兩種,比如膳食纖維、多種維生素製劑等。

  原因:雖然這些營養元素自然食物中也能攝取,但是要達到滿足人體需求,僅僅從食物中攝取,必須有很大的量。

  建議:補營養也要適量,過量就是負擔。

  對中年男士的忠告:「吃的最高境界就是學會放筷子」。


   薛長勇:解放軍總醫院營養科主任,45歲

      專家簡介:解放軍總醫院營養科主任,主任醫師。中國醫師協會理事,中國營養學會臨床營養分會副主任委員。出診時間:每周五上午。

  九十點鐘來點加餐
  

  「哈哈哈哈……」聽清楚記者的提問,薛長勇主任爽朗地大笑起來:「我這個搞營養的,其實做得也不好啊……」

  果真如此嗎?聽完他的講述,你會發現,其實他做得很好,比如每天早上定時吃早餐;周末大魚大肉的時候,他會特意囑咐家人多備些蔬菜。

  作為營養專家,薛主任對於心理調節也很有一套,他說,中年男士應該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對於目標,如果站著能摸著最好,跳起來能摸到的就努把力,如果太高根本夠不著就要懂得放棄。

   三餐食譜

  早餐:牛奶、雞蛋、主食,小菜(拌菠菜、拌黃瓜或拌萵筍絲等)。

  特別提示:早餐一定要定時。

  午餐:主食,豆製品、肉類和青菜。

  特別提示:要吃得雜一點。

  晚餐:比午餐清淡一點。

  特別提示:如果在外吃飯,很容易吃多,應在以後的日子注意加強運動,或者第二天少吃一點。

   獨門秘笈零食加餐

  薛主任說,中國人的工作特點是上午工作量大,所以首先早餐要吃好。但進入中年以後,會覺得體力可能跟不上,所以在九十點鐘的時候來點加餐,是個補充體力的好辦法,加餐很簡單,可以是一杯茶加一塊小點心,或幾塊餅乾,也可以是水果。

  關於保健品:不吃

  原因:自己基本做到平衡飲食的要求,能夠從食物中獲得全面的營養物質,沒必要額外地再補充維生素等等。

  建議:想用保健品還是先諮詢醫生。

  對中年男士的忠告:以粗茶淡飯養養胃,以新鮮空氣洗洗肺,讓燦爛陽光晒晒背,忘卻塵世的苦和累。


  楊勤兵:中日友好醫院營養科副主任,37歲

     專家簡介:中日友好醫院營養科副主任、副主任營養醫師,中國烹飪協會美食營養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營養專業委員會委員。

   我的兒子愛吃「素三丁」

  營養專家怎麼吃?看看他孩子的飲食習慣就知道了。

  採訪中日友好醫院營養科的楊勤兵主任時,正好是兒童節,於是聊起前年「六一」的一件事:兒子的幼兒園開放,準備了自助餐,孩子們端著小盤子在老師們精心準備的大餐之間興奮地穿梭,園長對站在一旁的楊主任說:「不愧是營養師的兒子,我在這兒站了好久,只有您的兒子主動要求添一些『素三丁』,其餘的孩子主要盯著雞腿、肉腸了。」

  楊主任說,孩子所有的口味都是大人給的,剛出生的孩子嘴裡是沒有鹽味的,但在餵養過程中,嬰幼兒不好好吃飯,大人就會覺得是不是因為沒有味兒,於是加鹽加糖,「口重」和「過甜」的不良飲食習慣就這樣「培養」出來了。

  可是孩子就是不愛吃菜啊?

  楊主任說:「或許因為大人不會做,想要孩子愛吃,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狀要好。」他邊說邊用手開始在桌子上「演練」起來——切菜的桿兒要斜著往下切,切得短一點,這樣好嚼、口感好……

  「營養師+烹飪專家」,記者覺得楊主任的病人很有福氣,因為他們遇到的是一個能夠將理論與實踐最好地結合起來的營養醫師。

   三餐食譜:

  早餐:牛奶、豆漿或芝麻糊、麵條,火腿、培根、雞蛋、麵包、饅頭、蛋糕等。

  特別提示:不能犯懶,早餐應該豐富多樣。

  午餐:主食,有葷有素,有條件來點豆製品,或來點粥或湯「灌灌縫」。

  特別提示:要饑飽適當,別吃撐了再「灌縫」。

  晚餐:清淡營養,有葷有素、有干有稀、有主有副、有粗有細。

  特別提示:根據入睡時間來控制晚餐的量。

   獨門秘笈:和孩子一起吃飯

  所有的家長,無論孩子如何調皮,最看重的還是孩子,這是身為父親的楊主任最大的體會。所以,他說家長自己可能做不到每餐營養平衡,但是只要是為了孩子,那就一定會頓頓都要吃得健康。那麼,不妨把給孩子準備吃的當作對自己飲食的一種控制。「今天早上我還給孩子做了一頓『糊塌子』呢,雞蛋菜餅,絕對營養平衡」。和孩子一起吃飯,還可以聯絡感情,所以,楊主任每周最多只有一兩天在外吃晚飯。

   關於保健品:不吃

  原因:自己的飲食安排得很好,沒有必要吃。

  建議:請專業營養師給予指導,脂溶性維生素如A、D,要控制量,否則會中毒,水溶性維生素B族和C也要控制,會加重代謝負擔。

  對中年男士的忠告:在平衡膳食基礎上控制總能量攝入,長期保持適宜的體重。

(文/楊 波 漫畫/楊平凡繪)


2007年06月13日 10:12:07  來源:健康時報

[ 本帖最後由 allenjsau 於 2008-1-16 18:59 編輯 ]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6:5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