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山海關史話

作者:shen fuen  於 2014-3-30 03:1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新話題|通用分類:政經軍事

關鍵詞:山海關, 錦州, 軍事

山海關

遼西走廊面海倚山,自古以來就是從中原到東北的交通要道。遼西走廊東端的軍事要塞錦州。公元91192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以漢俘建錦州。金代屬北京路轄,元代屬大寧路和廣寧府路轄。明代置廣寧衛,廣寧前、后、左、右、中(今錦州)屯衛,以及義州衛、寧遠衛,先屬遼東都指揮使司,后屬遼東巡撫轄。清康熙四年設錦州府

遼西走廊西端最早的軍事要塞是隋唐時期的渝關。樅金伐鼓下渝關,旌旗逶迤碣石間(唐高適《燕歌行》)描繪的就是渝關附近的戰爭畫面。渝關即今山海關西古城村。五代梁貞明三年(917年),契丹攻陷渝關,毀關夷險,將這一帶划入契丹中京道管轄,設遷州(今山海關),潤州(今海港區海陽鎮),在榆河(今戴河)畔,新設了榆關驛(今撫寧榆關鎮)。

洪武十三年十一月,元平章完者不花與乃兒不花率數千蒙古兵入桃林口,寇永平,掠民資畜。明指揮劉廣戰死。千戶王輅分兵在遷民鎮(即遷州)、界嶺口設下埋伏,堵截蒙古兵的歸路。明軍又從燕河營出兵夾擊。元兵退走,到遷民鎮,進入明軍的埋伏圈,平章完者不花被俘,乃兒不花逃遁。這次大捷,引起大將軍徐達對遷民鎮戰略地位的重視

遷民鎮在隋唐渝關東,其地大山北峙,巨海南浸,高嶺東環,石河西繞,形勢險要誠天造地設。於是,洪武十四年(1381年)春正月辛亥(二十五日)大將軍徐達發燕山等衛屯兵萬五千一百人,修永平、界嶺等三十二關。……九月甲申(初三),置山海衛(《盧龍塞略》卷五),衛城定名山海關山海關城,高四丈一尺,周千五百二十八丈,凡八里百三十七步。月城二,水關三居東西南三隅。四門樓,東曰鎮東,西曰迎恩,南曰望洋、北曰威遠,樓各重鍵,豎櫓,圜鋪舍二十有六。池千六百八十餘丈,廣二丈,深二丈三尺。(《盧龍塞略》卷三)它森嚴壁壘,雄踞在遼西走廊西端,成為中原至東北的咽喉要塞。山海衛轄十千戶所,南到海,北到寺兒峪,接一片石關(今九門口)。以西若喜峰,若古北,大關小隘無慮數百,葺壘築塞,既壯且固,所以屏蔽東北,衛安軍民,厥功甚偉(商輅《顯功廟記》)。

徐達築關后一百多年,蒙古兵不敢窺邊關東段,永平府(秦皇島唐山地區)百姓得以享太平商輅《顯功廟記》說得好:若王之設險守國,使百年之間敵國莫能窺其隙,室家得奠其居,其功不亦大乎?因之,山海關士紳百姓感恩戴德,歲時祭祀。

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正式遷都北京以順天府北京為京師。對北京來說,山海關的戰略地位更重要了。遼西走廊從山海關到錦州一路雄關天險作為京師至東北的咽喉要塞,拱衛政治腐朽明王朝近三百年,直到吳三桂為報殺父之仇引清兵入關為至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15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6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7 01:3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