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3/19 三,帖木兒墓 哈努姆寺 沙伊辛達
今天打算把標記的景點都看一下。這邊的感覺和 布哈拉 差不多,但是老建築的規模和精緻程度高几個檔次。當然,和 布哈拉 那邊一樣,這些歷史建築大多是在原來的廢墟上大力修復甚至重建的。俺一早起來就自己出去溜達了,二位領導這幾天高強度跑跑顛顛的沒休息好,所以俺出去的時候她倆還沒醒呢。順著瑞格斯坦街往 撒馬爾罕 州立大學那邊去,路過帖木兒墓,帖木兒坐像,溜達到了阿利舍爾·納 沃伊 中央公園,還沒走到烏茲別克廣場她倆就來簡訊了。然後約好在帖木兒墓碰頭。看完了帖木兒墓打了個車去比比-哈努姆清真寺,然後在附近一個餐館吃了午飯。事先問好了收不收信用卡,然後結賬時說卡刷不通,讓俺們到門口去取現款。結果又取不出來,最後是到街對面的一家店裡刷的卡。哈努姆清真寺對面的哈努姆墓沒進去,拍張照片完事兒。這邊打車也很方便,用煙袋咳死yandex很容易搞定。
午飯後俺們去清真寺邊上的巴扎看了一下,沒啥意思。然後到附近的胡 同里 看兩個據說是很有歷史的小清真寺,阿拉伯浴室和一個猶太教堂。在胡 同里 看到個烤饢的作坊,斥5000巨資買了個剛剛從烤爐里拿出來的饢,香噴噴好吃的不得了。從猶太教堂走去沙伊辛達古墓群和旁邊的一個當地最古老的清真寺。然後打車回了旅店附近。晚上去了個看著很豪華的網紅餐廳,裝修看著挺豪,不過就餐體驗很一般。晚飯後去雷基斯坦廣場看燈秀,挺好看,沒啥特別的。
撒馬爾罕 是烏國第二大市,人口(2022年估計)56萬多,位於 塔什干 西南300多公里。 中亞 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公元前4世紀是粟特人Sogdiana的首都,公元前329年被 亞歷山大 佔領,後來歷經6世紀突厥人、8世紀阿拉伯人、9-10世紀 伊朗 薩曼王朝,11-13世紀各路突厥人統治,13世紀初被花剌子模吞併,1220年被成吉思汗摧毀。作為1365年帖木兒與 蒙古 人反目自立門戶的帝都,帖木兒帝國使該城成為 中亞 最重要的經濟和文化中心。1500年,該地被烏茲別克人征服,成為 布哈拉 汗國的一部分。18世紀逐漸衰落荒蕪。1887年成為 俄羅斯 帝國一個省會和鐵路中心后,經濟得以復甦。現今的 撒馬爾罕 包括一座中世紀古城和一座19世紀 俄羅斯 征服該地區后建的 新城 。1888年鐵路通車后, 撒馬爾罕 成為葡萄酒、乾果、鮮果、棉花、大米、絲綢、皮革等貿易的中心。現在的主要產業有軋棉、絲紡和織布、水果罐頭、葡萄酒、服裝、皮革和鞋類以及煙草等輕工業生產。
如果想看全部照片和視頻請點此鏈接:https://www.mafengwo.cn/i/24671328.html
俺自己早八點多單飛出來溜達,先到瑞格斯坦廣場看一眼。這個點兒人不多,廣場上有拍民族服裝照的幾撥人。俺個人覺得這東西挺滑稽,顯然別人跟俺想法不一樣。

新的一天開始了。就早那麼一小會兒,人少很多:

獅子學校

烏魯貝戈學校

宣禮塔的柱頭,當然這個上面原來還有一截。只修復到現在這個樣子。

鍍金學校

拍照的人們趁人少趕緊忙活

在廣場望了會兒呆,然後往帖木兒墓方向走。這種是傳統的餐桌,食客脫鞋上炕,和空泥奇蛙的形式很像。

這個圓罐子是餐廳用來烤饢烤包子的。先在底部把火燒起來,然後靠炭火烤饢烤包子。


這是個居民樓側面的大幅壁畫

路邊的噴泉都在檢修灌水測試。這時候來旅遊俺感覺氣候大概是最好的,中午有時能達到25攝氏度,加上大太陽在上面照著已經相當熱了。晚上也不冷。再晚些來估計就驕陽似火了。

