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2025/5-6 D123:倫敦二日游,轉接東非遊獵

作者:BANGZI  於 2025-8-14 23:1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旅遊歸來|已有20評論

這次的行程是 倫敦 ,坦桑的 阿魯沙 桑吉 巴爾,埃塞的的斯亞貝巴,回 倫敦 后玩幾天去 南安普敦 上船,九晚的 葡萄牙 西班牙 郵輪結束后回 倫敦 當天返程,5/23出發,6/18回,共三周多。俺們一般出門不超過兩周,這次是兩個行程的強行拼接。 南安普敦 的游輪本來就是個陰差陽錯報上的。去年 阿拉斯加 游輪之後發現已經預定的感恩節 加勒 比游輪日子搞錯了,小孩九年級了不宜請一周的假,所以看來看去改成了今年六月中的 西班牙 葡萄牙 航線, 倫敦 再玩幾天完事兒。然後二老板說夏天要上課,把一些不重要的課程修掉,這樣暑假就不去天朝看外公外婆了。這個變動攪黃了原計劃七月底從天朝去 坦尚尼亞 的想法。後來看看從 倫敦 東非 的機票價錢還可以接受,於是就把這兩個行程拼接起來了。

如果想看全部照片和視頻請點此鏈接:

https://www.mafengwo.cn/i/24730366.html

2025/5/23周四從米國出發,經 舊金山 倫敦 。按理說從 芝加哥 丹佛 走時間會短一些。不過從那邊走票價貴了不少。從家門口出發到登機口只用了20多分鐘。小地方就是方便。



出發飛 舊金山



第二段 舊金山 飛 倫敦


2025/5/24 五,一早到倫敦,打卡地標


2025/5/24 五,一早7:00多到 倫敦 希思羅,現在米國歐盟護照都是機檢,連個人都沒見著,更別說入境章了。米國護照還是免簽證,但是要提前網上登記。看了一下網約車,57鎊多到旅館,想想俺們仨坐地鐵也得40多,還帶著仨行李箱,所以就選擇了約車。司機是 衣索比亞 來的,聊著聊著就到了旅館。如果行李不多的話還是坐公交合算。因為買公交卡或用信用卡的話,每人每天的車票是15鎊封頂,包括機場進城的地鐵票。

俺們來的有點早,房間還沒準備好,所以俺們就存了行李就出門溜達了。看地圖旅館離大笨鐘有3公里,所以出了旅店,俺們就直奔那邊去了。 倫敦 旅館不便宜,最後還是用俺的積分換的。位置不錯,就在 倫敦 塔橋附近。
俺們大笨鐘議會大廈 白金漢 宮一通溜達,然後去了自然歷史博物館和阿爾伯特博物館。這個季節街上到處的是梧桐樹的絨絨,對眼睛和呼吸道的刺激效果那是剛剛地,滿街都是揉眼咳嗽打噴嚏的。旅館發簡訊來說是房間準備好了,俺們就坐公交回旅館了。現在坐公交很方便,直接拿信用刷卡上車,價格還優惠,車費每天好像是15英磅封頂。午飯吃了 倫敦 特色餐麥當勞。晚飯在旅館附近超市買了點吃喝今天就完事兒了。旅館附近有些酒吧餐廳,貌似都人滿為患,估計是周五的原因。感覺 倫敦 還是一如既往的貴。

倫敦 邊的檢歐盟米國護照 通道



警車



皇家郵政的招牌紅色郵箱



法拉第紀念碑。他出生的屋子就在附近。估計給拆遷了,後面的建築是 倫敦 地鐵的變電站。



街景


接著往河邊走


威爾士 王子酒吧,查了一下,好像和王子沒啥關係。



crown & cushion,連鎖店酒吧



街景


這個橋上面就是 滑鐵盧 站出站的軌道



到了 泰晤士 河邊了,從 倫敦 眼看大笨鐘



貌似 倫敦 天氣大多時候都是這樣的。出太陽的時候不多。



大本鐘 the big ben 代指伊麗莎白塔 Elizabeth Tower上的那個重達13噸的大鐘。是 倫敦 最具標誌性的地標和必游景點之一。
大本鐘是埃德蒙·貝克特·丹尼森Edmund Beckett Denison和皇家天文學家 喬治 ·艾里爵士Sir George Airy設計的,愛德華·約翰·登特和 弗雷德里克 ·登特建造Edward John Dent and Frederick Dent。
威斯敏斯特宮於1834年毀於火災。1844年,議會大廈的 新建 築包括一座塔樓和一座鐘。但第一次嘗試(由約翰·華納父子公司製造)卻出現了無法修復的裂紋。只好熔化重來,於1858年在白教堂Whitechapel重新鑄造。
大本鐘於1859年5月31日首次敲響。但在1859年9月開裂了。之後安裝了更輕的鐘錘,並旋轉鐘身,使未損壞的部分對著鍾錘。這就是我們今天聽到的大本鐘。

大本鐘趣聞:
每個鐘面直徑七米。
分針長4.2米,重約100公斤(包括平衡錘)。
數字長約60厘米。
每個鐘面由312塊玻璃製成。
議會開會時,鐘面上方會亮起一盞特殊的燈。
大本鐘的計時是用放置在鐘擺上的一摞硬幣來調整的 。
大本鐘很少停止運轉。即使在二戰期間一枚炸彈摧毀了下議院議事廳時,鐘樓倖免,還繼續報時。
大本鐘的報時於1923年12月31日由 英國 廣播公司(BBC)首次播出,這一傳統一直延續至今。
鐘面下方的拉丁文寫著:「DOMINE SALVAM FAC REGINAM NOSTRAM VICTORIAM PRIMAM」,意為「主啊,請保佑我們的 維多利亞 一世女王平安」。
2012年6月, 英國 下議院宣布,為紀念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登基鑽石禧年,鐘樓將更名為伊麗莎白塔。

