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底從橫渡大西洋的那條船上搞了個打折券,然後就定了這次游輪。後來經人點撥找到了一個游輪批髮網站,然後又訂了去年六月的 荷蘭 冰島 和年底 邁阿密 加勒 比那趟,的確能省不少。做為慶祝髮昏20周年系列的一部分俺們這次定了個套房,當然不是超牛批的皇家套房和業主套房。位置是在十層船尾一側,想象著感覺應該不錯。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放暑假了,鑒於俺們仨飛 溫哥華 的機票要一千五百多米,俺決定發揮點餘熱,自己開車過去!往返兩千多公里油錢不到200米,住店吃飯算200米,所以這個努力還是值得的。六月九號登船,俺們六月七號中午出發,半路在亞科瑪歇一晚,第二天直奔 溫哥華 。在 西雅圖 去原來的一起上班兒的小夥伴家裡坐了一下,大地界兒的房子升值太猛了,現在是妥妥的有錢淫啊。俺心裡好失落啊。。。
過境 加拿大 坊間傳說很耗時間,結果俺們大概半小時就過去了,可能沒趕上擁堵時段。到了 溫哥華 機場附近的旅店安頓好去華人店吃飯,從肉夾饃到米粉,火鍋到炒菜,基本上想啥有啥,而且還微信支付寶通打,很方便。感覺價格貌似比米國便宜點。為嘛住在機場附近呢?因為俺們自己開車過去的,所以要找能停車一周的旅店,機場附近停車較便宜。
六月九號差不多到了中午俺們就打了個車去港口,一般套房的客人可以隨去隨登船,不用按預約時間段。可惜想的太美了,雖然游輪公司對俺們有優待政策,但是那天殺的 溫哥華 港把當天三條游輪的遊客,估計得有得有個上萬人,完全不分三六九等地排隊,九轉十八彎長途跋涉才到那沒幾個鳥人辦事兒的出關進關檢查,足足站了仨鐘頭。體驗相當草泥馬!絕不會有 溫哥華 登船第二回!為毛要出入關檢查呢?後來想想應該是因為俺們這一趟所有的停靠點都是米國的地方,所以 加拿大 出關,米國入關。問題是有很多人都是從米國過來的,想幹壞事兒犯得著這麼繞道嗎?!
歷經千辛萬苦終於上了船,趕緊去酒廊喝幾杯放鬆一下。之後船上體驗中規中矩,標準操作。 阿拉斯加 兜了一圈完事兒,一周后回到 溫哥華 ,六月十六日下船倒是沒啥羅嗦事兒,很順利。二位領導當晚從 溫哥華 經 台北 飛 上海 ,俺們也沒啥興趣在 溫哥華 轉悠了,所以在機場附近找了個房間讓她倆休息,半夜的航班。俺到下午就去 西雅圖 找幾個老哥們兒哈酒敘舊去了。她倆到點兒也順利啟程。六月十七號俺從 西雅圖 一路開回家。
這趟航行是乘坐皇家 加勒 比公司的海洋光輝號Brilliance of the Seas。文中提及的會員待遇和房型待遇都只適用於該公司。
【百度百科】海洋光輝號郵輪有更多的海景艙房,面向大海的玻璃電梯,九層的玻璃中庭,無與倫比的金錨級服務等等,都會讓您有一個難忘之旅。海洋光輝號郵輪總噸位為90,090噸,船籍 巴哈馬 ,載客量2,100人,船長293.2米,船寬32.2米,吃水深度:8.1米,甲板樓層:13層,平均航速25節,首航時間為2002年6月海洋光輝號郵輪以光滑閃亮的超級遊艇式設計著稱,可伸縮的玻璃屋頂下備有精巧的陳設與飾品,包括當代藝術品與雕塑的藏晶。海洋光輝號郵輪具有較其它游輪更多的開放空間、陽台和玻璃。
2024/6/7 五,波以西 - 亞科瑪Yakima
今天從博伊西開車560公里,五個多小時,夜宿雅克瑪。明天還有430多公里到 溫哥華 。一路風景還是挺美的。藍天白雲,河湖丘陵,農田牧場,還路過了者名的 哥倫比亞 河和葡萄酒產區。當晚半夜亞科瑪還聽到槍聲,後來查新聞確有其事。晚上盡量少出門為妙。
一路由於開車沒怎麼拍照,拿視頻糊弄一下吧。
2024/6/8 六,西雅圖 - 溫哥華
早起接著趕路,奔著 西雅圖 溫哥華 方向去了。中午順道去原來一個同事家裡坐了會兒,人家忒客氣,還管了俺們的午飯。下午接著往 溫哥華 撩。都說這邊美加過境有時排長隊,俺們倒是沒趕上,很順利,半個小時的樣子,到了旅店辦理入住和存車事項,然後去附近的 中國 城吃完飯。小店很多,品種齊全,國內流行的大菜小點都有,肉夾饃,擔擔麵,酸辣粉,刀削麵,拉麵,廣式菜點應有盡有。還能微信支付寶,但是不收信用卡,現金也可以。華人餐廳的老套路。
