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狙擊的發展與沿革

作者:國產狙擊手  於 2006-10-9 01:0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狙擊|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天氣: 晴朗
心情: 平靜
狙擊的發展與沿革
   早在17世紀初光學儀器發明的同時,狙擊手的發展即已經開始了,但 歷經了整整2個 世紀,狙擊的發展卻因槍械工藝發展緩慢而未曾展露頭 角。直到美國獨立戰爭期間, 美國義勇軍的一位夏普少校(Maj, Sharp) 以特別改造過的槍械與各種小技巧(例如將每發圓球形的子彈都以浸透油脂的鹿皮包住,在裝彈時不但更方便,射程與精確度亦隨之提升), 帶領一隊獨立、高機動性的槍手,以不可思議的長距離精準狙擊,射殺了多名英軍高級軍官,多次以極小代價挽回一場戰役的局勢,而從此英文就出現了 一個新的單字——夏普的射手們(sharpshooters),意指射擊精準而又冷靜沉著的射手。 為了長時間的貼腮瞄準與防止野外環境導致分心,夏普射手們在進行狙擊 任務時,經 常頭戴類似今日特種部隊戴的面罩,因此又有一個新字為 Marksman,直譯為戴面具 的人,但在英文中亦意指槍法或射擊精準的人, 而這兩個字在今日則由Sniper這個字 所取代,也就是狙擊手。 南北戰爭期間,Hiram Berdan將軍曾招訓一個特別小組,針對射擊與狙擊 的精要一一 加以闡述,此舉可視為美軍正式訓練狙擊手的發源。而在第一 世界大戰期間,德國 與英國的射手們在壕溝間相互狙擊,也促使英軍的 Hesketh Pritchard少校開辦了第一 間軍事狙擊手學校,課程內容包括了觀 察、目標搜索、斥堠與尖兵訓練以及狙擊與 射擊技巧;成立學校的目的, 則僅是因為英軍方面認為德軍那邊一定也有一間類似的 學校在教一樣的東 西;事實上德軍並無此種學校,德軍的狙擊是家族傳統的訓練與 普魯士軍 人的自尊所養成的。 一次大戰後,大部份國家因承平時期的到來而放棄了狙擊藝術的發展,除 了俄國人 。當時的蘇維埃領導階層顯然認為:以如此低的代價而獲得極高 收益的軍事投資是 值得的,於是在1930年開始訓練與裝備狙擊手,並使每 位狙擊手都獲得踏實的訓練。 希特勒的東線指揮官們在1940年也認同了這 種想法,於是普魯士軍事專業與家族傳統 所培育的貴族射手,與農工子弟 苦練而成的苦行槍兵,在廣大荒涼的俄羅斯平原展 開對決,雙方互有勝負 。同一時期,大不列顛帝國在承受了敦克爾克大撤退後,痛定思痛之餘,對 部隊的訓 練更加不遺餘力,特別是各種基本訓練(其中自然包括射擊);如 此一來,英軍部隊中 百步穿楊的高手隨手拈來,個個都是一等一的射手。 第叄帝國黨衛裝甲軍第9、第10 師的官兵可以證明這點:1944年9月20日前 後,配備優勢火力與兵員的SS禁衛軍與黨 衛裝甲兵,在圍剿英軍第1空降傘 兵師(又稱紅魔師)的殘部時,即因英軍傘兵的精準 射擊,致使德軍亡慘重 、推進受阻,最後出動了鐵拳反裝甲火箭、自動推進炮(亦稱 自走炮或驅逐 戰車)與火??發射器才達成任務,但那已是4天以後的事了。 