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漏了一天,趕緊補上。
2025/6/8 日,溫莎堡,牛津大學,石頭陣
今天的項目很簡單,跟旅行社一日游, 溫莎 堡windor castle,石頭陣the stone henge,和 牛津 大學Oxford。一大早坐公交來到 維多利亞 汽車站,司機是個 羅馬尼亞 移民,導遊是個地道 倫敦 人。導遊很有個性,一百個看不上卡米拉,說啥都很有主見,要不是為五斗米,不像是個好相處的人。天氣看著不錯。希望繼續保持。俺們2006年來搞過一回這樣的一日游。那次是遠眺 溫莎 堡, 巴斯 小鎮,石頭陣。這次陰差陽錯包括了進 溫莎 堡的票, 巴斯 小鎮和 牛津 大學是置換的,二選一。然後這次石頭陣也收門票了。停車場離觀光地點且得走一陣子。一日游價格當然也是突飛猛進,上次是80多米元,這次是170多。當然這次進 溫莎 堡和石頭陣有門票費用,這是兩次價錢的區別。
如果想看全部照片和視頻請點此鏈接:https://www.mafengwo.cn/i/24746844.html
一日游很順利,導遊把 牛津 和石頭陣的順序調換了。因為他聽哥們兒說上午石頭陣人很多。挺好的,等俺們到石頭陣時的確人不多。 巴斯 小鎮和石 頭城 也可以自己坐火車去,不過要搞清楚換乘線路。到 巴斯 後有班車去石頭陣。所以嫌麻煩的話還是這種一日游比較方便。自己坐車一日游必須安排好節奏。要不然容易當天回不了 倫敦 。
一日游完事兒了回到 倫敦 ,俺們坐公交回到旅館。俺們的旅館木有餐廳和酒吧,所以俺們請示可否自己買酒水和食物在早餐廳里食用,人家說某門台。所以俺們在附近的超市裡買了 西班牙 汽酒(不能叫香檳,要不然 法國 人會告你),蔬菜, 西班牙 火腿,還有些其他的晚飯物件。二把手樂得的在屋子裡自己吃晚飯刷手機。俺和一把手在樓下小酌,吃吃喝喝。等俺們談完理想談人生,酒也喝完了,俺去前台買啤酒,,人家很痛快地賣了兩瓶,六鎊多一個,第二天早上才發現是無醇啤酒。下樓投訴人家說俺不喝啤酒,不清楚,麻麻的!
一大早旅館去 維多利亞 汽車站視頻:
車站

俺們到早了,候車室空空蕩蕩。早比晚好。

陸陸續續人來了。有對 紐約 來的夫婦以為和俺們是一條線,結果並不是。他們是 巴斯 的那條線。八點半準時集合上車走人。

第一站, 溫莎 堡。要從停車場走過火車站到城堡入口。

商店都還沒開門

女王專列,上面用法語寫著:上帝和我的權利DIEU ET MON DROIT

導遊跟大家打招呼幾點要回到車上

溫莎 堡前的廣場, 維多利亞 女王雕像

俺們來的早,所以一開門就進去了。遊人很多。
團體排隊處。

參觀 溫莎 堡
溫莎 堡位於 溫莎 鎮,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規模最大的城堡。它由征服者威廉於11世紀建造,曾是40位君主的居所,也是國王陛下的官邸之一。 溫莎 堡也是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的安葬地,她的陵墓位於城堡庭院內的聖 喬治 教堂(如果您特意前往參觀,請查看聖 喬治 教堂的開放時間;教堂周日不對普通遊客開放,但歡迎信徒前來參加禮拜)。 溫莎 城堡全年開放,每周五天,從周四到周一*,歡迎您了解更多關於 溫莎 城堡門票以及遊覽期間所有可看可玩項目的信息。
經過安檢就進來了,不建議帶大包或其他物件。否則需要存包。

