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無我與觀無我

作者:chico  於 2014-9-17 07:1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關鍵詞:婆羅門, 印度, 如何


釋青平

三、佛陀所謂「無我

  在《四部阿含》中,佛陀幾乎總是用著一種固定的語式,在說明著「無我」的問題,這就是:「色者無常。無常者即是苦。苦者是 無我。無我者即是空。空者非有非不有。亦復無我……,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以此,我們可以理解,「無我」的提出,首先與「無常」相關。常,指的是事物的存在狀態恆常不易。因為一切俱為無常,故色受想行識亦為無常。又因為色受想行識俱為無常,故而「無常者即是苦」。而這后一句話所包含的內在含義便是:「無無常者即是無苦」,無無常即恆常,可見,只有事物的存在狀態恆常不易,才是不苦。「苦者是無我」,這句話所包含的內在含義同樣就是:「無苦者是無無我」,無無我即有我,可見,我、即意味著不苦、同時意味著事物的存在狀態恆常不易。由此,我們便可洞見在佛陀時代,古印度思想(以婆羅門思想為主流)對「我」是如 何理解的,在這種思想中,「我」便意味著是一恆常不易、常樂不苦的存在狀態。佛陀提出「無我」的觀念,針鋒相對著的,正是當時印度思想對「我」的這種理 解。佛陀「無我」觀的提出,已蘊含著思想上的巨大變革與更新。它明白昭示:正由於色受想行識等乃至一切俱為無常,俱不可恆常不易,故而是苦,故而才是無我。

  也因為一切俱為無常,俱不可恆常不易,故而「無我者即是空」。「空」可以有兩層含義:其一,是與「實」相對的「空」,乃意指其內容,究竟所體現的真不真實;其二,是與「有」相對的「空」,乃指其本體上的含義,到底有沒有自性存在、恆常不變的本體。就其第一層含義而言,「空」意味其內容所體現的「不真 實」,這與「無恆常」密切相關,因為其存在狀態變動不居,所以它永遠無法體現出穩固不變的內容。故而,我們甚至無法確指它到底是什麼,更無法以某時某刻的狀態,去指稱它具體體現出了什麼樣的內容才是它的真實內容,因為某時某刻本來就稍縱即逝,而另時另刻,其內容又已發生了巨大改變。所以,就它永遠無法體現出實實在在的真實內容而言,它就是「空」。「空者非有非不有」,也包含了這樣的含義:你不能說它就是什麼,因為它永遠沒有恆常不變的內容;你也不能說它就不是什麼,因為儘管它的內容始終在變,但它還是「有」內容。


  再從第二層含義上說,「空」意味著並無自性存在、恆常不變的本體。這從另一則資料可以參證,佛陀在《央掘魔經卷第二》中說道:「不知如來隱覆之說。謂法無我。墮愚痴燈如蛾投火。諸佛如來所不得者。謂過去一切諸佛世尊。於一切眾生所極方便心無如來藏不可得。現在一切諸佛世尊。於一切眾生所極方便心無我性不可得。未來一切諸佛世尊。於一切眾生所極方便心無自性不可得。三世一切聲聞緣覺。於一切眾生所極方便心無如來藏亦不可得。此是如來偈之正義」(注 24),由這一則資料我們可以看到,「法無我」等於「無如來藏」,也等於「無我性」、等於「無自性」。 我們可知,「自性」意味著是「永遠存續(常)、自主獨立存在(一)、中心之所有主(主)、支配一切(宰)」的本體(注25)。故而,「無我者即是空」,在更深一層的意義上說,正說明了「無我性」即等於 「無自性」,這也就同時否定了「常一主宰」之本體的存在。

  由此,我們已經大體可以看到,佛陀之所謂「無我」歸結起來至少有這三層的含義:就其存在狀態而言,它 「無恆常」;就其所體現的內容而言,它「不真 實」;就其本體論的意義而言,它「無自性」。故而我們可以歸納佛陀所說的「無我」,其具體含義即是:「無恆常、真實、自性的我」。