大本鐘



鐘樓,議會大廈,威斯敏斯特橋


二把手藝術照



瘋牛病受害人紀念牆:
深切緬懷人類瘋牛病(vCJD)的受害者。我們永遠銘記你們。
人類瘋牛病基金會
In loving memory of the victims of Human BSE (vCJD). Always in our thoughts. Human BSE Foundation




過橋,大本鐘



泰晤士 河




倫敦 眼the london eye,原名千禧之輪,是位於 倫敦 泰晤士 河南 岸的一座懸臂式觀景摩天輪。它是世界上最高的懸臂式觀景摩天輪,也是 英國 最受歡迎的付費旅遊景點,每年吸引超過三百萬遊客。

倫敦 眼,俺和大老闆上次來上去過。所以問二老板要不要上,結果她說票太貴了,不上。知道省錢了。大人39鎊。



橋上還有個吹風笛的



威斯敏斯特橋上


橋東端的獅子。這個原是紅獅啤酒廠的吉祥物,是1937年W F 伍丁頓設計的,用人造石澆築的,重13噸。原來放在啤酒廠前,後來這地方為了建皇家節日音樂廳Royal Festival Hall拆遷,是 喬治 六世國王指示留下的,最終安置在橋頭。




《布狄卡和她的女兒們Boadicea and Her Daughters》由 英國 著名的藝術家托馬斯·索尼克羅夫特雕刻,被認為是他的代表作。這尊壯觀的青銅雕像位於威斯敏斯特。雕像描繪了愛西尼女王在公元 60 年領導愛西尼人和特里諾文特人反抗 羅馬 帝國的佔領軍,並摧毀了卡姆洛多努姆(今 科爾切斯特 )、維魯拉米恩(今 聖奧爾本斯 )和倫迪 尼姆 (今 倫敦 )。

橋西邊的布迪卡和她的女兒們雕塑



過了橋就是議會廣場 parliament square。廣場上有很多名人雕塑, 丘吉爾 ,曼德拉,甘地等。這個是 丘吉爾 ,二戰期間的首相,他身著海軍大衣,拄著拐,沒叼著雪茄。他當過兩次首相,第二次是1951-1955年。



議會廣場



議會廣場


大衛 勞埃德 喬治 David Lloyd George,一戰期間首相,任期1916-1922,在 凡爾賽 條約談判中發揮了很大作用。 他也是迄今的唯一的來自 威爾士 的首相。



揚·克里斯 蒂安 ·史末資Jan Christian Smuts(1870-1950),1919-1924節和1939-1948年兩任 南非 總理。這是首座為英聯邦國家人物立的像。他與溫斯頓· 丘吉爾 同時代,深受 丘吉爾 敬仰。



米莉森特· 加勒 特·福塞特Millicent Garrett Fawcett(1847-1929) - 因其爭取婦女參政的運動而聞名。她是第一位在議會廣場被授予雕像的女性。她於1897年至1919年領導了全國婦女參政協會聯盟。她的工作對推動女性參政運動至關重要。最終,這項運動在1918年取得了 成功 。



愛德華· 斯坦利 ,第十四代 德比 伯爵 Edward Stanley, 14th Earl of Derby(1799-1869),他分別與1852,1858和1866三次擔任首相。在位期間,他最為人所知的或許是推動了1867年改革法案的通過。這項法案為在通往全面民主的道路上爭取更多選舉權邁出了重要一步。貌似那時的政治家都興穿緊身褲的,搞得跟要去健身房一樣。



這位就不用介紹了, 印度 國父甘地



這位也是耳熟能詳,曼德拉



接著走就來到了威斯敏斯特教堂邊上的聖瑪格麗特教堂 St Margaret's Church,建於12世紀。自1614年起就是下議院祈禱的地方,御用教堂。



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 Abbey這座中世紀的教堂,以許多皇家婚禮和加冕典禮為特色,為 倫敦 歷史提供了豐富的一頁。 這地方很繁忙,工作人員會催促遊人快速通過,所以要提前做一些功課,避免錯過想看的項目。 例如,如果你是個文青,可以考慮參觀詩人的角落。 著名作家 喬叟Chaucer、狄更斯Dickens 和吉卜林Kipling 等人 都安 葬在此。 皇室故事迷可能想看埋在同一個墓里的死對頭和同父異母姐妹,伊麗莎白一世和瑪麗都鐸。 如果你想自己溜達,請利用多媒體指南(門票包括),有14 種語言版本。 還有教堂組織的遊覽或者,帶你參觀公眾無法進入的特殊地點,包括包含懺悔者愛德華的墓。這個項目14米元。

遊人比較多,而且二老板貌似也不感興趣。所以俺們沒進去參觀。俺們從前來過,興趣不大。




威斯敏斯特教堂入口小廣場中間的 克里米亞 與 印度 兵變紀念碑Crimea and Indian Mutiny memorial。建於1861年,旨在紀念在1854年至1856年俄國 克里米亞 戰爭以及1857年至1858年 印度 兵變中犧牲的威斯敏斯特學校校友。頂部雕塑是聖 喬治 屠龍,旁邊還有懺悔者愛德華St Edward the Confessor,亨利三世,伊麗莎白一世和 維多利亞 女王的雕像。



教堂進出口牆上有這麼個石匾,這段銘文源自伊麗莎白一世統治時期的一段餐后祈禱文:
願上帝賜予生者恩典MAY GOD GRANT TO THE LIVING GRACE
賜予逝者安息TO THE DEPARTED REST
賜予教會和世界 和平 與和諧 TO THE CHURCH & THE WORLD PEASE
賜予我們這些罪人永生AND TO US SINNERS ETERNAL LIFE