溫莎 堡室內不許拍照,所以只有外景。


溫莎 城堡門票:有哪些景點和活動?
國事套房State Apartments
溫莎 城堡的國事套房是皇室用於接待其他國家元首正式訪問、授勛和頒獎儀式的禮儀廳,各行各業的傑出人士在此獲得表彰。探索為查理二世和他的王后布拉干薩的 凱瑟琳 建造的歷史悠久的房間,欣賞皇家收藏中的一些最精美的藝術品,包括凡·戴克和魯本斯的畫作、精美的法式傢具、精緻的掛毯和令人印象深刻的盔甲。
半國事套房The Semi-State Rooms
秋季和春季之間,您可以進入裝飾華麗的私人套房 - 半國事套房。這些套房在1992年的大火中嚴重受損,後來根據 喬治 四世時期的原始設計進行了全面修復,恢復了19世紀的面貌。套房融合了古典、哥特和洛可可風格,還收藏了一些18世紀 英國 和 法國 的藝術精品。
瑪麗女王的玩偶屋Queen Mary's Dolls' House
瑪麗女王的玩偶屋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玩偶屋!它於1924年竣工,完美複製了愛德華時代的住宅,配備了電力、電梯和自來水。其縮小版的房間種類繁多,從儲備充足的酒窖和「樓下」空間到豪華的娛樂沙龍,應有盡有,展出了當時1500多位最傑出的藝術家、工匠和製造商的作品。這座玩偶屋於1925年在 溫莎 城堡展出,自此以後一直深受遊客喜愛。
聖 喬治 教堂St George's Chapel
欣賞 溫莎 城堡聖 喬治 教堂的輝煌。如果您想看看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的安葬之地,她的墓穴就在聖 喬治 教堂,位於 喬治 六世國王紀念教堂內。聖 喬治 教堂是亨利八世和查理一世等十位君主的安葬之地,也是 英格蘭 哥特式建築的典範之一。
聖 喬治 教堂包含在 溫莎 城堡的門票內。請注意,教堂周日不對普通遊客開放,但歡迎信徒前來參加禮拜。
觀看衛兵換崗儀式Watch Changing the Guard
如果天氣允許,衛兵換崗遊行和儀式將於上午11點開始,持續約30分鐘。請查看皇家收藏信託網站以獲取最新信息。此處也提供 英國 陸軍網站的鏈接,可確認完整的時間表。
跟一日游的車來,趕上啥是啥,沒什麼想看啥不想看啥的問題。就倆小時,您看著辦吧。

反正俺就走一圈完事兒。到小賣部坐等。她倆看的仔細一點。

導遊聽他哥們兒說石頭陣人特別多,所以臨時改先去 牛津 大學城 。

我們為何熱愛 牛津 Oxford(譯自旅遊網站)
牛津 是 英國 歷史最悠久的大學、植物園和酒吧所在地,擁有800年的學術歷史。它擁有眾多四合院、哥特式尖頂和歷史保護建築,多得令人眼花繚亂。此外,鵝卵石小巷、運河和沿河的平底船更是令人心動不已。
儘管 牛津 擁有眾多博物館、圖書館和畫廊,但它的魅力遠不止於其優美的景色和深厚的智慧。哈利·波特迷們可以在這裡找到電影拍攝地,購物者會愛上附近的特價商品,美食家們則會對這裡琳琅滿目的美食垂涎欲滴。如果這還不夠,它還毗鄰奇爾特恩丘陵Chilterns、 科茨沃爾德 the Cotswolds和布倫海姆宮Blenheim Palace的巴 洛克 鄉村風情。
不過隨團一日游只能走一圈而已,沒法細看。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自己來,這地方離 倫敦 坐火車一小時,很方便。