西雅圖 去 溫哥華 的路上
加拿大 邊檢,邊檢大嬸很和藹可親,只是問了俺們來 加拿大 幹啥,會不會開車到處溜達啥的。俺們很簡單,今天去旅店休息,有可能出去吃個飯,然後把車存世上,明天上船,下了船直接回家。旅店裡的工作人員貌似都是華人和 印度 人。
溫哥華 的華人超市和食街,大多是華人面孔,粵語是主流,幾乎體會不到在外國。而且華人店鋪幾乎都不收信用卡,不過微信和支付寶通打。價格也挺宜人, 重慶 小面65人民幣, 潮州 三菜盒飯87。牛肉腸粉+餛飩74,兩杯奶茶61。全部支付寶掃碼支付。
挺熱鬧
二位領導吃的是燒鵝盒飯和腸粉,俺搞了碗刀削麵+一碗餛飩
腸粉,奶茶
餛飩。吃飽了去附近小店買酒,結果沒看到 比利時 啤酒,烈酒喝不完沒法帶,算了吧。
2024/6/9 日,溫哥華登船
發昏二十周年紀念,本想定個陽台房對俺來說就很上檔次了。後來發現領導情緒不大對,趕緊提高接待標準改了個套房。效果相當不錯。照這樣搞下去,三十周年業主套,四十周年皇家套。村裡的大姑娘小媳婦叔伯大爺們多買點皮革製品吧,要不然銀子不夠啊!
今天快中午時俺們約了個車去港口。旅店有擺渡車,但是俺們仨人還是網約車更合算。那個司機是個 中東 移民,路也不熟,下了車還得問人走了一小段路才到游輪港口大樓。俺們興沖沖地問人家套房客人在哪兒排隊,人家很不屑的說大家都一起排隊,先出 加拿大 的邊檢,接著入米國的邊檢,沒啥套房不套房的,好像老弱病殘都得排隊。相當不人性化。差評。足足搞了三個多鐘頭,隨大批人流排隊蠕動才算到了船跟前,噩夢一樣的經歷!今天有三條船出發,說是上萬人在排隊一點都不誇張,邊檢工作人員就沒幾個,所以辦手續毫不誇張地說是蝸牛速度。
說是七夜實際上只有六天半。坐船去 阿拉斯加 不建議從 溫哥華 出發。上船前還要過米國的邊檢。要排長隊,人特多,體驗相當差。登船花了仨小時。絕對差評!當然不完全是港口的錯,體驗一樣的。主要是要過米國邊檢。能開車坐灰機入境幹壞事,誰會費這麼大勁來坐船呢?!絕不會再從 溫哥華 港走。
到了船上開始苦盡甜來,俺們面對船尾的房間樓層比較高,周邊沒有其他結構,所以視野相當地開闊,別人說的上面甲板上有人走動的聲音貌似也沒感覺到。到樓上自助餐巡視了一番后就直接奔著套房酒廊去了,這個酒廊每天下午五點半到八點有免費的酒精飲料和小食,所謂的快樂時光。酒廊的服務員一個是 菲律賓 的小帥哥,另一個是印尼的美女。時不時的給點小費服務質量直線上升。喝了一會兒俺們就去主餐廳晚餐了,俺們桌的服務員兩個都是印尼的。貌似輪船上的服務員以 印度 ,印尼和 菲律賓 為主,而且都是成建制一起工作的,還有些 非洲 和 加勒 比那邊的。近年也碰見一些 中國 來的,大概是為在天朝開展業務培訓人才。小船上的娛樂項目不多,而且質量也一般般。
溫哥華 往返,號稱是七夜 阿拉斯加 內海航行 7 night alaska inside passage
航線計劃停靠點有,錫特卡sitka,崔西阿姆河和冰川tracy arm fjords & glacier, 朱諾 juneau,冰峽點ice stait point, 凱奇坎 kechikan,全部是 阿拉斯加 的地界兒,然後返回 溫哥華 。
航線圖。還有從 溫哥華 上船 安克雷奇 下船的航線,那個跑的距離遠一些。
就這麼個場景兜兜轉轉玩兒了仨鐘頭,太離譜了,大家脾氣都挺好。當然脾氣不好也沒轍。
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到房間了。貌似大家都還滿意。
在酒廊里喝著小酒,輪船啟航離港了。船上正常酒精飲料一般是9米左右的啤酒到15米左右的雞尾酒,所以能喝的哥們兒的確得破費。船上還賣酒精暢飲卡,每人每天70米左右。而且同一個客艙里的成年人都必須買。俺測算了一下每人每天至少要喝九杯才差不多能回本兒。有點強迫自己灌酒的嫌疑,不買!