這邊街上能看見不少 中國 電車了。當然雪弗萊還是絕對主力。

阿米爾帖木兒公園,裏海虎紀念碑Memorial of the Caspian Tiger - 中亞 地區已滅絕的貓科動物。就在路邊,坐車路過也能看見。帖木兒墓也在公園裡。

接著走,路邊就能看到帖木兒墓

謝赫·布爾漢丁·薩 加爾 吉(Sheikh Burhan al-Din Sagarji,或寫作 Sagarji/Sagardji)是伊斯蘭教蘇菲派的一位重要聖人,生活在14世紀,與 中亞 帖木兒帝國時期密切相關。他的陵墓魯哈巴德陵墓(Ruhabad Mausoleum)位於 烏茲別克 的 撒馬爾罕 ,是當地著名的宗教和歷史遺迹。有網站介紹這人在 新疆 地區傳教並在朝廷(元朝,明朝?)里有影響,死於 新疆 。遵其遺囑葬在 撒馬爾罕 。中文網上查不到他的資料。傳說他和一班子人見到了 中國 皇帝,被問到他的神有什麼魔法。在此之前有個魔術師的表演很神奇,深得大家欣賞。他趕緊心裡祈禱安拉神助,然後脫下一隻鞋用盡全力扔向天空,那鞋衝到高的幾乎看不見了,然後落下把那個魔術師砸倒了。眾人頓時對他刮目相看。你就編吧。。。
路邊的魯哈巴德陵墓Ruhabad Mausoleum。

這是個金皇冠形狀的噴泉,也在帖木兒公園裡。

帖木兒目前顯然是被烏茲別克當民族英雄來供著的。這主兒出生於突厥化的 中亞 蒙古 部落,沒有正宗 蒙古 皇族血緣 - 也就是成吉思汗所出的孛兒只斤氏。當時這片地方是東察合台汗國,帖木兒跟著人家混,東征西殺,然後殺主奪權自立門戶,收編了前主的媳婦兒貼上正統的標籤。1388-1390年間,征服花剌子模、 阿富汗 ,降伏東察合台汗國。同期他屢次西征,踏平波斯全境,某次屠城七萬人,用人頭疊塔。應了那句殺幾十人那是罪犯,殺成千上萬後世就是英雄,好像是這麼說的。帖木兒於1391和1395年屢次擊敗掃蕩金帳汗國。1398年東征 印度 德里 蘇丹 國,摧毀德里、 旁遮普 及克什米爾。在德里屠城殺了十多萬人,把德里洗劫一空,致使那地方一百多年沒緩過勁兒來。1399年起出征敘利亞,擊敗馬穆魯克王朝。1402年在 安卡拉 大敗奧斯曼帝國,俘奧斯曼 蘇丹 。1404年,他率20萬軍隊準備攻打 中國 明朝,半路就掛了。謝天謝地!他打下的地盤雖大,堪比成吉思汗拿破崙,但是他的基本操作就是屠城劫財,沒建立自己的行政體系,所以一不留神人家就揭竿而起了。另外以前聽人說內蒙有貴族,外蒙沒有,現在貌似有了解釋:因為外蒙學蘇聯把貴族都清除了,而且一度大家都不許用姓,時間長了都不知道姓啥。
街心的帖木兒坐像,高大威猛的形象