主街上不外乎禮品店餐廳酒吧什麼的


跟著導遊走一圈,背藍包的那個


同車的團友們

關於貝利奧爾學院Balliol College(譯自官網)
貝利奧爾學院是位於 牛津 市中心的一個蓬勃發展的學術團體。作為 牛津 大學下屬的學院之一,貝利奧爾學院致力於推進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促進和鼓勵最高水平的學術研究,並致力於提升學習的卓越性。
貝利奧爾學院成立於1263年,是 牛津 最古老的學院之一;也是英語世界中現存於原址的最古老的學術機構;幾乎可以肯定,它也是迄今為止由女性共同創立的最古老的學院。
貝利奧學院

左邊是1879年開業的布萊克維爾書店blackwell's booksellers

謝爾 登劇院建於 1664-1669 年,由吉爾伯特· 謝爾 登出資建造。他是一位 英國 宗教領袖,自 1663 年起直至去世擔任 坎特伯雷 大主教。

克拉倫登樓Clarendon Building。18世紀早期的新古典式建築風格。 牛津 大學出版社原來在 謝爾 登劇院地下室辦公,後來搬到此樓內。蓋樓的建築費用大部來自愛德華·海德,克拉倫登伯爵一世Edward Hyde, 1st Earl of Clarendon的一部書,因而得名。此人是17世紀英王查理一世和二世的高參,瑪麗二世和安妮女王的姥爺。
克拉倫登樓,在 謝爾 頓劇院旁邊,他面對 博德 利圖書館Bodleian Library

廣場外面這座橋很有 威尼斯 嘆息橋的意思,寓意過橋去考試?

導遊很喜歡說,但不喜歡人家問問題打斷他的思路,很注重他個人體驗。

(譯自旅遊網站)老 博德 利圖書館Bodleian Old Library的故事始於400多年前的中世紀 英格蘭 ,它的故事跌宕起伏,穿插著一些熟悉和陌生的名字,最終成就了這座 牛津 標誌性的學術地標。
牛津 大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096年。它的第一座圖書館建於14世紀,遵循時任 伍斯特 主教托馬斯· 科巴 姆的遺囑,他將大量藏書遺贈給了 牛津 大學。這些藏書被收藏在 牛津 大學第一座圖書館內,位於高街聖母 瑪利亞 教堂的北側。
在15世紀,隨著第二次藏書遺贈,圖書館得到了擴建;亨利五世的兄弟 格洛斯特 公爵漢弗萊在1435年至1437年間提供了大量的手稿收藏。為了容納日益增長的藏書,大學的所有藏書於1488年被轉移到神學院樓上 新建 的房間。這個房間至今仍被稱為漢弗萊公爵圖書館。然而,1488年之後,圖書館的資金被大幅削減。圖書館無力擴充藏書,也無力維護現有文獻。圖書館的傢具被出售,大量先前豐富的藏書也隨之丟失。
到了16世紀,圖書館已年久失修,無人問津。如果不是1588年一位校友,它的故事或許就此終結了。他的名字叫托馬斯· 博德 利,而他正是圖書館現代昵稱「 博德 」the bod的由來。
門上的匾牌里寫著:
(拉丁文)
QUOD FELICITER VORTAT
ACADEMICI OXONIENS[ES]
BIBLIOTHECAM HANC
VOBIS REIPUBLICAEQUE
LITERATORUM
T. B. P. [= THOMAS BODLEY POSUIT]
英語翻譯:
"Thomas Bodley placed this library here
for you, Oxford academics,
and for the commonwealth
of the educated:
may it turn out happily"
「托馬斯· 博德 利在此設立了這座圖書館,
為了你們, 牛津 學者們,
也為了
受過教育者的共同體:
願它最終幸福地發展。」
圖書館內院