卡點兒去樓上的套房酒廊,小酒喝起來
不要錢就什麼都試一下
酒廊就是這樣的,還好一點都不擁擠
揚帆遠航,其實俺覺著游輪上最值錢的就是這個,心廣神台,忘卻世間煩惱。坐陽台上天天看都不煩。
2024/9/10 一,整天航行
今天航行一整天,明天到第一站 阿拉斯加 錫特卡sitka。所以一天就是在船上吃吃喝喝,上上下下一通溜達。早上天氣有點陰。
然後太陽出來了,海上有沒有太陽心情都不一樣
趕路前往錫特卡sitka
貌似會員級別越高離窗戶越近,俺快混到鑽石級別了,所以現在吃飯排座位基本上都在窗邊。
皇家 加勒 比的菜譜貌似都是一樣的。種類不少,但是變化不大,菜點的質量一般,和外面的餐廳差不多。然後還有神馬主題晚餐, 義大利 和米國菜還算靠譜,什麼 泰國 菜, 墨西哥 菜, 中國 菜簡直就是純扯,連個樣子都不像。後面的廚子據說以 印度 人為主,所以自助餐的 印度 菜還是比較地到的。
窗邊坐著的確比中間有意境
晚上有雷鬼樂隊表演
2024/6/11 二,阿拉斯加,錫特卡
今天一早停靠錫特卡sitka。要在這兒呆一天,想呆在船上不下去也行,自己下船溜達也行,還可參加船上組織的旅遊,當然要另外付費。俺們圖省事兒報了個例行參觀團,帶著看個野熊保護康復點,猛禽中心,和印第安人圖騰柱公園。算是例行公事吧,比閑著強。轉了一圈回來接著去酒廊放鬆一下。然後晚飯,然後上上下下看看熱鬧。
【百度百科】錫特卡(City and Borough of Sitka)是 美國 阿拉斯加 州一個市鎮合一的行政單位,位於 亞歷山大 群島 巴拉 諾夫島上。面積12461.8平方公里,是全美面積最大的建制單位。根據 美國 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8835人,是該州第四 大城 市。它位於 阿拉斯加 東南,阿歷山大群島中 巴拉 諾夫(Baranof)島的西岸,當年俄國人的古寨遺址現已成為國立歷史公園。由於一八零四至六七年曾為俄國在 阿拉斯加 統治的首府,所以保留有的俄國人遺跡很多,如瑰麗的俄式聖米西大教堂、西伯利亞的木造古老民居,還有遠郊森林內,當年由印第安人留下精雕細琢的圖騰木柱。
早晨俺一個人到健身房熱身一下。二位領導照例卧床休息。
進港
下船和旅遊團集合。套房客人一般不用排隊,隨到隨下。
上了旅遊車走人
野熊康復保護中心,原來舊廠房改建的,救助小熊和傷熊,幫助他們回歸大自然。
錫特卡國家歷史公園Sitka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俗稱圖騰柱公園totem park,裡面有很多印第安人的圖騰柱和文化歷史介紹。走一圈看一下。
印第安人算是倒了血霉了,唉,找誰說理去
大家說這個是不是個千年靈芝啊,要是的話可值老錢兒了
這些圖騰柱的圖案都是有講究的
還有個陳列館
然後參觀猛禽中心,也是個救助性質的。有米國的過鳥,白頭鷹。還近距離看到了個貓頭鷹。
項目介紹
貓頭鷹,它那個頭真是能轉的朝後
這深沉的表情
回到港口后沒多久就又啟航了
領航船
出了港灣立馬走起
晚飯甜點
菜燒的一般般,噱頭耍上了天
飯後回屋,在陽台上看到了這次最美膩的落日。
2024/6/12 三,阿拉斯加,朱諾
