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雜阿含經】第63經

作者:chico  於 2012-8-15 05:4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經典摘錄|通用分類:流水日記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謂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比丘。若沙門.婆羅門計有我。一切皆於此五受陰計有我。何等為五。諸沙門.婆羅門於色見是 我.異我.相在。如是受.想.行.識。見是我.異我.相在。如是愚痴無聞凡夫。計我.無明.分別如是觀。不離我所。不離我所者。入於諸根。入於諸根已。而生於觸。六觸入所觸。愚痴無聞凡夫生苦樂。從是生此等及余。謂六觸身。云何為六。謂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比丘。有意界.法界.無明界。無明觸所觸。愚痴無聞凡夫言有.言無.言有無.言非有非無.言我最勝.言我相似。我知.我見


複次。比丘。多聞聖弟子住六觸入處。而能厭離無明。能生於明。彼於無明離欲而生於明。不有.不無.非有無.非不有無.非有我勝.非有我劣.非有我相似。我知.我見。作如是知.如是見已。所起前無明觸滅。后明觸集起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觸入處」,南傳作「六觸處」(channaṃ phassāyatanāna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六個適於觸的基地」(the six bases for contact)。按:「處」(āyatana),另譯為「入處」,這裡的「觸處」(phassāyatanānaṃ)指的就是(適合)生起「觸」 (phassa)的「六處」(saḷāyatana),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無明」(avijjā),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無知」(ignorance)。「明」(vijjā),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真實的理解」(true knowledge)。

「無明觸」(avijjāsamphass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無明-接觸」(ignorance-contact),這是指「結合了無明的觸」, 反之,就是「明觸」。這個「觸」(samphassa或phassa),即「十二緣起支」中「六入緣『觸』,『觸』緣受」的「觸支」,指認識外境到進入對 自己有意義的程度,而「接觸」(phuṭṭhassa或phusati),則是指一般有形或無形的接觸,兩者中、英譯都慣用同一字,易混淆。

「褪去」(virāga),另一個意思是「離貪」,因為rāga有兩個意思,一是「貪」,即「貪瞋癡」的「貪」,另一個意思是「色彩」,而vi的接頭詞是 「離;別;異;反」的意思,所以可以解讀為「色彩的褪去」,也可以解讀為「離貪」,菩提比丘長老均將之英譯為「褪去」(fading away)。

「愚癡無聞凡夫;愚夫;凡夫愚人」,南傳作「未受教導的一般人」(assutavā puthujjano,直譯為「無聞凡夫」),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未受教導的俗人」(the uninstructed worldling)。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8 08:5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