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2024/8/2-3-4 西藏跟團游D567:大昭寺,布達拉,色拉寺,羊湖,卡諾拉冰川

作者:BANGZI  於 2024-8-23 07:5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旅遊歸來|已有14評論

還有四天的沒寫。本以為能寫完。看樣子只能放一下了,因為俺明天出發去魔都出差。順邊看看有否機會去體驗一下中老高鐵。且聽下回分解。


想看圖片和視頻請到這個鏈接瀏覽:https://www.mafengwo.cn/i/24537249.html


2024/8/2 五,大昭寺,色拉寺

這兩天是 拉薩 市內游,涵蓋布達拉宮,大昭寺,八廓街,色拉寺等景點。布達拉宮和大昭寺需要預約參觀,所以參觀時間要看預約情況。本來說是先參觀感布達拉宮,後來先約到了大昭寺,所以今早就直奔大昭寺來了。安檢排隊很多人,然後參觀大昭寺分遊人和來朝拜的,兩個不同的隊。俺們排了好半天忽然有人插隊,說是60歲以上的老人可以不用排隊,好後悔沒利用上這個優待。然後別的地方好像沒這條規矩,痛失良機!大昭寺里可以用人山人海來形容,朝拜的本地人有專門的隊和線路,遊人則是導遊帶著溜達。這地方貌似是藏人磕長頭長途跋涉來朝拜的終點,所以永遠都是熙熙攘攘絡繹不絕。裡面歷史內容很多,可看的東西也很多,如果沒有導遊帶領一定要預先熟悉參觀內容,否則看完了應該是一頭霧水。這地方按理說應該是大喇嘛的地盤兒,可是大昭寺里光明正大的地掛著十世班禪的像,提醒大家時時刻刻要跟黨走才有好待遇。呵呵。

中午在一家 西藏 / 尼泊爾 風格的餐廳吃飯。下午去參觀色拉寺。色拉寺相對遊人和朝拜的人就少多了。重頭戲是看僧人辨經,當然俺們也就是看個熱鬧。今年8/4號是雪頓節,色拉寺的慶祝活動很隆重。可惜俺們沒趕上,看導遊給發來的雪頓節照片那是相當熱鬧。
參觀完了事兒了,二把手終於爭取到了一把手的恩准拍藏服寫真。所以俺們又來到八廓街這邊。選裝換裝化妝等攝影師選片前前後後足足搞了三個多鐘頭。二把手很高興。這東西俺原本是要攔著的,後來想想年輕人要是對啥都不感興趣也不是件好事兒,滿街都是漢人穿藏服拍照的。一套270元,四十張數碼片,十張精修片。多了要加錢。俺家這個二貨有選擇障礙,多買了八張精修片,多花了350,小孩作起妖來真是擋不住。晚上美團送餐屋裡吃的,很方便,還是看著那一堆塑料包裝感覺很不好。

一早直奔八廓街,排長隊驗證安檢進入大昭寺前面的廣場。


又排了好半天隊進入大昭寺,院子里可以拍照,室內禁止拍照。


門口磕長頭的人們:

這是從室內參觀出來了,這地方有小賣部


大昭寺(Jokhang Temple)
又名「祖拉康」、「覺康」(藏語意為佛殿),位於 拉薩 老城區中心,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贊干布建造, 拉薩 之所以有「聖地」之譽,與這座佛像有關。寺廟最初稱「惹薩」,後來惹薩又成為這座城市的名稱,並演化成當下的「 拉薩 」。大昭寺建成后,經過元、明、清歷朝屢加修改擴建,才形成了現今的規模。
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大昭寺是 西藏 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築,也是 西藏 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築,並且開創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廟市局規式。環大昭寺內中心的釋迦牟尼佛殿一圈稱為「囊廓」,環大昭寺外牆一圈稱為「八廓」,大昭寺外輻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為中心,將布達拉宮、藥王山、小昭寺包括進來的一大圈稱為「林廓」。這從內到外的三個環型,便是藏民們行轉經儀式的路線。
大昭寺融合了藏、唐、 尼泊爾 、 印度 的建築風格,成為藏式宗教建築的千古典範。寺前終日香火繚繞,信徒們虔誠的叩拜在門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叩頭的深深印痕。萬盞酥油燈長明,留下了歲月和朝聖者的痕迹。
大昭寺的故事很多,還有大家津津樂道的大唐 文成 公主帶來的佛像和 尼泊爾 尺尊公主帶來的佛像的地位之爭。俺在此就不做展開了,感興趣的去百度一下吧。大昭寺里遊人和信徒太多,有些地方可以用水泄不通來形容,所以參觀體驗不太好。俺要不是帶了個小馬扎俺的老腰都容易挺不過去。

因為內部不讓拍,在這兒貼一個央視旅遊介紹大昭寺,不知能看否。
******

壁畫


這次看大昭寺真是舊貌換新顏,金碧輝煌。看樣子花了不少銀子維修 和美 化。



這個說是大喇嘛來此接受信眾朝拜的時候坐的「龍椅」,上面有萬字元,估計老外看了得納悶兒咋跟納粹的符號差不多呢?