教堂入口的塔樓



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對面的衛理公會中央大廳外牆上有一塊牌匾,上面寫著:
「為了上帝的榮耀,並為世界 和平 祈禱,此牌匾紀念 1946 年 1 月 10 日至 2 月 14 日在威斯敏斯特衛理公會中央大廳舉行的聯合國大會第一次會議。」
「To the glory of God, and in prayer for peace on Earth, this tablet commemorates the first meeting of the General Assembly of the United Nations in the Methodist Central Hall, Westminster, Jan 10-Feb 14 1946.」



從威斯敏斯特教堂這邊往 白金漢 宮方向走。Buckingham就是個名字,英語里的意思是水草甸里的人或水草甸附近的定居點,完全木有譯名這麼高大上的意思,有點跪舔的味道。改成巴金漢姆比較貼切。街景。



這個也叫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 chapel,是個社區教堂。英語里有所不同,大的那個叫威斯敏斯特abbey,小的叫chapel,還有church 和 cathedral,所以不容易混淆。中文裡沒有那麼多相對應的詞,都叫教堂。


倫敦 街頭標誌性的紅郵箱和紅電話亭



這個窗戶好有特色,可能是愛好航海的人建的。



巴金漢姆宮附近吹風笛的


1901年 維多利亞 女王去世后,愛德華七世發起募捐,為他的母親建造一座公共紀念碑。委員會成立,選定了目前這個位置,並選定托馬斯·布 洛克 為雕塑家。該紀念碑體量龐大,包含眾多雕塑元素和一座噴泉。它融合了寓言和象徵意義,與 維多利亞 女王本人最大的雕像相得益彰,並宣揚了 維多利亞 統治下的國家和帝國的特質。紀念碑的中心是 維多利亞 女王本人的 大理 石雕塑,她手持寶球和權杖,端坐於林蔭大道之上。 維多利亞 雕像兩側的雕像分別代表真理和正義, 維多利亞 身後面向 白金漢 宮的雕像則代表母愛。一座金箔裝飾的勝利女神雕像,彷彿漂浮在整個紀念碑之上,她實際上站在一個地球儀上。在她下方,同樣用金箔裝飾的雕像分別代表堅定和勇氣。

巴金漢姆宮前的 維多利亞 女王紀念碑Queen Victoria Memorial




巴金漢姆宮 Buckingham Palace 是位於 倫敦 的皇家住所,也是 英國 君主的行政總部。是國家慶典和皇家宴請的地方。在舉國歡 慶和 哀悼之際,它一直是 英國 人民的聚集地。
如今宮殿的核心建築最初被稱為巴金漢姆府(Buckingham House),是一座大型聯排別墅,建於 1703 年,由巴金漢姆和諾曼比公爵建造,該地塊至少有 150 年的私有歷史。1761 年, 喬治 三世購得此地,作為 夏洛特 王后的私人住所,並被稱為王后府。19 世紀進行了擴建改造。1837年 維多利亞 女王登基后,巴金漢姆宮成為 英國 君主在 倫敦 的住所。二戰期間,一枚 德國 炸彈摧毀了禮拜堂。
宮殿共有775個房間,其花園是 倫敦 最大的私人花園。用於官方和國家娛樂的國事廳每年八月和九月的大部分時間以及冬季和春季的部分時間向公眾開放。

白金漢 宮Buckingham Palace。Buckingham 就是個名字,英語里的意思是水草甸里的人或水草甸附近的定居點,完全木有譯名這麼響亮,有點跪舔的味道。感覺叫巴金漢姆宮比較合適。



巴金漢姆宮前的 維多利亞 女王紀念碑Queen Victoria Memorial里的雕塑


巴金漢姆宮視頻,今天木有換崗儀式:


巴金漢姆宮的皇家衛隊是精銳士兵,主要來自皇家衛隊,負責禮儀和安保工作。他們以獨特的紅色束腰外衣和熊皮帽而聞名,分為五個步兵團。他們不僅執行傳統儀式,同時也是執行作戰任務的現役士兵。



牌子上寫著今日無換崗儀式。


巴金漢姆宮前的 維多利亞 女王紀念碑。


巴金漢姆宮往西走就是威 林頓 拱門, 英國 的凱旋門



英聯邦紀念門Commonwealth Memorial Gates
紀念門是一座永久的紀念碑,旨在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自願加入 英國 武裝部隊的五百萬名來自 非洲 、 加勒 比地區和 印度 次大陸( 孟加拉國 、 印度 、 尼泊爾 、 巴基斯坦 和 斯里蘭卡 )的男女將士。紀念門也紀念著他們的後代以及英聯邦大家庭的成員為 英國 社會的豐富多元性所做出的貢獻。紀念門於2002年由女王陛下正式揭幕。

上次來還沒注意到這個。紀念碑里的小亭子很有 印度 風格。 石柱 上刻著這些國家的名字。



在上面列著:美索不達米亞,波斯, 中國 ,敘利亞, 巴勒斯坦 ,南阿拉伯,1914-1918。貌似都是一戰期間 英國 侵略的地方。



這上面列著 印度 , 緬甸 , 馬來西亞 , 新加坡 ,波斯, 香港 , 荷蘭 東 印度 ,1939-1945。貌似都是英聯邦二戰時的小幫手。



這個柱子上列著英聯邦狗腿子, 印度 , 巴基斯坦 , 斯里蘭卡 ,孟加拉



皇家炮兵紀念碑Royal Artillery Memorial是座一戰紀念碑。位於海德公園,於1925年揭幕,旨在紀念在一戰中陣亡的49,076名皇家炮兵士兵。在西線戰場,炮兵在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威靈頓拱門Wellington Arch是 倫敦 最著名的地標之一,建於1825年至1827年,最初是作為 白金漢 宮的外部入口。它最初矗立在海德公園屏風對面,但在19世紀80年代被移至現址。拱門頂部的四馬二輪戰車雕塑於1912年被安放於此。