附近的街景

到了 撒馬爾罕 州立大學這邊,這邊貌似是老區,很多俄式歐式建築。這是個旅館。

大陸酒店CONTINENTAL HOTEL,貌似相當豪。

大學的建築,從地圖上看這邊是生物系

這邊街道明顯規劃過的

很歐式,兩條機動車道中間有步道和街心花園。

校園裡的噴泉

國際教育學院前的 中國 園,兩邊有頤和園式的長廊,中間有牌坊和金水橋,不知是否天朝援建的。

還有一尊孔子的雕像


再往前走有個東正教堂, 莫斯科 聖阿歷克修斯大主教教堂Church Of St. Alexius Metropolitan Of Moscow。說是原來是前蘇聯駐軍的教堂,建於1912年。

撒馬爾罕 青少年中心Yoshlar Markazi,社區活動的地方

這是阿利舍爾·納 沃伊 中央公園Alisher Navoi Central Park邊上的一個牌坊,看著挺新的,也沒找到介紹。

阿利舍爾·納 沃伊 Alisher Navoi。他是一位 中亞 突厥政治家、神秘主義者、語言學家、畫家和詩人。他是察合台語(古代烏孜別克文學的語言)最偉大的代表。納 沃伊 對烏茲別克語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被廣泛認為是烏茲別克文學的創始人。由於他傑出的察合台語詩歌,他被突厥語世界的許多人視為整個早期突厥文學的創始人。
烏茲別克 和其他突厥國家的許多地方和機構都以他的名字命名。納 沃伊 省、納 沃伊 市、阿利舍爾·納 沃伊 烏茲別克 國家圖書館、阿利舍爾·納 沃伊 歌劇芭蕾舞劇院和納 沃伊 機場等。 中亞 各地還有無數以這位偉大詩人的名字命名的公園。納瓦伊的許多加扎勒歌曲已成為維吾爾十二木卡姆和流行的烏孜別克民歌的一部分。
公園裡納 沃伊 雕像

中央公園

又一棟俄式建築,地圖上標的是 撒馬爾罕 工商會

人民 友誼 與宗教寬容博物館The friendship of people and religious tolerance museum

這個是烏茲別克廣場中的巨大的烏茲別克國旗。這時候領導們來簡訊了。約了在帖木兒墓碰頭。所以俺就沒去廣場,直奔接頭地點去了。

又路過街心的帖木兒坐像。一個字,真帥哦。

附近的 撒馬爾罕 劇院

古爾-阿米爾陵墓Gur-i Amir Сomplex - 14世紀帖木兒的墓。儘管這座陵墓歷經歲月和地震的毀壞,它依然十分華麗。原為帖木兒孫子穆罕默德沙的而建,但帖木兒於1405年去世后,他與其他家庭成員陸續葬在這裡。該建築群包括藍瓦圓頂清真寺,圍牆和拱門。內牆有綠松石色蔓藤花紋和金色銘文。此墓位於大學路附近,大學路一端有帖木兒雕像。
帖木兒墓邊上的阿克薩來墓據說是15世紀的,墓主不詳。這邊的「古建築」大多為重建,所以沒啥內涵,大概看看過個懷古的癮得了,不必太認真。
遠眺帖木兒墓

帖木兒墓後面的阿克薩來墓據說是15世紀的,墓主不詳。二位領導先來這裡了。這個墓外面看著其貌不揚,裡面的裝飾圖案很精緻。



帖木兒墓:
這個看完了到前面的帖木兒墓去。這是路邊的雕花門。

帖木兒墓


原為帖木兒孫子穆罕默德沙的而建,但帖木兒於1405年去世后,他與其他家庭成員陸續葬在這裡。該建築群包括藍瓦圓頂清真寺,圍牆和拱門。內牆有綠松石色蔓藤花紋和金色銘文。
看著很華麗壯觀

精美的門樓子

內庭

空間小,拍照片沒啥效果,視頻比較好:


到處走一圈,裡面也就這些了


這種裝飾貌似都是源於波斯

這些精美的裝飾看著很新

這個木門雕滿了花紋

牆上的裝飾 馬賽 克圖案

穆斯林達官貴人的墓基本都是這個風格的, 大理 石做的。普通人則是室外風吹雨淋,還有些是土質的。

全景復原模型

差不多了,就這些了。


看完了在門口搖個車去比比-卡奴姆清真寺。這個規模也不小。

比比哈努姆清真寺Bibi-Khanym Mosque - 帶著從1398年從 印度 洗劫來的財富帖木兒要建個巨大的清真寺來炫富,並以他的主任媳婦的名字-比比哈努姆-命名,人家一共6個媳婦。這主任媳婦是他造反從原主子那兒繼承來的,原因之一是人家是成吉思汗的血統,有助於他的正統性。因為工期趕得比較急所以質量有些拉跨,1897年地震后這些建築就垮掉了,現在建築基本上是1974年蘇聯時期重建大修的結果。這個和他在老家 沙赫里薩布茲 那個一樣都是大手筆,其規模到現在都很壯觀。和其他景點一樣這個清真寺也是一大堆傳說,比較主流的是大媳婦兒想在帖木兒從 印度 凱旋之前完工,趕上建築師對大媳婦兒鍾情索吻云云,沒啥意思。大媳婦兒的墓就在附近。
內庭中間還有個巨大的古蘭經。說是女人要是從底下爬過會被保佑有很多孩子。現在圍起來了大概是要搞計劃生育的意思。

內院

大門


西 約夫 xiyob巴扎


類似於大家熟知的農貿市場


哈努姆清真寺對面的比比哈努姆墓,哈努姆是帖木兒的主任媳婦,是他造反從前主子那兒搶來的,因為人家有成吉思汗的血統。有助於提高他的正統性。圖左下的那個白亭子就是旅遊警察的崗亭。

找地方吃飯去,好在附近就有一條商業街,商店餐廳都有。

午飯在一家比比哈努姆茶餐廳Bibikhanum Teahouse吃的。環境和菜都不錯。就是收信用卡有點費勁。然後上廁所還得收費3000 索姆 。早上帖木兒墓裡面廁所也收費。
午飯後接著溜達去老城猶太區,看到街邊這個烤饢的小店,斥5000巨資買了一個剛出爐的,香噴噴的真好吃。這小夥子一邊做饢一邊在跟他媳婦或女友煲電話粥。
老城和猶太區Old City & Jewish Quarter - 近幾年城市規劃似乎不想讓遊人去老城區,高爾基、加加林等人的雕像消失或被遷移,老城區和旅遊景點的 通道 被堵死。這邊還是值得一看的,尤其是老猶太區。在桑拿浴Hammomi Dovudi邊的小巷子里有個仍在使用的19世紀猶太教堂Gumbaz Synagogue。這兒原有2到3萬猶太人,現在只剩下約40個猶太家庭,他們還在這兒做禮拜。沿著浴室南邊的小巷走到伊瑪目 馬特魯 迪陵墓。
這是個小胡 同里 的清真寺, 卡拉 拜阿克薩卡爾清真寺 Karabay Aksakal Mosque不僅是一個禮拜場所,也是該地區伊斯蘭建築精湛工藝的體現。這座清真寺的柱子和門上有令人驚嘆的複雜雕刻。這個路過值得看一下,位於老城區的街巷裡。



