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宗鏡錄略講上冊,30

作者:chico  於 2010-8-4 03:5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大德開示|通用分類:流水日記

 

但汝下劣,未能於中圓自在慧,故我宣揚,令汝但於一門深入,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凈。

佛說因為你們智慧太低下,不能在這個中間 『圓自在慧』。六根根器不利,拿現代話來講,就是頭腦不俐落。我們平常講學佛有鈍根、利根的差別,鈍利二字要特別注意!以佛法的道理,人的根性有利鈍,利 鈍也就是智愚的不同,實際上世界上沒有笨人。所以儒家教我們不要輕視任何人。每個人都要自重,但如果自己認為了不起,那已經是自輕。

每個人的聰明相等,不過表現的程度有快 慢,鈍刀和快刀切肉,雖然時間上有差別,結果還是一個,你不能說那把鈍刀不是刀。笨的人告訴他一件事,也許他三天才轉過腦筋來,也許碰了釘子吃了虧才變聰 明。聰明人事情一來,馬上反應此事會吃虧上當,不幹。我經常覺得,世界上沒有一個笨人,你騙一個人,他總歸會變聰明,至少臨死會恍然大悟某件事上了當。當 然也有人被騙死了他不知道,我想來生一定知道。

所以佛說阿難,你們的根器下劣,並不是下 劣的人就無可救藥,沒有這回事!因為根器下劣,在這個中間不能圓自在慧,什麼中間?就是各種修行方法,念佛也好,數息觀也好,做別的止觀也好、密宗也好、 顯教也好,方法沒有什麼不對,但在這個中間差一個東西,什麼東西?『圓自在慧』,圓融無礙的智慧,也就是能融會貫通的智慧。這個智慧哪裡來的?是你自己原 有的,所謂『觀自在』,你要自己把這個慧根找出來。找出慧根后還要發展培養力量,此謂之『慧力』

成佛有十力。從佛學的觀點來看,只有佛有 十力,智慧是一種大力。我們靜坐、修止觀,用各種方法培養慧根變成慧力;慧力到達后,智慧自然開發。

成了佛悟了道的慧力就叫『自然智』,也叫 『無師智』,不是沒有老師,而是他本身已跟老師到達一樣的境界。同樣道理,諸佛是我們的老師,如果你也到達那個無師智境界,你也是佛。自然智並不是外來 的,是我們每個人本有的東西,之所以沒有見到道的究竟,是不能圓融自在,所以不能發展成就自己的自在慧。那麼,怎麼辦呢?

 一門深入

佛說:『故我宣揚,令汝但於一門深入』, 沒有第二個辦法,你不要想另外去求一個慧,只有走禪定的路子,禪定沒有第二個辦法,只有打坐的路子。打坐不是定,打坐只是練習修定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如 果認為打坐就是定,那你大錯特錯!真得了定,站著、走路、做事忙著,乃至辦公、讀書,都在定境中,那個才是定。不過要到達此境必須先從打坐做起。所以打坐 有如此重要!

打坐是修定最基本的一步,所以佛說他自己 宣揚、教化,其實也是教我們一門深入,每個人把握對自己最適合的一個方法,不管是參禪、修觀行,也不管什麼打坐,甚至於世間法的打坐都可以。所謂世間法的 打坐,譬如練武功的修看香頭、看光,真正練成以後,也會忘掉自己、沒有身體的感覺,同你學佛打坐忘我忘身的感覺一樣。很簡單,人的肉體總是身、心兩個家 伙,這兩樣到達某一個境界、程度,它的感受大體上差不多。

所以你只要依這個方法一門深入,進入專一 的境界,『入一無妄』,沒有任何妄心妄念。大家念佛為什麼要先念到一心不亂呢?心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意念知道自己只有這個佛號,眼睛也不看。如果還 是:阿彌陀佛,冷氣太吵,阿彌陀佛,身體不舒服……那根本沒有專一。我們想想看,念佛也好、念咒子也好,大家一點都不專一。有些人修密宗,唉呀!念了五千 遍了,怎麼沒有神通、沒有光,阿彌陀佛、唵嘛咪叭咪吽……,唉!怎麼看不見菩薩?這根本沒有專一,沒有用!

要『入一無妄』,專一是最基本的一步。到 達以後,『彼六知根一時清凈』,進一步連『一』也沒有了。這時眼耳鼻舌身意、生理、心理作用,知覺感覺統統沒有了!彼,指生理上、心理上。這六根一時清 凈,才可以到達清凈法身的境界。這其中有好幾個層次,先要選擇一個方法一門深入,深入到什麼程度?進入專一境界,沒有其他妄念,『無妄』就是既不昏沉又不 散亂。那麼,這還不算數,再進一步,到達六根六塵『—時清凈』。『一時』是頓悟,立刻到達。由『一門深入』、 『入一無妄』是一個程式:到達『彼六知根一時清凈』,這個時候頓悟到則沒有程式,等於電燈開關,一開全亮。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7 00:5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