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社區
炒股不易,獲利更難,「一贏二平七虧」現象便是炒股之難的真實寫照。
雖然盈利概率只有一成,炒股十有八九要輸,但畢竟還是有投資者賺了錢。而且,據說在民間就有不少高手深藏不露,無論是品種選擇、時機把握,還是交易頻率、進出節奏等,都有一套投資方法,他們樂此不疲,收益頗豐。
一直以來,我就想找一個這樣的投資高手,作一次近距離的交流,看看這些年來他在複雜多變的資本市場里究竟取得了怎樣的驕人戰績,以及在這些戰績背後有著怎樣與眾不同的投資故事,特別是在投資理念、方法、技巧、心態等方面有哪些值得普通投資者借鑒的地方。
通過一位在證券公司工作的朋友介紹,筆者終於如願以償。主人公學歷不高,沒有上過正規大學,只有一張自學經濟管理專業畢業的文憑;他交易不多,每年只操作三五筆,涉及品種僅二三個,甚至因為上夜班連看盤的時間都難以保證。但他是個股市奇才,自2003年起連續8年保持盈利,即使是在指數暴跌的2008年也不例外,歷年投入的4萬元本金至去年年底已增至140多萬元,翻了5番還多……他叫李兵(化名),是浙江寧波某企業的一名普通工人。
一個周末的下午,李兵欣然接受了筆者的專訪。
炒股奇迹:8年增值34倍
【筆者】:隨著資本時代的悄然到來,投資股市的人越來越多,但在筆者所接觸過的投資者中絕大多數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即使獲利,其盈利也非常有限,像你這樣每年都能盈利,短短八年時間資產增值34倍的投資者十分罕見,能否作一具體介紹?
【李兵】:我1997年入市,從第一筆投資400股宇通客車開始,至2000年陸續投入本金約4萬元。自2003年至今每年都保持了盈利。其中,2003年、2004年獲利一倍以上,2005年盈利8%,2006年30%,2007年130%,2008年35%,2009年100%,2010
年70%。投入的4萬元本金至去年年底已增至140多萬元,累計上漲了34倍。
【評點】:單就每年盈利的幅度來看,在1億多股民里,李兵的「戰績」恐不會排在最前列。但從每年都能盈利、8年累計增值34倍看,李兵絕對稱得上股市奇才之一。多數投資者入市多年最終一無所獲不是因為沒有賺到錢,而是因為賺到的錢後來又還了回去,最終成了一場「零和遊戲」。相比之下,持續盈利、積少成多這種看似不起眼的投資方法正是包括李兵在內的投資高手們能在股市裡大獲全勝的奧秘所在。
制勝秘笈:順勢而為
【筆者】:持續盈利是你這些年來能在股市取得巨大成功的關鍵。其實,許多投資者也都希望能像你那樣,但問題是他們做不到的事你卻做到了,其中的秘笈是什麼?
【李兵】:概括起來8個字:尊重趨勢,順勢而為。當股市趨勢向上時一路持有,向下時不能補倉。如果在趨勢向下時過早補倉就相當於「再次犯錯」。因此,作為資金量非常有限的普通散戶在炒股時千萬不能不尊重趨勢——股價一跌就補倉。其實,這方面我也曾走過彎路。記得我第一次大額投資買的是海信電器,當時從
12元多開始建倉,一跌就買、越跌越買,最後一次買入時價格已跌至6.5元。後來,海信電器跌到5.4元時實在撐不住了,只好清倉,結果虧了60%,教訓極為深刻。從2003年開始能夠持續盈利,主要也是得益於趨勢交易,順勢而為,不與趨勢作對。
在進行趨勢交易時重點注意兩點:一是不能追漲殺跌。因為追漲殺跌所帶來的獲利往往是極為短暫的,但導致的套牢卻是永久的;二是不能完全依賴指數。如果說2008年之前指數與個股的關聯性相對密切的話,那麼進入2009年之後,隨著大盤權重股的大量發行上市,這種關聯性就弱化了,投資者要是再想依據指數炒股就難了(這裡所說的指數是指綜合指數)。所以,在進行趨勢交易時,投資者不僅要參考綜合指數的動向,更要觀察分類指數的漲跌以及相互之間的關聯性,還有股指期貨的市場走勢。只有把上述因素結合起來一併觀察、分析、研究,才會有參考價值。
【評點】:揭開李兵這些年來取得巨大成功的神秘面紗不難發現,其成功的核心「密碼」正在於做到了尊重趨勢、順勢而為這八個字。這就如同坐電梯,有的人上上下下到最後從哪裡來又回哪裡去,有的甚至進入了「地下室」(虧損),而李兵坐的電梯只上不下,收益隨之水漲船高。做到了尊重趨勢,順勢而為,相當於坐了部只上不下的電梯,想不盈利也難!