海德公園的門,還記得高中英語課里有海德公園之角hyde park corner



阿瑟· 韋爾斯 利,第一代威靈頓公爵Arthur Wellesley, 1st Duke of Wellington,騎馬雕像。他指揮了 滑鐵盧 之戰,凱旋而歸。



倫敦 衚衕


圖中磚紅色建築是著名的哈啰茲百貨店。進去上了個廁所,好像沒啥意思。



自然歷史博物館 Natural History Museum隔壁有科學博物館Science Museum,有瀏覽互動展覽和現場科學表演,有 英國 最大的IMAX影院。位於南肯辛頓的自然博物館擁有來自7萬個不同物種(從動物到微小的原生動物),展品涵蓋了從恐龍骨骼到模擬地震等各種主題。自然歷史博物館也是家庭遊客的最愛。



這地方遊人很多,最好事先預約。



這個大鯨魚化石是鎮館之寶



長頸鹿骨骼



大象骨骼



恐龍



這個不記得是啥了,珊瑚?


看完了二位領導去看旁邊的阿爾伯特博物館,俺在路邊的長椅上歇會兒。然後坐公交回旅館。今天圓滿結束。


2025/5/25 五,繼續倫敦溜達,夜飛東非

2025/5/25 六,今天一早就起來了。俺本來打算出去騎自行車,還下載了一個共享單車的小程序,結果快到出門的時候,外面下起了毛毛雨。所以就乖乖地跟著二位領導去國家美術館,預約的是10:00,一開門就進去。貌似有名的畫都在最裡面,38-45館。什麼梵高的向日葵呀,莫奈的碧池,啊不,蓮池啊什麼的,所以最好的策略就是一開門就進去,直接奔最裡面,然後從里往外溜達,那樣的話碰到的人就少很多。
逛完美術館完了貌似還有點時間,從附近的碼頭坐船去了格林威治去看皇家天文台本初子午線。上次來是19年前,當時還不收門票,隨便進隨便看。現在已經圍起來收門票了。一看就是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呀。
本來俺就老腰還有點疼,想找個地方坐下來,讓她們倆上去。結果看個 越南 粉店,一碗粉賣13鎊,頓時沒了食慾,趕忙爬山找二位領導去了。看完了天文台已經兩點了,俺們4:00得退房,所以就搭188路公交回旅館了。然後收拾東西退房,打個車去了機場。從市內去機場打車60多鎊,可能跟時段有關係,這些網約車公司也沒啥操守。機場混了一會兒,晚九點埃塞航空飛 亞的斯亞貝巴 。

公交車一車到 特拉 法 加爾 廣場邊上



特拉 法 加爾 廣場



查爾斯·詹姆斯·納皮爾爵士將軍General Sir Charles James Napier, 巴斯 勳章,1782 年 8 月 10 日 - 1853 年 8 月 29 日)是 英國 陸軍半島戰役和 1812 年戰役的軍官和老兵,後來成為 孟買 軍隊的少將,在此期間,他率領 英國 軍隊征服 信德省 ,之後擔任 信德省 總督和 印度 總司令。

背景是國家美術館,廣場一角是查爾斯·詹姆斯·納皮爾將軍雕像General Sir Charles James Napier statue。




霍雷肖· 納爾遜 Horatio Nelson(1758-1805年)是一位英軍司令,曾參與抗擊拿破崙的戰爭,並在尼羅河戰役(1798年)和 特拉 法加海戰(1805年)等戰役中取得關鍵勝利,並在 特拉 法加海戰中被敵軍炮火擊中身亡。在私人生活中,他與 漢密爾頓 夫人艾瑪的長期戀情為人所知,儘管兩人當時都已婚。

廣場中間是 納爾遜 紀念柱Nelson's Column。上面是 納爾遜 的雕像。



國家藝術館,梵高莫奈畢加索扎堆兒的地方。向日葵蓮池什麼的,附庸風雅一下。真心話梵高莫奈 雷諾 阿,也就是印象派還能勉強看看。其他的不得要領。名字認得不少,提香塞尚拉斐爾波提切利什麼的。問工作人員這些是不是高仿,他堅稱是原件。俺說這價值 連城 的物件兒離這麼近沒保護措施有點不對勁啊。
心得:想人少就要約第一波。開門就進去,然後從最裡面往回看,避開大部隊。名氣大的畫都在最裡面。



美術館預約了都得排隊進去,所以還是預約參觀比較順利。貌似有名的畫都在最裡面,38-45館。什麼梵高的向日葵呀,莫奈的碧池,啊不,蓮池啊什麼的,所以最好的策略就是一開門就進去,直接奔最裡面,然後從里往外溜達,那樣的話碰到的人就少很多。

名畫介紹:1893年,莫奈在吉維尼的住所旁買下了一塊地。此前,他已種植了一個色彩繽紛的花園,如今他想打造一個水上花園,「既賞心悅目,又能增添繪畫素材」。他擴大了現有的池塘,種滿了奇異的新型雜交睡蓮,並在池塘一端建造了一座駝背橋,其靈感源自 日本 版畫中的圖案。水上花園成為莫奈後期創作的一大心頭好,他以此為主題創作了約250幅畫作。
畫中,橋的寬度與畫布等寬,但邊緣被截斷,使其彷彿漂浮在水面上,其形狀在畫面底部形成一道暗色的弧線。視角彷彿發生了變化;我們彷彿仰望著橋,卻又俯視著飄向遠方的睡蓮。樹木的垂直倒影與水平生長的睡蓮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莫奈的蓮池小橋



