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逆境、順境、念佛

作者:chico  於 2008-8-12 12:5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1評論

我們的業障重,真的是罪孽深重,過去無量劫造的,這一生當中也造得不少。沒學佛之前你造,學了佛之後,到今天還是造,心裡想不造,可是起心動念還是造。這原因是什麼?懂得不夠透徹。經教上縱然下了不少功夫,也能夠登台講經,境界轉不過來,所學習的不徹底,半信半疑,所以在境界當中你轉不過來。《楞嚴》上佛說得好,「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要會轉,你只要會轉,沒有一個境界不是好境界,統統是佛境界。

逆境、惡緣是好境界,怎麼是好境界?幫助我消業障,無始劫造的業障,不在這個境界裡頭,你業障怎麼能消除?你們在《金剛經》上看到,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那是根本業障消除掉了,所以菩薩成佛。歌利王對他大恩大德,誰懂得?菩薩懂得,只有忍辱仙人懂得,別的人不知道。我們凡夫要遭到這樣的冤枉、委屈,那不是一身的煩惱?瞋恨、報復、不平,那是罪上又加罪。轉不過不來,罪上加罪;轉過來的時候,無始劫的業障統統消除了。轉境界要靠智慧,定功不行,定能夠伏煩惱,忍住,忍住到忍無可忍的時候就爆發了;所以定能夠伏,不能夠化解。慧能化解,智慧一開之後,化掉了,一到面前就化掉了。所以沒有一個境界不是好境界,沒有一個緣不是善緣。學佛沒有別的,學得跟諸佛如來一樣,會轉。

順境裡面,順境比逆境還要麻煩,順境之害,你自己一點警覺心都沒有,你起貪痴,那個麻煩大了,比瞋恚嚴重多了。所以,小乘在逆境裡面修,大乘在順境裡頭修,太不容易了。諸位在《華嚴》上可以看到,善財他在順境當中修,沒有一絲毫貪著。你看五十三參,最後「戀德禮辭」,戀德是感恩,禮辭是一點都不染著,他成功了。順境比逆境難修!順逆境界,善惡之緣,統統都能夠不染著,這才得大自在,這才真正能說隨緣。

念佛非常要緊,念佛是念覺,念念覺而不迷,叫做念佛。不一定是口裡頭一天到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一定。你一天到晚一句阿彌陀佛也沒有念,念念覺而不迷,就是念佛,真念佛,那不是假念佛。口裡頭念阿彌陀佛,遇到事情還迷惑顛倒,這個不行,沒有用處的。寒山、拾得說過,那樣的人叫「喊破喉嚨也枉然」,所謂「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佛是覺而不迷,念念都是覺而不迷,對於事實真相完全了解。念念能夠(我們覺察是不容易,覺察不到這是事實,念念要想著,觀想,這個我們可以做)觀想一切萬法,包括自己身體,剎那生滅。你能常常這樣想,你才曉得這個東西是假的,幻相、假相,根本不存在。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人間的盒子 2008-8-12 13:08
不管懂不懂,踩了再說。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10:5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