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2025/5-6 D24,游輪第四站,拉科魯尼亞 A Coruña

作者:BANGZI  於 2025-9-30 21:2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旅遊歸來

2025/6/15 拉科魯尼亞 A Coruña

2025/6/15 日,一早醒來已經到了西班牙北部的拉科魯尼亞A Coruña。今天的節目是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一日游。離港口近75公里是聖傑姆斯朝聖之路Camino de Santiago的終點,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Cathedral of Santiago de Compostela。那地方為毛那麼有名兒呢? 故事梗概是這樣的:聖傑姆斯Santiago是耶穌同學的12門徒之一。耶穌升天後,他在地中海地區推廣基督教。后回到耶路撒冷被穆斯林砍頭。屍骨被徒兒們帶回這裡,葬在這個大教堂里。這事兒在基督徒圈兒里傳開了,信徒們紛紛前來此地朝聖,並激勵了天主教徒們從穆斯林手裡奪回西班牙的決心。 所謂的聖傑姆斯之路Camino de Santiago的朝聖旅程從西法邊境開始,信徒們可根據自己的時間和體力的不同選擇這條路上的不同地點作為起點。長可走兩個多月,短則一兩周。沿途旅館給蓋章證明。最後大多以這個教堂為終點。還有少部分走到大西洋邊結束。現在徒步這條路線的有相當一部分是遊人,沒啥宗教意義,只是取磨練意志,逃避現實,探索人生之類的功能。米國2010年拍的電影 THE WAY 就是以這條徒步路線為背景展開的,查理辛主演。使得這條朝聖之路知名度噌噌上升。 俺查了一下拉克魯尼亞這地方的旅遊信息,貌似這地方沒啥特別值得看的。此地歷史上英國在此和西班牙,還和法國幹了幾仗之外。相比之下去朝聖之地一日游比較有意思。


如果想看全部照片和視頻請點此鏈接:https://www.mafengwo.cn/i/24754039.html 到達拉克魯尼亞港

今天一日游視頻:

加利西亞Galicia位於西班牙東北部,是西班牙的一個自治區,包括西北部的盧戈、拉科魯尼亞、蓬特韋德拉和奧倫塞等省。1936 年,加利西亞自治法規獲得壓倒性支持,但被佛朗哥的獨裁統治廢除。加利西亞自治區最終於 1981 年 4 月 6 日根據第二部自治法規成立。加利西亞設有議會,由總統領導,並實行一院制議會。首都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於198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面積29,574平方公里。人口(2011年)2,772,927。 加利西亞的名字源於凱爾特語的加利西亞人,他們在公元前137年左右羅馬軍團征服該地區時就居住於此。在羅馬和西哥特時期,加利西亞向南延伸至杜羅河,向東延伸至萊昂城以外,並成為布拉卡拉·奧古斯塔(布拉加)大主教管區的一部分。從大約公元 410 年開始,加利西亞成為蘇維匯人suebi統治下的獨立王國,最終於 585 年被西哥特人摧毀。1479 年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統一后,加利西亞失去了大部分政治自治,並於 1495 年落入加利西亞王國的管轄之下。 加利西亞地形丘陵起伏,海拔相對均勻,一半以上的地區位於海拔400 至 600 米之間,不到五分之一的地區海拔低於200 米。山脈環繞內陸,將該地區與東部的西班牙阿斯圖里亞斯、萊昂和薩莫拉省以及南部的葡萄牙隔開。內陸以斷崖式山脈為主,逐漸讓位於大西洋和比斯開灣沿岸的沿海平原。 村莊通常規模較小且與世隔絕,教區是該地區分散村莊的共同特徵。該地區的地形更利於畜牧業而非種植業,而畜牧業是主要的農業活動;儘管如此,農業人口眾多且分佈較為均勻,導致鄉村被細分為小塊土地,或稱「小農場」(minifundios)。這些農場通常由家庭擁有和耕種,由於這些農場無力養活不斷增長的人口,自18世紀以來,加利西亞的移民人數高於平均水平。 1920年至1935年間,海外移民數量尤為高漲。二戰以來,移民不僅湧向歐洲工業化國家,也湧向西班牙的馬德里、比斯開和巴塞羅那等省。男性移民尤其多,導致嚴重的人口和經濟失衡,其中包括人口老齡化和經濟生產力下降。 西班牙加利西亞 在小農戶(minifundios)中,自給自足的農業盛行,主要作物是土豆和玉米,主要牲畜是牛。農業部門就業不足的問題困擾著加利西亞,大量流動勞工定期離開加利西亞,前往西班牙其他地區尋找季節性工作。山區盛產木材(松木),鋸木廠隨處可見。維哥港是西班牙主要的漁港之一。 加利西亞的製造業非常發達。魚類加工和造船業尤為重要;費羅爾和維哥擁有大型造船廠。紡織、汽車和食品工業也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渦輪機部件的製造對風力渦輪機的建造至關重要;加利西亞各省擁有數十個風力發電場,其發電量約佔西班牙總發電量的三分之一。褐煤礦床用於生產熱電。拉科魯尼亞的石油精鍊廠的建立刺激了該省的工業發展。服務業占該省經濟的略低於十分之一;旅遊業在21世紀初有所增長。 加利西亞的文化和語言發展相對孤立,在1668年兩國最終分離之前,其對葡萄牙文化和語言的親和力大於對西班牙文化和語言的親和力。 大巴一小時左右就到了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從停車場往市中心走過去。路過聖弗朗西斯科修道院和教堂 Convento e Iglesia de San Francisco。


