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清凈道論--說戒品 [瑪欣德尊者]

作者:chico  於 2012-9-27 04:5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大德開示|通用分類:流水日記

關鍵詞:,

第一、什麼是戒?

第二、什麼是戒的語義?

第三、什麼是戒的相、味、現起、足處?

第四、什麼是戒的功德?

第五、戒有幾種?

第六、什麼是戒的雜染?

第七、什麼是凈化?

什麼是戒?在《無礙解道》說:「什麼是戒?即思戒,心所戒,律儀戒,不犯戒」。我們在這裡先要講講這裡所說 的思是戒,思(cetanà)是一種心所,思如果按照《阿毗達摩》,就按照論教法來分,思是能夠造業的,是不是?它能夠造善與不善業,但這個是對於凡夫跟 有學聖者來說的。

假如一個人他生起了不殺生這樣的念頭,或者說我為了例行世尊所規定的種種義務,我要去完成這些義務,那在他 的心路過程裡面生起的速行是善的還是不善的速行?對!是善的速行。在這些速行裡面,他的思就是屬於為了避免那些不應當做的那些事情他所生起的那種善心裡面 的思,善速行裡面的思以及他為了完成義務所造的這些業裡面的思,就是屬於這裡面所稱的思是戒 cetanà-s?laü。

第二個cetasikà-s?laü。Cetasikà是心所。這裡的心所很明顯就是在五十二種心所裡面的 三種離心所(virati)。三種離心所是哪三種呢?正語、正業、正命。正語、正業、正命是屬於離心所,而且離又分為三種離:一種是自然離;第二種是持戒 離;第三種是正斷離。這是三種不同的離。

說到自然離呢,可能現在很多社會上的人會認為說:「其實信不信佛都無所謂,反正我做得好就算了,也不用皈依,也不用持戒」。而且還有一些人他即使沒有任何的宗教信仰,沒有奉行任何的戒律,但是他們的道德品質是很高的,他們的自律性也是很強的,這些也是屬於自然離。而有些人他考慮到自己的學歷,自己的地位、自己的教育、自己的出身,而他自然認為說:「我這種人是不適合做這些事情的」,然後他自發性的不去做那些惡行,這也稱為離。

就正如說古代的那些儒士,儒家的聖賢們,他們為了潔身自愛,他們很多那些非禮莫視、非禮莫作等等,這些也是屬於一種離,他們雖然沒有明確地規定戒,然而他們認為這個是不適當的,這個是那些受教育的人所不應當做的,是古聖賢們不做的,所以他們自然而然不去做這些 事情,不去碰這些事情,這也是屬於自然的離。

另外一種是持戒離,這種持戒離是通過持戒而產生的。如果對在家人來說五戒,當他很好地守持五戒;如果是對比庫來說他守持了具足戒,他很好地守持具足戒以及應當完成的那些義務。當他很好地完成這些義務跟他不去犯那些世尊所禁止的行為跟語言,這個也是稱為離。

還有另外一種是屬於正斷離。正斷離唯有聖者才具足的、才有的,也就是說,當一位禪修者證得聖道,在聖道那一剎那,他的道心就具足了這三種離,他的聖果心也具足了這三種離,因此,聖者他不會故意去違犯任何世尊所制定的戒律,這是聖者的素質。

對於在家人來說,五戒他不會故意去犯;對出家人來說,世尊所制定的所有戒律他都不會去犯,不會故意去違犯。 比如說:過午不食、作持金錢、故意殺生、故意妄語等。假如他是一位比庫的話,他肯定不會故意去違犯這些。這個是正斷離,因為他已經完全斷了那些要違犯這些的那一種念頭、那種行為,而且這種斷是永斷,一斷永斷,所以稱為正斷(samuccheda)。sama是完全,uccheda是斷除,切除的意思。

當然,離心所他有一個特點,就是必須要外緣現起的時候,有現前的境的時候,他自然不去做比如說有一隻蚊子飛來,蚊子可能會叮他,假如對於一個凡夫來說很想一巴掌把它打死,然而,他說:「我現在受持了五戒,我不應當去殺生。」然後就把它趕走;又比如說看到了別的東西,假如有一個有小偷小摸習慣的人,它很想去拿,但是他想到:「我現在受戒了,不能夠去拿,不能夠去偷」;又比如說當一個人他想跟你說話,你很想推搪 他,然而又推不掉,那你很想說一句假話想要把他敷衍過去,當你想說的時候,你想:「噢,我現在是受戒的人,我持戒,持戒我是不適合說謊話,我是不適合說妄語的。」那這時候他就把真實說出來:「其實現在我真的不想去,你自己去吧」!他就沒有找一個虛假的借口推搪他,那麼這也是屬於離。

