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海外「漢語熱」 需要人才來「保溫」

作者:allenjsau  於 2007-12-14 07:4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2007-12-13


  中評社香港12月13日電/全球64個國家和地區的210所孔子學院代表來華參加第二屆孔子學院大會,再度印證了全球範圍內的「漢語熱」。但與會者反覆強調的「師資建設」,仍然是制約漢語和中華文化傳播的一大「瓶頸」。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自2004年開始在海外設立以教授漢語和傳播中華民族文化為宗旨的非營利性機構,並命名為「孔子學院」,目前已在64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210所孔子學院(包括孔子課堂),其中125所已開班授課,還有61個國家的200多個機構提出了開辦申請。不斷升溫的「漢語熱」促進了中外友好交往,激發了中華兒女建設祖國的豪情壯志。

  然而,與海外「漢語熱」相對照的是,國內漢語教學人才匱乏。今年發布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顯示,2005年全球學習漢語的外國人近 4000萬名,而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教師不足4萬名,師生比為1:1000。該報告預測,到2010年,全球學習漢語的人數將達到1億人,需要數百萬名漢語教師。

  更為嚴峻的挑戰是,各國人士對海外孔子學院的課程需求已從單一的漢語學習擴展到經濟等多個領域。傳統的拼寫和發音授課已遠遠不能滿足多元化、個性化的學習需求,照本宣科的教學方法也無法吸引文化背景各異、思維方式不同的學習者。

  方興未艾的海外「漢語熱」與師資匱乏的巨大差距,從一個側面提醒我們,弘揚中華文化,增強國家的軟實力,首先需要珍惜我們的母語,加強漢語教學人才培養。市場經濟時代,發展的硬道理,同樣適用於語言文化事業的發展。

  我國已改革公派教師選派標準,以提高教學能力、適應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外語水平和心理素質等方面的要求;擴大報名專業範圍,允許外語、教育、歷史、哲學等專業的高校和中學教師報名參加;採取「超常規」措施,選擇一批高校,面向所有專業招收大四學生,培訓一年合格後派往國外擔任對外漢語教師;面向社會招聘有志人士,培訓半年後派往國外。這些措施,將有效緩解海外「漢語熱」師資需求的緊張狀況。

  國內人才供應與海外「漢語熱」對接的需求,為國內有志於到海外傳播漢語和中華文化的人們提供了施展抱負的大舞台。望更多的有識之士抓住機遇,乘勢而上,接受祖國的選拔,為到海外去弘揚中華文化、促進中外交流貢獻力量。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9:4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