阿西西的聖弗朗西斯科修道院和教堂 Convento e Iglesia San Francisco de Asís 這是個十七世紀巴洛克風格的建築。阿西西的聖弗朗西斯科中文的基督教翻譯成了阿西西的聖方濟各,不知是和緣由。此教堂是他於1214年訪問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期間在瓦爾德迪奧斯遺址建立。這塊土地是他從聖馬蒂諾·皮納里奧修道士手中購得的,象徵性地以一籃鱒魚作為年租金。修道院還有傳奇故事。據說,他委託一位名叫科托萊的燒炭人建造了這座修道院,而科托萊奇迹般地找到了一筆寶藏,從而資助了這項工程。原始建築僅存迴廊和科托萊墓中的五個哥特式拱門。目前的巴洛克風格教堂建於1742年至1749年間。後來的新古典主義風格的翻修使教堂的正面煥然一新。與修道院相連的聖地博物館(Terra Santa Museum)收藏了與聖地以及其他朝聖傳統相關的文物。 教堂門口是阿西西的聖弗朗西斯科San Francisco de Asís紀念碑,由雕塑家弗朗西斯科·阿索雷(Francisco Asorey)設計,呈巨型十字架狀。


這個教派在歐洲天主教流行的地方很多。所以去查了一下這位阿西西的弗朗西斯科 (義大利語:Francesco d'Assisi,綽號 il poverello d'Assisi,「阿西西的窮人」)是咋回事。他的世俗名喬凡尼·迪·彼得羅·迪·貝爾納多內 (Giovanni di Pietro di Bernardone),是天主教里的義大利聖人,他是方濟各(音譯是聖弗朗西斯科)會的創始人,第二個修會被稱為貧窮修女會,第三個修會被稱為第三常規修會和第三世俗修會,所有這些修會都興起於中世紀天主教會的權威之下。他是基督教歷史上傑出的精神人物之一。 他從阿西西一位富商之子,一躍成為極度貧困、恪守福音書的修士。在埃及,他試圖勸說穆斯林皈依基督教,但沒有成功。他的宗教生活簡樸,並鼓勵信徒們也這樣做。隨著修會的發展,這種生活方式並不被一些新成員所接受;即便如此,他並不反對重組。1228年,他被天主教會封為聖人。 一直往前走就是市中心的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


旅遊團的團員們在聽導遊講解。遠處傳來蘇格蘭風笛的聲音。導遊說這地方原來是凱爾特人的地方,所以有些凱爾特人的傳統在當地有傳承,並且這地方的風俗文化和西班牙其他地方不一樣。