隔著不遠就是穆 巴拉 克·馬哈拉清真寺Mubarak Mahallah Mosque。這個看著沒啥特色。街對面有個畫室。


還在老城轉悠,離猶太教堂不遠有個大衛浴室Hammomi Dovudi,據說是建於200年前。沒進去看。


據傳 中亞 這邊的猶太人的源頭是波斯居魯士大帝開啟了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國,幹掉了新巴比倫,他允許巴比倫的猶太奴隸回老家,但是有些猶太人留在了波斯。隨著帝國擴張到 中亞 ,猶太人最早來到了 阿富汗 ,這是2500多年前的事兒了。第二波波斯猶太人是帖木兒找來的工匠,印染是 中亞 猶太人的傳統手藝。猶太人和當地的突厥和塔吉克人相貌不同。隨著 布哈拉 的商貿地位提高,很多猶太人聚居在此,文化語言上也融入了當地社會。到了十六世紀,波斯那邊挺什葉派, 中亞 這邊被日益興起的突厥遜尼派壟斷,這邊的猶太人和波斯那邊的猶太人失去了聯繫。隨著朝代的易主更替,猶太人的地位也時好時壞,被逼迫皈依穆斯林、被驅趕和被限定區域居住和活動也時有發生,但總體來說還過得去。 中亞 猶太人的另一特長是經營 俄羅斯 和 中亞 的貿易。自1970年代起當地猶太人開始出走,主要方向是米國和 以色列 ,烏茲別克獨立后90%猶太人離開了。現在烏茲別克境內的猶太人主要是 歐洲 那邊過來的,被稱為Ashkenazi,他們和 中亞 本地的猶太人在語言文化上區別很大, 歐洲 猶太人一般說意第緒語,而 中亞 的猶太人說一種類似於塔吉 克波斯 語的語言,唯一的共同點貌似只有猶太教了。
古姆巴茲猶太教堂 Gumbaz
這所猶太教堂說是建於1891年,從 波蘭 那邊過來的猶太人。應該和這邊更早的猶太人不是一回事。裡面的人很熱情地招呼介紹,俺就知道最後有捐助這個強制選項。跟他說明俺們木有任何宗教背景,只是好奇而已。最後往盒子里放了一萬 索姆 ,估計不是他的期望值。呵呵。
這就是那個猶太教堂。俺們去的時候門是關著的。後來邊上有幾個旅遊警察在聊天,把門推開讓俺們進去了。

猶太教堂
沙伊辛達Shah-i-Zinda - 當地最神聖的古墓群。傳說先知穆罕默德的表弟庫薩姆·伊本·阿 巴斯 公元7世紀來此地傳教,讓瑣羅亞斯德教徒(拜火教)皈依伊斯蘭,被一些憤怒的拜火教徒斬首。 蒙古 人洗劫 撒馬爾罕 時也沒放過這裡,但是沒有搗毀阿 巴斯 的墓,後來帖木兒的一些親屬也葬在這裡。陵墓道上有些裝飾精緻的墓。沙伊辛達的意思是永生之王,寓意阿 巴斯 的永存。有這個傳說加持這地方成了信徒的聖地。



從猶太教堂那邊看看離沙伊辛達古墓群不遠,就腿著過來了。這邊門口有個宗教人員在誦經可能,旁邊的人靜靜地聽著,到最後都雙手捧著像是在接什麼東西,可能是祈福什麼的。後來在別的屋子裡也看到有人這樣。
差不多就這樣
從沙伊辛大眺望比比哈努姆清真寺和哈努姆墓

遠眺比比哈努姆清真寺和哈努姆墓

沙伊辛達內院,靠外面都是皇親國戚的墓,那個聖人的墓在最裡面。


牆上的圖案,修復的不太精緻


這邊看歷史照片對比也是重建的
這是在聖人墓里這一家子自己在做什麼儀式,那個男的在唱,然後大家雙手捧著接福。還在檯子上放錢,都是面額很小的票子,感覺這個習慣很好。
沙伊辛達周邊也都是目的,還有一片猶太人墓,俺們沒過去。

好多墳頭子

回望沙伊辛達

這些墓碑都還是俄文拼寫

離沙伊辛達不遠有個本地最早的清真寺,哈茲 拉特 -希茲爾清真寺Hazret-Hyzr mosque。公元7世紀, 撒馬爾罕 被阿拉伯哈里發的軍隊佔領。在此建造了這座寺,並以伊斯蘭教主要人物之一、先知哈茲 拉特 ·希茲拉命名。但是現在建築應該不是原來的那個了。
從哈茲 拉特 清真寺眺望比比哈努姆清真寺

這邊裡面的神職人員也在唱什麼。信徒們都靜靜地聽著,到最後都雙手捧著接福。感覺很虔誠的樣子。
從這邊走回比比哈努姆清真寺那邊,結果發現還是應該在這條大路邊打車更方便。

晚上在這家看著很豪的網紅餐廳吃飯,餐廳裝修式子很正,不過餐飲沒啥可誇的。飯後又到瑞格斯坦看了燈光秀。回屋休息。餐廳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