  現在讓我們從《四部阿含》中細尋佛陀對「無我」的種種具體論述。以此來考察佛陀「無我」之深意,同時印證上面所作的論述。在《雜阿含經卷第二(三三)》中佛陀告諸比丘:「色非是我。若色是我者。不應於色病苦生。亦不應於色慾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無我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於色慾令如是不令如是。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比丘。於意云何。色為是常為無常耶。比丘白佛。無常世尊。比丘若無常者是苦不。比丘白佛。是苦世尊。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於中寧見有我異我相在不。比丘白佛。不也世尊。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丑。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觀察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注26)在這裡,佛陀從「色病苦生」的角度講了色、受、想、行、識俱為無常的道理,並告誡 比丘們應以「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的方式「如是觀察受想行識」。

  在《雜阿含經卷第二(三四)》中佛陀告五比丘:「色非有我。若色有我者。於色不應病苦生。亦不得於色慾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無我故。於色有病有苦生。 亦得於色慾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比丘。於意云何。色為是南為無常耶。比丘白佛。無常世尊。比丘。若無常者是苦耶。比丘白佛。是苦世尊。比 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寧於中見是我異我相在不。比丘白佛。不也世尊。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丑。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實觀察。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比丘。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見非我非我所。如是觀察。於諸世 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注27)在這裡,佛陀同樣從「色有病有苦生」講了色、受、想、行、識俱為無常的道理,並告誡比丘們應「見 非我非我所」,如此方能無所取、無所著,才可以「自覺涅槃」

  在《雜阿含經卷第三(五八)》中,佛陀告回答某比丘的疑惑:「爾時會中復有異比丘。鈍根無知。在無明起惡邪見。而作是念。若無我者。作無我業。於未來 世。誰當受報。爾時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諸比丘。於此眾中。若有愚痴人。無智明。而作是念。若色無我。受想行識無我。作無我業。誰當受報。如是所疑。 先以解釋。彼云何比丘色為常耶。為非常耶。答言。無常世尊。若無常者是苦耶答言。是苦世尊。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於中寧見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世尊。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比丘。若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丑。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是見者。是為 正見。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多聞弟子。如是觀者便修厭。厭已離欲。離欲已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注28)這裡,佛 陀從色、受、想、行、識俱為無常,開示了觀「無我」的方法,並勸導弟子們如何生起修厭離欲之心。

  在《雜阿含經卷第三(七六)》中,佛陀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何等為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汝等比丘。當觀察於色。觀察色已。見有我異我相在不。諸 比丘白佛言。不也世尊。佛告比丘。善哉善哉。色無我。無我者則無常。無常者則是苦。若苦者。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當作是觀。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多聞 聖弟子。於此五受陰。觀察非我非我所。如是觀察已。於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者。則無所著。無所著者。自覺涅槃」(注29)這裡,從觀察色究竟是「有我 相」、還是「異我相」入手,領悟色受想行識等俱無我、也無常、也是苦、且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只有如是觀察,才能於世間無所取、無所著,才能自覺涅槃。

  在《別譯雜阿含經卷第十一(二○二)》中長者須達多批評諸外道之邪見時說:「如我所見。一切眾生悉是有為。從諸因緣和合而有。言因緣者。即是業也。若 假因緣和合有者。即是無常。無常即苦。苦即無我。以是義故。我於諸見。心無存著。汝諸外道。作如是言。一切諸法常。唯此為實。余皆妄語。如此計者。乃是眾 苦之根本也。以貪著斯諸邪見者。與苦相應。能忍大苦。於生死中。受無窮苦。皆由計有。世界是常。乃至死後非生於彼。非不生彼。如斯諸見。實是有為業集因緣 之所和合。以此推之。當知無常。無常即苦。苦即無我。」(注30)這裡,須達多長者解釋了一切「有」不過假因緣而和合,俱是無常,故而是苦,故而無我。同 時,須達多長者還指出,執「一切諸法常」的謬見,「乃是眾苦之根本」。