展廳,有名的畫都在最裡面,所以先一馬當先衝過去,別人都是從入口附近慢慢往裡走,那樣等你走到了,周圍就人山人海了。



馬廳,右邊牆上的那匹馬是正對著長廊的,所以從入口處老遠就能看到。



名畫介紹:這幅陽光普照的塞納河景緻是印象派的典型意象, 雷諾 阿的畫作中融入了一些常見的印象派主題,例如著裝時尚的女子、划艇、帆船以及駛過橋樑的蒸汽火車。畫中的具體位置尚不清楚,但我們看到的很可能是沙圖附近的河流,該河流位於 巴黎 市中心以西約十英里處,曾是休閑划船的熱門地點。
如果說 雷諾 阿對主題的選擇是印象派的典型特徵,那麼他的繪畫技巧也同樣如此。他直接從管中取出未混合的明亮顏料,並避免使用黑色或土色,營造出夏日的炎熱和陽光效果。 雷諾 阿將亮橙色的船置於深藍色的河水旁,刻意使用了互補色,當這些顏色並排放置時,會顯得更加濃烈。



名畫介紹:這幅畫作描繪了一把簡單的椅子,安放在鋪滿赤陶磚的地面上,是梵高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這幅畫作創作於1888年末,當時他的同行保羅·高更剛剛抵達 法國 南部的 阿爾勒 。這幅畫作與另一幅畫作《高更的椅子》(現藏於 阿姆斯特丹 梵高博物館)是一對。它們原本計劃被懸挂在一起,一張椅子向右,另一張向左。
兩張椅子都充當了肖像畫的替代物,展現了兩位藝術家獨特的個性和藝術視角。梵高的椅子簡潔實用,而高更的椅子則優雅精緻,雕刻精美。梵高的椅子上放著煙斗和煙草,這幅畫作展現在明亮的 日光 下。高更的椅子上放著兩本小說,這幅畫作創作於夜晚,在蠟燭和煤氣燈的照耀下顯得格外明亮。



名畫介紹:這是世界各地博物館 和美 術館展出的五幅《向日葵》之一。梵高創作這些畫作是為了裝飾他在 阿爾勒 的家,迎接他的朋友,畫家保羅·高更的來訪。
「向日葵是我的」,梵高曾宣稱,這朵花對他來說意義非凡。畫中展現了向日葵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從幼芽到成熟,再到最終的凋零,這幅畫作秉承了十七世紀 荷蘭 花卉繪畫的虛空派傳統,強調了人類行為的短暫性。向日葵或許也象徵著 友誼 ,並歌頌著自然的美麗與活力。
這些向日葵畫作是梵高在 阿爾勒 創作的首批展現其標誌性表現風格的畫作之一。沒有其他藝術家與某種特定的花朵如此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這些畫作是梵高最具代表性和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



名畫介紹:這幅祭壇畫是拉斐爾早期作品之一,受羊毛商人兼銀行家多梅尼科·加瓦里委託,為他的墓葬小教堂創作的。
基督的遺體懸挂在十字架上。兩位天使在兩側纖細的雲朵上保持平衡,用金色的聖杯接住從他傷口流出的鮮血,這種聖杯令人聯想到下方祭壇上彌撒時盛放葡萄酒的器皿。
日月雙雙高懸於空中,標誌著與基督死亡同時發生的日食。 聖傑羅姆 和抹大拉的 瑪利亞 站在十字架下,滿懷崇敬和憐憫地仰望著基督的遺體。聖母身著紫黑色喪服,表示哀悼,站在十字架左側,福音傳道者約翰則站在右側。他們都望向觀眾並悲痛地絞著雙手。



美術館視頻:


從國家美術館出來看看時間也不多了,因為俺們得下午四點前趕回旅館退房。所以就往河邊走,打算坐船去 格林尼治 天文台轉一圈今天就算交代了。




1290年,愛德華一世國王深愛的第一任妻子, 卡斯 蒂利亞的埃莉諾去世。他為此悲痛了三天,無法離開她去世的 諾丁漢 郡哈比村。隨後,他帶領她的送葬隊伍,歷時數日,行程約200英里,抵達 倫敦 。
為了紀念埃莉諾,愛德華一世下令建造三座陵墓,並建造了12座石十字架,分別標記她遺體在最後旅程中安息過夜的每個地方。他聘請了當地最優秀的石匠來建造這些十字架。
探索這些非凡紀念碑的故事,跟隨送葬隊伍的足跡,探尋原始十字架的遺迹。您還可以近距離觀察位於 北安普敦 郡蓋丁頓的三座現存最精美的十字架,並了解這些十字架如何啟發了後來的紀念碑以及查令十字地鐵站引人注目的壁畫。

去河邊碼頭的路上路過 倫敦 的埃莉諾十字架 THE ELEANOR CROSSES



到了河邊的公交船碼頭,陰差陽錯地上了烏脖兒的船,記得是13鎊一個人,比公交船貴。還好不是特別離譜。坐船去 格林尼治 的視頻:


「cutty sark」1869年 蘇格蘭 造帆船,去 印度 運過茶葉去澳洲運過羊毛幾度轉手,最後又被 英國 人買回來,恢復了她之前的神韻在此展出。此前俺只知道cutty sark 是一種 蘇格蘭 威士忌的名字。07年該船被一場火燒得沒型兒了,修復工作一直2006年才完成,女王剪的菜。



