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5/26 一,經停亞的斯亞貝巴到達阿魯沙
2025/5/26 一,早六點多到達 亞的斯亞貝巴 bole國際機場。過仨小時轉下一班。據說亞貝巴機場是天朝援建的,全程有中文標識,格局看著也很熟悉。在這裡差不多要等三個多小時再轉飛 坦尚尼亞 阿魯沙 arusha的乞力馬扎羅國際機場jro。降落時勉強看到了乞力馬扎羅積雪的山頭,雲太厚了。到了 阿魯沙 和司機順利接上頭,先去旅行社辦公室辦理付款手續討論行程細節。細節討論了也沒啥卵用, 比如 說俺們不喜歡吃雞肉被基本無視。 阿魯沙 這地方好像沒有什麼可玩的,相當於 中國 的小縣城。讓司機帶著市區兜了一圈就回旅館休息了,明天一早出發去追動物。 坦尚尼亞 的旅遊口號是乞力馬扎羅之地,所以自然也會有乞力馬扎羅啤酒。之前對 衣索比亞 的了解僅限於小時候電匣子里聽到的海爾 塞拉 西皇帝陛下訪華受到毛主席親切接見。 坦尚尼亞 也就是在馬季相聲里說援非,拉菲克和哈哈利利。明天開啟追動物的六天。希望能看到 中非 五大金剛,別餵了蚊子和采采蠅。
如果想看全部照片和視頻請點此鏈接:https://www.mafengwo.cn/i/24733416.html
倫敦 飛 亞的斯亞貝巴

經停 亞的斯亞貝巴 機場,這是埃塞航的酒廊。


埃塞航覆蓋的目的地不少,四通八達,來 非洲 旅行很方便。

亞的斯亞貝巴 飛 阿魯沙

乞力馬扎羅山頂。這還是俺搭訕了兩個 法國 妹紙,人家幫著拍的。俺們的座位不靠窗。
順利到達 阿魯沙 乞力馬扎羅國際機場。機場出口。

和旅行社接上頭了

出了機場路邊差不多都是這樣的

到市內了

阿魯沙 街景
市內兜了一圈,沒啥可看的。然後直接去了旅館。晚飯一般般。 坦尚尼亞 的旅遊口號是乞力馬扎羅之地,所以自然也會有乞力馬扎羅啤酒。這啤酒中規中矩,大概也是 德國 人 英國 人留下的工藝。