熊市要務:保存實力
【筆者】:尊重趨勢、順勢而為看上去很美,做起來很難。尤其是在熊市,做到不虧已屬不易,要想盈利更是難上加難。這方面你是怎麼做的,有哪些體會?
【李兵】:2005年上半年,股市在前兩年持續下跌的基礎上再度出現了恐慌性下跌,最低跌至998點。這一年,投資者要想獲利的前提是要保存好實力,否則就無法在接下去的反彈中取得好的收益,這一點我深有體會。記得當時我重倉持有的股票是泰豪科技,當時選擇投資這家企業的原因有三個:一是國家領導人曾去這家企業調研,說明企業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二是企業致力於信息技術應用,倡導智能科技生活,當時感到該企業極有可能成為引領中國智能建築電氣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三是估值低、盤子小、公積金和凈資產等方面的優勢十分明顯。在2005年大盤調整中,雖然泰豪科技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跌,但該股跌幅非常有限,加之買入后做過幾次高拋低吸,股價下跌但籌碼增加,所以,當年總體盈利仍達8%左右,年底資產總值也首次達到了6位數(10萬元)。更重要的是保存了實力,為參與後來的上漲行情準備了充足的「子彈」。
【評點】:熊市炒股,賺多賺少無所謂,關鍵是不能輸得太慘,否則,「子彈」打完了,即使行情來了跟你也沒有關係,這一點許多投資者都深有體會。假如投資者能在熊市保存好足夠的實力,一旦行情轉暖,就會有充足的本金參與反彈,享受股市上漲帶來的無窮樂趣。
讓利潤「飛跑」,把虧損「截斷」
【筆者】:你在談話里多次提到「讓利潤飛跑,把虧損截斷」,這與一些投資者經常採用的「止盈」、「止損」方法有什麼區別,實際操作時能否做到?
【李兵】:可以這樣說,讓利潤「飛跑」、把虧損「截斷」是實現持續盈利的精髓和核心。這方面,我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誤的遺憾。應該說,2006年選擇的幾個品種都是當時市場的大牛股,雖然也帶來過一定的收益,但主升段還是沒能抓住。譬如用友軟體,這是一家業績非常突出、市場佔有率高、在軟體業極具代表性的企業,當時17-18元買入,23-24元賣出,賺了30%左右(後來該股漲到了68元)。之後,又參與了中青旅投資,6元多全倉買入,兩三個月後 9元多賣出,獲利50%。後來,該股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漲到了37元以上。這兩隻處於上升通道的股票當時都沒有做到讓利潤「飛跑」,留下不少遺憾。所幸的是,2006年除了在投資寧波聯合時有過虧損外,其餘都是盈利,總體漲幅大概在30%左右,年底市值達到了13萬元。
【評點】:李兵的投資經歷告訴人們,「讓利潤飛跑,把虧損截斷」是一把成就投資大業的尚方寶劍,但擁有並且用好這樣的尚方寶劍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要有一雙發現牛股的慧眼,能在數千隻股票中及時準確地發現潛在的牛股並及時買入;二是要有一股拿住牛股的「底氣」,無論市場風雲怎麼變幻,輿論環境多麼不利,都能做到不為所動,一路持有。
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
【筆者】:從你的介紹中發現,你在選擇投資品種時對消費、醫藥、軍工和高科技等行業的股票關注較多,在投資風格方面除了擅長大勢研判外,也非常注重公司研究,這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
【李兵】:我的投資理念是:從基本面入手,注重成長,價值投資。投資者買入一隻股票,實際上就是投資一家公司,因此一定要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 2007年,我先是在1月份以9元多的價格全倉買入康恩貝,當時這家企業已擁有自己的生產基地,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產業鏈,當時對這家企業的估值目標是28 元。結果,當年該股就漲到了28.55元。