1980年克蘭群島上的阿根廷部隊也可以證明這一點,且阿根廷部隊使用 FAL步槍, 英軍使用L1A1步槍,都是FN廠的同類產品,其差別僅在阿軍的 FAL可以選擇半/全自 動,而L1A1僅可半自動射擊。英軍的精確射擊使敵人 印象深刻,給盟友的感覺也是 一樣,特別是美軍。 在二次大戰期間,美軍並無狙擊手的編製,訓練與裝備亦付之厥如,美軍 對付德軍 狙擊手的反狙擊手,亦只使用M1、M1C或1903型步槍充當狙擊槍 使用。到了韓戰期間 ,承襲蘇聯老大哥的訓練,北韓與中共的狙擊手亦對 美軍造成不少傷害與困擾,當 時進行地面戰鬥的美國陸軍與美國海軍陸戰隊 指揮官們,亦指派不少狙擊手進行狙 擊與反狙擊任務,但只配備 M1D 步槍 與 M84 狙擊鏡(僅有2.5倍的固定倍率),裝備粗劣 ,無任何訓練與特別裝備 支援,甚至連指揮官們對任務的指定與派遣時機都是一片 混亂。 為了改善各自為政的狙擊手訓練計畫,以及正確的教導指揮官了解與運用 狙擊手, 美國步兵訓練學校於1955~1956年間於成立了美國陸軍射手訓練 營(USA MTU,The United States Army Marksmanship Training Unit, 簡稱MTU),此即為美軍狙擊手學校的 前身,每一位學員在受訓的第一天就 被教導狙擊手6大定律,
此亦為該校成立的宗旨 與目的:
1.對付敵方狙擊手的最佳方法是指派另一名訓練有素的狙擊手。
 2.一個狙擊手其本身必須是一級射手或特級射手。
 3.狙擊手必需精確的操作特殊武器進行狙擊任務。 
4.狙擊手必需是受過完整戰鬥技能訓練的士兵。
5.任何規範不完整的教條、或不被一般世俗所接受的觀念,不得被 使 用於狙擊手的訓練中。
 6.任何指揮官都不能在未確定或尚在準備中的情況下,派遣狙擊手進 行任務。  但不幸的,MTU計畫生命並不長,主要是因美國陸軍對狙擊手的發展與潛力 都不了解 ,而不願投資於其上;其次是M14步槍的問世與服役,軍方高層認 為,如此設計完美 、堅固實在又射擊精準的槍械足以應付所有的情況,而不 願再發展任何狙擊用兵器與 裝備,並進一步的取消了所有狙擊手的訓練與發 展計畫,美軍的狙擊發展到此歸零 。到了越戰期間,中共訓練與支援的狙擊手不但對美軍指揮官造成可觀的傷亡 ,更對 部隊士氣造成了無法估計的打擊。美國陸軍於是開始重新考量狙擊手 對於小型部隊 戰術與整體局勢所可能產生的影響,並開始研議各階層指揮官 調度狙擊任務的許可權 與時機,狙擊手學校再度開張;並於1983年在格瑞那達 的Urgent Fury行動中首度展現 威力。時至今日,至少在遊騎兵部隊編製中 ,狙擊手已是常態性的編製了(雖然已經 落後其敵人與盟友將近20年,特別 是以色列)。 在多次的中東會戰中,雖然以色列最後都是勝方,但以色列人自己很清楚, 戰局只 要再拖延幾分鐘,情勢便可能改觀,因此以色列人一直未曾中斷地開 發更有效率的 技術來保衛自己的家園;不過,主要承用美系裝備的以軍,並 不若美軍那般擁有豐富 的資源來進行作戰。而自行開發戰術、配合裝備開創 新戰果,向來是以軍的專長, 其中亦包括了狙擊作戰。但諷刺的是,以軍的狙擊作戰卻是由美國人所開發的,這位Kramer是一位 美軍特戰 部隊退伍少校,退伍後以??