  在《別譯雜阿含經卷第十六(三三0)》中佛陀告諸比丘:「色為是常是無常乎。諸比丘白佛言。世尊。色是無常。佛復問言。色若無常。為當是苦。為非苦 手。比丘對曰。無常故苦。佛復告言。若無常苦是敗壞法。於此法中。賢聖第子計有我及我所不。比丘對曰。不也世尊。佛復告曰。受想行識為是常耶為無常手。不 丘對曰。斯皆無常。佛復問言。若是無常為是苦耶為非苦耶。比丘對曰。無常故苦。佛又問言。若無常苦是敗壞法。賢聖弟子寧計是中我我所不。比丘對曰。不也世 尊。佛告比丘。善哉善哉。色是無常。無常故即無我。若無有我則無我所。如是知實正慧觀察。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比丘。若有是色乃至少時。過去未來現在。 若內若外若近若遠。此盡無我及以我所。如是稱實正見所見。若受想若行若識。若多若少若內若外若近若遠。過去未來現在,都無有我亦無我所。如實知見。賢聖弟 子見事已。即名多聞。於色厭惡。受想行識亦生厭惡。以厭惡故得離欲。得離欲故則解脫。得解脫故則解脫知見。若得解脫知見。即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 辦。更不受有」(注31)這裡,佛陀教導諸比丘該如何從色、受、想、行、識入手正觀無常、體悟無我。

  在《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四(六)》中一沙彌已證阿羅漢,佛陀問他如何解證佛法、併除去心中的疑惑,沙彌回答:「色者無常。無常者即是苦。苦者是無我。 無我者即是空。空者非有非不有。亦復無我。如是智者所覺知。痛想行識無常。無常者是苦。苦者無我。無我者是空。空者非有非不有。此智者所覺知。此盛陰無常 苦空無我非有。多諸苦惱不可療治。恆臭處不可久保悉觀無有我。今日觀察此法。便為見如來已」(注32)

  在《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一0)》中佛陀與耆那教的教主尼健子相論議:「佛告尼健子。我之所說。色者無常。無常即是苦。苦者即是無我。無我者即是空。 空者彼非我有。我非彼有。痛想行識及五盛陰皆悉無常。無常即是苦。苦者無我。無我者是空。空者彼非我有。我非彼有。我之教誡其義如是。尼健子報曰。我不樂 聞此義。所以然者。如我所解義。色者是常。世尊告曰。汝今且專心意思惟妙理。然後說之。」(注33)

  在《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五(四)》中,舍利弗問諸比丘,該如何回答他人對佛法的提問,諸比丘回答:「設當有人來問者。我當以此義報之。色者無常。其無 常者即是苦也。苦者無我。無我者空。以空無我彼空。如是智者之所觀也。痛想行識亦復無常苦空無我。其實空者彼無我空。如是智者之所學也。此五盛陰皆空皆 寂」(注34)

四、如何觀「無我」

  既然已如上文所言「無我」觀如此重要,是生死解脫的關鍵,也是自覺涅槃的要津。那麼,該如何去「觀無我」呢?在《四部阿含》中,還涉及到了許多應如何「觀無我」的方法,讓我們也逐一作個考察。