格林尼治 村街景



威廉四世雕像Statue of William IV



天文台入口

俯瞰國家航海博物館National Maritime Museum和女王之家Queen's House



牧羊人門鍾(Shepherd Gate Clock)安裝在天文台大門處,是有史以來第一座直接向公眾顯示格林威治標準時間(GMT)的鐘。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這座門鐘的鐘面上刻有24小時制,而不是通常的12小時制。這意味著中午12點時,時針指向下方,而不是上方。
牧羊人門鐘有何特別之處?
牧羊人門鐘被稱為「交感」鍾,因為它的精準度依賴於天文台主樓內的另一座鐘。這座高精度時鐘被稱為「馬達」鍾。
雖然牧羊人門鍾是大多數遊客看到的鐘,但馬達鍾才是真正的技術突破:不妨在時間與格林威治展廳內留意它。
1852年至1893年間,時間通過電報線傳送到 倫敦 、 愛丁堡 、 格拉斯哥 、 都柏林 、 貝爾法斯特 及其他地區,最終形成了數百個當地時間信號。
在該系統引入之前,每個城鎮或村莊都使用日晷來保持當地時間,這意味著該國東西部地區之間存在半小時的時差。格林威治時間意味著全國時間可以同步。
到1866年,時間信號甚至通過新的跨大西洋海底電纜從格林威治的這座鐘傳送到 馬薩諸塞州 的哈佛大學,從而構成了第一個全球時間網路。
就將精確的時間分配到日常生活而言,這是有史以來最重要的時鐘之一。

牧羊人門鍾Shepherd Gate Clock



現在天文台門票大人24鎊小孩半價


這是2006年來時的照片:
這就是著名的「子午線」(地下那道黑的 )- 東西經度的分界線,也就是經度的0度。才鬧明白LONGGITUDE是經度。
有人說本初子午線是老牌兒帝國主義強加於世界人民的一天的起點。可誰讓人家祖上比俺們祖上兇悍涅?!要不然著本初子午線沒準能設在 門頭溝 。他們 英國 銀也得換銀民幣來 門頭溝 照相。



二位領導進去了,俺在外面坐著歇了會



這地方還有個詹姆斯·沃爾夫將軍雕像Statue of General James Wolfe



兜一圈走人


從格林威治坐188路回 倫敦 ,25站地。雙層大巴樓上一排。


回旅店把行李取了,然後打了個烏脖兒直奔機場。二航站樓,女王航站樓



行程是 倫敦 飛埃塞 亞的斯亞貝巴 ,三小時後轉機去坦桑 阿魯沙 。




倫敦 溜達兩天,風風火火地感覺過了一周。今晚飛 亞的斯亞貝巴 轉接 阿魯沙 乞力馬扎羅機場。因為是 衣索比亞 航空,所以可用聯航的酒廊,比 舊金山 強多了,到了國外還是要點臉的。之前對 衣索比亞 的了解僅限於小時候電匣子里聽到的海爾 塞拉 西皇帝陛下訪華受到毛主席親切接見。 坦尚尼亞 也就是在馬季相聲里說援非,拉菲克和哈哈利利。明天開啟追動物的七天。希望能看到 中非 五大金剛,別餵了蚊子和采采蠅。美聯航 倫敦 酒廊還挺高大上,起碼 比米國國內的酒廊強太多了。



吃點喝點


到點走人



頭一次飛 衣索比亞 航空,總體感覺還是不錯滴



倫敦 飛 亞的斯亞貝巴 ,正式開 啟東 非溜達!