老 博德 利圖書館的名字和延續都歸功於一位名叫托馬斯· 博德 利爵士的人。他是何許人也?
博德 利於1545年出生於 埃克塞特 一個 富裕 的新教家庭,他的成長歲月是在 瑞士 日內瓦 度過的,為了躲避瑪麗一世統治時期對新教徒的迫害,他與家人一起躲藏在 瑞士 日內瓦 。瑪麗一世去世后, 博德 利一家返回 英國 ,托馬斯幾乎立即被送往 牛津 大學瑪格達倫學院。他於1563年獲得文學學士學位,並成為默頓學院的院士。或許是由於在 歐洲 大陸的成長經歷, 博德 利展現出了學習語言的天賦。在回到 歐洲 留學之前,他成為了母校的講師,專攻古 希臘 語。但他很快又被派回 歐洲 ,這次是代表伊麗莎白一世。
1598年, 博德 利最後一次回到 英國 。辭去外交官和議員職務后,他的注意力又回到了他摯愛的大學及其荒廢的圖書館。他翻修了圖書館,擴充了藏書,並籌集了資金,以確保圖書館的長期運營。或許最重要的是, 博德 利與 英國 文具商公司協商,獲得了圖書館對 英國 所有印刷書籍的所有權,這份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合同至今仍然有效。
遊人不少。俺家一把手特意讓二把手來熏陶一下。不過二把手不是很愛學習。屬於推一把走一步的那種。比推著不走打著後退的那種略強。


老 博德 利圖書館藏有約1300萬件藏品,包括125萬張地圖、2萬冊地圖集、手稿、檔案以及樂譜。以下是您在老 博德 利圖書館可以找到的精彩藏品的簡要介紹:
《大憲章》: 博德 利圖書館收藏了四份1217年版的《大憲章》,這部法律是 英國 普通法的基礎,並對 美國 憲法產生了影響。
《莎士比亞第一對開本》:莎士比亞戲劇合集(包括《麥克白》和《尤利烏斯·凱撒》)的副本,出版於1623年,即莎士比亞去世七年後。
《 門多薩 抄本》:一部阿茲特克手稿,創作於 西班牙 征服 墨西哥 約20年後,詳細記錄了阿茲特克帝國的生活。
J.R.R. 托爾金的信:托爾金寫給他孩子們的一些信,他在信中偽裝成「聖誕老人」。
11歲伊麗莎白一世的禮物:1644年,青春期前的伊麗莎白一世為她的繼母 凱瑟琳 ·帕爾製作的一本小手工書。這是一首 法國 詩歌的手寫翻譯,封面上印有女王的姓名首字母。
古騰堡聖經:古騰堡聖經現存為數不多的副本之一,古騰堡聖經是第一本使用同名革命性印刷機印刷的重要書籍。
簡· 奧斯汀 手稿:簡· 奧斯汀 手稿集,以及她未完成的小說《沃森一家》。
1641年的一份女權主義請願書:一份17世紀提交給議會的請願書,要求賦予女性平等的投票權。
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瑪麗·雪萊標誌性哥特式小說《弗蘭肯斯坦》的原稿,由其子珀西·雪萊註釋和校對。
明代 中國 地圖:塞爾登 中國 地圖描繪了 中國 、 南海 及其周邊地區及其航運路線,帶您一窺中世紀 中國 的航運路線。
彭布羅克伯爵三世威廉·赫伯特William Herbert, 3rd Earl of Pembroke自1617年起擔任 牛津 大學校長,直至1630年4月10日逝世,享年50歲。他除了在1624年推動彭布羅克學院的成立外,還在1629年向 博德 利圖書館捐贈了大量手稿。1723年,第八代彭布羅克伯爵托馬斯·赫伯特將這座雕像移交給 博德 利圖書館。
老校長雕像


附近牆上還有個表彰老校長的牌匾,拉丁文CIVIL HERBERT PEMBROCHIAE COMES REGH HOSPITR CAMERARIVS HONORATISSIMVS ACADEMIAE CANCELLARIUS,英文"William Herbert, Earl of Pembroke, Most Honored Chamberlain of the Royal Household and Chancellor of the Academy". 「威廉·赫伯特,彭布羅克伯爵,最受尊敬的王室侍臣和學院院長」。