2007年3月,當康恩貝漲到12元多時我選擇了賣出。當時之所以要賣出康恩貝並不是不看好它的未來,而是發現了另一家更有投資價值的公司——安琪酵母。賣出康恩貝后,我立即用騰出來的資金滿倉買入安琪酵母,買入價20元左右,後來通過高拋低吸又把成本降到了15元左右。
建倉后,我發現安琪酵母在生產經營各方面都非常不錯,就是感到在江浙一帶的發展不夠積極。於是,我通過上市公司網站向公司管理層提出了有關發酵合作、市場拓展和廣告宣傳等方面的合理化建議。結果,不僅提出的部分建議很快被公司採納,而且公司還派出浙江地區負責人具體落實我提的建議。後來,我又把有條件與公司合作的一些藥店信息發給公司,公司又派人專程來浙江進行調研。當安琪酵母漲至30-32元時我才賣出,投資該股獲得近1倍的收益也為2007年全年實現130%的收益立下了「汗馬功勞」。
投資安琪酵母給我留下的深刻體會是,投資者通過提出建議,加強與上市公司的聯繫溝通,不僅能最大程度地發揮投資者在企業發展中的積極作用,而且有利於對公司生產經營情況的全面了解,進一步堅定投資信心。
【評點】:小散戶也能在參與企業生產經營中大有作為,這種多數投資者連想都不敢想更不要說做的事情竟然在李兵身上變成了現實。這也使筆者更加明白這樣一個道理:要想成為股市裡少數的贏家,必先成為股市裡少數的「另類」,做一個與眾不同的股民,一個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的「另類投資者」。
學會估值:炒股的基本功
【筆者】:炒股實際是炒未來,炒未來關鍵是要學會估值。你在康恩貝9元多的時候就認為它的合理估值是28元,結果當年就漲到了你所估值的價位,這其中有什麼奧秘?
【李兵】:對康恩貝的估值從預判到實現只有幾個月的時間,這其中既有公司本身價值所起到的作用,也有大盤「配合」的因素。還有一隻股票同樣能說明散戶學會估值的重要性,那就是中國石油。2007年中國石油公開發行時,我也參與了申購且中了1000股,同時中籤的還有我的4位同事。中籤后,我就對中國石油的合理價位進行了預估,從該股的流通盤、盈利率、分紅率等因素來看,我對它的估值是18元以下,這與當時絕大多數人認為它是「亞洲最賺錢的上市公司」這一市場預期明顯不符,但我依然堅持自己的判斷,在中國石油掛牌交易首日設定了自己的心理價位——35元,只要開盤價在35元以上就賣出。結果,掛牌交易首日,中國石油大幅高開,我毫不猶豫地通過集合競價方式以48.60元的開盤價將它賣出,賣出價比歷史最高價只低了2分錢。
另外,在中國石油上市當天,我預感該股6個月之內極有可能破發,於是將這一情況告訴其他4位同事,結果有3位同事聽了我的話后及時賣出,另一位同事當時沒有賣出,直至中國石油跌至12元時心理徹底崩潰才割肉賣出。值得一提的是,還有一個朋友在30元價位拿出全部「家當」買入中國石油,我勸其及時離場,結果他賠些交易費后以30元的價格及時清倉躲過一劫,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在石化「雙雄」時價為16.13元、12.34元的2008年6月10日,我還估值過一次,認為這兩隻股票的合理定價在10元和6元左右,低於該價位才是低估。結果4個月後,伴隨大盤的調整,「雙雄」股價分別創下了9.71元和6.56元的調整新低。
【評點】:作為散戶,雖然在許多方面都無法與實力強大的機構相提並論,但這並不意味著散戶不需要學會對股票的合理價位進行必要的估值。恰恰相反,學會估值正是散戶成功炒股的一項基本功。李兵的成功實踐充分說明,散戶也要學會估值,特別是要對自己所關注和擬投資的公司作出合理估值,而不是隨波逐流,人云亦云。
逃頂:逆市獲利的法寶
【筆者】:2008年,股市直線下跌,無論是大盤還是個股都幾乎把前兩年的漲幅悉數抹去,絕大多數投資者在這輪暴跌中損失慘重,而你不僅毫髮未損,而且還逆市獲利35%,堪稱奇迹。在創造這一奇迹的背後有些什麼樣的經歷,能否介紹一下?
