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乾坤消息 抄自(讀易簡說)

作者:chico  於 2012-10-9 11:3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易經|通用分類:流水日記|已有6評論

  以卦氣解說周易,是漢學家的特色。卦氣之說,出於易緯稽覽圖,四庫全書提要以為稽覽 圖「蓋即孟喜京房之學所自出,漢世大儒言易者,悉本於此。」清儒惠氏棟所著易漢學,首為卦氣圖說,卷一有孟氏卦氣圖,其中辟卦十二,稱為消息卦,其實就是 乾坤十二畫,所以,乾令升注乾坤二卦時,就用消息卦解釋十二爻。

  乾氏注乾六爻:「陽在初九,十一月之時,自復來也。陽在九二,十二月之時,自臨來也。陽在九三,正月之時,自泰來也。陽氣在四,二月之時,自大壯來也。陽在九五,三月之時,自夬來也。陽在上九,四月之時也。」

  乾氏注坤六爻:「陰氣在初,五月之時,自姤來也。陰氣在二,六月之時,自遯來也。陰氣在三,七月之時,自否來也。陰氣在四,八月之時,自觀來也。陰氣在五,九月之時,自剝來也。陰在上六,十月之時也。」

  十二消息卦,就是一年十二月陰陽之氣消長的現象。以陰消陽稱為消,陽氣生長稱為息。十月是純坤之卦,陰氣滿天。到了十一月,一陽始生,坤的內卦變為震,此即地雷復 。陽氣續息至九二,是為十二月臨,九三為正月泰,九四為二月大壯,九五為三月夬,上九為四月純乾。到了五月,一陰始生,坤的陰氣開始消陽,陰氣在初,乾的內卦變為巽,是為天風姤 。陰氣續消至二,為六月遯,至三為七月否,至四為八月觀,至五為九月剝,至上六為十月純坤。然後又是十一月復,陰陽消息,循環無窮。如此乾坤十二爻配屬十二月陰陽消息。乾氏之注,可一目了然。

  豐卦彖傳說:「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 乎。」王輔嗣註:「豐之為用,困於昃食者也。施於未足則尚豐,施於已盈則方溢,不可以為常,故具陳消息之道者也。」孔氏正義說:「此孔子因豐設戒。盛必有 衰,自然常理。」又說:「天地日月尚不能我,況於人與鬼神,而能長保盈盛乎。勉令及時修德,仍戒居存慮亡也。」

  從豐彖傳以及註疏之意可知,人在天地之間,不能置身於乾坤消息之外,則唯有「及時修德」以及「居存慮亡」,始能解決無常的問題,以及在無常中如何防杜凶禍。而修德與慮亡的含義即在乾坤消息之中。如乾「初九,潛龍,勿用。」坤「初六,履霜,堅冰至。」

  乾卦初九來自復卦初九,乾初就是復初。復是十一月卦,適值冬至嚴寒天氣,一陽初生,上有五陰,猶如群小當道。此一微起的陽氣須效潛龍,深藏勿用,免為小人所害。雖然深藏,但須修養道德,待時而行。

  坤初來自姤初,姤是五月卦,適值夏至陽氣盈盛之時,一陰初生,雖尚微弱,但是秋霜冬冰即由這陰氣積聚而成。所以聖人在坤初就警示履霜堅冰至,必須審慎預防。不然便有坤文言所說的「臣弒其君,子弒其父」的人倫慘禍。

  十二消息卦,只是概說十二月陰陽消長,欲知其詳,須看孟氏卦氣圖。此圖以六十四卦中 的坎離震兌為四方正卦,稱為四時方伯,漢書京房傳孟康注,稱此四卦為方伯監司之官。四卦主管四時,四卦二十四爻分管一年二十四氣。其餘六十卦,分佈於二十 月,值日用事,一爻值一日,每卦主值六日七分,共值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合為周天度數。

  六十卦中,又以十二消息卦為辟卦,其餘四十八卦為雜卦。辟卦為君,雜卦為臣,臣卦又 分公侯大夫卿。易緯稽覽圖說:「甲子卦氣起中孚。」依公、辟、侯、大夫、卿次序值日。十二辟卦除率領諸臣卦值日外,共分領十二月,如十一月復,十二月臨, 正月泰等,十二卦七十二爻,主七十二候。素問六節藏象論,岐伯答黃帝曰:「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張隱庵註:「候,物氣之生 長變化也。」惠氏引鄭康成注乾鑿度說:「每卦生三氣,則各得十五日,十二卦,卦各六爻,爻主一候,而一歲之運周焉。」(卦氣中之諸卦用事不同,故或一爻主 一氣,或一爻主一候。)