這個圓形的樓也是圖書館的一部分,閱讀室,和主館有地下 通道 連接。該館是個18世紀的醫生約翰拉德克里夫捐贈的。該樓名叫Radcliffe Camera,讓人奇怪的是這樓跟camera(英語相機的意思)有啥關係。查了一下,好像人家用的是拉丁文,這camera在拉丁文里是屋子的意思,也就是說這Radcliffe Camera意思是拉德克里夫閱讀室。

聖母 瑪利亞 大學教堂University Church of St Mary the Virgin實際上是 牛津 大學的發祥地,如果您正在 牛津 大學遊覽,這裡絕對是不容錯過的景點。早在1068年之前,這裡就建有教堂,至少從1252年起,信徒們就在這裡聚會,並將其作為 牛津 大學的第一座建築。信不信由你,在13世紀初,這座教堂實際上曾被用來授課!
聖瑪麗教堂始建於13世紀,是 牛津 最大的教區教堂,也是 牛津 大學的精神家園。其令人驚嘆的哥特式建築,以高聳的尖頂和精雕細琢的石雕為特色,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他們不僅被其宗教意義所吸引,也因其歷史和文化意義而備受矚目。
圖書館邊上的聖母 瑪利亞 大學教堂

導遊帶著溜達一圈,然後有點自由活動時間。看看附近也沒啥好吃喝的,到另一條街上溜達一圈完事兒。
下一站長途奔襲去石頭陣the stonehenge

巨石陣Stonehenge或許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史前遺迹。它分幾個階段建造:第一座紀念碑是一座早期的圓形石陣,建於約5000年前;其獨特的石圈則建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約公元前2500年。青銅時代早期,附近建造了許多墓葬。如今,巨石陣與 埃夫伯里 遺址共同構成了世界遺產的核心,其獨特的史前遺迹薈萃於此。
巨石陣建立之前,該地區已知最早的建築是四五個坑,其中三個坑似乎曾安放過大型松木「圖騰柱式」柱子,這些柱子建於中石器時代,即公元前8500年至公元前7000年之間。目前尚不清楚這些柱子與後來的巨石陣遺迹有何關聯。當時, 英格蘭 南部的大部分地區都被森林覆蓋,而巨石陣附近的白堊丘陵可能呈現出異常開闊的景觀。這可能是它成為新石器時代早期遺迹群遺址的原因。
的確挺奇怪的個東西,四周啥也木有。

大批遊客絡繹不絕
圖右邊有 中國 遊客在鬥地主,牌癮不小。

這地方有個牌子,讓遊客挑戰特效拍照。二把手躍躍欲試。

一次 成功 ,完美復刻。當然老爹平趴在地上也功不可沒!

一把手備受鼓舞,也來一個。效果也出來了,但是沒二把手那麼霸氣。

隨手捏一條出來。看完了石頭陣就班師還朝了。
在旅店附近超市買了吃吃喝喝。把明天送 南安普敦 的車也在淘寶上定了。170鎊,的確不便宜,不過俺們仨人,還有行李箱。如果到火車站汽車站去坐火車或汽車貌似也得要60多鎊,然後還要自己去車站,到了 南安普敦 后還得打車或公交去碼頭。綜合考慮讓私車送則是 倫敦 旅館直接去 南安普頓 碼頭,方便太多了。

