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2006年10月18日星期三 [2006/10]
-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2006年10月17日星期二 [2006/10]
-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2006年10月13日星期五 [2006/10]
-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2006年10月19日星期四. [2006/10]
-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2006年10月12日星期四 [2006/10]
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時事節簡版2006年10月19日星期四
美前總統卡特:布希上台後政策急變
當年美朝核協議丟進廢紙簍
【華盛頓消息】美國前總統卡特說,他12年前出面斡旋促使朝鮮同意停止發展核彈的協議,現在已經形同丟進廢紙簍里了,因為自布希總統上台後,美國就停止履行和朝鮮達成的協議,並把朝鮮列為「邪惡軸心國」之一。
不過,卡特表示,今日和朝鮮發生戰爭的可能性反而比12年前低得多了。1994年,他到朝鮮和當年的朝鮮領袖金日成談判,當時如果柯林頓政府促安理會通過制裁朝鮮的決議,戰事確實有可能爆發。
卡特說,金日成同意卡特提出的協議的每一個條款,包括凍結朝鮮的發展核武器的計劃,並讓聯合國檢查團回到朝鮮檢查它的核設施,同時和韓國展開對談。
數周后,金日成去世。不過他的兒子金正日繼承了他的領導人地位,不久后就通知柯林頓政府他會繼續遵守美朝雙方已達成的協議。
卡特說,為了爭取朝鮮同意上述協議,美國的交換條件是,不對朝鮮進行制裁。同時,美國和日本及其他國家同意提供足夠的燃油給朝鮮其他的發電廠,以便朝鮮在關閉核電廠后,電供不會受影響。
卡特指出,布希總統上任后,對朝鮮的態度迅速轉變。「在一年內,整個美朝協議架構完全毀了;朝鮮被(布希)列為邪惡軸心國之一」。結果,當年卡特和朝鮮達成的所有協議,現在「都丟到廢紙簍里了」。
參加這次研討會的另兩名主講者,是曾在1994年陪同卡特夫婦到平壤談判的朝鮮問題專家及作家克里克摩以及1994年任美國駐韓國大使的蘭尼。
克里克摩說,1994年10月至2002年12月間,朝鮮的確沒有生產鈈。但現在多數專家都認定,2002年以來,朝4年間生產的鈈,其數量足以製造6至10顆核彈。
蘭尼則說,1994年在卡特訪問朝鮮之前,戰爭確實是一觸即發。他認為:當時確實應該抓緊每個時機爭取達成和平協議。
【時事點評】對這段報道,東方評論員想從三個方面來進行討論。
第一,這位曾經與朝鮮前領導人金日成一起促成「朝鮮同意停止發展核彈的協議」的美國前總統,是位民主黨人。
坦率地講,在美國國家情報局局長辦公室16日發表簡短聲明,「正式證實」朝鮮的核試驗是「真的」的背後,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樣一層含義:
●美國共和黨政府緊緊抓住的最後一條「外交內褲」,被民主黨徹底扯落了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首先說明的是個美國「內政」問題。也就是說,這個姍姍來遲的「正式確認」,意味著在外交政策上,美國共和黨政府緊緊抓住的最後一條「外交內褲」,終於被民主黨一把徹底扯落了;
也許大家還記得,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曾經提到朝核試驗所謂「退場機制」的問題。事實上,我們的意思非常清楚,那就是:「聰明的」美國共和黨政府已經為自已準備了一條「退出機制」,其「核心原理」就是「朝鮮核試待定論」。
●已經吃過一次大虧的民主黨人,這次顯然是不打算再掉進「同一個水坑」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如果僅從美國國內政治的角度去看,那麼,可以肯定的是,只要能堅持「朝鮮核試待定」,並將「仔細研判」的時間再拉長一個月,那麼,就可以「撐過」決定美國共和黨在國會的多數黨命運、從而也將決定布希政府今後「決策效率」的中期選舉。
然而,根據我們的觀察,在美國總統大選時、已經吃過一次大虧的民主黨人,這次顯然是不打算再掉進「同一個水坑」。
我們知道,在布希競選連任時,白宮指使當時的美國中情局局長、逼迫手下、根據根本就是東拼西湊的情報,製造了一份「證明伊拉克試圖獲得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情報分析報告、從而以情報系統的「超然立場」,支持了布希的「開戰有理」,結果,令布希再次「以微弱的多數」上崗總統一職。