【李兵】:關鍵在兩點,一是及時逃頂。前面我已經講到,要讓利潤「飛跑」,把虧損「截斷」。順勢而為其實也包含這兩個方面,既要讓利潤「飛跑」,又要把虧損「截斷」,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講,後者比前者還要重要。作為普通散戶,我一直把大盤的走向放在首位,在大盤沒有確認見頂的情況下,喜歡順勢而為,以獲得最大的收益;但當大盤確認已經見頂時,就要迅速離場,以免給後面的投資帶來被動。所以,在大勢不好的情況下我在4700點上方先撤資20萬元,部分資金留在股市。另外,當2008年5月指數從高點下來已打對摺、許多人開始唱多時我依然看空股市,當時主要鑒於高估值高風險、通脹無牛市、總體經濟形勢趨於悲觀、人民幣升值暫告段落、畸高的房地產價格、貿易順差同比下降以及不斷出現的意外事件等八方面「利空」考慮。實際上,當時助我成功逃頂的頭號功臣正是這
「看空股市的八點理由」。
二是果斷出擊。在逃頂的同時,還要抓住時機,果斷出擊。在2008年3月初至4月初的單邊下跌市裡,我一直空倉,可以說是毫髮無損。但當大盤開始逼近3000點大關時,其實當時也沒有預料到政府會突然出台大幅降低印花稅政策,我只是憑著多年來積累的看盤經驗,在
4月22日用剩餘資金滿倉買入一直喜歡的股票達安基因,買入價12.80元,接下來便是享受市值一路「膨脹」的感覺,記得當時還曾後悔買得太少。
由於判斷當時的行情只是反彈,因此到了5月6日,感覺大盤馬上要有大的調整,上午一開盤便把達安基因賣掉,獲利了結。沒想到的是,5月7日大盤果然大跌 150點以上但達安基因居然開盤漲停,後來又連續大漲。雖然沒能吃到最美味的一段魚肉,但從大盤後面的走勢來看,我這次逃頂還是正確的,所以並不後悔。加上之前在中材科技和片仔癀兩隻股票之間滾動操作取得的收益,當年在指數暴跌的情況下,本人的市值再次刷新了歷史紀錄,年收益率35%,總資產超過41萬元。
【評點】:熊市炒股,能夠成功逃頂已經相當不易,做到逆市獲利更是難上加難。而逆市獲利的前提和關鍵是要學會逃頂。從某種意義上講,逃頂就是逃命,只有把命保住了,才有可能日後東山再起,實現投資夢想。
選股一絕:抓小放大
【筆者】:2009年上半年,指數出現了近一倍的漲幅,當年你也獲得了一倍的收益,並使賬戶里的資產再上一個新的台階——從41萬元漲到了82萬元,這一階段的關鍵又是什麼?
【李兵】:也是兩點:一是成功抄底,該出手時就出手。2008年11月,發現指數自見底1664點以來已拒絕調整,不再創新低,許多股票更是輪番上漲,市場明顯充滿了生機。一看機會來了,我又把原先撤出的資金再次搬回股市,結果抄了個大底;二是「抓小放大」,棄弱擇強。資金進去后,我先滿倉買了獐子島,18元買入,34元賣出,獲利后又建倉恩華葯業,20元進,22元出。這兩隻股票的共同特點是盤子適中,股性活躍,非常適合散戶操作。現在看來,當時的這一選擇也是明智的。假如當時不是「抓小放大」而是相反,結果也會相反——只賺指數不賺錢。
【評點】:散戶要想取得超過大盤的收益,除了需要適時抄底外,還要選對股票,否則極有可能賺了指數不賺錢,歡歡喜喜一場空。從連續多年滬深股市的表現看,給投資者帶來良好回報的大多是那些盤子適中、股性活躍的品種。當然,時機和節奏的把握非常關鍵。相比之下,那些超級大象由於股性相對較呆,投資獲利的難度就大得多。
既要充滿信心 又做最壞打算
【筆者】:進入股市以來,你在投資路上可謂順風順水,有沒有遇到過不順手的時候或者說也曾做過壞的打算?