倫敦旅遊介紹
倫敦 景點簡介1: 匆匆忙忙趕作業。 倫敦 景點很多,按遊人各自的側重點有不一樣的清單。
- 白金漢 宮Buckingham Palace如想看換崗要早點到。遊人相當多。這裡是英王查爾斯三世的 倫敦 住所,從7月到10月開放參觀,能看到19個國賓室,皇家接待客人舉辦儀式的場所。這些房間裝飾精美,有吊燈、燭台、名畫以及精緻的英法傢具為點綴,展示了皇家收藏中一些最宏偉的作品。除了精美大氣的內飾外,國王和王后在官方和儀式場合招待客人的國賓室也是歷史的見證。
- 倫敦 塔Tower of London雖然它相比起 白金漢 宮在外觀上有些不起眼,但 倫敦 塔內有很多活動。 這座大型建築群曾是宮殿、堡壘和監獄,有悠久的歷史。 這裡的展覽和活動都在探索這段歷史。 如果您對君主制有興趣,一定不要錯過皇冠珠寶展覽,展品包括帝國王冠和帶有十字的君主權杖。2020年, 威爾士 親王的加冕皇冠也成了展品。 參加塔樓守衛帶領的一小時遊覽(門票包括),內容涉及塔樓血腥的過去和故事。
- 白塔White Tower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堡之一,也是著名的 倫敦 地標。 在裡面,你會發現有350年歷史的展覽「國王線」,其中包括亨利八世、查理一世和詹姆斯二世所穿的盔甲套裝。 留意塔樓著名的烏鴉,據說它們守衛著這座建築。
- 議會大廈Houses Of Parliament在議會大廈你會有機會參觀見證過很多歷史的會議廳。可跟導遊或自助游,帶遊客參觀多個區域,包括威斯敏斯特大廳(議會莊園中最古老的建築,有900 多年)、下議院和上議院。 如果不感興趣內部參觀,欣賞議會大廈有標誌性結構外觀就足夠了。 如果您是許多人中的一員,拍攝議會大廈最佳位置是威斯敏斯特橋。這座橋的兩頭是 倫敦 眼和議會大廈。
- 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 Abbey這座中世紀的教堂,以許多皇家婚禮和加冕典禮為特色,為 倫敦 歷史提供了豐富的一頁。 這地方很繁忙,工作人員會催促遊人快速通過,所以要提前做一些功課,避免錯過想看的項目。 例如,如果你是個文青,可以考慮參觀詩人的角落。 著名作家 喬叟Chaucer、狄更斯Dickens 和吉卜林Kipling 等人 都安 葬在此。 皇室故事迷可能想看埋在同一個墓里的死對頭和同父異母姐妹,伊麗莎白一世和瑪麗都鐸。 如果你想自己溜達,請利用多媒體指南(門票包括),有14 種語言版本。 還有教堂組織的遊覽或者,並參觀公眾無法進入的特殊地點,包括包含懺悔者愛德華的墳墓。這個項目14米元。
- 大英 博物館British Museum是個收藏大不列顛從世界各地搜刮來的古今物件的寶庫。免費參觀。貌似要網上預約。從 羅塞塔 石碑到帕台農神廟雕塑再到美索不達米亞文物, 大英 博物館是一個歷史愛好者的夢想,包含數百萬的文物。 海量的展品會讓遊人感覺不得要領,最佳方法還是先做功課,在有限的時間裡盡量多看自己感興趣的。如果還是意猶未盡就只能多來幾次了。據說800 萬件物品只有10%展出。每日有大開眼界之旅和以 LBGTQ 為主題的「慾望、愛情、身份」之旅和周五晚上的聚光燈之旅,都是免費的。 音頻指南租費10米元。
- 皮卡 迪利廣場Piccadilly Circus離唐人街不遠。與 紐約 時代廣場相比, 皮卡 迪利廣場是五條繁忙道路的交匯處,是 倫敦 喧囂的中心。 無論是早上上班的人,購物者在前往連鎖店排列的 牛津 街(僅北幾個街區)的途中,還是在夜間經過的熱鬧俱樂部和酒吧,還有大把酒吧混子, 皮卡 迪利總是人來人往熙熙攘攘。
