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益發 [早報網互動論壇] 2007-11-27
從來就不想、也從不敢貿貿然到中國大陸做生意。聽到、看到太多負面的例子。但偏偏卻有人主動找上了我……
我是一家錄像公司的負責人,上個月接到一通從中國雲南打來的電話,自稱是中國一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專業從事投資經營活動的國有股份制公司的經理,邀請我公司為它屬下的茶葉生產基地製作一部關於普洱茶的宣傳片。面對陌生人的冒然邀約,我當然有所顧忌。這位「姚」姓男子說,是公司的領導與一位新加坡商人打高爾夫球時,新加坡商人大力推薦找我的。之後經過幾次的電郵來往,也給了對方報價,雙方同意:在昆明簽約后,對方就會馬上付出我所要求的50%首期付款,工作就可以隨後展開。
我心中依然存有疑慮,最後打算:飛到昆明后,萬一談不攏,就當作是去旅行算了!不過底線是:沒收到首期付款,絕不開工。
訂了機票,上星期天就和妻子飛去了昆明,還在機場買了四瓶洋酒準備作為見面禮。抵達昆明,「姚經理」來接機,搭計程車把我們接到酒店,即刻就在酒店大廳的茶館開會。確定第二天到公司簽約。
這時「姚經理」介紹另一個稱為「蕭副總」的男子,說是今天先溝通好明天開會就更方便。兩人來來回回打了幾通電話,「蕭副總」說,他們的兩位領導現在也要過來和我們見面,同時領導已說,為表示誠意,我們這趟過來的機票及住宿費將由他們公司承擔。隨後「蕭副總」就問我們有沒有準備見面禮,我說已準備了洋酒,他提出應再加些煙,所謂研究、研究(「煙酒、煙酒」)就是這個意思。
「姚經理」馬上陪我去買煙,選定每條價值600人民幣的煙,並強調必須每人送四條煙,還建議也給「蕭副總」送兩條煙,我想他們既然願意承擔我們這趟過來的旅費,這點禮物就不應吝嗇,主動買了另外兩條煙給「姚經理」,加上稅共花了7900人民幣,再加上帶來的四瓶洋酒。
把四袋禮物帶回茶館后不久,「蕭副總」說兩位領導就到了,但當面送禮給領導場面不好看,說幫我把禮物先拿上領導的車。
我和「姚經理」隨後坐在茶館閑聊等老總。10分鐘后「姚經理」走開說是去接領導們,稍後他來電說是領導們會稍遲才過來,叫我們先回房等電話。我在房裡等了大約兩個鐘頭,已近晚餐時間,還不見迴音,就給「姚經理」打電話,對方說他們恐怕趕不來了,就等明天10點才來接我們到公司見面簽約。這時候,我和妻都覺得七成是受騙了。
次日早上10點一過,仍不見有人出現,馬上給「姚經理」打電話,手機及「公司」電話都沒人接聽,這時我們已完全肯定 ——「我們被騙了!」這次總共損失了約1900新元的禮物,加上約1600新元的機票住宿。後來向酒店負責人提起,才知道不久前在該酒店也發生類似事件。
我把這次丟臉的遭遇公諸於世,是要讓更多人知道騙子的伎倆層出不窮,大家千萬要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