今天一早到 朱諾 , 阿拉斯加 的首府。這邊的旅遊項目不外乎就是大自然,森林冰川,看熊,看鷹,看鯨魚,印第安文化,皮划艇,之類的。俺們一開始報了個看鯨魚的團,自從在 墨西哥 近距離看到了鯨魚估計很難超越那個體驗了。更況且 阿拉斯加 看鯨魚是 墨西哥 三倍的價錢。所以俺們改了個看冰川公園和冰川花園。冰川不大,看著沒啥意思,不過據說原來很大,氣候變暖惹的禍。
【百度百科】 朱諾 (英語:Juneau)是 美國 阿拉斯加 州的首府。與 亞歷山大 群島(Alexander Archipelago)隔加斯蒂諾海峽(Gastineau Channel)相望。行政區劃上, 朱諾 是一個縣(Borough),但縣內只有一個城市 - 朱諾 市,因此二者的行政疆界是完全重疊的, 朱諾 縣的行政中心也自然而然地設在 朱諾 市境內。1880年因發現金礦興建,1906年起為州首府。優良的不凍港。魚類加工、採礦、林業等較盛。附近羅伯茨山曾是著名的金礦區,1944年已關閉。
朱諾 市位於 朱諾 山腳下,與道 格拉斯 島(Douglas Island,也屬於 朱諾 的行政範圍內)隔著海峽相望, 朱諾 有人口33096人(2013年)。行政區面積為3,255.0平方英里(8,430.4平方公里),其中包含2,715.7平方英里(7,036.1平方公里)的陸地,與539.3平方英里(1,394.3平方公里)的水域。
朱諾 市是全美各州首府中面積最大的一個。
早在 歐洲 移民者來到 北美洲 前,加斯蒂諾海峽就一直是 美國 西北 部的原住民族特林吉特人(Tlingit)經常活動的區域,他們在附近地區捕魚,但並沒有在此處建立任何固定的聚落。1880年,來自 阿拉斯加 礦業城市矽地卡(Sitka)的礦業工程師 喬治 ·皮爾茲(George Pilz)懸賞徵求當地的部落酋長帶領他們尋找金礦,可威酋長(Chief Kowee)回應這要求帶領了一些尋礦者(Prospectors)前往黃 金溪 (Gold Creek)地區探索但徒勞無功。第二次,在可威酋長的帶領之下,喬· 朱諾 (Joe Juneau)、理察·哈里斯(Richard Harris)等人重新前往加斯蒂諾海峽探索,並且來到黃 金溪 的源頭雪崩谷(Snow Slide Gulch),並且在那裡找到大量的砂金。
1880年10月18日, 朱諾 與哈里斯兩人規劃了一個約0.6平方公里的區域作為城鎮的範圍,在此建立了一個全新的採礦營地,並且在一年內由營區迅速成長為一個小鎮,這也是 美國 從 俄羅斯 手中買下 阿拉斯加 之後,第一個建立的 阿拉斯加 城市。剛建城時,此地原本被命名為哈里斯堡(Harrisburg,名稱來源是建城者之一的 喬治 ·哈里斯),但稍後又改名為 洛克 威爾(Rockwell)。1881年,一群礦工聚集開會決定將城鎮依照另外一位建城者喬· 朱諾 的名字,改名為 朱諾 ,一直沿用至今。
1906年, 阿拉斯加 原本的首府矽地卡因為捕鯨業與獸皮交易業逐漸下滑而沒落,失去了重要性,相反的 朱諾 正因為蓬勃發展的金礦開採而逐漸重要,曾經一度 朱諾 的境內有三座大型的金礦,產量高居世界第一,因此該州首府正式遷到 朱諾 。除此之外, 朱諾 是 美國 本土州份的首府裡面,唯一一個沒有道路與 美國 其他部分的土地相連的,欲到達 朱諾 非得靠海空運輸不可。
這邊已經挺靠北的了,所以夜間時間很短。但還沒到 冰島 那邊那麼誇張,整夜都不帶變黑的。早上起來在陽台上看一眼朝霞。一個字:太美了!


