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台灣總統大選透視候選人中華子孫還是台灣子民

作者:fastest  於 2019-5-30 06:4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首先,民進黨的兩岸立場最為清晰。 兩位有意參加總統選舉的參選人,現任總統蔡英文和前行政院長賴清德,都與對岸劃分清楚的界線,自覺為主權獨立的國家。

Taiwan Foxconn-Geschäftsführer Terry Gou im Temple in New Taipei (Reuters/T. Siu)

雖然蔡英文和賴清德都主張台灣是獨立政權,但是兩人在對外交涉的態度上卻仍然有差異。 蔡英文用詞謹慎,在國際場合時,她常用「台灣」自居,配合國際上對台灣的俗稱。 但以台灣民眾為對象的2019年元旦講話當中,她把「中華民國」和「台灣」兩個名片語合在一起,變成「中華民國台灣」,以便配合台灣島內不同的身份認同。

然而在某些支持台灣獨立的人眼中,蔡英文的作法太過保守,他們更支持曾以「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自居的賴清德,期望賴清德更強硬的對抗中國。 賴清德公開表明自己的「台獨」立場,被中國定義為絕不能接受的政治人物,中國官媒環球網甚至呼籲政府用「反分裂國家法」對賴清德發布全球通緝令。 雖然環球網的願望最後並沒有成真,但是這種程度的要求多少呈現了中國官方對賴清德的看法。

國民黨重點放在經濟

相對於民進黨,另外一個台灣的主要政黨,也就是1945年隨著蔣中正遷移到台灣的中國國民黨(簡稱國民黨),其兩岸政策卻模糊許多。 國民黨很少公開批評中國,也很少完全迎合中國。 雖然現在有意參選總統的國民黨政治人物有八人之多,但是他們在兩岸立場上面的差異,並沒有像蔡英文和賴清德那樣顯著。成功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蒙志成向德國之聲解釋,這可能是因為國民黨在台灣內部打選戰,贏票重點不在主權:「在乎主權的人,會把票投給民進黨或是無黨籍。 國民黨是以經濟訴求取勝。 」

他補充,兩位民調成績最好的國民黨參選人,現任高雄市長韓國瑜和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在經濟方面有非常清晰的路線差異:前者對象在中產階級以下的民眾,農林漁牧產業;後者強調產業技術、國際鏈接,針對中產階級以上的民眾,雖然人數較少,但是有開創性。 他認為朱立倫和王金平,雖然也有提出經濟政策,但是沒有引起重視。

「中華民國」的存在問題

雖然國民黨的主力不是兩岸牌,但是多位候選人仍然有兩岸立場上的微妙差異。 在了解國民黨的身份認同之前,需要爬梳二戰之後的那段中國歷史。

國民黨是1919年孫中山在上海創立,歷經多次改革,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抗日戰爭,之後與中國共產黨交戰,在1949年退到台灣。以這一年作為分水嶺,兩岸的歷史解讀就走上不同的道路。

國民黨延續著「中華民國」的國號,在台灣實施治權。 在中華民國改由直接民選政府後,國民黨依然以政黨的形式繼續存在政壇。 就算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71年以後普遍獲得國際認可為代表「中國」的政權,但是國民黨不願意承認它的正當性。國民黨不認為自己戰敗了,戰爭也仍未結束。

Taiwan Wahl Eric Chu (picture alliance/AP Images/H. Chia-chang)

隨著時代變遷,台灣已經從黨政國家轉型成民主共和政體,由人民直選產生總統。圖為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

另一方面,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視角出發,「中華民國」在1949年10月1日那天就已經結束。 中國不只是在教科書中明列這一定義,更頒布《關於正確使用涉台宣傳用語的意見》,要求國內媒體在提及1949年10月1日之後的台灣地區政權,都要使用「台灣當局」或「台灣有關方面」,不能使用「中華民國」,一律不使用「 中華民國紀年」,其他涉及國家主權才能擁有的政治稱謂,也一律轉化為不具有國家意義的辭彙。

然而,雖然如此,中國政府卻仍然默許國民黨在台灣內部使用「中華民國」這個辭彙。 政治大學國關中心主任丁樹范認為,其中一個原因是國民黨認同「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即便國民黨的「中國」與共產黨的「中國」意涵不同;另一個原因是,國民黨使用模糊策略,還在中國政權的容許範圍內。

國民黨的「模糊策略」

蒙志成認為,從蘇起2000年創造九二共識,到馬英九不統不獨不武一路以降 ,國民黨的策略就是模糊化。 「讓這個東西講不清楚說不明白,基本上你不能說我是台獨,因為我支持一中 ,我還是堅持中華民國;我也沒有賣台說中華民國不存在。 」

但是,中華民國這個名詞,不同政治人物可以賦予比較偏向與中國融合、或是比較偏向與中國分離的解釋。 例如,韓國瑜說「一中各表,一中是中華民國」。 郭台銘說「一中各表,各表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 由此可見,兩人擁有共同的出發點,強調的卻是不同的重點。

韓國瑜的主張大抵延續了前總統馬英九等國民黨人的定位,靠著模糊中華民國與中國的界線,來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默許空間,又不會得罪台灣內部的民眾。 反觀郭台銘卻違背國民黨的常態,開始往清晰化的方向走去。

丁樹范說:「郭台銘的一中定義走向,是一種血緣族群的概念,在一中底下有兩個政府。 這個東西處理不好,很容易走向華獨或是B型台獨吧,就是說中華民國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沒有關係的。 」他說,這不是中國樂見的,所以朱立倫在郭台銘之後,才會立即出面澄清。

可能是因為感受到對岸的壓力,另兩位政治明星朱立倫、王金平都表示有意願與中國政府簽署「和平協議」。 然而朱立倫在「親美和中」的主張下,只是點到為止,沒有進一步推行下去。 王金平卻一再強調,簽署和平協議是為了「讓台灣可以爭取足夠時間和生存空間」。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23:2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