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研討(46)
shen fuen
《周易》的化解思想
《周易》的每一個卦都是一個矛盾的個體,初爻是事之始,上爻是事之終。《周易》作者從分析具體的矛盾發展的過程(爻辭),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如果是吉,你就放心去干;如果是凶,你就要處處小心。
學習《周易》,就是要按事物變化的規律,及時察覺變化的苗頭,推知可能的結果,以採取正確的應對措施,從而趨吉避凶。紙上談「兵」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周易》的哲理,常常在文字之外的「意」上。所以必須結合豐富的歷史社會實踐,才可能對卦象,卦爻辭有較客觀的認識。
化解訟事
《訟》事的起因是「有孚窒」,即誠信遭到了破壞。百姓相互欺詐,合約都可以推翻。訟事應該以調解為主,執法者要用法律調解訟事。文王對芮、虞兩國之訟事就是用和解的方法。調解訟事說不定會小有言,說不定會赦免了小人。但是「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解卦)。
化險為夷,化敵為友
《周易》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哲學命題——化險為夷,化敵為友。
「帝乙歸妹」,就是以和親的方式化敵為友。
「見大人」,就是求得長者或上級的支持,化險為夷。
「得尚於中行」,就是以居中的、不選邊站的方法化險為夷。
圍獵要三面驅趕,「網開一面」(比卦),以暫時減少敵對勢力。
對「不速之客」,「敬之終吉」(需卦)。
對待有野心的人,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損卦)
以「革」改命,武力解決
而對解決另外一種矛盾,調解就不行了,得用「革」,用武力的辦法解決矛盾。《革》卦寫的是「湯武革命」。卦中提出解決對於殷紂,要有「虎變」、「豹變」的決心和膽量。
《師》卦說的是要動用軍隊。動用軍隊要出師有名,「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謙卦)。要嚴肅,「王三賜命」(師卦),再三地發布命令。商王伐夏時開了一個誓師大會,商王說「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尚書·湯誓》)。武王伐紂時也開了一個誓師大會,武王說「惟恭行天之罰」《尚書甘誓牧》,都說自己是正義的,是「行天之罰」,「替天行道」,以此來發動聚集民眾。
動用軍隊要選好主帥,「長子帥師,弟子輿屍」(師卦),「王用出征,其有嘉折首,獲匪之丑」(離卦)。武王伐紂時,是打著文王的名義,前線最高統帥是呂尚(姜子牙),「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詩經·大明》),所以才取得了這樣大的勝利;如若換了一個人,則可能是「輿屍」而歸。
動用軍隊要紀律嚴明,「師出以律,否臧凶」(師卦)。要一鼓作氣,要「晉其角」、「晉如摧如」(晉卦),不給敵人以喘息的機會。
《周易》還提出了許多古老的處事治家的哲學思想,如舍體元之剛取柔,沒有災難;事物都是相互聯繫的,「拔茅茹以其匯」(泰否卦),牽一髮而動全身;要知己知彼,「視履考祥」(履卦);決斷要慎重,要權衡利弊,小心「或益之十朋之龜」(損益卦);無論做什麼事情,「立心勿恆,凶」(益卦)。有誠信,有威嚴是立家的原則,「有孚威如,終吉」(家人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