兵身份繼續軍旅生涯,並以顧問的身 份協助以色列建立開 發一套完整的狙擊手與狙擊接戰/支援/獵殺準則。他 的理由是:以色列無法像美軍一 般隨時呼叫空中密接或炮兵火力支援,而 面對敵軍的長程重炮、迫炮、重機槍與直 升機等超過一般步兵武器有效射 程外的接戰距離遇襲時,部隊如何自保? 最簡單省錢又實用的辦法,便是派一名有同等射程攻擊能力的狙擊手以狙擊 槍解決那 些裝備操作人員就行了,至少,遭狙擊的一方會人人找掩蔽,暫時 無暇繼續攻擊, 友軍便可利用此一時間進行調度或轉移陣地;因此部隊擁有 一名訓練有素的狙擊手 ,不啻是配備一支小型長程火力支援單位隨行,而 .50in口徑狙擊槍的服役,更使得狙 擊手的任務範圍更加寬廣,這點我們稍後 會提到,但不論如何,狙擊手的存在已為 各級部隊與指揮官所接受,而任務與 日俱增亦是不爭的事實,自始至終不曾改變的 是,被狙殺的人都不知道自己 是怎麽死的。
裝備與訓練
  在談狙擊手的相關資料之前,我們需先對其裝備有一番基本認識。由於各國 部隊與 各級特戰單位對狙擊任務的要求不同,狙擊手的裝備各不相同,但偽 裝服、狙擊槍 (含狙擊鏡)、測距觀測鏡、手槍、刀子、地圖、指北針、基本 維生裝備是絕不可少的 ;其他如無線電、衛星通訊儀器、星光夜視鏡或前視 紅外線(FLIR)、雷射測距儀、全 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等,而其他步兵所配 發的野外戰鬥/求生用裝備,則依任務及個 人喜好選用,以上指的都是公發的 制式裝備。 而在個人裝備上,為了長時期潛伏與維持靜止姿勢,大部份的狙擊手們都使 用水袋 與吸管,而捨去傳統水??不用。基於同樣的理由,標準的口糧亦不符 需求;在出任 務期間,狙擊手通常會以高能濃縮口糧作為食物及熱量來源, 這種特別設計的口糧 ,可將一個人一個禮拜的熱量所需,縮減到只有半個便 當盒大小,其中蛋白質與卡 路里含量極高,並添加了多種維生素與其他營養 成份;至於口味嘛,筆者曾吃過,其 外觀及口感與鳳梨酥差不多,只是忘了 加糖與鳳梨餡,吃起來跟啃肥皂差不多,真 是難吃,但真的很有擋頭,一塊 5公分立方的口糧,讓筆者在18小時內無絲毫飢餓感 ,其間包括6個小時全付 武裝的戰鬥訓練課程,其體力消耗可想而知。而服裝與腳下的鞋子也需長期穿戴,必須考量防潮、保暖與舒適性,以及最 重要的在 各種惡劣環境下的適用性,而這也是所有狙擊用裝備的共通考量。狙擊手的養成相當不易,其間包括了各個不同階段的訓練科目,包括了基本 的裝備 操作使用、各種靜/動態射擊訓練、野外觀察與行跡追蹤、野外求生、 地圖判讀、情 報??集與分析解讀、野外陣地的架設與偽裝、進入/滲透與撤 離路線安排、詭雷架設 與反爆拆除、作戰計畫擬定與通訊協定...等等近20 項科目,而其彼此間的關連與互動 亦需面面顧及,最重要的,現場的臨場判 斷能力,我們先就幾項基本的狙擊手訓練 科目作簡單的說明與介紹,分別是 射擊訓練、野外觀察、野外陣地架設與偽裝。
射擊訓練