所以離對於凡夫來說並不是一切時都發生的,唯有在有現前境的時候,他自然地起那種不去做,這個稱為離。而在離的心所,他也是發生在速行裡面,只有速行裡面才有這樣的離。因此,在速行裡面這一種心所是屬於戒,也就是這裡所說的離,是心所戒。

接著還有律儀戒。律儀戒就包括了別解脫律儀、念律儀、智律儀、忍律儀、精進律儀,對圓滿具足解脫律儀,這個 是屬於巴帝摩卡的律儀,對於防護眼根的,因為他必須得由正念而成就,因此稱為念律儀;有時候使用資具,就是我們的生活用品,這個他必須得通過智來完成,所 以也是屬於智律儀;對於寒、暑、冷、熱、蚊子、虻等等這些的那種忍受,那種堪忍是屬於忍的律儀;不容許生起欲行,就是慾念,這是屬於精進律儀,同時活命遍 凈律儀也包括在精進律儀裡面。

如果說受持戒的人,他的身與口不違犯,不犯戒,不違越所制定的那些戒,這個稱為不犯戒。不犯戒也就是等於不 違越的意思,不違越就是戒。那到底什麼是戒呢?戒的語意是什麼?戒巴利語叫做sila,古代音譯為屍羅。S?la我們自古以來通常把它的意思翻譯成戒,然 而戒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巴利語就是sila,sila它真正的意思也許跟我們平時理解的稍微有一點點出入。

按照一般人的理解來說,戒包含有禁止、不能夠違犯這樣的意思,有一種條規、條約的意思,所以一般人一想到戒 可能會有一點恐懼,特別是對一些在家人來說,如果說要受戒了,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比如一般所說的戒煙、戒毒,就是禁止某一種行為,對某一種行為不能 夠違越。然而從s?la原來的意思呢,它反而沒有那種消極的禁止的意思,它反而是一種行為,是行為的意思,一種習慣、性格。

所以巴利語sila它含有這樣的意思,比如我們有時候稱為susila、dusila,古代通常翻譯成善戒、惡戒。Susila就是好的行為、好的習慣、好的性格的意思。dus?la,古代通常翻譯成惡戒或破戒,其實它也含有不好的行為,不好的性格的意思。

因此,sila如果是直接翻譯的話,我們可以說是戒,然而這裡的戒它含有一種行為、模式行為、習慣、行為規 范的意思。因此在《清凈道論》第七頁裡面第一句:「戒為戒行的意思」,它的巴利語是「silana??hena s?laü」,它的意思就是行為的意思稱為戒,那什麼是戒呢?什麼是戒行呢?

Samàdhànaü và, kayakammàd?naü sus?lyavasena avippaki??atà ti attho.

Samàdhànaü就是正持,很好地持的意思。也就是通過身、業等善的行為,而不會雜亂的意思,這個稱為正持。同時還有upadhàra?aü,upadhàra?aü有兩種意思,一種是確持的意思,還有另外一種是容器的意思。

Upadhàra?a§ va, kusalàna§ dhammàna§ pati??hànavasena àdhàrabhàvoti attho.

也就是說通過佇立於善法等的那種基礎或者支撐的意思,這個稱為確持(upadhàra?a§)這個是《清凈道論》裡面的意思。

然後又有人把戒解釋為頭義跟清涼義,頭義是(s?rattho),清涼義是(s?talattho),這是 從字的分析上來說的。Sira是頭,首、首級的意思。Attho是意思、意義的意思。S?ta是清涼的意思,為什麼稱為頭、首呢?以頭義或者是頭首義,因 為在戒定慧當中,第一個是什麼?是戒。以戒為戒定慧三學之首,故稱為頭義或者首義,還有s?ta,是清涼、冷的意思。比如說s?tavana,古代翻譯成 清涼林,s?ta古代翻譯成屍陀林,清涼是由於已經鎮伏了身語的那種違犯而得以清涼,故也可以以清涼義為戒的意思。

那什麼是戒的相呢?這裡的相是lakkhana,味是rasa,現起是paccupatthàna,足處是 padatthànàn?,這是論教法的分析方法。在論教法裡面,一切的究竟法都可以用這四種分法來解釋。其中lakkhana的意思就是相。這裡的相不是標誌(nimitta)的相,這裡的相是比如說,佛陀有三十二相,是這裡的相,相貌的相,特徵,特點的意思。所以這裡的相(lakkhana)是特徵、 特點、特相的意思。

