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摩拘羅山
時。有侍者比丘名曰羅陀。白佛言。世尊。所謂眾生者。云何名為眾生
佛告羅陀。
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
佛告羅陀。我說於色境界當散壞消滅。於受.想.行.識境界當散壞消滅。斷除愛欲。愛盡則苦盡。苦盡者我說作苦邊。
譬如聚落中諸小男小女嬉戲。聚土作城郭宅舍。心愛樂著。愛未盡.欲未盡.念未盡.渴未盡。心常愛樂.守護。言。我城郭。我舍宅。若於彼土聚愛盡.欲盡.念盡.渴盡。則以手撥足蹴。令其消散。如是。羅陀。於色散壞消滅愛盡。愛盡故苦盡。苦盡故我說作苦邊
佛說此經已。羅陀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相應部23相應2經/眾生經起源於舍衛城。
在一旁坐好後,
尊者羅陀對世尊這麼說:
「
大德!被稱為『眾生、眾生』,大德!什麼情形被稱為『眾生』?」
「羅陀!
凡對於色的欲、貪、歡喜、渴愛,在那裡執著、在那裡強力執著,因此被稱為『眾生』;凡對於受……凡對於想……凡對於行……凡對於識上的欲、貪、歡喜、渴愛,在那裡執著、在那裡強力執著,因此被稱為『眾生』。
羅陀!猶如男孩或女孩玩捏泥土屋的遊戲,只要對於那些泥土屋
未離貪、未離意欲、未離情愛、未離渴望、未離熱惱、未離渴愛,則他們對那些泥土屋黏著、珍惜、珍藏、執著為我所有,但,羅陀!只要男孩或女孩對於那些泥土屋
已離貪、已離欲、已離情愛、已離渴望、已離熱惱、已離渴愛,則他們以手腳打散、
破壞、粉碎泥土屋,
不玩遊戲了。同樣的,羅陀!你們也打散、破壞、粉碎色,不玩遊戲了,向為了渴愛的滅盡而實行;打散、破壞、粉碎受,不玩遊戲了,向為了渴愛的滅盡而實行;想……打散、破壞、粉碎行,不玩遊戲了,向為了渴愛的滅盡而實行;打散、破壞、粉碎識,不玩遊戲了,向為了渴愛的滅盡而實行。
羅陀!因為,滅盡渴愛即是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