【李兵】:的確有過不順手的時候,也做過壞的打算。賣出恩華葯業的時候感到該股還不能抵禦市場風險,相比之下,感到中國重工抵禦市場風險的可能性更大些,尤其是在整個宏觀經濟存在變數的市場環境下。同時我發現,中國重工具有軍工、次新、資產注入等題材,盤子不大,價格也適中,於是我在該股上市后不久賣出恩華葯業,並隨即以7元多的價格全倉買入中國重工。但上市后,該股卻連收5陰,不斷下跌,直至6.44元才止住。在這種情況下,之所以能夠堅持住,關鍵是我對該股充滿信心,而且有明確的目標位,同時還做好了最壞的思想準備,並不指望它立即上漲。但股市就是這樣神奇,你越指望它漲它越是不漲,當你不指望它漲的時候它卻常常帶給你意外驚喜。2010年,之所以能夠取得七成收益,年底賬戶總值達到140萬元以上,主要也是得益於中國重工的大幅上漲。實踐表明,既能充滿信心,又做最壞打算是股市投資者必須擁有的良好心態。
【評點】:炒股也是炒預期。在對具體品種的看法上,面對同一隻股票,往往有人充滿信心、視作寶貝,有人不屑一顧、棄之恨之。這種現象在充滿變數的資本市場本也正常,問題在於,有些投資者面對同一隻股票,當它上漲時充滿信心、視作寶貝,等它下跌后又不屑一顧、棄之恨之,在這種心態主導下追漲殺跌就在所難免。所以,股票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對任何股票都既要充滿信心,又做最壞打算,尤其是當股票出現下跌時更要充滿信心,當它上漲后須做最壞打算。
合格投資者應具備的素質
【筆者】:在我接觸過的投資者中,你是一位選股有眼力、操作有定律、結果較成功的投資者。在充滿變數的股市裡,要做一名合格的投資者你認為應具備哪些素質?
【李兵】:我認為,一個合格的投資者至少應具備以下四項基本素質:一是要會分析大盤,這是對投資者技術面要求非常高的素質要求。投資股票最關鍵的是要學會趨勢投資,在大勢不好或方向不明的情況下進行個股投資顯然是冒險行為;二是要會挑選個股,重點在於學會對個股基本面的研究和把握,儘可能選擇成長性好的上市公司進行長期投資;三是要會及時止損,要在綜合考慮大盤和個股的具體情況后確定是否止損。一般來說,當個股運行到前期盤整區域的低點時就要及時止損,當股價低於買入價的12%時也要止損。一個不合格的散戶割肉大體都有這樣「四部曲」:一開始覺得虧得厲害下不了手,虧損加大后內心的痛苦逐漸加深,麻木不仁後放任虧損擴大,極度絕望后再一刀下去能剩多少就多少;四是要有良好的心態。投資股市的錢占家庭總資產的比例原則上要低於50%。當盈利達到一定程度后最好撤出本金,只剩下盈利部分留在股市,千萬不要把壞心情帶給你的家人。上述四條我自己做得也不夠好,就當和大家共勉吧。
【評點】:會分析大盤、會挑選個股、會及時止損、有良好心態,李兵總結出來的這些作為一名合格投資者應具備的素質看上去並不深奧,做起來也並不複雜,但卻不是所有的投資者都能做到、做好的。成功的投資者之所以能取得成功,起基礎作用的其實也正是因為他們較好地具備了應有的素質。
股市奇才的不虧戰法
【筆者】:除了擁有合格投資者應具備的素質外,你在投資實踐中還原創了一套適合自身實際的「不虧戰法」。能否介紹一下這一「戰法」的核心內容,以及與「必備素質」之間的關係?
【李兵】:擁有合格投資者應具備的素質是成功投資者的共同特點,但不同的投資者還需要有一套適合自己的具體投資方法。我的投資方法是自己原創的「不虧戰法」,主要內容包括:一是順勢而為,這是絕大多數散戶的弱項。二是要善抓熱點。學會把握板塊輪動節奏,善於觀察和研究各分類指數和相關指數,且能辯證看待,總結彼此之間的關係和規律,及時抓住其中的龍頭品種。三是要研究公司。途徑有很多,投資者可以從上市公司的路演資料著手,了解上市公司的基本資料,包括公司發展規劃、產品競爭力等。此外,可通過網路上的路演中心、證券交易分析軟體、上市公司網站、有關部門發布的相關信息以及上市公司公告和財務報表等去具體研究上市公司。四是要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和估值評價體系,要做到這一點很難很複雜。五是要把握主力思維模式,克服自身心理障礙。一個健康從容的投資心理同樣是戰勝市場的必備條件。六是要掌握必要的技術分析方法,並善於思考和總結。以上6條歸結成一句話,那就是:要想在股市投資中保持「不虧」,必須做到趨勢投資和價值投資的有機結合。
【評點】:「必備素質」和「不虧戰法」作為成功投資者的兩大「利器」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必備素質」
是「不虧戰法」的基礎和前提,如果沒有「必備素質」這一基礎作為支撐,再好的「不虧戰法」恐也難以付諸實施;如果僅有「必備素質」這一基礎而無適合自身實際的「不虧戰法」,同樣難以取得實實在在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