「鬼子"進村了


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總主教座堂(西班牙語和加利西亞語:Catedral Basílica de Santiago de Compostela)隸屬於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大主教區,是西班牙加利西亞地區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世界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座大教堂被認為是耶穌基督使徒之一聖傑姆斯(St James,亦作聖詹姆斯,聖雅各布,聖雅各伯)的安葬之地。它也是世界上僅存的建在使徒墓上的教堂之一,其他三座教堂分別是梵蒂岡城的聖彼得大教堂、印度欽奈的聖托馬斯主教座堂和土耳其伊茲密爾的聖約翰大教堂。自中世紀早期以來,這個教堂一直是聖傑姆斯之路(st james way 或 Camino de Santiago)上的基督教朝聖地,是朝聖之路的傳統終點。該建築原為羅馬式,后經哥特式和巴洛克式增建。 據傳說,使徒聖傑姆斯將基督教傳入伊比利亞半島。聖地亞哥的這座陵墓於公元814年被隱士佩拉約重新發現,當時他目睹了利布雷東森林夜空中奇異的光芒。伊里亞主教狄奧多米魯斯將此視為奇迹,並告知了阿斯圖里亞斯和加利西亞國王阿方索二世(791-842年)。國王下令在該遺址建造一座小教堂。傳說國王是第一位前往這座聖地的朝聖者。隨後,第一座教堂於公元829年建成,隨後在公元899年,萊昂國王阿方索三世下令建造了一座前羅馬式教堂,這促使這座重要的朝聖地逐漸發展壯大。 997年,科爾多瓦哈里發的軍隊指揮官曼蘇爾·伊本·阿比·阿米爾(Al-Mansur Ibn Abi Aamir,938-1002)將這座早期教堂夷為平地。聖傑姆斯墓及其遺物則安然無恙。城門和鍾由當地基督教俘虜運往科爾多瓦,並被安放在阿爾雅瑪清真寺內。1236年,卡斯蒂利亞國王斐迪南三世攻佔科爾多瓦后,這些城門和鍾又由穆斯林俘虜運往托萊多,安放在托萊多聖母大教堂內。 如今的大教堂始建於1075年,當時卡斯蒂利亞國王阿方索六世(Alfonso VI,1040-1109)在位,主教迭戈·佩拉埃茲(Diego Peláez)擔任主教。它的建造方案與圖盧茲的聖塞爾南修道院磚砌教堂相同。大教堂於1211年在萊昂國王阿方索九世的見證下舉行了祝聖儀式。 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總主教座堂正臉兒


教堂前的廣場,有很多背包客徒步走朝聖之路,把這裡作為終點。


大教堂對面是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市政廳 Concello de Santiago de Compostela


徒步者走到這裡如釋重負,拍照留念



一把手也來湊熱鬧,可惜少了個大背包


教堂上面的裝飾


這個大概就是聖傑姆斯他老人家了


進教堂參觀的隊排的相當長,在側院里轉圈。中午教堂還關閉一小時,所以有些人等不及了就散去了,隊稍微短了一點。不過俺們還是沒趕上在中午關門之前進去,多排了不少時間。如果要去看聖傑姆斯的墓還要在教堂內再排一個隊,那個俺們沒興趣了。


排隊,無所事事,耐心要好



教堂內部不許拍照,所以沒照片。在教堂裡面走一圈出來在附近的小街巷溜達了一會兒,不外乎是商店,酒吧餐廳之類的。然後集合回車上,原路返回。


晚上接著去頂樓酒吧蹦迪。老人家們幾杯下肚就完全放鬆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BANGZI最受歡迎的博文
  1.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8:摩洛哥(2)梅爾祖卡 -「撒哈拉」 [2021/04]
  2.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6/7:摩洛哥(1)馬拉喀什,艾提本哈杜 [2021/04]
  3.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9:摩洛哥(3)沙漠日出 + 菲斯古城 [2021/04]
  4.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5:馬爾他(2)首都瓦萊塔 [2021/04]
  5.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10:摩洛哥(4)菲斯 瓦盧比利斯 卡薩布蘭卡 [2021/05]
  6.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11:摩洛哥(5)卡薩布蘭卡 (完) [2021/05]
  7.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4:馬爾他(1) 姆迪納古城 馬薩施洛克漁村 史前石廟 [2021/04]
  8. 照片回顧 2009/11 義大利 day 9:威尼斯 公交船環島游 [2021/03]
  9.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2:突尼西亞城(1)新城+老城 [2021/04]
  10.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3:突尼西亞城(2)迦太基遺址+藍色小鎮 [2021/04]
  11. 山西陝西 9。革命聖地 延安 [2015/10]
  12. 2016/9 紹興二日游 1。咸亨酒店 書聖故里 [2016/09]
  13. 酒經沙場 - 旅途中的酒照片 [2015/09]
  14. 2018/8 印度六日:D3 瓦拉納西/恆河晨浴/神廟 (后附印度史學習筆記) [2018/09]
  15. 8天越洋回家過年小記 [2017/02]
  16. 2017/9/3 上海多倫路名人街、千愛里、1933老場坊 [2017/09]
  17. 1。澳大利亞 - 墨爾本 [2015/08]
  18. 2017/12 普吉 D1 芭東海灘 海鮮市場 [2018/01]
  19. 2017/12 普吉 D2 海灘餐館 海豚表演 [2018/01]
  20. 2015/5/3 D4 約旦 瓦迪拉姆沙漠 [2017/12]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30 21:2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