●執政六年的布希政府,在外交上幾乎是交了一份白卷
因此,根據我們的觀察,全力逼迫美國國家情報局儘早公布「朝核試驗調查結果」,並以此來證明在伊拉克問題上、伊核問題上、中東和平問題上早就「一無是處的」布希政府、在朝核政策上也走向了「全面失敗」,所有這些,正是準備奪取美國國會控制權,並在08年將美國「能源、軍火利益集團代言人」從白宮掃地出門的美國民主黨人士、及其背後的利益集團,「一直在致力」的工作。
顯然,在朝鮮「悍然」進行核試驗,而狠話說盡的華盛頓、是一不敢軍事打擊、二不能全面制裁,自此,在全球所有「關鍵性熱點」問題上,東方評論員認為,可以這樣說:執政六年的布希政府,幾乎是交了一份白卷。
●美國民主黨準備將「毀了美國」的定論牢牢地貼上布希政府的後背前胸
在這種情況下,在美國民主黨已經通過一連串列動,將性醜聞、腐敗形象等「標籤」牢牢地貼在了共和黨的額頭上之後,諸如卡特、柯林頓這些美國民主黨顯赫人士,又開始拿朝核問題說事,並就此將「布希政府是外交白痴」的標籤「準備妥當」,準備再等幾天,就抹上大把的糨糊、連同「毀了美國」的定論、牢牢地貼上布希政府的後背前胸。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民主黨準備用來貼「標籤」的「糨糊」中,朝核試驗的「後續發展」就是一種;但是,東方評論員想強調的是,這還僅僅是「整桶糨糊」中的「一坨」。
為了更好地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先來聽聽:在今天的外交部記者會上,發言人劉建超又提供了哪些線索。
2006年10月19日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在例行記者會上答記者問
【中國外交部網站消息】10月19日下午,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主持例行記者會。
問:據報道,唐家璇國務委員正在訪問朝鮮,請證實。中國此時派遣外交部門最高領導人訪朝有何意義。此外,胡錦濤主席、吳邦國委員長等中國領導人這幾天在會見日本參議院議長等客人時都發表了比較強硬的對朝表態。這是否說明中方對朝政策發生了變化?
答:關於第一個問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的特別代表、國務委員唐家璇昨天抵達朝鮮首都平壤,對朝鮮進行訪問。今天上午,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防委員長金正日在平壤會見了唐家璇國務委員。唐家璇向金正日轉達了胡錦濤的口信。雙方就中朝關係和當前朝鮮半島局勢問題深入地交換了意見。訪朝之前,他曾作為胡錦濤主席特別代表對美國和俄羅斯進行了工作訪問。陪同唐家璇國務委員對朝鮮進行訪問的主要官員有中央外辦主任戴秉國和外交部副部長武大偉。這次訪問是在朝鮮半島局勢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進行的,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訪問。
關於第二個問題,中國領導人在同外國領導人會見時在朝鮮半島局勢問題上所表達的立場是中國政府的一貫立場。
問:唐家璇國務委員在核試問題上,尤其在朝可能進行第二次核試驗的問題上向朝傳遞了什麼信息?
答:訪問還在進行中,中國代表團也還沒有回到北京,關於這次訪問的具體情況,我目前還不掌握。
問:美國國務卿賴斯明天將訪華。中美在朝核問題上有哪些共識和分歧?雙方在攔截朝鮮貨船問題上是否存在分歧?
答:賴斯國務卿將於明天對中國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訪問期間,李肇星外長及中國領導人將同她就中美關係及朝鮮半島當前局勢問題深入交換意見。雙方將闡述各自在朝鮮半島局勢問題上的立場。中方已就聯合國安理會1718號決議表明了立場。我們期待著同賴斯國務卿進行深入探討,共同努力推動朝鮮半島局勢朝著緩和的方向發展,努力通過對話和協商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至於你提到的具體問題,我想在明天的會談中可能會談及,屆時我再向大家介紹有關情況。
問: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博爾頓表示,安理會1718號決議要求所有國家協助檢查往返朝鮮的所有貨物,包括海上貨船。中國是否同意他的解讀?如果不同意,原因是什麼?
