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眼、智、明、覺。四食

作者:chico  於 2012-9-6 11:0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佛學名詞|通用分類:流水日記|已有1評論

「眼、智、明、覺」,南傳作「眼(cakkhu)、智(ñāṇa)、慧(pañña)、明(vijja)、光(ālok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見解 (vision)、理解(knowledge)、智慧(wisdom)、真實的理解(true knowledge)、光明(light)」。這些,在經文中都用於證果時的場合。

「四食」,南傳作「四種食」(cattārome āhārā),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四種滋養物」(four kinds of nutriment)。

「麁摶食(SA);摶食麁細(MA);摶食(揣食)或大或小(AA)」,南傳作「或粗或細的物質食物」(Kabaḷīkāro āhāro– oḷāriko vā sukhumo vā),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食用的滋養食物,粗劣的或精緻的」(The nutriment edible food, gross or subtle)。按:「物質食物」(Kabaḷīkāra āhāra, kabaliṅkāra āhāra, kabaliṅkārāhāra),古譯為「摶食;段食」,「摶」同「團」,或表示以手抓起(或捏成)的「飯團(飯球)」(kabala, kabaḷa)。

「細觸食(SA);更樂食(MA/AA)」,南傳作「觸」(phasso),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接觸」(contact)。

「意思食(SA);念食(AA)」,南傳作「意思」(manosañcetanā),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精神意志」(mental volition)。按:「意思」之巴利語為「意」(mano)與「思」(sañcetanā)之複合字。

「識食」(viññāṇāhāro),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識滋養物」(the nutriment consciousness),並引註釋書說,這是「結生心;再生心」(paṭisandhicitta)。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卉櫻果 2012-9-6 11:17
再次希望有「蔥白」的表態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3:0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