- 從海德公園角落步行一小段路將帶您前往擲彈兵酒吧一家隱藏在鵝卵石小巷下的小酒吧。 它於 1818 年作為軍官食堂開業,現在綠色環境環境中供應啤酒和經典的酒吧美食。
- 位於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以北和 白金漢 宮 西北 海德公園和肯辛頓花園的 西北 部:西馬車大道一分為二的綠色。 海德公園曾經是亨利八世國王的娛樂場所,但現在這片 350 英畝的土地向公眾開放,是尋求遠離城市喧囂的旅行者的必游之地。 在海德公園蜿蜒的腳步和自行車道以及繁榮的動植物中,您會發現一些值得探索的傑出景點。 觀看天鵝和船在寧靜的蛇形湖上滑行(或自己租一艘船),參觀 威爾士 公主紀念泉的黛安娜或停在揚聲器角,這是一個自 19 世紀以來公開演講和辯論的場所( 喬治 ·奧威爾和 弗拉基米爾 ·列寧曾友情出演)。海德公園有網球場、足球場和騎馬競技場。
- 西區劇院區 west end theater district 文青看舞台劇的地界兒。 倫敦 小劇院很出彩。畢竟是莎士比亞的老家。
- 考文特花園Covent Garden它是 倫敦 西區一個繁華的社區。 集餐飲和購物於一體。不知老外們為啥對這個很推崇。考文特花園也是皇家歌劇院的所在地。 內飾豪華的皇家歌劇院可付費參觀。 建築迷會喜歡它的玻璃中庭,令人驚嘆。
- 攝政咖啡館Regency Cafe如果您想以正宗的英式早餐開始新的一天,請前往攝政咖啡館。 這家簡約餐廳位於威斯敏斯特教堂以南半英里處的攝政街,可追溯到 1946 年,供應傳統英式早餐、黑布丁、本尼迪克特雞蛋等豐盛的菜肴。網紅店的那麼個意思。據說人滿為患。
倫敦 景點簡介2:
匆匆忙忙趕作業。 倫敦 景點很多,按遊人各自的側重點有不一樣的清單。
- 倫敦 眼London Eye位於 泰晤士 河畔巨型摩天輪,有著無與倫比的 倫敦 南岸鳥瞰視角。最高點離地120米高。
- 特拉 法加廣場 Trafalgar square200年來,這個廣場一直是 倫敦 的地標。廣場兩側是國家美術館,廣場上設有兩座噴泉、幾尊半身像, 納爾遜 紀念柱底座上則矗立著一對青銅獅子。這座紀念柱高5米,紀念海軍上將霍雷肖· 納爾遜 在1805年 特拉 法加海戰中的輝煌戰績。柱底座上的青銅面板詳細刻畫了 納爾遜 參與的一些戰役,兩隻獅子則守護著這座紀念碑。
- 倫敦 國家美術館坐落於 特拉 法加廣場,內部空間如同迷宮,浩瀚無垠,需要彩色地圖才能辨別方向。館內珍藏著13世紀至20世紀初 西歐 風格的繪畫作品,包括 義大利 文藝復興時期的傑作和 法國 印象派作品。館內2300件藏品中,不乏一些著名畫作,例如波提切利的《維納斯與戰神》、倫勃朗的《34歲自畫像》以及梵高的《向日葵》。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ary的畫作種類繁多,精彩紛呈;想要一覽館內層層展廳中所有傑作,您可能需要一天以上的時間。
- 聖保羅 大教堂 St. Paul's Cathedral 聖保羅 大教堂可以說是 倫敦 第二大必看的教堂。它雄偉的穹頂是世界上最大的穹頂之一,是 倫敦 天際線上一道風景。原教堂在1666年的 倫敦 大火中被燒毀。目前的穹頂於1711年正式竣工。在二戰期間的多次轟炸中倖存下來。可以登上穹頂頂部的金色畫廊,528級台階,從上面能俯瞰 泰晤士 河、泰特現代美術館和莎士比亞環球劇場的。
