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是我、異我、相在

作者:chico  於 2012-8-13 07:0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佛學名詞|通用分類:流水日記

關鍵詞:, 異我, 相在


異我     ;見神有色」,南傳作「或我擁有色」(rūpavantaṃ vā attānaṃ,直譯為「有色的我」),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或以自我持有色」(or self as possessing form)。

「相在;     見神中有色,見色中有神」,南傳作「或色在我中」(attani vā rūpaṃ),「或我在色中」(rūpasmiṃ vā attāna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或以色在自我中,或以自我在色中」(or form as in self, or self as in form)。

按:「是我、異我、相在」即二十種「(有)身見」(薩迦耶見)。

愚癡無聞凡夫於色見是我、異我相在見色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色若變、若異心亦隨轉;心隨轉已,亦生取著攝受心住;攝受心住故,則生恐怖、障礙、心亂,以取著故。

未受善人法訓練的,認為色是我,或我擁有色,或色在我中,或我在色中;他的那個色變易、變異,以色的變易、變異性,他的識成為隨色變易而轉,隨色變易而轉所生的戰慄狀態生起並持續遍取他的心,由於心被遍取而有恐怖、惱害、渴望,經由執取而戰慄。


「彼一切非我有」(MA.162),南傳作「這不是我的」(netaṃ mama),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這不是我的」( this is not mine),並解說:「這是我的」(etaṃ mama)是「渴愛」之執(taṇhāgāha, the grip of craving, SN.12.61 note 155)。

「我非彼有」(MA.162),南傳作「我不是這個」(nesohamasm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我不是這個」( this I am not ),並解說「我是這個」(esohamasmi)是「慢」之執(mānagāha, the grip of conceit, SN.12.61 note 155)。

「亦非神」(MA.162),南傳作「這不是我的真我」(na meso attā),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這不是我的自我」(this is not my self ),並解說:「這是我的真我」(meso attā)是「邪見」之執(diṭṭhigāha, the grip of view, SN.12.61 note 155)。

「見有我者」,另譯為「計有我」,南傳作「認為種種我的認為時」(anekavihitaṃ attānaṃ samanupassamānā samanupassant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以種種方式認為[任何事]是自我」(regard [anything as] self in various ways )。


「無明」(avijjā),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無知」(ignorance)。「明」(vijjā),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真實的理解」(true knowledge)。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0:1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