很多人都以為狙擊手只要槍射的准就夠了,50年前這句話並沒什麽錯,但在 今日, 射擊訓練內容複雜的程度可能會讓人大吃一驚,槍枝的彈道會因膛線 、地心引力及 風的影響而使彈著產生誤差是大家都知道的,因此步槍的表尺 與照門是可調的,以 修正這些誤差;但狙擊鏡的倍率也會產生射??誤差,而 可調倍率狙擊鏡更使這個問 題雪上加霜,而溫差及光學偏折現象亦會造成相 關困擾,因此狙擊手必需在各種不 同的天候、溫度、日夜環境下,進行不同 距離的射擊訓練,並詳實記錄在DA FORM 5785-R的槍械射擊記錄卡上,以幫 助了解槍械的性能與誤差所在,再加以修正,直到 可以接受的範圍,那麽第 一階段的射擊才能告一段落,但槍枝仍要時時試射,並繼續 記錄、修正。 當手上的槍能隨心所欲的射中靜態目標後,射擊動態目標是第二個進度, 而動態目 標的移動速率會因行走、跑步或所搭交通工具而有所不同,而依 目標與狙擊手間的距 離、風速所取的前置量也有所不同,事實上,瞄準部 位不同前置量也會不同,而狙 擊訓練則會建議在何種距離的何種移動速率 下,瞄準人體的那個部位作為參考點最為 佳,再拉開距離與移動速率,推 算最恰當的前置量,這是動態射的第一步前 置量。 動態射的第二步是射擊時機,由於目標一直處於移動狀態,前量也可能 因其停止 或加速而改變,甚至喪失了射擊時機,何時射擊套句莎翁名戲 哈姆雷特中著名的 對白"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當 經過一陣的練習與教官的經驗傳授後, 練習生都會對射擊時機有了進一步 的了解與體認,而動態射的第二步的前半階段 也算完成。  但後半階段才是重點,那就是彈藥的選擇,現代的狙擊手除了傳統的人員 狙殺外,非 硬性目標的破壞亦列入狙任務內容,包含車輛的破壞、直升 機、輕型裝甲車、通訊 設備與油槽、水塔等具戰略意義的目標,此時彈種 的選擇就益形重要了,而事前的 情報收集與前置準備則更是不可忽略。 另外,許多人員搭乘的車輛裝有防彈玻璃,如何進行任一般的建議是 以穿甲、穿 甲燃燒、穿甲、穿甲、穿甲燃燒、穿甲的方式搭配,先以第1 發穿甲彈試圖擊破防彈 玻璃,並直接格殺車內人員,若第1發未能打穿, 則以第2發的穿甲燃燒彈以高溫進一 步破壞防彈玻璃的防彈性能,並以後 續接連2發的穿甲彈再度試圖直接擊殺,若仍未能 達成任務,則第5發的穿 甲燃燒彈則射向車輛的油箱,造成油箱爆炸,若車內目標仍能 逃過此劫而 從車輛殘骸脫逃,則再補上第6發子彈;若此時仍未能達成任務,那對不 起 了,下次吧,您已經在同一個點射擊6發子彈了,是該離開的時候了。 不過任務雖未 能達成,彈藥的選擇與搭配方式相信已經能讓您有些了解了 吧。  射擊訓練的最後進度是打那裡?這問題看似好笑,其實是個高難度的挑戰 ,請問,1 個狙擊手能對付1輛主力戰車或攻擊直升機嗎?答案是肯定的, 就如同1名狙擊手可以 破壞1個通訊基地或飛彈發射基地一般,只要狙擊手 知道他要打的是什麽,在那裡, 就有可能辦到。以戰車為例,狙擊手可以 攻擊的部位是通訊天線、車長用潛望鏡、外 掛油箱與駕駛用潛望鏡,但這 些都無法直接對戰車造成傷害,主要是要使車內乘員必 須停車外出查看, 再加以一一收拾,此種屬於軟性獵殺。 另外還有一種硬性獵殺,但需搭配裝甲獵殺隊一同執行:首先狙擊手以穿 甲燃燒彈 先行引燃戰車的主動反應裝甲塊,待主動反應裝甲塊爆炸喪失防 御性後,裝甲獵殺隊 再以反裝甲飛彈瞄準已無反應裝甲塊保護的區域加以 擊毀。