倫敦 景點簡介1: 匆匆忙忙趕作業。 倫敦 景點很多,按遊人各自的側重點有不一樣的清單。
白金漢 宮Buckingham Palace如想看換崗要早點到。遊人相當多。這裡是英王查爾斯三世的 倫敦 住所,從7月到10月開放參觀,能看到19個國賓室,皇家接待客人舉辦儀式的場所。這些房間裝飾精美,有吊燈、燭台、名畫以及精緻的英法傢具為點綴,展示了皇家收藏中一些最宏偉的作品。除了精美大氣的內飾外,國王和王后在官方和儀式場合招待客人的國賓室也是歷史的見證。
倫敦 塔Tower of London雖然它相比起 白金漢 宮在外觀上有些不起眼,但 倫敦 塔內有很多活動。 這座大型建築群曾是宮殿、堡壘和監獄,有悠久的歷史。 這裡的展覽和活動都在探索這段歷史。 如果您對君主制有興趣,一定不要錯過皇冠珠寶展覽,展品包括帝國王冠和帶有十字的君主權杖。2020年, 威爾士 親王的加冕皇冠也成了展品。 參加塔樓守衛帶領的一小時遊覽(門票包括),內容涉及塔樓血腥的過去和故事。
- 白塔White Tower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堡之一,也是著名的 倫敦 地標。 在裡面,你會發現有350年歷史的展覽「國王線」,其中包括亨利八世、查理一世和詹姆斯二世所穿的盔甲套裝。 留意塔樓著名的烏鴉,據說它們守衛著這座建築。
- 議會大廈Houses Of Parliament在議會大廈你會有機會參觀見證過很多歷史的會議廳。可跟導遊或自助游,帶遊客參觀多個區域,包括威斯敏斯特大廳(議會莊園中最古老的建築,有900 多年)、下議院和上議院。 如果不感興趣內部參觀,欣賞議會大廈有標誌性結構外觀就足夠了。 如果您是許多人中的一員,拍攝議會大廈最佳位置是威斯敏斯特橋。這座橋的兩頭是 倫敦 眼和議會大廈。
- 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 Abbey這座中世紀的教堂,以許多皇家婚禮和加冕典禮為特色,為 倫敦 歷史提供了豐富的一頁。 這地方很繁忙,工作人員會催促遊人快速通過,所以要提前做一些功課,避免錯過想看的項目。 例如,如果你是個文青,可以考慮參觀詩人的角落。 著名作家 喬叟Chaucer、狄更斯Dickens 和吉卜林Kipling 等人 都安 葬在此。 皇室故事迷可能想看埋在同一個墓里的死對頭和同父異母姐妹,伊麗莎白一世和瑪麗都鐸。 如果你想自己溜達,請利用多媒體指南(門票包括),有14 種語言版本。 還有教堂組織的遊覽或者,並參觀公眾無法進入的特殊地點,包括包含懺悔者愛德華的墳墓。這個項目14米元。
大英 博物館British Museum是個收藏大不列顛從世界各地搜刮來的古今物件的寶庫。免費參觀。貌似要網上預約。從 羅塞塔 石碑到帕台農神廟雕塑再到美索不達米亞文物, 大英 博物館是一個歷史愛好者的夢想,包含數百萬的文物。 海量的展品會讓遊人感覺不得要領,最佳方法還是先做功課,在有限的時間裡盡量多看自己感興趣的。如果還是意猶未盡就只能多來幾次了。據說800 萬件物品只有10%展出。每日有大開眼界之旅和以 LBGTQ 為主題的「慾望、愛情、身份」之旅和周五晚上的聚光燈之旅,都是免費的。 音頻指南租費10米元。
皮卡 迪利廣場Piccadilly Circus離唐人街不遠。與 紐約 時代廣場相比, 皮卡 迪利廣場是五條繁忙道路的交匯處,是 倫敦 喧囂的中心。 無論是早上上班的人,購物者在前往連鎖店排列的 牛津 街(僅北幾個街區)的途中,還是在夜間經過的熱鬧俱樂部和酒吧,還有大把酒吧混子, 皮卡 迪利總是人來人往熙熙攘攘。
- 從海德公園角落步行一小段路將帶您前往擲彈兵酒吧一家隱藏在鵝卵石小巷下的小酒吧。 它於 1818 年作為軍官食堂開業,現在綠色環境環境中供應啤酒和經典的酒吧美食。
- 位於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以北和 白金漢 宮 西北 海德公園和肯辛頓花園的 西北 部:西馬車大道一分為二的綠色。 海德公園曾經是亨利八世國王的娛樂場所,但現在這片 350 英畝的土地向公眾開放,是尋求遠離城市喧囂的旅行者的必游之地。 在海德公園蜿蜒的腳步和自行車道以及繁榮的動植物中,您會發現一些值得探索的傑出景點。 觀看天鵝和船在寧靜的蛇形湖上滑行(或自己租一艘船),參觀 威爾士 公主紀念泉的黛安娜或停在揚聲器角,這是一個自 19 世紀以來公開演講和辯論的場所( 喬治 ·奧威爾和 弗拉基米爾 ·列寧曾友情出演)。海德公園有網球場、足球場和騎馬競技場。
- 西區劇院區 west end theater district 文青看舞台劇的地界兒。 倫敦 小劇院很出彩。畢竟是莎士比亞的老家。
- 考文特花園Covent Garden它是 倫敦 西區一個繁華的社區。 集餐飲和購物於一體。不知老外們為啥對這個很推崇。考文特花園也是皇家歌劇院的所在地。 內飾豪華的皇家歌劇院可付費參觀。 建築迷會喜歡它的玻璃中庭,令人驚嘆。
- 攝政咖啡館Regency Cafe如果您想以正宗的英式早餐開始新的一天,請前往攝政咖啡館。 這家簡約餐廳位於威斯敏斯特教堂以南半英里處的攝政街,可追溯到 1946 年,供應傳統英式早餐、黑布丁、本尼迪克特雞蛋等豐盛的菜肴。網紅店的那麼個意思。據說人滿為患。