  卦氣之說,大致如此。詳見惠氏易漢學所列孟長卿卦氣六日七分圖與李溉所傳的卦氣七十二候圖。

圖點擊放大

圖點擊放大

  漢儒說卦氣,孟喜之外,以京房最為著名,後世學者因以孟京相提並論。孟京學說,皆本 於卦氣,而後歸於人事。亦即以「分卦值日」的方法,藉觀風雨寒溫氣候變化,以占災異,令人知所趨吉避凶。漢書京房傳說,京房多次上疏給漢元帝,預言滅度, 近在數月,遠在一年,所言屢中。但是所佔雖皆應驗,要皆不過萬事變化的結果。果必有因,如果不明原因,雖以卦氣注經,亦難令人了解經義,則所趨吉避凶,實 在非常有限。

  陰陽二氣,遍佈於自然與人生,其於乾坤消息,千變萬化,非常複雜。但任何一事都不是 偶然發生,如弒父弒君之事,就以消息卦說,遠在坤初,一陰生起,以陰消陽,即有其原因。據虞翻註:「坤消至二,艮子弒父,至三成否,坤臣弒君。」所以坤文 言說:「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足見任何災禍不是偶然。但一陰生起,也不是必然而有弒父弒君之禍,所以坤文言又說:「由辯之不早辯也。」辯是 辨明,一陰初生,立即辨明此陰氣將有如何後果,及早預防,災禍當然能免,否則何需學易。

  早辯預防之道,在乎修德,不尚權謀。繫辭下傳說:「復、德之本也。復、小而辯於物。復、以自知。」復卦陽動於初,即是乾之初九。初九即得乾元之德,所 以復是修德之本。復的一陽初起,雖然微小,但有辯明事物的功能。藉此辨物之功,自能明辨是非,所以虞翻註:「有不善,未嘗不知。」如此修德,就是禮記大學 所說的「明明德」之義,不但可以避凶,一旦明德通體復明,更能破除周流無常的現象,寂然不動與感而遂通渾然無礙,聖德完成,無往而不自在。讀乾坤二卦,於 初九初六之爻,必須深為探索,注意及此。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6 個評論)

回復 徐福男兒 2012-10-9 12:08
目前的中國,在復之初九,抑或乾之上九,CHICO兄如何看?
回復 chico 2012-10-9 12:30
徐福男兒: 目前的中國,在復之初九,抑或乾之上九,CHICO兄如何看?
我看不是乾之上九,就是剝的上九。
人心被錢迷住了,結果就是金戈之爭。
回復 徐福男兒 2012-10-9 13:58
chico: 我看不是乾之上九,就是剝的上九。
人心被錢迷住了,結果就是金戈之爭。
國家比以前強盛很多,這是事實,然而不知謙沖自抑,勉力改革,卻飄飄然以盛世自命,傲傲然以鄰里為仇,豈非據乾元之上九?不過在朝袞袞諸公恐見不及此,則悔吝不旋踵矣。
回復 chico 2012-10-9 22:47
徐福男兒: 國家比以前強盛很多,這是事實,然而不知謙沖自抑,勉力改革,卻飄飄然以盛世自命,傲傲然以鄰里為仇,豈非據乾元之上九?不過在朝袞袞諸公恐見不及此,則悔吝不 ...
有道理。從另個角度看。
共黨執政的基礎是工農大眾。當年把地主的地無償分給農民,農民擁護它。民族資本家的產業合營后,工人福利增加。他們也高興。可現在如何?工農既得利益,一點點地被侵蝕掉了。看不起病,買不起房,讀不起書是他們的現狀。既得利益的新貴對共黨又不放心,想辦法轉移資產。落得個豬八戒照鏡子。

共黨幹部從吃苦在前,享受在後,變成貪腐成風,魚肉百姓。大邱庄禹作敏是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共黨自身改革很難。要維持統治,就剩下國家機器了。用民警、武警「維穩「的現象越來越普遍。

這尚存的一息,是百姓對「開明君主「的期盼。
回復 徐福男兒 2012-10-9 23:30
chico: 有道理。從另個角度看。
共黨執政的基礎是工農大眾。當年把地主的地無償分給農民,農民擁護它。民族資本家的產業合營后,工人福利增加。他們也高興。可現在如何 ...
開明君主,靠不住啊!百姓一心一意靠紅太陽,結果被烈日毒焰烤得半死。回過來又想靠總設計師,結果他下令開槍。
回復 chico 2012-10-9 23:36
徐福男兒: 開明君主,靠不住啊!百姓一心一意靠紅太陽,結果被烈日毒焰烤得半死。回過來又想靠總設計師,結果他下令開槍。 ...
沒辦法, 中國人的血液里封建思想就那麼濃。你看看,所有群體事件中,人們只「反貪官,不反皇帝。「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5-2 15:1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