答:我們注意到目前有關各方在如何執行安理會決議問題上表達了各自意見。我們認為,聯合國各成員國都應切實履行在1718號決議中所承擔的義務,嚴格執行1718號決議,向朝方傳遞一個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朝進行核試驗是一個錯誤舉動,國際社會是反對的,朝方應積極回應國際社會的呼籲,儘快重返六方會談。
另一方面,1718號決議本身是一個平衡的決議。各方應平衡地執行決議,而不是任意擴大制裁。制裁併不是目的,推動六方會談儘快復會,使朝鮮半島核問題通過對話和協商、和平地解決才是目的。在這個時候,更應該冷靜應對,避免局勢再度惡化,要儘力為六方會談復談創造有利條件。
問:中方將採取哪些新的具體措施落實1718號決議?
答:作為聯合國成員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方將認真履行聯合國安理會所通過的各項決議。在1718號決議上也不例外。我上次已闡述過中方的有關立場。國際社會正在就對朝採取的措施進行研究,中方將採取必要措施,通過適當機制來履行所承擔的義務。
問:中方是否會加大中朝邊境海關檢查力度?
答:實際上,在敏感物項出口方面,中方一貫持非常嚴肅、謹慎、認真、負責任的態度,將繼續按中國有關規定辦事,同時,中國將繼續嚴格執行安理會1718號決議。
問:你剛才提到不應當擴大制裁。能否具體告訴我們,中方是如何解讀這個決議的?中方到底準備落實哪些制裁措施?
答:1718號決議內容對聯合國應採取的措施有明確的規定。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平衡的決議。中方將嚴格按照1718號決議的內容來行事。至於中方將採取哪些措施,我想這些措施應與1718號決議相符。中方不會做1718號決議不允許的事情,也不會做超出決議範圍的事。
問:有外交渠道說中國準備在本周末召開六國或者五國的外長會議?你能證實這一消息嗎?
答:我沒有得到這方面的消息。事實上,我們一直在為推動六方會談的復談做積極努力。
問:美國的防務官員說朝鮮曾通報中國它計劃進行四次核試驗,你能否證實?
答:昨天我已就此做出了澄清,有關報道不屬實。
問:你認為唐家璇國務委員能帶回關於朝鮮核問題的好消息嗎?明天除美國國務卿賴斯外,還有其他重要客人訪問中國外交部嗎?
答:我們當然希望中方的有關外交努力以及各方和國際社會的外交努力都能取得積極的成果,推動六方會談早日復會。至於此次訪問的具體內容,我目前還不掌握。
明天賴斯國務卿將對中國進行訪問。其實每天來外交部的客人很多,也都很重要,包括大家在內。
問:如果朝鮮同意重返六方會談,中方會不會要求中止或取消相關制裁?
答:如果六方會談能夠恢復,通過對話和協商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的途徑將再次開通。這對於緩和朝鮮半島局勢,通過對話和協商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以及維護朝鮮半島和東北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都是有利的。至於是否中止1718號決議的有關制裁,這需要聯合國安理會各成員的共同討論。
問:《人民日報》海外版社論中說,如果朝鮮繼續進行核試驗,中國將停止向朝鮮供應糧食和能源,這是中國的官方立場嗎?
答:媒體發表什麼樣的觀點是他們的權利。關於中國對朝鮮提供援助的問題,我們已經多次重申,為了改善朝鮮人民的生活,幫助朝鮮克服經濟困難,中國多年來向朝鮮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我們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政策,也有助於朝鮮改善人道主義狀況。
問:外交部主管的雜誌《世界知識》中提到,因為朝方進行得了核試驗,六方會談很可能已終結。這一說法是否代表外交部的立場?
答:謝謝大家關注中國媒體的報道。這些報道只代表作者,最多是雜誌社的觀點。有的可能與中國政府的立場相同,有的未必一致,大家各抒己見也是正常現象。現在,各方都仍然認為六方會談是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的有效途徑,也都願意在一定條件下重返六方會談。因此,六方會談並沒有終結,依然存在希望,我們也在為這樣的希望做出不懈的努力。
問:中國最近是否與朝鮮達成某種共識以解決朝鮮的非法入境者問題?