這邊的菜偏西式和 印度 風格。也許因為俺們住的旅店主要接待外國遊客,基本木有本地菜式。 比薩 餅。

水果點心
家庭作業:坦桑氣候,大遷徙,狩獵?遊獵?
家庭作業: 東非 計劃,坦桑氣候,大遷徙,狩獵?遊獵?
英語里的狩獵之旅safari原來的確有狩獵的意思,現在這個詞意已經沒了狩獵這回事兒了。中文依然沿用狩獵這個翻譯,還有人用遊獵,但是都少不了個獵字,不明就裡的自然會想到打獵。當然真正的狩獵活動還是有的,但那個跟大多數遊客去追動物看的遊獵或狩獵就完全不是一回事兒了,不是普通人能負擔的起的。現今普通遊客去 非洲 的狩獵或遊獵safari基本就是在自然公園或保護區里到處找動物看動物的旅行,完全木有打獵什麼事兒!下面提到的狩獵遊獵都是這麼個意思。
譯自旅遊網站介紹: 坦尚尼亞 最適合狩獵的季節是什麼時候?
氣候: 坦尚尼亞 位於赤道和 印度 洋附近,這意味著它的天氣模式是赤道和熱帶。
坦尚尼亞 有兩個不同的季節:雨季和旱季。雨季下雨,而旱季則陽光明媚,有時很熱。每個季節都有其優缺點。雨季的早晨下雨下午陽光明媚是相當常見的,而在旱季偶爾也會下雨。
1 月 - 3 月,氣溫20-33攝氏度: 頭幾個月通常是 坦尚尼亞 一年中最熱的(2 月最熱)。這個季節通常很乾燥,是狩獵最佳季節之一。遊人比較多,尤其是在元旦前後。隨著其他水源乾涸,動物會聚集在河流和湖泊周圍取水。塔蘭吉雷國家公園在此期間特別受歡迎,因為斑馬和瞪羚會來到塔蘭吉雷河取水,獅子和豹子等捕食者也會緊隨其後,使這裡成為發現各種野生動物的主要目的地。旱季結束時灰比較大,記住帶頭巾遮口鼻。
3月 - 5月,氣溫14-33度:這段時間是「長雨季」,白天和晚上都會下雨。太陽一般下午會露面,晚上則寧靜祥和。雨水讓萬物鬱鬱蔥蔥,公園裡的動物們也生機勃勃,到處都有充足的水源。然而,一些道路可能會因洪水或泥濘而不通。主要道路一般沒事,各公園的許多路段是鋪好的,沒問題。這期間遊客較少,幾乎所有的住宿都有淡季折扣。不在乎晨雨的客人表示雨季的遊獵感覺就像一次隱蔽的冒險,因為感覺整個公園都是他們自己的,可以看到活躍在潮濕、綠色森林中的動物。
6月 - 9月,氣溫15-30度:是 坦尚尼亞 的「寒冷」季節。對當地人來說很冷,但來自其他氣候區的遊客卻覺得天氣宜人、清新。帶上一件夾克以應對寒冷的早晨,但下午天氣很好,通常陽光明媚,天氣乾燥。這是另一個受歡迎的旅遊季節,各公園裡遊客很多。如果你怕熱,這是 坦尚尼亞 旱季旅遊的好時機。這也是通常在塞倫蓋蒂觀看大遷徙時間。
10月 - 12月,氣溫17-32度:短暫的降雨通常在十月到十二月之間,隨著年底的臨近,天氣會變暖。十月也是 東非 各地藍花楹樹開花的季節 - 樹冠上盛開著紫色花朵,非常美。十二月,火焰樹開花,在聖誕節前變成鮮艷的紅色。聖誕節旅遊旺季,通常到 12 月中旬,短暫的降雨也已經停止。許多遊客來此慶祝節日, 比如 登頂乞力馬扎羅山。旅館一般也會為客人提供節日大餐。公園和住宿可能會更擁擠。
譯自旅遊網站介紹:大遷徙
坦尚尼亞 最大的看點之一是塞倫蓋蒂國家公園的動物大遷徙,活動的主角是多達兩百萬的角馬從公園南部拉開序幕。每年,這一自然現象都會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觀看動物穿越馬拉河mara和格魯米蒂河Grumeti的長達800公里的大規模遷徙。這是塞倫蓋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的原因之一,因為它是地球上最大規模的動物遷徙。
通常在 7 月和 8 月左右,大量的角馬和小部分斑馬會史詩般「大兵團」渡河,冒著被鱷魚和其他掠食者襲擊的風險,去到 肯亞 馬賽 馬拉的新鮮草地上。一年中的其他時間,這些動物群會在 坦尚尼亞 度過,大部分時間都在塞倫蓋蒂或 恩戈羅恩戈羅保護區 的一角。它們會在 坦尚尼亞 這邊交配、生崽,享用塞倫蓋蒂茂盛的草地。為了追逐豐富的水源和茂盛的草地,角馬、瞪羚、黑斑羚、大羚羊和斑馬群跟隨著移動的降雨區域每年有規律的在塞倫蓋提公園裡兜著生命的圈子。這些動物們會追隨更好的食物和水源而移動,它們捕食者,獅子、獵豹和豹子,也會跟隨其後。
全年都有不同部分的遷徙可供觀賞。二月是產犢季節,每天都有成千上萬隻小角馬出生!見證新生命的奇迹,這包括小角馬出生后不久就能奔跑現象。三月和四月標誌著角馬群開始聚集在塞倫蓋蒂的塞羅內拉地區,大量動物在寧靜美麗的環境中吃草。五月,角馬群開始向北移動,形成綿延40公里長的縱隊同步行進,它們可能會聚集在西部走廊,同時在尋找一個安全的地點穿過格魯米蒂河。這樣,遊客就有機會看到 高密 度的動物遷徙,你會親眼目睹這大自然壯觀的景象!
從 7 月到 9 月初,遊客們可能會目睹各種動物令人驚心動魄的馬拉河穿越。他們在本能的驅使下成群結隊地衝到危險的河裡狂奔,希望到達對岸。這期間大批動物聚集在馬拉河兩岸,有些會渡河去 肯亞 那邊,有些則隨遇而安。然後隨著塞倫蓋提南部雨季的來臨,大部隊又長途跋涉回到產仔修養的地方,周而復始,年復一年!


