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路基本搞妥了,北京-塔什干-布哈拉-撒馬爾罕-塔什干-阿拉木圖-北京,過兩天票買好了就計劃完畢。
塔什干tashkent,烏茲別克首都,中亞最大城市,位於該國東北部的奇爾奇克河谷,海拔450 至 480 米。該市的歷史可能始於公元前二至一世紀,塔什干這個名字在烏茲別克語中意為「石頭村」,最早出現在11世紀文字記載。
阿拉伯人於8世紀攻佔了位於歐亞商貿要道的塔什干,之後一直被各路穆斯林統治。13 世紀被蒙古人攻佔,被帖木兒王朝Timurids和謝班尼王朝Shaybānids統治,1809 年被浩罕汗國Kokand吞併。1865 年俄國人攻佔了人口已達七萬的塔什干,當時已是對俄貿易的中心。1867 年,它成為沙皇突厥斯坦Turkistan的行政中心,一座歐式新城在老城邊開始出現了。1917 年 11 月,俄羅斯殖民者武裝起義建立了蘇維埃統治,塔什干成為蘇聯新成立的突厥斯坦共和國的首都,1924年區劃調整時撒馬爾罕一度成為蘇聯烏茲別克的首都,1930 年首都遷至塔什干。
如今的塔什干是中亞的主要經濟和文化中心。棉花是主要作物,這裡還種植小麥、大米、黃麻、蔬菜和瓜類,並養蠶。這裡是烏茲別克工業最發達的地區,其大部分棉花有關-農業和紡織機械製造以及棉紡織品製造。它還有各種食品加工行業。該市擁有眾多高等教育機構和研究機構和歌舞劇院博物館公園和體育場。自 1966 年-當年地震導致 30 萬人無家可歸多數建築毀壞-這座城市在蘇聯各共和國的援助下進行了大規模重建。烏茲別克人占人口的大部分,俄羅斯人最大的少數民族。人口(2017 年估計)2,829,300。通行語言是烏茲別克語和俄語,街上的招牌很多還是用西里爾字母(俄語字母),1991年獨立后政府推行英語字母拼寫烏茲別克語,年輕人流行學英語。
主要景點:
塔什乾和周邊有很多自然景觀,大山大湖滑雪場什麼的。市內的景點大多是1966年地震后的建築。

//老城區有阿卜杜勒卡西姆神學院(Abdulkasim Medressah)和一些當地穆斯林名人的墓,不是道中人大概意義不大。而且這些建築比起撒馬爾罕那邊的就沒啥吸引力了。

//沙爾蘇巴扎Chorsu Bazaar – 中亞大型農貿市場,這東西對歐美老外很有吸引力。

//庫克爾達什宗教學校Kukeldash Medressa – 以地方長官、科學家和詩人庫克爾達什命名的古蘭經學校,始於16世紀。

//哈茲拉特伊瑪目建築群Hazrati Imam complex
– 內有塔什干早期伊瑪目的墓,伊斯蘭學校,清真寺和圖書館。據說館內有穆罕默德的頭髮,還有最老的鹿皮古蘭經殘書,七世紀的奧斯曼古蘭經the Uthman Koran,上面還有奧斯曼哈里發656年被暗殺時留下的血跡。

//烏茲別克人民歷史博物館History Museum of the
People of Uzbekistan,烏茲別克藝術博物館Fine
Arts Museum of Uzbekistan,阿穆爾帖木兒博物館Amur Timur Museum,還有其他的,這些對俺沒啥吸引力。

//阿利舍爾·納沃伊歌劇芭蕾舞劇院Alisher Navoi Opera
and Ballet Theater,伊爾霍姆劇院Ilkhom
Theatre,查了一下,俺們去的時候木有演出。

//小清真寺the Minor Mosque,這是個新建的清真寺,規模可不小。大概是指意義上不如老清真寺。

//獨立廣場Independence Square,阿米爾帖木兒廣場Amir Temur Square,市內兩大主要廣場。還有個勝利公園Victory Park,貌似有點遠。烏茲別克大飯店Hotel Uzbekistan,蘇聯時期的大建築。

//塔什乾地鐵,蘇聯時期建的高大上風格地鐵站。

//塔什干百老匯,連接獨立廣場和帖木兒廣場的一條步行街,名為薩利科格街Sailkogh Stre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