此外,也有直接以狙擊 槍進行硬獵殺的,以俄制Mi-8直升機為例, 以7.62mm的半自動狙擊槍射擊,可以在20 發之內使其喪失作戰性能,主要 是攻擊旋翼軸等外露且脆弱的部位,而其他像通訊 基地、飛彈發射基地、 彈藥庫、油料堆集場等地方的破壞任務執行,道理也是一樣 的,等各種任 務的擊毀點都能一清二楚時,射擊訓練才算告一段落,但切記,還是 要不 斷的練習,才不至於生疏了。  在軍事的狙擊任務中,絕大部份是在野外的軍營或基地所進行,而現代部 隊軍事專 業素養極高,如何有效的偵??敵情,是每位軍人都應了解的,狙 擊手亦然,只不過 由於任務性質的特殊,狙擊手對於敵情的收集有其特殊 模式,我們分別以叄張表格 來說明,分別是DA FORM 5786-R狙擊手觀察記 錄表、DA FORM 5787-R射距相對位置表 、DA FORM 5788-R軍用座標記錄圖 等叄張表格。   先談DA FORM 5786-R狙擊手觀察記錄表:表格相當的簡單,除了姓名、 日期、時間、 觀察位置與頁數外,就是序別、觀察時間點、觀察目標區位 置、目標區環境與目標 區行動記錄概要等,針對某一點或某一特定區域的 狙擊任務進行前,了解目標的相 關動態與作息是有相當幫助的,同時也可 使長時間的潛伏觀察因必須記錄相關事項 ,而不致於太過無聊。 當對目標的作息與動態弄清楚後,接下來要了解的便是DA FORM 5787-R 射距相對位置 表。為求射擊的精確與相關調整(例如狙擊鏡倍率、焦距等射擊 諸元),對整個目標區 的有效射程內,地形地物的相對位置是否會影響射擊 的彈著誤差便需特別注意,例 如大型物體:岩石、樹木、山丘、建物附近 的風向會因受阻擋而改變,與開闊地 風向不同,因此針對大型物件周遭風向 修正便需特別注意;而河流、池塘等水源地 所產生的霧氣對瞄準的影響,燈 光、燒燃火堆周圍所產生的投影偏差,也會造成射 擊時的估算誤差。為求精準,所有物件的位置、相對距離以及與狙擊手的距離、方位角、光源、 風向、 風偏等相關諸元,皆需事先測量OK,並記錄於DA FORM 5787-R射距相對 位置表上, 以便隨時查詢,DA FORM 5787-R表事先已畫好180°的半圓,以等 距標示不同間距, 狙擊手可以等高線標明其位置,亦可直接畫上物件,於不同 距離上註明其光源、風 向、風速,以及與狙擊手所在位置的相對方位角與直線 距離(亦即射擊距離),完成DA FORM 5787-R表後,射擊準備已算完成,便可進 入第叄個的階段DA FORM 5788-R軍用 座標記錄圖。 DA FORM 5788-R軍用座標記錄圖主要是配合軍事地圖的等高線,以圖像表示 任務目標 區內重要的標的物、地形、地物與地貌,並於兩側加以文字註解說明 ,以輔助狙擊 手在進行目標搜尋時,方便快速的定點搜尋,並可依此研判目標 可行進方向、預計 行進路線與脫逃路線;若是在目標的可預測路線上事先規劃 ,則可使用的備用方案與整體計畫便可有較宏觀的規劃與設計,在任務的執行 上也會多幾分達成的希望。 而野外觀察的重點,即在於讓狙擊手於整個觀察過 程中培養信心、增強對目標動態 的了解以及行動計畫與執行細節的設計規劃上
;野外陣地的架設與偽裝