答:在朝鮮非法入境者的問題上,中方同朝方保持著溝通,雙方也一直努力採取措施防止這些事情的發生,這與朝鮮半島核問題和目前的局勢沒有關係。
【時事點評】我們注意到,在今天的答記者問中,與上次不同,劉建超「正式證實」了唐家璇入朝訪問的「傳聞」。
●從劉建超對訪問團「組成成分」的詳細介紹中得到的信息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劉建超在「正式證實」的過程,不厭其煩地對這次訪問團的「組成成分」做了詳細的介紹,顯然,這本身就是深含寓意的。
為了更好地說明這個問題,請大家注意第一個「問與答」,原文如下:
問:據報道,唐家璇國務委員正在訪問朝鮮,請證實。中國此時派遣外交部門最高領導人訪朝有何意義。此外,胡錦濤主席、吳邦國委員長等中國領導人這幾天在會見日本參議院議長等客人時都發表了比較強硬的對朝表態。這是否說明中方對朝政策發生了變化?
答:關於第一個問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的特別代表、國務委員唐家璇昨天抵達朝鮮首都平壤,對朝鮮進行訪問。今天上午,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防委員長金正日在平壤會見了唐家璇國務委員。唐家璇向金正日轉達了胡錦濤的口信。雙方就中朝關係和當前朝鮮半島局勢問題深入地交換了意見。訪朝之前,他曾作為胡錦濤主席特別代表對美國和俄羅斯進行了工作訪問。陪同唐家璇國務委員對朝鮮進行訪問的主要官員有中央外辦主任戴秉國和外交部副部長武大偉。這次訪問是在朝鮮半島局勢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進行的,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訪問。
●請大家注意,劉建超在介紹唐家璇的「身份」時,顯然用上了這樣幾個「前綴」:
第一,按劉建超的介紹,國務委員唐家璇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的特別代表的身份訪朝的,但是,這裡「明確」沒有包括胡錦濤還擔任的「軍委主席」一職;
第二,按劉建超的介紹,金正日卻是以「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防委員長」的「雙重身份」會見唐家璇的;
第三,根據「上面二條」,唐家璇帶給金正日的「胡錦濤口信」中、不包含「軍委」的背景,但是,金正日在接收口信的同時,卻是以「朝鮮執政黨,朝鮮軍方」最高領導人的「雙重身份」接收口信的;
●劉建超在介紹主要隨同人員時,有時「忘記」了什麼,有時又「不願意」說什麼
第四,按劉建超的介紹,陪同唐家璇訪朝的主要官員有「中央外辦主任戴秉國」和「外交部副部長武大偉」。眾所周知,在04年3月,台灣大選前後,局勢局勢異常嚴峻的時候,外交部副部長戴秉國就曾經攜帶中國政府的一封據稱「準備以最嚴厲手段」處理台灣大選後續事宜的、致主要國家的國書,以中國國家主席特使的身份周遊列國。
有意思的是,在劉建超「只記得」介紹他的「中央外辦主任」的頭銜時、卻「忘記」了他仍然是自己的頂頭上司,仍然是「負責處理重大外交事務」的現任外交部副部長。
另外,我們想請大家注意,劉建超在介紹武大偉的身份時,顯然是「只願意」提及他是外交部副部長,而對他在朝核六方會談中擔任中方「首席代表」的歷史「不想多說一句」。
●朝鮮半島乍逢大變,北京就給了朝鮮與「俄美」一般的待遇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我們之所以對這段官員「簡介」如此感興趣,並將我們觀察的結果「一一排列給」大家,就是想說明這一點,我們認為,在朝鮮半島乍逢大變之時,唐家璇作為胡錦濤主席的「特別代表」出訪朝鮮,撇去訪問內容不說,僅在形式上,北京就給了朝鮮與「俄美」一般的待遇。
顯然,在非常注重儀式的外事活動、特別是在兩個具東方傳統的國家間,這種做法的「意義」是不容忽視的。
●排出了這個奇怪的「陣式」,本身就體現了這樣一個信息
其次,我們認為,中朝在安排這次「非常重要的訪問」(劉建超語)時,又偏偏排出了一個奇怪的「陣式」,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本身就體現了這樣一個信息,既:北京是在刻意強調,這次「交流意見」僅限於兩個執政黨之間的「交流」、和兩國外交層面的交流,沒有任何的「軍事層面」背景。
