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朋友講,佛教消極悲觀. 人生怎麼是苦,樂子不少哇。 我說,佛法是讓你認識人生中的苦,教人如何離苦得樂。
人生到底苦不苦,易經講得很清楚,就是「吉凶悔吝「四個字。吉凶,都知道是什麼。悔吝,用現在的話來講,憂愁煩惱。每個人從生到死,好的佔25%,其餘75% 都是不如意的。
根據南傳佛教中的《長部》描述,佛陀把「苦」分為十一種:生、老、死、愁、苦、憂、惱、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最後概括的說「五取蘊即苦」。
身體的苦是老、病、死。老苦,過了40歲體會更深。首先體力不如年輕了,隨後頭白眼花,躺下睡不著,坐著睡不醒。眼前的事記不住,陳芝麻爛糠忘不了。大病不要講,終日輾轉病榻,時痛時昏,拿葯當飯吃,就一個感冒也能讓人難受好幾天。能說不苦嗎?再說死,知道逃不了,但對死都有恐懼,不樂意離開這個世界。沒幾個能無病無災考終命的。
再說心苦。首先愛別離苦, 失過戀的朋友都知道那是什麼滋味。親愛的人離世又何等刻骨銘心。 心愛的物件消失、毀滅,也身心交瘁。 幸福的家庭,讓小三插了一杠子,搞得雞飛狗跳牆。怨憎會苦,所嫌怨的人事物,因相遇而憤懣不已,咬牙切齒,常思仇報。求不得苦,愛樂某事物,極力求之,而不能可得,飽受失意喪志的苦。喜歡那個靚妹,百般討好,人家就是看不上你。不苦嗎? 就是讓倆美妹喜歡上了,不知選那個,也煩惱啊。一天十二個時辰,凡夫貪念,淫念,嫉妒念,褊急念,高己卑人念,憶往期來念,恩仇報復念,憧憧於胸,不可紀極。睡著了也不老實,夢裡還著急上火。
註:本人佛門外消遣佛法,所有言說,非佛門正知正見,敬請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