  在《四部阿含》中,對「觀無我」闡述得最詳盡的是《雜阿含經卷第十一(二七六)》,尊者難陀為諸比丘尼說法,詳細解釋了「觀無我」的種種方法:「爾時尊者難陀。告諸比丘尼。云何姊妹。於眼內入處觀察。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尊者難陀。耳鼻舌身意。內入處觀察。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尊者難 陀。所以者何。尊者難陀。我等已曾於此法。如實知見。於六內入處。觀察無我。……色外入處。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尊者難陀。聲香味觸法。外入處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尊者難陀。所以者何。尊者難陀。我已曾於六外入處。如實觀察無我。……若緣眼色生眼識。彼眼識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尊者難陀。耳鼻舌身意法緣生意識。彼意識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尊者難陀。所以者何。我已曾於此六識身。如實觀察無我。……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生觸。彼觸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尊者難陀。耳鼻舌身意法緣生意識。三事和合生觸。彼觸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尊者難陀。所以者何。我已曾於此六觸。觀察如實無我。……緣眼色生眼觸。三事和合觸。觸緣受。彼觸緣受。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尊者難陀。耳鼻舌身意法緣生意識。三事和合觸。觸緣受。彼受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尊者難陀。所以者何。我等曾於此六受身。如實觀察無我。……三事和合生觸。觸緣想。彼想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尊者難陀。耳鼻舌身意法緣生意識。三事和合生觸。觸緣想。彼想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尊者難陀。所以者何。我曾於此六想身。如實觀察無我。…… 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緣思。彼思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尊者難陀。耳鼻舌身意法緣生意識。三事和合觸。觸緣思。彼思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 不也。尊者難陀。所以者何。我曾於此六思身。如實觀察無我。……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緣愛。彼愛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尊者難陀。耳鼻舌身 意法緣生意識。三事和合觸。觸緣受。彼愛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尊者難陀。所以者何。我曾於此六愛身。如實觀察無我。……應如是觀察。彼彼法緣。生 彼彼法。彼彼法緣滅。彼彼生法。亦復隨滅息沒。寂靜清涼真實。……多聞聖弟子。以智能利刀。斷截一切結縛使煩惱上煩惱纏。是故諸姊妹。當如是學。於所可樂法。心不應著。斷除貪故。所可瞋法。不應生瞋。斷除瞋故。所可痴法。不應生痴。斷除痴故。於五受陰。當觀生滅。於六觸入處。當觀集滅。於四念處。當善繫心。住七覺分。修七覺分已。於其欲漏心不緣著。心得解脫。於其有漏心不緣著。心得解脫。於無明漏心不緣著。心得解脫。諸姊妹。當如是學」(注35)在這部 經中,「無我」是從「六內入處」到「六外入處」、再到「六識身」、「六觸」、「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六愛身」逐一遍觀,俱知「無我」,從 而斷除貪、嗔、痴,心得解脫。

  在《鐵城泥犁經》經中,佛陀對頻婆娑羅王說道「大王。當知色有生有滅。了知此色有生有滅。受想行識亦復生滅。而彼蘊法當知有生即知有滅。大王。此色蘊 法。若善男子。能實了知有生即滅。色蘊本空色蘊既空生即非生。生既無生滅何所滅。色蘊如是諸蘊皆然。若善男子。了知此已。即悟諸蘊不生不滅無住無行即無有 我。……苾芻。若無我說我。是即愚痴少聞凡夫異生我相。苾芻。當知我本無我復無我者。而諸苦法。若作生想苦蘊即生。若作滅想苦蘊即滅。及與諸行。若作生想 諸行即生。若作滅想諸行即滅。此因此緣生諸行法。以此行緣即有生滅。我於如是。如實了知生滅法已。乃可告語一切眾生。」(注36)在此經中,佛陀說明了 「若作生想苦蘊即生。若作滅想苦蘊即滅」的道理,所以只有觀「無有我」,便可悟入「諸蘊不生不滅無住無行」的甚深境界。