俺們的事後總結:
貌似坦桑這邊旅遊管理比較嚴格,證照齊全的旅行社還算規矩,俺們仨包一輛車,5/26到 阿魯沙 ,6/1離開塞倫蓋提,連頭帶尾7天,頭尾兩天基本沒活動。最後談到總價七千米元出頭,舒適型三人間,參觀塔蘭蓋里(一天),恩戈羅恩戈羅(一天)和塞倫蓋提中部和西部(三天)。事先交了20%定金,心裡七上八下的。性價比基本沒有,但是誰讓人家這資源好呢,有坐地起價的資本呢,這家還算談的四五家裡最便宜的。如果想省銀子可以先飛過來找人拼團,住簡易帳篷,價格能下來不少。另外這些公園的門票是按24小時算的 - 從入園時起,24小時內必須出園,要不然得補票。
至於體驗嗎很難說,因為體驗好不好完全取決於能否看到動物活動場面, 比如 獅子豹子捕獵現場,大規模(成千上萬一望無際的那種)角馬斑馬遷徙,尤其是大部隊渡河或過馬路什麼的。大多數動物, 比如 獅子大象長頸鹿犀牛豹子河馬斑馬羚羊什麼的從前都見過,豹子獵豹犀牛很難看到。角馬 非洲 水牛還有些鳥類沒見過。總體來說遊獵挺辛苦,整天都是在土路上顛簸,經常灰塵滾滾,吃土加灰頭土臉,因為為了看動物方便車頂是敞開的。車窗一般也是放下來的,因為車裡沒空調。而且一天的奔波能有一兩次亮點就不錯了。大多數時間就是漫無目的的兜轉,不那麼有意思,想想這幾個自然公園相當大,一天跑個一二百公里不一定能看到很多東西。司機勤快與否也是很關鍵的。他們都有對講機,所以哪個司機發現了什麼稀奇的動物會通知大家,然後大家都往哪兒去。所謂的遊獵吉普大多是豐田 皮卡 改裝的,舒適性不咋地,一般能坐六人,但是如果真的坐滿了會真的很憋屈。怎麼說呢,大家對這個遊獵不要期望值過高,如果運氣好沒問題。運氣差就不好說了。
2025/6/27 二,阿魯沙去塔蘭蓋里公園
2025/5/27二,今天遊獵出行正式開始。早上7:00多司機導遊準時來旅館接我們。今天主要是看塔蘭吉雷公園,不過他們本地人的發言是塔蘭蓋里。濛濛細雨中出發,快到的時候有點雨過天晴的意思了。
在塔蘭蓋里國家公園,看到了長頸鹿大象水牛羚羊鴕鳥疣豬角馬等等。接到消息說兩個地方有獵豹和獅子,趕到地點只看見一堆車。公園裡基本都是土路,這要不是早上下雨就得吃一路的土。很難想象旱季會是啥樣。貌似蚊子和采采蠅也不多。唯一的缺點是草比較高,動物趴下了就看不清楚了。本來打算放棄這地方的,後來因為旅店已經訂好了,勉為其難一下。晚上的旅館在附近的鎮上,住宿條件也挺不錯的。天黑以後進出房間需要申請工作人員陪伴,因為附近有野生動物出沒。今天除了近距離看到了一群大象沒啥額外驚喜,基本上所有的動物都見過的,體驗一般般。
一早司機來接俺們了。出去跑一天,午飯都是隨車帶著的。後來才鬧明白午飯都是旅館準備的。基本都是 印度 風格的咖喱糊糊或 三明 治。不知道豪華團會不會好一些。

出城

今天活動的視頻
車內是這樣的。頭天司機圖方便把午飯包放在副駕位置,那可是行車中拍照片最好的位置。後來讓他放後面去了。有不滿意的事情就要和司機溝通,他們期待小費,合理要求一般都會滿足。圖右下角那個像頭髮一樣的東西是趕蒼蠅用的,蒼蠅多了用得著,馬鬃做的。