  在進行長時期的野外觀察時,狙擊手本身所在的位置即可視為一個小陣地, 可在未經 偽裝的一塊空地或自然掩蔽物的下方設立,但為求不暴露自身的位 置與方便長時期觀 察,一般都會設計成一個偽裝與掩蔽良好的觀察陣地,不 論是裝備的堆放與人員的 休息處所,都預留良好的地方,但最重要的是能使 狙擊手在長時期潛伏式的觀察後 ,仍能保留足夠的體力與精神執行任務。 在一般的條件狀況下,陣地都會采以卧姿的陣地,除利於長期觀察外,方便 偽裝、 不易被發現與構建過程簡單容易也是原因。通常陣地的大小寬約3m, 高度大約在1m 左右;通常會有兩處偽裝良好的開口,一處較大的開口是供人 員進出之用,另一處 較小者則是供觀察與出槍射擊之用。這般大小的陣地可 以提供2名狙擊人員以輪班的 方式,對目標區進行長時間的輪流監看,當1員 監看時,另1名則休息、用餐與裝備 保養,而觀察用開口則需以小台階架起 ,方便狙擊手以卧姿進行觀察時,肘部可以 有所依託,上半身也可因此而不 致於過份勞累,以方便進行長時間的觀察。  另外在觀察點的選擇上,除了考量對目標區的監看方便外,其本身的隱密性、 周遭條 件的配合性(例如水源的取得與進出路線的安排)、與降落區的距離、 距離主要道路的 位置、下雨時陣地是否仍能保持乾燥、會不會積水、天氣炎熱 時能否保持涼爽、以 及最重要的對任務完成的助益有多少,亦需注意。 不破壞周遭環境、盡量與環境溶為一體,是偽裝的最高指導原則,能不使用 人工的 物體就盡量不要用,盡量使用天然的樹枝、草葉、植被與岩塊,最好 是利用天然的 涵洞、岩縫,空心樹榦與樹根空間等位置。 在完成地點的選擇與偽裝布置完成,最入陣地開始進行觀察前的最後一個動作 ,便 是在周遭撒上催淚瓦斯粉,以防止野生動物的接近,而導致暴露陣地位置 或對狙擊手 造成傷害,導致任務無法完成;當然前面提到的野外求生、野外觀察 與行跡追蹤、 地圖判讀、情報??集與分析解讀、進入/滲透與撤離路線安排、詭雷 架設與反爆拆除 、作戰計劃擬定與通訊協定等技術,亦是狙擊手養成過程中 不可或缺的專業技能。 為了任務執行上的考量,狙擊手通常是以單兵或2人組進行孤獨而漫長的 狙擊任務, 在任務進行全程中,生理與心理狀況的自我調適,也是狙擊手 養成過程中不可或缺 的一環。而這些基本訓練完成之後,以數十萬發射擊 經驗所累積的實力展現,往往 是在經過一周的埋伏與觀察之後的一聲槍響 ;槍響之後,還得再經過數天的長程跋 涉回到基地,轉而進行另一個任務 ,而那又將是一個無限的循環惡夢。
任務型態
狙擊手的任務依性質來分,有指定獵殺、隨隊觀察暨火力支援、巡邏狩獵 、非硬性裝 備破壞與定點伏擊幾種。為求說明方便起見,我們將裝備定位 於7.62mm(0.30in)半自動 狙擊槍,暫不提其他口徑槍械,而任務執行模式 以單兵或2人小組,依任務性質而有 所調整;裝備亦依操作環境與狙擊手 個人喜好而不同,以任務執行完成為考量。以 下就各種不同的任務性質 分述如下: 
指定獵殺
