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儀不律儀經:本經敘述染著於色等六境之故,為不律儀,不染著則為律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不律儀.律儀。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云何不律儀。眼根不律儀所攝護。眼識著色。緣著故。以生苦受。苦受故。不一其心。不一心故。不得如實知見。不得如實知見故。不離疑惑。不離疑惑故。由他所誤。而常苦住。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不律儀
云何律儀。眼根律儀所攝護。眼識識色。心不染著。心不染著已。常樂更住。心樂住已。常一其心。一其心已。如實知見。如實知見已。離諸疑惑。離諸疑惑已。不由他誤。常安樂住。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律儀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律儀」,南傳作「自製」(saṃvara,另譯為「防護;律儀;攝護」),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自製」(restraint)。
「樂住」,南傳作「住於安樂」(sukhaṃ viharati,直譯為「樂住」),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幸福地住著」(dwells
happily)。「安樂」(另譯為「若樂」),南傳作「樂住」(phāsuvihāro,另譯為「安住;安穩住」),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住於安樂」
(dwell at ease)。
「一心;心得一(MA)」,南傳作「心一境性」(cittassa ekaggatā,
cittekaggatā),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心的統一」(unification of mind),或「一心」(cetaso
ekodibhāva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心的統一」(unification of mind,
SN.36.31),或「心一境」(ekaggacitto),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心是統一的」(mind is unified, MN.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