這段路還行。進了公園全都是土路。



街邊的村鎮

馬賽 部落 maasai tribes
馬賽 部落是 非洲 的一個土著民族,他們過著半游牧生活,定居在 肯亞 和 坦尚尼亞 北部。 馬賽 人是 非洲 最重要的民族之一,由於其獨特的傳統、習俗和服飾,以及居住在 東非 眾多國家公園附近,他們的知名度很高。他們的語言是馬阿語Maa,一種源自尼羅-撒哈拉語的語言,與丁卡語和努爾語相關。他們也使用 坦尚尼亞 和 肯亞 的官方語言:斯瓦希里語和英語。 馬賽 人目前估計有90萬。
儘管 肯亞 和 坦尚尼亞 政府已經制定了鼓勵 馬賽 人放棄傳統半游牧生活方式的項目,但 馬賽 人仍然保留著他們古老的習俗。然而,這種情況正在改變,儘管進展緩慢。
馬賽 人披著袍子,人手一根棍子,走哪兒都帶著。本來是帶長矛的,可能長矛太危險,改棍子了。
放牧
雖然路邊經常看到牛羊,但是俺們吃的菜裡面牛羊肉不多,好像主要是雞肉。大概雞肉比較便宜。
雨小了
一路都是差不多這樣的景象
路過農村集市
到了公園附近了,猴子。俺不喜歡看猴子狒狒什麼的。

下了主路去公園,開始顛簸吃土。都是土路。
這麼粗的樹大概不少年了

塔蘭蓋里公園大門

車頂棚打開是這樣的

公園入口堆了很多大象骨頭

這是個巨大的蟻丘,到處都能看見。
坦尚尼亞 紅嘴犀鳥 Tanzanian Red-billed Hornbill

飲水點,在這兒也沒看到啥動物
灰冠鶴Grey Crowned Crane

埃及 鵝
司機貌似各種動物和鳥類的名字都知道,還能說出很多動物的中文名。看樣子天朝的遊客不少。
這個看著有點像Marabou Stork,不太確定

巨大的一堆大象粑粑

珍珠雞 Guinea fowl

這邊標誌性的金合歡樹Acacia Trees

猴麵包樹Baobab
珍珠雞,這個燉湯不知啥味。司機被俺問不同動物啥味搞得哭笑不得。

這個俺知道

好奇葩的物種
這麼粗壯的脖子天天扛著夠費力的

非洲 大自然

鴕鳥

遊獵的土路都是這樣的。如果趕上雨季這路可不好走。現在是雨季的末尾,有些路段還有些泥濘。

孤獨的大象,可能是失戀了

非洲 水牛

獨特的牛角

雌性黑斑羚Female Impalas
羚羊Antelopes

鴕鳥夫婦,一夫多妻?

頭部特寫

司機們碰到了聊幾句

公園裡就是這景色


忽然趕上這群大象在路邊溜達,然後過馬路。幾乎是貼著俺們的車走的。近距離接觸。




非洲 象的耳朵是 非洲 地圖形狀
小象
注意大象耳朵的形狀
這是今天的亮點。總體來說今天很一般。
二把手很激動,幾乎伸手就能摸到大象。

午餐地點,大家都在這兒。猴子很多,得防著點。午餐基本上是類似 印度 式咖喱,糊糊的,一般般。飲料帶了可樂和啤酒,乞力馬扎羅啤酒和遊獵啤酒。司機是個 馬賽 族的,離開了部落進城了,他媳婦兒是個小學英語老師,有個孩子。坦桑比較窮, 向他們這種掙美元的算是高收入了。但是也很辛苦,每天七八點開始到下午八點左右。

乞力馬扎羅啤酒Kilimanjaro lager和遊獵啤酒safari lager

午餐營地

午飯完了接著溜達

下午沒啥亮點,沒啥斬獲
猴子在喝遊客丟下的飲料
華麗椋鳥The Superb Starling

母水羚waterbuck

公水羚waterbuck

司機對講機上聽說某個地方有豹子,結果找了半天也沒看見啥。然後天色不早了,該撤了。第一天遊獵感覺一般般。

今晚住 卡拉 圖kalatu小鎮,塔蘭蓋里和恩戈羅恩戈羅中間的落腳點。
晚上在 卡拉 圖鎮kalatu的個旅館。包餐,這邊比昨晚略強,品種多一些。這裡只有塞倫蓋提啤酒。

餐廳視頻
前台有銀聯標誌。這個公司名字叫NMB,得虧不在天朝做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