倫敦 景點簡介2:
匆匆忙忙趕作業。 倫敦 景點很多,按遊人各自的側重點有不一樣的清單。
倫敦 眼London Eye位於 泰晤士 河畔巨型摩天輪,有著無與倫比的 倫敦 南岸鳥瞰視角。最高點離地120米高。
特拉 法加廣場 Trafalgar square200年來,這個廣場一直是 倫敦 的地標。廣場兩側是國家美術館,廣場上設有兩座噴泉、幾尊半身像, 納爾遜 紀念柱底座上則矗立著一對青銅獅子。這座紀念柱高5米,紀念海軍上將霍雷肖· 納爾遜 在1805年 特拉 法加海戰中的輝煌戰績。柱底座上的青銅面板詳細刻畫了 納爾遜 參與的一些戰役,兩隻獅子則守護著這座紀念碑。
倫敦 國家美術館坐落於 特拉 法加廣場,內部空間如同迷宮,浩瀚無垠,需要彩色地圖才能辨別方向。館內珍藏著13世紀至20世紀初 西歐 風格的繪畫作品,包括 義大利 文藝復興時期的傑作和 法國 印象派作品。館內2300件藏品中,不乏一些著名畫作,例如波提切利的《維納斯與戰神》、倫勃朗的《34歲自畫像》以及梵高的《向日葵》。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ary的畫作種類繁多,精彩紛呈;想要一覽館內層層展廳中所有傑作,您可能需要一天以上的時間。
聖保羅 大教堂 St. Paul's Cathedral 聖保羅 大教堂可以說是 倫敦 第二大必看的教堂。它雄偉的穹頂是世界上最大的穹頂之一,是 倫敦 天際線上一道風景。原教堂在1666年的 倫敦 大火中被燒毀。目前的穹頂於1711年正式竣工。在二戰期間的多次轟炸中倖存下來。可以登上穹頂頂部的金色畫廊,528級台階,從上面能俯瞰 泰晤士 河、泰特現代美術館和莎士比亞環球劇場的。
- 地下墓室( 歐洲 最大的墓室)安葬著 納爾遜 勛爵、威靈頓公爵以及 雷恩 等著名人物。雖然門票價格略高。
- 自然歷史博物館 Natural History Museum隔壁有科學博物館Science Museum,有瀏覽互動展覽和現場科學表演,有 英國 最大的IMAX影院。位於南肯辛頓的自然博物館擁有來自7萬個不同物種(從動物到微小的原生動物),展品涵蓋了從恐龍骨骼到模擬地震等各種主題。自然歷史博物館也是家庭遊客的最愛。
- 聖詹姆斯公園 St. James's Park聖詹姆斯公園是 倫敦 八大皇家公園之一,佔地近57英畝。附近有聖詹姆斯宮、威斯敏斯特宮(現為國會大廈)和 白金漢 宮。公園內半圓形的花壇,紀念花園,坐落在 白金漢 宮旁。公園一側是林蔭大道,這條皇家遊行路線將花園一分為二;另一側是皇家騎兵衛隊閱兵場,一年一度的皇家軍隊閱兵儀式在此舉行。
- 附近其他著名建築包括唐寧街10號(首相官邸)和 丘吉爾 戰時指揮室。公園內還擁有7英里長的黛安娜王妃 威爾士 紀念步道的一部分。
倫敦 華納兄弟工作室之旅——哈利·波特的製作 Warner Bros. Studio Tour London – The Making of Harry Potter八部《哈利·波特》電影的拍攝地,對於任何想要深入了解魔法世界的人來說,這裡都是必游之地。遊客可以參觀原版電影場景——從大廳到古靈閣,從對角巷到格蘭芬多公共休息室——數百件原版道具和服裝可供瀏覽。您可以一睹霍格沃 茨城 堡的模型,了解海格的電子動畫頭像,參觀9¾站台,並登上霍格沃茨特快列車;這是一個適合全家參與的全方位互動之旅。
- 塔橋 Tower Bridge塔橋是個橫跨 泰晤士 河的最著名的橋樑。這座橋始建於1886年,以其令人驚嘆的細節和可開合供大船通過的橋面著稱。從高架步道上,遊客可以看到 倫敦 塔、 聖保羅 的穹頂、 倫敦 眼。
- 格林威治 Greenwich格林威治位於 倫敦 市中心東南部,是市區內一日游的絕佳去處,絕對值得一游。格林威治最負盛名的無疑是皇家天文台,本初子午線將天文台一分為二,遊客可以站在天文台上同時觀測東半球和西半球。其他備受歡迎的博物館和景點包括格林威治市場、卡蒂薩克號、國家海事博物館和格林威治市場。
- 漢普頓宮 Hampton Court Palace漢普頓宮由亨利八世於1520年代購得,並隨後進行了擴建。宮殿擁有宏偉的大廳(天花板上雕刻著安妮·博林的家徽,牆壁上掛滿了古董掛毯),以及都鐸王朝時期 英格蘭 最大的廚房(每天可烹制800頓飯)。宮殿內有60英畝的正式花園,其中有 英國 現存最古老的樹籬迷宮,以及世界上最大的葡萄藤。Regent『s Canal這條迷人的河畔步道蜿蜒近9英里,西起帕丁頓, 東至 萊姆豪斯盆地,是遠離城市喧囂的世外 桃源 。步道沿途經過多個風景如畫的景點,包括小 威尼斯 ,那裡有古色古香的咖啡館、酒吧和餐廳坐落在河畔;
- 攝政公園, 倫敦 最受歡迎的綠地之一,也是 倫敦 動物園的所在地。
- 泰特現代美術館 Tate Modern泰特現代美術館位於 泰晤士 河南 岸,是四大博物館(均名為泰特)之一,館藏共計7萬件藝術品,構成了 英國 國家藝術收藏。正如其名,泰特現代美術館比其他三家美術館擁有更多當代風格的藏品,因此遊客的參觀體驗也參差不齊。這座由發電廠改造而成的美術館內展出了達利、畢加索以及眾多 英國 藝術家的作品,但你會發現作品分散,藝術品按主題而非藝術家分類。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0 個評論)

當前只顯示與您操作相關的單個評論,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評論
回復 8288 2025-8-22 07:01
BANGZI: 俺最喜歡喝糖度高的酒,好喝。啤酒也是喜歡度數高麥芽度高的。好吃好喝的東西基本上都不健康。
人生樂趣之一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BANGZI最受歡迎的博文
  1.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8:摩洛哥(2)梅爾祖卡 -「撒哈拉」 [2021/04]
  2.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6/7:摩洛哥(1)馬拉喀什,艾提本哈杜 [2021/04]
  3.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9:摩洛哥(3)沙漠日出 + 菲斯古城 [2021/04]
  4.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5:馬爾他(2)首都瓦萊塔 [2021/04]
  5.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10:摩洛哥(4)菲斯 瓦盧比利斯 卡薩布蘭卡 [2021/05]
  6.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11:摩洛哥(5)卡薩布蘭卡 (完) [2021/05]
  7.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4:馬爾他(1) 姆迪納古城 馬薩施洛克漁村 史前石廟 [2021/04]
  8. 照片回顧 2009/11 義大利 day 9:威尼斯 公交船環島游 [2021/03]
  9.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2:突尼西亞城(1)新城+老城 [2021/04]
  10.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3:突尼西亞城(2)迦太基遺址+藍色小鎮 [2021/04]
  11. 山西陝西 9。革命聖地 延安 [2015/10]
  12. 2016/9 紹興二日游 1。咸亨酒店 書聖故里 [2016/09]
  13. 酒經沙場 - 旅途中的酒照片 [2015/09]
  14. 2018/8 印度六日:D3 瓦拉納西/恆河晨浴/神廟 (后附印度史學習筆記) [2018/09]
  15. 8天越洋回家過年小記 [2017/02]
  16. 2017/9/3 上海多倫路名人街、千愛里、1933老場坊 [2017/09]
  17. 1。澳大利亞 - 墨爾本 [2015/08]
  18. 2017/12 普吉 D1 芭東海灘 海鮮市場 [2018/01]
  19. 2017/12 普吉 D2 海灘餐館 海豚表演 [2018/01]
  20. 2015/5/3 D4 約旦 瓦迪拉姆沙漠 [2017/12]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7 07:0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