Rasa 直接的意思是味道的味,我們說這種味道很好,或者我們舌頭所對的境的所緣就稱為rasa,就是味道。但是在這裡rasa是作為作用的意思,任何的究竟法,它有什麼作用,它所起的作用是什麼。

Paccupatthàna直接翻譯成現起,也就是它表現為什麼?給人、給禪修者體驗為什麼?它對一種究竟法的體驗就稱為現起。

最後一種是padatthànà,padatthànà 直譯為足處,有時候也可以稱為近因。也就是導致這一種究竟法的產生和存在的直接的因是什麼,或者最接近的導致這種究竟法存在於已生起的那些條件,稱為近因。

對於戒來說,以正持身業等以及保持善法的戒行為戒的相(lakkhana),它的作用是能夠摧毀諸惡行,各種不好的行為,這個是它的作用。而清凈的身、語、意,這裡的清凈是戒的現起,它的足處是慚與愧,慚是尊重自己,愧是尊重他人。所以這個是戒的相、味、現起、足處。

那什麼是戒的功德呢?也就是說持戒有什麼利益?世尊說:「一切善戒都具有無後悔的功德」。也就是說,通過正持身行與語行,他不會由於做了一些不應該做的事情或者說沒有完成應該完成的事情,他的心產生追悔。

在《大般涅槃經》裡面,世尊還對在王舍城裡的居士說了持戒者能夠得到五種功德,哪五種呢?

第一種、持戒者因為不放逸,能夠得大財聚;

第二種、因為持戒,他的善名遠揚;

第三種、因為持戒,無論他去到任何一種群體裡面,他都不會怖畏、羞慚;

第四種、持戒者命終的時候不會昏昧,由於他不會思維到自己的破戒、惡行而心裡追悔,心裡忐忑不安;

第五種、持戒者因為戒行,他能夠投生到天界。

因此,戒是能夠保持人身的基本,一位在家人也好,出家人也好,如果能夠善持戒,對戒律守持不犯,如果對於出 家人來說,犯了就懺悔,懺悔了就得清凈。對於出家人來說,有兩種是持戒清凈:第一種是守持不犯;第二種是犯了就懺悔。這兩種通過如法的懺悔,那麼已經犯了 戒也可以得到清凈。然而有一種戒是不能懺悔的,巴拉基嘎(pàràjika,波羅夷)。

如果一位佛陀的弟子,能夠持好戒,那麼他可以保住人身乃至可以投生到天界。如果一位禪修者他修定,而且他的 定達到禪那的階段,一直維持到他臨終的時候還不退,他願意的話,他在臨終之前可以入定而投生到梵天界,而如果一個人修觀、修vipassanà,他一直持 續地修觀,而修觀可以使他斷除煩惱,可以解脫。

所以戒、定、慧的功德是層層殊勝,層層增上的,由於戒只能夠是對於身與語惡行的不犯,因此戒只能夠保持一個 人投生到欲界的善趣裡面。因為色界與無色界不是戒的範疇,他是屬於禪那的果報。所以假如一個禪修者,他還沒有得定的話,沒有得到禪那的話,他就不可能投生 到色界和無色界而成為梵天人。

然而只是通過持戒和修定也不能夠得到解脫,不能夠得到生死輪迴究竟的解脫,還必須得修慧。為什麼呢?因為我 們所說的斷除煩惱是由道心而執行的,而道心的近因、道智的近因就是觀智。因此,一位禪修者要證得聖道、聖果一定要修觀,要修vipassanà,這是由於 近因的緣故。因為他們的果報是不同的,持戒的果報並不能夠直接證入涅槃,不能夠達到解脫,他只能夠別解脫,而這裡的解脫是屬於彼分解脫,是屬於彼分斷。因 為它是對現起的所緣境能夠解脫,不犯身與語的惡行。

在《清凈道論》裡面又有一條很長的偈頌,講到戒的功德的。總之,「戒為諸德的根本,一切罪惡的破壞者,當知這是略說諸戒的功德。」

我們再看看戒的分類,戒到底有幾種?