●國際「專業人士」解讀出的「清晰信息」
事實上,根據我們的了解,國際上的「專業人士」從中也解讀出了「非常清晰的信息」,那就是:作為這次訪問的「唯一議題」,儘管朝核試驗「本身」是個「純軍事」問題,但是,與朝鮮有友好條約的中國,在派出這個「黨、政」代表團去平壤的背後,顯然「不認為」朝鮮半島有什麼「軍事危險」,顯然「不認為」在軍事上有什麼好談的!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對北京的這兩個「不認為」,剛剛發出一「重要相關聲明」華盛頓、肯定是「聽得懂」的。
為了更好地繼續下面的討論,我們就通過一則新聞片段,了解一下,就在劉建超「詳細」介紹中國代表團團員的「身份」之前,華盛頓突然發出了一則什麼聲明。
布希:朝鮮倘售核武 要承受嚴重後果
【華盛頓消息】據外電報道,美國總統布希警告,美國會盡全力阻止朝鮮轉售核武,倘若朝鮮執意而行,將要承受嚴重後果。
據外電報道,布希今日接受美國電視台訪問時表示,在朝核問題上,美國絕不會退縮。他說:「如果得悉朝鮮將會轉售核武,我們將會盡全力阻止他們--我們可能會對他們用作運輸的船或飛機採取行動。」但他並無表明具體將會採取甚麼行動。
布希強調,如果朝鮮執意而行,他們將要「承受非常嚴重的後果」。
另外,被問及伊拉克問題時,布希承認在該地發生的暴力事件有增加的趨勢,他指出可能是由於「基地」組識意圖阻礙選舉所致。但他重申美國政府將繼續在伊拉克的任務,不會作出退讓。
【時事點評】請大家注意這一段文字,原文是:「如果得悉朝鮮將會轉售核武,我們將會盡全力阻止他們--我們可能會對他們用作運輸的船或飛機採取行動。」但他並無表明具體將會採取甚麼行動。
●朝核試驗之後,華盛頓決策層第一次講出軍事行動之類的「狠話」
事實上,這段新聞的「翻譯」有點兒問題,真實的情況是,布希在接受訪問時,明確講到了「不排除採取軍事行動的可能」。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是朝核試驗之後,華盛頓決策層第一次講出軍事行動之類的「狠話」。
●北京與華盛頓的表現「迥異」,顯然都在「刻意避免著什麼」
我們知道,自朝鮮宣布核試驗的那一刻起,布希就立刻下令「向來就只知道說硬話」的五角大樓「不得說話」,有關朝核試驗的「話語權」除了白宮之外,「一切話語權」都交到了美國國務院。
真實的情況就是,直到今天為止,「強硬的」美國國防部,「更加強硬的」美國副總統切尼辦公室的確沒有對朝核試驗說哪怕是一句「不得體」的刺激性言辭。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就如我們之前所說的那樣,布希之所以如此行事,本質上與中國外交部在朝核試驗「第一時間」就嚴厲指責朝鮮、堅決反對朝鮮核試時的一個重要考慮類似,那就是:都在「刻意地避免著什麼」。
●布希政府想避免的、就是「無法善後」的東北亞核競賽,特別是將對美國造成巨大威脅的核擴散
北京「想避免」的是落下一個不顧國際社會的「公共利益」、一味袒護朝鮮的「口實」;而華盛頓「想避免」的、則是朝核試驗最終發展成「無法善後」的東北亞核競賽,特別是將對美國全球戰略,美國國家安全造成巨大威脅的核擴散。
對此,首席評論員就指出,在朝鮮不顧美國的事先發出的「核試驗與未來不可能共存」的強烈警告「悍然」進行首次核試驗時,華盛頓沒敢說「軍事行動」,反而勒令動輒「軍事行動」的五角大樓「閉嘴」;
●所有這些反常現象,都說明了這一點:朝核首次、N次試驗都不是華盛頓的「朝核底線」
在美日的情報系統都證實朝鮮不顧聯合國制裁決議案已經通過,加緊準備進行第二次核試驗時,美國也沒敢說「軍事行動」,反而一再聲稱「美國願意無條件重返六方會談」,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所有這些反常現象,都說明了這一點,既:朝鮮的「第一次核試驗」並不是美國的絕不容忍之「朝核底線」;儘管朝鮮準備進行的第二次、或者更多的核試驗、但在「中俄」並不想主動攤牌,從而讓華盛頓可以繼續藉助與日本有戰略衝突的「中俄」之威懾力、非常有把握地壓制日本核野心的情況下、朝鮮的「N」次核試驗似乎也不是絕不容忍之「朝核底線」;
●華盛頓的絕不容忍之「朝核底線」到底在哪裡?
