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無我 【雜阿含】34

作者:chico  於 2012-12-29 01:4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經典摘錄|通用分類:流水日記

關鍵詞:, , 鹿野苑, 波羅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爾時。世尊告餘五比丘。色非有我。若色有我者。於色不應病.苦生。亦不得於色慾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無我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於色慾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比丘。於意云何。色為是常.為無常耶
比丘白佛。無常。世尊
比丘。若無常者。是苦耶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比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寧於中見是我.異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丑。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實觀察。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比丘。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見非我.非我所。如是觀察。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盤。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餘五比丘不起諸漏。心得解脫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如是我聞

  一時住波羅
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爾時,世尊告餘五比丘

  「色非有我,若色有我者,於色不應病苦生,亦不得於色慾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無我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於色慾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比丘!於意云何?色為是常、為無常耶?」
  比丘白佛:「無常,世尊!」
  「比丘!若無常者,是苦耶?」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比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寧於中見是我、異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是故,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實觀察;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比丘!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見非我、非我所,如是觀察,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餘五比丘不起諸漏,心得解脫。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
相應部22相應59經/無我相經(蘊相應/蘊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有一次,世尊住在波羅奈鹿野苑的仙人墜落處。
  在那裡,世尊召喚[那]群五比丘們:
  「比丘們!」
  「尊師!」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世尊這麼說:
  「比丘們!色無我。比丘們!因為,如果色有我,色不應導致病苦,也應能願色為:『我的色要這樣;我的色不要這樣。』但,比丘們!因為色無我,因此,色導致病苦,也不能願色為:『我的色要這樣;我的色不要這樣。』

  比丘們!受無我。比丘們!因為,如果受有我,受不應導致病苦,也應能願受為:『我的受要這樣;我的受不要這樣。』但,比丘們!因為受無我,因此,受導致病苦,也不能願受為:『我的受要這樣;我的受不要這樣。』

     比丘們!想無我……(中略)比丘們!行無我。比丘們!因為,如果行有我,行不應導致病 苦,也應能願行為:『我的行要這樣;我的行不要這樣。』但,比丘們!因為行無我,因此,行導致病苦,也不能願行為:『我的行要這樣;我的行不要這樣。』比丘們!識無我。比丘們!因為,如果識有我,識不應導致病苦,也應能願識為:『我的識要這樣;我的識不要這樣。』但,比丘們!因為識無我,因此,識導致病 苦,也不能願識為:『我的識要這樣;我的識不要這樣。』

  比丘們!你們怎麼想:色是常的,還是無常的呢?」
  「無常的,大德!」
  「而凡為無常的,是苦的,還是樂的呢?」
  「苦的,大德!」
  「而凡為無常的、苦的、變易法,你們適合認為:『這是我的,我是這個,這是我的真我』嗎?」
  「不,大德!」
  「受……想……行……識是常的,或是無常的呢?」
  「無常的,大德!」
  「而凡為無常的,是苦的,或是樂的呢?」
  「苦的,大德!」
  「而凡為無常的、苦的、變易法,你們適合認為:『這是我的,我是這個,這是我的真我』嗎?」
  「不,大德!」
  「比丘們!因此,在這裡,凡任何色,不論過去、未來、現在,或內、或外,或粗、或細,或下劣、或勝妙,或遠、或近,所有色應該以正確之慧被這樣如實看作:『這不是我的我不是這個這不是我的真我。』

  凡任何受,不論過去、未來、現在,或內、或外,……(中略)或遠、或近,所有受應該以正確之慧被這樣如實看作:『這不是我的,我不是這個,這 不是我的真我。』凡任何想……(中略)凡任何行,不論過去、未來、現在,或內、或外,……(中略)或遠、或近,所有行應該以正確之慧被這樣如實看作:『這不是我的,我不是這個,這不是我的真我。』凡任何識,不論過去、未來、現在,或內、或外,或粗、或細,或下劣、或勝妙,或遠、或近,所有識應該以正確之慧被這樣如實看作:『這不是我的,我不是這個,這不是我的真我。』

  比丘們!當這麼看時,已受教導的聖弟子在色上厭,在受上厭,在想上厭,在行上厭,在識上厭;厭者離染,經由離貪而解脫,當解脫時,有『[這是]解脫』之智,他了知:『出生已盡,梵行已完成,應該作的已作,不再有這樣[輪迴]的狀態了。』」

  這就是世尊所說,[那]群悅意的五比丘們歡喜世尊所說。

  而當這個開示被說時,[那]群五比丘們的心以不執取而從諸煩惱解脫。
。。。。。。。。。。。。。。。。。。。。。。。。。。。。。。。。。。。。。。。
此處的  「我」  為主宰、自在、常一之義。

色法里,作不了主。人都想漂亮俊美,可自己的色身長成什麼樣,做不了主。否則,就沒有美容這個行業,更不需要醫藥了。色身一天天變老,今天這疼,明天那痛。也無自在可言。 人之所以認為有「我」 是心法--受想行識的作用。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7:5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