一切的戒都有自己戒行的特相,這個是一種;

而兩種的分法,戒又可以分為:

1、作持戒;

2、止持戒。

作持戒就是世尊說「這個應當這樣作」,這裡就包含了在《律藏》裡面最主要是《犍度》的部分,應當怎麼樣,應當怎麼樣。而止持戒,是世尊說「此事不應當這樣作」,是禁止的,這個是偏重於《巴帝摩卡》(pàtimokkha,波羅提木叉)的那一類。

然而在《律藏》裡面也不是截然分開的,比如說在《巴帝摩卡》裡面最後的一篇――《眾學法》,它是屬於作持的 部分,不是屬於止持,因為後面每一句它都有「sikkhà kara??ya」,「應當學」,就是應當這樣作。這裡的」應當學」的意思就是假如一位比庫他由於不恭敬、漫不經心他沒有作,這樣就犯戒。所以應當作的就 是他要這樣作而沒有作,他就犯戒;而止持呢,就是他不應當這樣作,而他作了就犯戒,這個是他們的差別。

就比如說不能夠殺動物一樣。如果世尊已經這樣禁止了,不能夠殺那些畜牲,斷除那些生物的命。如果一位比庫去斷除生物的命,他作了,他就違犯了這種止持,就是這種禁止的,因此犯戒。

而比如說在《眾學法》的第一條,就是我們應當很好地穿好下衣,第二條我們應當很好地穿好上衣,假如我們漫不 經心地把下衣穿得墜下來或者穿得象在家人一樣,或者我們把上衣亂披,或者亂圍著,如果我們是用不恭敬、漫不經心的態度這樣做,那就是犯了惡作 (dukka?a,突吉羅)。

所以對於止持和作持,止持是作了犯,不作是持;對於作持呢,是作了就不犯,作了就是持,而不作是犯,是這樣的意思。

第二種是依等正行跟初梵行而分。等正行就是最上的行為,或者說活命的第八戒以外,其它的都是同義語。等正行 或者說是指定關於應該行的,稱為等正行。初梵行是為道初梵行的初步,也就是活命第八是這裡的同義語。或者有時候說那些微細的學處是屬於等正行戒,而初梵行 戒是其它的。或者說兩種分別是初梵行,就是經分別。兩種分別就是大分別以及比庫尼分別。Vibha?ga是分別的意思,而犍度的部分是屬於等正行。由於等 正行的成就而初梵行成就,所以世尊說:「諸比庫!若彼比庫不得等正行法的圓滿而能得初梵行法的圓滿者,實無是處」。

離戒與不離戒。如果是離殺生、離偷盜等等,這個是屬於離戒;其它的思稱為不離戒。

依止戒和不依止戒。依止戒有兩種依止:一種是由於貪愛,夾雜著貪愛的戒;另外一種是夾雜著見,邪見的戒,或 者說夾雜著清凈的見的戒也可以。比如說,有的人他持戒是為了生天,為了投生為人,這樣的戒,它夾雜著貪愛,所以稱為依止戒;或者為了得到財富,得到名聞利 養等等,這樣而持戒也稱為愛依止戒。如果他想依此戒而得清凈,因為這樣清凈的見而持戒,稱為見依止戒。而假如他持戒是為了出世間,為了證悟涅槃,為了斷除 煩惱,而不是再依愛等等夾雜著,這樣的(戒)稱為不依止戒。

時限戒跟終身戒。時限戒就是在某一段時間所持的,比如說在家人有一種叫做八關齋戒的,這種戒就是他假如是限定在一日一夜持,那麼這種戒就稱為時限戒;而對於其它的戒,比如說對於比庫的具足戒,比庫尼的具足戒,對於沙馬內拉的這些戒,都可以說是屬於終身戒。

有限戒與無限戒。比如說受到了名聞利養、親戚、知己、生命條件等等的限制,稱為有限制戒;相反的其它稱為無限制戒。

世間戒與出世間戒。世間戒是一切有漏的戒,稱為世間戒;出世間戒是無漏的戒。

在律裡面經常會提到,在經典裡面也會提到,世尊經常會說vinaya,就是毗奈耶,vinayo sa§varatthàya 就是我們所持的律是為了防護,防護是為了無後悔,無後悔是為了愉悅,愉悅是為了喜,喜是為了輕安,輕安是為了樂,樂是為了定, 定是為了如實地知見,如實地知見是為了厭離(nibbidà),厭離是為了離貪,離貪是為了解脫,解脫是為了解脫知見,解脫知見是為了無執取的般涅槃。為了這樣而說律,為了這樣而討論,為了這樣而清凈學習。