顯然,至少在今天為止,通過布希的這番強烈警告,人們總算是又開始猜測起來:如果朝鮮「悍然」搞核擴散、搞核出口之類的活動,這或許就是華盛頓在朝核問題的「絕不容忍之底線」。
●「朝伊」搞核合作、朝鮮對外搞核擴散,這才是華盛頓「絕不容忍之底線」
事實上,早在上個月、在古巴舉行的不結盟首腦會議期間,朝鮮政府的第二號人物金永南與伊朗政府的一號人物內賈德就曾經惺惺相惜:伊朗總統稱,「我們強烈譴責美國試圖阻止朝鮮進行核開發的行為。我們堅信,最終的勝利將屬於朝鮮的政府和人民。」
而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委員長金永南則「回報」說:「我們認為,核開發是伊朗擁有的理所應當的權利。」
值得強調的是,在這一「惺惺相惜」的基礎上,雙方決定「共同推進核開發,團結一致對抗美國」。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朝伊」搞核合作、特別是已經取得核經驗的朝鮮對外搞核擴散,這才是華盛頓「絕不容忍之底線」。
事實上,假如朝鮮搞核擴散,而且是向美國的戰略核心地帶--中東方向進行擴散、這也正是華盛頓最為緊張、也最為無奈的地方。要知道,在現在這個信息時代,已經進行了核試驗,從而取得了實際核參數(不論核實驗成功與否,都將對後續核開發有著巨大的技術價值)的朝鮮,如果被美國主張的制裁逼急了,真到了想賣幾張圖紙、透露幾個數據、從伊朗那裡淘換點「石油美元」、甚至極端點、將「核產品」走私到「基地」手中、順便弄點零錢花的話,都不是很困難的事情。
只是如此一來,它對華盛頓的中東戰略、全球戰略、美國國家安全的衝擊力可謂是太大了。
●再談賴斯去日本的兩項「具體任務」
在之前的點評中,東方評論員曾經說過,賴斯此次前去日本,顯然是帶著兩項「具體任務」去的:
首先,是「說服」日本不要進行打核武器的算盤;其次,就是與日本「充分商量」、先拿出一個「美日版」的「制裁手冊」。
同時,我們還說過,只要「中俄美」不在「兩核」問題、及圍繞「兩核」的重大問題上公開攤牌,那麼,在控制日本、維持東亞穩定的問題上,
「中俄美」、特別是
「中美」絕對是合作方。
●這本「制裁手冊」必須為朝鮮所接受
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賴斯不僅可以輕鬆完成「日本這一站」訪問,還可順利「說服」日本不得借口朝核試驗、繼續打核武器的算盤。
之後,就是在「說服」、或者「壓服」日本不得提核武裝的前提下,賴斯再與安倍一起商量,拿出一本「美日版」的「制裁手冊」,好將它帶到「幫助她」說服日本的「中俄」,與中俄一起「拍板」,最後制定一個為各方滿意的「制裁手冊」。
在這裡,東方評論員想強調的是,這本「制裁手冊」必須為朝鮮所接受,不然,在不能對朝鮮本土動武的前提下,已經是核國家的朝鮮,為了儘快解除制裁,順利開展朝鮮經濟改革,儘快融入國際經濟,很可能再次孤注一擲、給華盛頓帶去大麻煩。
●如我們所料地、在日本,賴斯輕鬆將日本人搞掂了
我們注意到,在朝鮮準備第二次核試驗的過程中,如我們所料地、在日本,賴斯「輕鬆地」將日本人搞掂了。在我們看來,直到目前為止,可以這樣說,就「這一輪」朝核試驗衝擊波「掠過日本」的「核後果」而言,安倍的那句「核討論已經結束了」就是唯一的後果;
但是,我們認為,搞掂日本只是賴斯的第一個任務,就如我們在昨天的討論中所說那樣,在完成這個任務的前提下,賴斯對「中俄」的訪問才有談判基礎,賴斯才能將「受了委曲的」日本所提出的「制裁手冊」帶到「中俄」、與「中俄」去討價還價。
●如果....不失為一個高明手段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如果布希發出這番強烈警告的依據,既「朝鮮轉售核武」的消息,不是布希憑空挰造的話,那麼,朝鮮、或者「有心人」通過有意「放風」、從而藉機迫使華盛頓放棄從日本帶出來的那份「制裁手冊」,當不失為一高明手段。
非常清楚,「朝鮮轉售核武」的消息,產生的第一個效果,就是迫使朝核試驗后,一直保持著克制的布希政府,終於再次地咆哮起來,顯然,「這一消息」真正地啋到了華盛頓的痛處,而且是一腳踩到了美國的三個傷口,踩得「三個傷口(朝核、伊核、反恐)一塊兒痛」!