- 地下墓室( 歐洲 最大的墓室)安葬著 納爾遜 勛爵、威靈頓公爵以及 雷恩 等著名人物。雖然門票價格略高。
- 自然歷史博物館 Natural History Museum隔壁有科學博物館Science Museum,有瀏覽互動展覽和現場科學表演,有 英國 最大的IMAX影院。位於南肯辛頓的自然博物館擁有來自7萬個不同物種(從動物到微小的原生動物),展品涵蓋了從恐龍骨骼到模擬地震等各種主題。自然歷史博物館也是家庭遊客的最愛。
- 聖詹姆斯公園 St. James's Park聖詹姆斯公園是 倫敦 八大皇家公園之一,佔地近57英畝。附近有聖詹姆斯宮、威斯敏斯特宮(現為國會大廈)和 白金漢 宮。公園內半圓形的花壇,紀念花園,坐落在 白金漢 宮旁。公園一側是林蔭大道,這條皇家遊行路線將花園一分為二;另一側是皇家騎兵衛隊閱兵場,一年一度的皇家軍隊閱兵儀式在此舉行。
- 附近其他著名建築包括唐寧街10號(首相官邸)和 丘吉爾 戰時指揮室。公園內還擁有7英里長的黛安娜王妃 威爾士 紀念步道的一部分。
- 倫敦 華納兄弟工作室之旅——哈利·波特的製作 Warner Bros. Studio Tour London – The Making of Harry Potter八部《哈利·波特》電影的拍攝地,對於任何想要深入了解魔法世界的人來說,這裡都是必游之地。遊客可以參觀原版電影場景——從大廳到古靈閣,從對角巷到格蘭芬多公共休息室——數百件原版道具和服裝可供瀏覽。您可以一睹霍格沃 茨城 堡的模型,了解海格的電子動畫頭像,參觀9¾站台,並登上霍格沃茨特快列車;這是一個適合全家參與的全方位互動之旅。
- 塔橋 Tower Bridge塔橋是個橫跨 泰晤士 河的最著名的橋樑。這座橋始建於1886年,以其令人驚嘆的細節和可開合供大船通過的橋面著稱。從高架步道上,遊客可以看到 倫敦 塔、 聖保羅 的穹頂、 倫敦 眼。
- 格林威治 Greenwich格林威治位於 倫敦 市中心東南部,是市區內一日游的絕佳去處,絕對值得一游。格林威治最負盛名的無疑是皇家天文台,本初子午線將天文台一分為二,遊客可以站在天文台上同時觀測東半球和西半球。其他備受歡迎的博物館和景點包括格林威治市場、卡蒂薩克號、國家海事博物館和格林威治市場。
- 漢普頓宮 Hampton Court Palace漢普頓宮由亨利八世於1520年代購得,並隨後進行了擴建。宮殿擁有宏偉的大廳(天花板上雕刻著安妮·博林的家徽,牆壁上掛滿了古董掛毯),以及都鐸王朝時期 英格蘭 最大的廚房(每天可烹制800頓飯)。宮殿內有60英畝的正式花園,其中有 英國 現存最古老的樹籬迷宮,以及世界上最大的葡萄藤。Regent『s Canal這條迷人的河畔步道蜿蜒近9英里,西起帕丁頓, 東至 萊姆豪斯盆地,是遠離城市喧囂的世外 桃源 。步道沿途經過多個風景如畫的景點,包括小 威尼斯 ,那裡有古色古香的咖啡館、酒吧和餐廳坐落在河畔;
- 攝政公園, 倫敦 最受歡迎的綠地之一,也是 倫敦 動物園的所在地。
- 泰特現代美術館 Tate Modern泰特現代美術館位於 泰晤士 河南 岸,是四大博物館(均名為泰特)之一,館藏共計7萬件藝術品,構成了 英國 國家藝術收藏。正如其名,泰特現代美術館比其他三家美術館擁有更多當代風格的藏品,因此遊客的參觀體驗也參差不齊。這座由發電廠改造而成的美術館內展出了達利、畢加索以及眾多 英國 藝術家的作品,但你會發現作品分散,藝術品按主題而非藝術家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