這是電影與小說中最常被描述的狙擊手任務(事實上此種任務所佔 比率並不很高),而 任務型態即將上級所指定被狙擊的目標,以一切手段 終結掉,就算完成任務,而不 論是以什麽方法;以步槍遠程狙擊只是方法 的一種,十字弓、獵弓、吹箭、弩箭、 飛刀,甚至近身博擊、格鬥、刀具 、絞殺器或下毒都可以,身著偽裝服,以步槍、狙 擊鏡的獵殺,只是一般 人對狙擊手的刻板印象,不過在軍事性的任務中,遠離目標 的長程狙殺仍 是大多數狙擊手的選擇,而大多數的訓練也朝此種方向來施以訓練。指定獵殺的執行方式很多種,較常被採用的方法,是狙擊手潛行至目標 所在基地或 預期經過的道路上,以伏擊的方式進行狙殺,而由於現代步槍 的射程幾乎都超過 1000m以上,地點的選擇、射界與後撤路線的安排,經常 是任務成敗的關鍵,因此任 務目標區的先行探勘與地點選定是相當重要的 功課。雖然現代的衛星可以照到地球 的每一個角落,但在樹木參天的密林 與山谷陰暗處,仍是以由人員所探勘的第一手情 報最為可靠,而大多數的 狙擊手也寧可自行偵察,而不願依靠先進的衛星科技。 指定獵殺的任務可以1人執行,亦適用於2人小組,以1人觀察,1人狙擊, 或者2人同 時狙擊,或主射手未能成功時副手再補上一槍;當然,副射手 的槍法也必需是一流 的,並且隨時維持備射與瞄準的狀態下才行。
隨隊觀察暨火力支援
在以色列與美國遊騎兵部隊中,狙擊手是編製到班、排級等基層戰鬥單位 。當小隊 在進行戰鬥巡邏任務,遭遇敵人長程火力(也許是重炮、迫炮、 重機槍或敵人的狙擊 手)攻擊,而又無法呼叫火力支援時,隨隊的狙擊手 便必須立即進行敵火觀察的任務 ,並立即進入有利的射擊位置,以狙擊步槍 格殺最大威脅敵人,並依序將敵方人員 一一狙殺,而小部隊則利用敵人遭狙殺 、人人自顧不暇之際轉進,而1支步槍所能發 揮的效果與長程炮兵的火力支援 一樣,這便是所謂的隨隊觀察暨火力支援。  但這僅是隨隊觀察任務的一部份而已,隨隊狙擊手最重要的任務,是以 狙擊手的角度 與眼光來看任務小隊的所在位置,是否過於容易遭受狙擊 ?並隨時檢查各個可能躲 著狙擊手的角落,是否有敵人的狙擊手潛伏? 並在第一時間內解決敵人的狙擊手;另 外,狙擊手同時也是路線選定與 脫逃專家,在受伏時,隨隊狙擊手除了提供火力支 援外,也必須在可能 的情況下提供小隊指揮官最佳的撤路線建議,並全程提供火力 支援與掩 護,必要時,狙擊手將會單獨行動,前往敵區進行狙擊任務,迫使敵人 暫 緩追擊小隊的火力,給小隊最大的空間,狙擊手再依事先的協議前往 會合或自行完 成指定任務;而大部份的狙擊手由於長期的眼力訓練與注 意力訓練,詭雷的發現與 拆除對很多狙擊手而言亦非難事,雖然很少是 由狙擊手進行拆彈工作,但一旦任務需要時,狙擊手應可輕鬆勝任。  在以色列,狙擊手的任務還包括:在平時即記錄各個可能潛伏地點與敵 陣地位置, 並針對陣地周遭情勢進行觀察、記錄、判斷與模擬可能狀況 ,一旦狀況發生變化時 ,不但本身可立即進入情況,亦可提情報供戰地 指揮官作分析研判,因此狙擊手同時 肩負著情報官的工作。但不論在什 麽狀況下,狙擊手總是依其專業訓練的眼光來看 待這個世界,同時以專 業的角度判斷情勢的變化,永遠是指揮官們了解情報的權威管 道,因為 只有狙擊手才能了並知道狙擊手的想法與作法,也才能知道如何去預防 與偵 測。
巡邏狩獵
在許多情況下,戰地的情勢經常是撲朔迷離的,既不知人時地事物,亦不 知情勢的 發展與變化;為了確保情勢對我有利,獵殺敵人重要關鍵人員是 一個釜底抽薪之計 ,而由於情報有限,任務目標指派亦會造成困擾,因此 以指定區域進行自由獵殺, 便成為有效的作戰模式,以狙擊小組在指定區 域內進行獵殺,往往會收到莫名的奇 效。倘若任務失敗,損失的亦不過是 2名人員與其隨身裝備而已,可謂本輕利重之買 賣,但由於情勢的變化往 往出人意表之外,巡邏狩獵任務的執行時間往往不長,最多 以2周為限, 以防任務的執行與局勢的發展產生落差。