●一旦「有人」公開「放風」......民主黨人將在共和黨的額頭上貼上「把美國毀了」的標籤
不難想像,在賴斯與「中俄」高層爭吵如何落實決議案,爭吵如何制裁朝鮮的過程中,特別是在美國中期選舉前的這段時間裡,一旦「有人」公開「放風」說:「在制裁的壓力下,朝鮮沒有興趣玩核試驗了;且在制裁的壓力下,在石油美元、或者毒品美元的誘惑下,將有興趣將這勞什子去換幾個錢」的話,那麼,不論是真是假,在中期選舉中,美國民主黨人就一定會在共和黨的額頭上貼上一張張的標籤,比如說:把美國的朝核政策毀了,把美國的伊核政策、國家安全毀了,把美國的反恐政策毀了、把美國的中東政策,東亞政策都毀了,總之,把美國毀了!
●華盛頓最為理智的做法,就是順序做到三點,得到第四點
因此,東方評論員認為,在朝鮮「已經有意」與伊朗共同開發核技術的事實下,在「這種消息」沒有從金正日那張什麼都敢說的嘴巴里「公開地」吐出來之前,在朝鮮核試后、布希首次軍事威脅朝鮮,而北京又通過一個代表團成員名單「暗示」「朝鮮半島沒有軍事問題可談」之後,如果美國決策層不敢全麵攤牌,特別是,如果美國共和黨政府想順利通過中期選舉、並繼續控制美國國會的話,那麼,華盛頓最為理智的做法,就是順序做到三點,並得到第四點:
第一,這是現在就得做的,既:將從日本帶到中國、俄羅斯的那份「美日版」「制裁手冊」好好修改一番,改到朝鮮「覺得沒有必要亂說一氣」為止!特別是在金融制裁的問題上,不要進一步刺激朝鮮。
第二,這也是現在就得做的,既:同意韓國繼續進行其朝鮮半島經濟整合,不因「決議案」而做大的調整,從而「相當於」不再阻礙東北亞經濟一體化的啟動,並終止對巴基斯坦政府的顛覆威脅、終止對喬治亞的反俄支持、放棄用極端手段戰略翻盤的企圖心,從而令伊核問題、中東和平問題真正地走上談判桌。
第三,這就是長遠計劃了,就是在昨天的點評中我們所指出的那樣:朝鮮在1718號決議的框架內,以承諾不繼續進行核試驗,不進行核技術轉讓,來換取美國在1718號框架內解除相關制裁,進而大家一起回到「六方會談」,在落實「共同文件」的基礎上、建立一個東北亞區域安全框架,並在這個前提下,一邊保障朝鮮的國家安全,一邊為朝鮮的經濟發展提供空間,並在這一過程,參考「南非模式」,解除朝鮮的核武裝。
第四,在上述過程中,出於「中俄美歐」的共同利益,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出於戰略平衡的考慮,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與「中俄」同時有領土衝突,與「歐美」同時有經濟衝突、一心想成為世界規則制定者日本,仍然很難擺脫美國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