很得勁兒
進港
這邊的景色和 冰島 那邊很相似
第一站冰川花園。說是有一次重大泥石流,把這一片山體破壞了。然後有個大佬把這地方買下來,苦心經營成現在這麼個美麗的植物園。這個是婚宴區。
今天的旅遊節目:植物園和冰川
阿拉斯加 車牌
二位領導冰川留影
離港
2024/6/13 四,阿拉斯加,冰峽點
這幾個停靠點貌似離的都不遠,所以都是一早就到港。今天沒參加什麼活動,賣了纜車的票,登高遠望。港灣內停著三艘游輪。這地方也是看鯨魚,釣魚,大自然,皮划艇,滑索什麼的。平平淡淡的一天很快就混過去了。
這個景兒無論何時都看不夠,相當治癒
今天活動視頻
從纜車上看我們的游輪。
活動結束,回屋在陽台上修身養性
晚上中心舞池很熱鬧,各種活動,醉生夢死。
2024/6/14 五,阿拉斯加,卡其坎
六天半已經過去四天半了。今天是最後一個停靠點,卡其坎。俺們報了個旅遊團跟著跑了一圈。然後回船上吃喝照舊。很快一天又過去了。
【百度百科】科奇坎英文名:Ketchikan, 阿拉斯加 州最南端的城市,這裡也是鮭魚的故鄉。科奇坎是 阿拉斯加 州的第一座城市,也是 阿拉斯加 州第三大的港都,以鮭魚之城而聞名。科奇坎的名字,是 克林 基特族「射中的鷲翼」的意思。擁有豐富的原住民歷史遺跡,1898-1901年科奇坎陸續發現豐富的金、銀、銅礦奠定了此城的經濟發展與城市規模,豐富的鮭魚產量亦為其贏得「世界鮭魚之都」的美名。
科奇坎依山面海,海灣中停靠許多捕魚船。城裡多半是19世紀末期風味的建築物,A字型屋頂,漆著不同顏色的木造樓宇古意盎然。房舍依著天然的丘陵地建得高低遠近參差有致,一派小漁港的景象。由於終年多雨,山腰上雲霧飄渺,再加上山頭上一片積雪,整個城市看來濕濕潤潤,有種獨特的風情。
冬日的嚴寒與夏日偏低的氣溫,四周環繞著冰涼的海水,造成利於鮭魚生長的環境,因此科奇坎野生鮭魚的產量乃世界之冠,有鮭魚之都的封號。百多年來, 阿拉斯加 的野生鮭魚一直名揚四海,當年就是為了在此設立鮭魚罐頭工廠,才吸引了大批的白人移民。貫穿小城的科奇坎溪也就是鮭魚回遊的河道,每年秋天鮭魚成群結隊溯溪而上,游過城中心,游入山區回到它們出生的地方。
進港
集合出發,這個旅遊團參觀一個印第安文化博物館,然後去看伐木工表演。這是第一站,印第安村莊。
每個圖騰都是有故事的。這個是說丈夫出去打魚未歸,媳婦讓老鷹幫她找老公之類的故事。
看樣子部落酋長也是車迷啊,而且不差錢。
印第安人村子參觀完了就來到伐木工人競技場。現在這個也就是旅遊項目了,純屬表演性質。
伐木工人競技表演,從前電視上也見過。不過現場感覺還是不錯的。
晚飯,羊腿
牛排
2024/6/15 六,整天航行
昨晚啟航回程了。今天一天航行,明天一早回到 溫哥華 。
2024/6/16 日, 回到溫哥華,下船
一早回到 溫哥華 ,船上的飯有點吃膩了,所以大家吃早飯都不積極。坐等下船。俺跑甲板上溜達一圈。下了船,有點下小雨。出口還不讓網約車過來,所以還得走一截子。對 溫哥華 印象不太好。回到來時住的旅店把車取上。問二位領導要不要安排旅遊項目了,她倆都沒反應。因為她倆航班是半夜后的,所以趕緊找了個房間休息。又去機場附近的列文治吃了午飯。然後去房間歇著。俺因為和 西雅圖 的哥們兒約了飯局下午俺就先走了。她倆可以約車去機場。各奔東西。第二天俺一路狂飆回家了。
樓頂甲板溜達一圈
午飯,拌黃瓜,臊子面,刀削麵,都是俺的
過關回米國
美加的 友誼 門,相當於鎮南關那麼個意思
排隊沒花多長時間。
六月十七日趕路回家。一路順風,有點小困,過一陣子休息一下。圓滿結束。
回程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