所以,有時候我們在提到律的時候,我們提到受戒、持戒的時候經常會提到這樣:「一切的戒是為了無後悔,無後悔是為了愉悅,愉悅是為了喜,喜是為了輕安,輕安是為了樂,樂是為了定,定是為了如實知見。」

這裡所提到的戒是屬於為了出世間的戒,那同樣的,我們在持戒的時候,比如說為在家人受戒的時候,我們都會迴向,迴向其實就是把他們的戒行導向於出世間,導向於離染,導向於離貪,導向於離開輪迴。

因為按照因果律來說,假如一個人的善行,在他做了善行、造了善業之後,在因緣條件具足的情況下,他可以帶來 善的果報。而假如一個人,他持戒清凈,他想要求生天,他可以得生天,他想要投生於富貴家庭,他可以投生於富貴家庭。就正如世尊在《壽生經》裡面說到:「一 個人的願望可以因為其戒的清凈而得以成就」。所以,如果一個人他有意願,他想要投生天,就可以投生天,他想要投生為人,他可以投生為人。這些都是因為他的 戒清凈而得以實現。

然而,我們一般在授與那些在家人的戒乃至我們受戒之後會發願:「願我們的戒能夠導向我們斷除煩惱」,也就 是:「以我此功德,導向諸漏盡」。這樣的話,我們自然而然就把這種戒導向於沒有執取,導向於超越輪迴。「願我此功德,為證涅槃緣」,就是成為涅槃的助緣, 而不是在生死輪迴當中得到善報,不是為了善報,不是為了投生為人、天,而是為了究竟的滅苦,為了這樣的目的,我們所持的戒。而這樣的戒呢,我們可以稱為持 戒巴拉密(s?la-param?)。

戒還有其它各種各樣的分法,大家可以去看。

然後在戒的四種分法裡面,我們看第十四頁第一行,有的是:比庫戒、比庫尼戒、未具足戒、在家戒。未具足戒是指兩種學眾(沙馬內拉、沙馬內莉)的十戒,如果對於在家人來說,五戒以及八戒是他們的在家戒。

還有自然戒、習慣戒、法性戒以及宿因戒。比如說,北俱盧洲的人自然他就不會去違犯,不會去做惡,這稱為自然戒;還有因為種族、地方、宗教等等的規定而奉持的條例稱為慣行戒;而法性戒就是菩薩入了母胎,入了(Mahàmaya,摩訶摩耶夫人)的母胎之後,菩薩的 母親對於男子就不會起愛欲,這個稱為法性,法性戒;而馬哈咖沙巴(Mahàkassapa,摩訶迦葉)等清凈有情以及菩薩在生生世世的戒,稱為宿因戒。宿因戒就是由於過去生一直以來修習而形成的那種自然的性格,那種天生的稟賦。

第四種四分法是:別解脫律儀、根律儀、活命遍凈戒、資具依止戒。在第一種別解脫律儀當中,世尊是這樣說的:

這裡的意思就是:「以此,諸比庫,比庫以別解脫律儀防護而住,具足正行與行處,對於極微細的罪亦見其怖畏,受持與學習諸學處,這個稱為別解脫律儀。」

第二種是根律儀,根律儀的巴利是:

這個是對於眼律儀的,對於耳(sotà)、對於鼻(ghànà)、對於舌(jivhà)、對於身 (kàyà)、對於意(manà)其它的五種也是同樣的,也就是他的眼見了顏色之後不去執取於相。這裡的相(nimitta)是標記的意思,但在這裡是指男相、女相等等,不執取於隨相,這裡的隨相就是那些微細的特徵。假如他的眼根是沒有防護而住的話,就將會為貪、憂、惡、不善諸法而侵漏、而漏入,假如他以 防護而住,做眼根的防護,這個就是屬於眼根的律儀。

第三種是屬於活命遍凈的律儀,活命遍凈的律儀也就是他遠離了由於違犯種種謀生之因而制定的六種學處,以及遠離了通過詭詐、虛談、現相、嗔罵示相、以利求利等惡法所生起的邪命,由於他遠離這些,因此稱為活命遍凈律儀,也就是守持正命的。

而對於資具依止律儀,資具是指四種資具:也就是對於衣、對於飲食、對於住所、以及對於醫藥方面的,也就是當 一位比庫在使用衣、使用飲食、使用住所(房舍)以及使用藥物(藥品)的時候,他應當如理地省思它們的正當目的和用途。如果他能夠如理地省思他所使用的這些 生活用品、生活必須品,那他就可以說守護了資具依止戒。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0 09:1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