非硬性裝備破壞
前面提到,狙擊手的任務往往不單純是人員的狙殺,裝備的破壞亦為重點 項目,特 別是對於機械化部隊而言,非強化裝甲的一般車輛,都能由7.62 mm口徑的狙擊槍造成 致命性的破壞,以常見的2.5ton載重車而言,直接射 擊水箱、輪胎會造成車輛無法行駛, 但若直接射擊油箱則會使車輛產生爆 炸,若車輛裝的是油料、彈藥等高易燃性物質, 則可造成更大的破壞。而若是整隊的戰車,當然無法以步槍解決所有的戰車,但若解決部份的戰車 車長亦值回 成本,要訣是須由後向前格殺車長;根據經驗,在45sec內,即使 是車內乘員亦無法判 斷出車長是否已經遭襲身亡,而前車更是非經呼叫,否則 3~5分鐘內亦不會發現後車的 動態,而這段期間內,被收拾的車長可能已經不 只個位數了;若戰車以緊閉艙蓋方式 前進,狙擊手亦可利用擊毀通訊天線, 或擊爆車外副油箱的方式逼使人員離開車體後,再一一收拾。   對付戰鬥直升機亦然,擊毀其光電觀測器就等於擊毀其耳目,而擊毀其主旋翼 與尾 旋翼,則如同廢其四肢,若是射擊接近排氣孔部位的變速齒輪箱與液壓管 ,亦會造 成飛機失事墜機,不然射擊火箭莢艙派龍包件,造成火箭內燃使彈藥 在未脫離機身前 爆炸,亦是解決攻擊直升機的方式之一。 而通訊車/基地等高精密儀器的破壞則更為簡單,於電源車、泠卻器、通訊天線 與精密 電路、晶片所在位置隨便來上1發子彈,都可以對這些價值不菲的裝備造 成致命性的 破壞;其他像是油料的堆棧點、車輛調度場與彈藥堆集所等地,亦 可以步槍加以破壞 。以油料堆棧點而言,首先必須以1發包鉛軟彈頭擊穿油桶, 但不使其產生爆炸,等 油料外得到處都是後,再以另1發高爆彈、燃燒彈或 曳光彈加以引爆,那時就會一時天雷勾動地火,一發不可收拾。破性狙擊任務 的執行要訣就是,先知道要打什麽 ,再決定用何種彈藥射擊什麽部位,叄個條件 要素都具備的話,任務便不難達成了 。
定點伏擊
由於狙擊點的所在位置考量甚多,尋之不易,一個好的狙擊點不善加利用 實在是太 可惜了,於是便有了定點伏擊。定點伏擊的要求很簡單,在有效 射距與範圍內,解 決一切有價值的目標物,而在人員選擇上,則有一個 狙擊手們都知道的優先序列:
 1. 第一順位是敵方狙擊手,因為唯一會對狙擊手造成威脅的,便是敵 方狙擊手 ,敵方狙擊手永遠列為第一順位。
 2.高階指揮官。
 3.防空飛彈、反裝甲飛彈操作員。
4.重炮觀測手、炮手、炮長、副炮長、機槍射手與迫炮炮長等長程攻 擊武器操作員。
 5.資深士官或士官長。
 6.槍榴彈兵、爆破小組與戰地工兵。
 除了這些優先序列外,其餘目標與執行的先後順序,則由狙擊手自行決定, 而其判 定的標準是對我方威脅性越大者,優先順序越高,不但是人員,裝備 亦然,油料車與 彈藥車的優先序列必然高於人員運輸車的道理永遠是不會更 改的,除非有戰略上的考 量,但那已經不是狙擊手的責任範圍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0 22:0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