  在《雜阿含經卷第八(一九五)》中,佛陀告諸比丘:「一切無常。云何一切無常。謂眼無常。若色眼識眼觸。若眼觸因緣生受。苦覺樂覺不苦不樂覺。彼亦無 常。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於眼生厭。若色眼識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苦覺樂覺不苦不樂覺。於彼生厭。耳鼻舌身意。聲香味觸法。意 觸意觸。意觸因緣生受。苦覺樂覺不苦不樂覺。彼亦生厭。厭故不樂。不樂故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佛說此經已。諸比 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如無常經。如是苦空無我。亦如是說」(注37)此經中,佛陀教示應從「眼耳鼻舌身意」處觀無常,從而於中生厭,再從「色聲香味觸 法」處觀無常,亦得於中生厭,以此獲得解脫知見。

  在《雜阿含經卷第八(二0二)》經中,佛告某比丘如何才能讓我見次第而斷,並生起無我之見:「佛告彼比丘。於眼正觀無常。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 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正觀無我。如是乃至。意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正觀無我。比丘。如是知如是見。次第我見斷。無我見生。」(注 38)此經中,佛陀講解了先從眼處正觀無常、然後從而正觀無我的方法。
  在《雜阿舍經卷第八(二○八)》經中,佛陀告諸比丘:「過去未來眼無常。肉現在眼。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不顧過去眼。不欣未來眼。於現在眼。厭不樂 離欲向厭。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如無常。苦空無我。亦如是說。如內入處四經。如是外入處。色聲香味觸法四經。內 外入處四經。亦如是說」(注39)此經中,佛陀教示,應觀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俱為無常,故而不應染著其現在的狀態、更不應染著其過去及其未來的狀 態,而應能離欲向厭。

  在《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六(一)》經中, 眾多比丘到向舍利弗請教如何才能成就果位,舍利弗回答道:「戒成就比丘。當思惟五盛陰無常為苦為惱為多痛 畏。亦當思惟苦空無我。云何為五。所謂色陰痛陰想陰行陰識陰。爾時戒成就比丘。思惟此五盛陰。便成須陀洹道。……須陀洹比丘。亦當思惟此五盛陰為苦為惱為 多痛畏。亦當思惟苦空無我。諸賢當知。若須陀恆比丘。思惟此五盛陰時。便成斯陀含果。……斯陀含比丘。亦當思惟此五盛陰為苦為惱為多痛畏。亦當思惟苦空無 我。爾時斯陀含比丘。當思惟此五盛陰時。便成阿那含果。……阿那含比丘。亦當思惟此五盛陰為苦為惱為多痛畏。亦當思惟此五盛陰。時便成阿羅漢。……阿羅漢 比丘。所作以過更不造行。有漏心得解脫。不向五趣生死之海。更不受有有所造作。是故諸賢。持戒比丘須陀恆斯陀含阿那含。當思惟此五盛陰。如是諸比丘當作是 學」(注40)在此經中,舍利弗教示我們,只有思惟五盛陰無常、為苦、為惱、為多痛畏,同時思惟苦空無我的道理,才能次第成就須陀恆、斯陀含、阿羅漢等果位。

  最後,讓我們再以《四部阿含》中的一段資料來結束本文,在《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一(五七五)》經中:「爾時質多羅長者病苦。 諸親圍遶。有眾多諸天。來詣長者所。語質多羅長者言。長者。汝當發願得作轉輪王。質多羅長者語諸天言。若作轉輪王。彼亦無常苦空無我。……如世尊說。五下分結我不見有我。不自見一結不斷。若結不斷。則還生此世」(注41)由此可見,即便尊貴而如轉輪聖王,他也免不了無常的成住壞滅、免不了是苦是空是無我。 可見,人天之所求,終歸是不究竟的。那人生的希望又在哪裡呢?那就只有解脫輪迴的鎖鏈,而趨歸於究竟涅槃了。但我們永遠不應忘卻質多羅長老的那句話: 「(應)五下分結我不見有我,不自見一結不斷。若結不斷,則還生此世」。遙遙無期的生死流轉,乃是啟始於執著「有我」的那一未斷的無明,所以解脫生死的第 一步,便應從「無我」開始觀起。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03:3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