信眾們帶著零票子,一塊幾塊的,還有酥油,見佛就拜,放一塊錢,見酥油燈就加勺油。這個習慣挺好,花不了多少錢,對老百姓不是個負擔。


信眾的隊人數很多,源源不斷,看不到頭


左邊是信眾的 通道 ,依次有序,右邊是遊客瞎溜達


這個老奶奶不知為啥一邊站著,盲人?等人?


俺們團里的人也挺奇葩的,耳機不願意租,還特想聽導遊講解。結果導遊就得放大音量,幾乎得扯嗓子喊,效果很不好。俺不想租,俺也不想聽。想了解自己回家看書去。


室內參觀完畢


現在到了入口庭院的二樓


東看看西看看,拍拍照,然後走人。


金碧輝煌的,看樣子上面撥了不少銀子。希望喇嘛們能高興點。


回到 拉薩 后團里又加了三位團友,一個 義大利 人,兩個 香港 人。圖中下是導遊和那個 義大利 人。


確立目標:宗教界要有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制意識。不要以為宗教可以獨立於國家管理之外。


回到大昭寺外面,八廓街。藏人轉經貌似要貼邊兒走。俺把小凳子放在街邊坐著等二位領導買奶茶回來,想著不礙別人的事,結果大批轉經的人非得從俺背後窄小的空間走過。搞得俺哭笑不得,趕緊閃開。


在藏語中,「八廓」是「中轉經道」的意思。八廓街引又名八角街,位於 拉薩 市城關區,是 拉薩 著名的轉經道和商業中心,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傳統面貌和居住方式。八廓街原街道只是單一圍繞大昭寺的轉經道,藏族人稱為「聖路」。
現逐漸擴展為圍繞大昭寺周圍的大片舊式老街區。八廓街是由八廓東街、八廓西街、八廓南街和八廓北街組成多邊形街道環,周長約1000餘米,街內岔道較多,有街巷35個。八廓街屬城關區八廓街辦事處,下轄4個居委會,199個居民大院。
八廓街是為了建築大昭寺,並隨著大昭寺的發展而建設和發展起來的,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7世紀,藏王松贊干布下令在卧堂湖修建大昭寺,同時在湖邊四周修建了四座宮殿,與嬪妃臣民移居宮殿親自監督大昭寺工程的進展。四座宮殿即為八廓街最早的建築。大昭寺建成后,引來了眾多朝聖者朝拜,日久逐漸踏出環繞大昭寺的一條小徑,為最初的八廓街。寺院周圍陸續修建了18座家族式建築,為遠道朝聖的信徒或商人提供住宿地。
15世紀后,大昭寺成為佛教傳播的中心,其周圍相繼出現僧人宿舍、宗教學校、小寺廟建築,眾多信佛者遷居大昭寺周圍生活,街上逐漸出現了大量民居、店鋪、旅館、手工作坊等設施。隨大昭寺宗教地位的加深,藏傳佛教認為,以大昭寺為中心順時針繞行為「轉經」,表示對供奉在大昭寺內釋迦牟尼佛像的朝拜,八廓街成為 拉薩 三大轉經道(大轉、中轉、小傳)之一。后又出現了來自 蒙古 、漢地、克什米爾、 尼泊爾 、、 印度 等地區和國家的眾多商販、香客、遊民,發展成為集宗教街、觀光街、民俗街、文化街、商業街和購物街於一身的街區。

中間那條白道是讓人磕長頭的,導遊說現在是農忙,磕長頭的人不多,等農閑了就人多了。


在供奉香草的白色香塔北面,有一幢頂部有一層紅色草牆的三層樓房,這是當年的清朝駐藏大臣衙門。清朝向 西藏 派遣駐藏大臣,始於雍正年間。從那時到辛亥革命爆發的一百八十三年間,清朝政府共派遣了八十四任駐藏大臣。 在八角街轉經路的終端,猶 西藏 佛教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松曲熱遺址。


八廓街景


在這家吃的午飯,自助餐,類似 印度 的饢餅做的不錯,所謂的甜茶也和 印度 奶茶很像。不過藏餐看照片俺們一直木有鼓起勇氣嘗試一回。俺們一般沒啥忌口的東西,也喜歡嘗試不同的食物。


團隊午餐合照


色拉寺

午飯後來到色拉寺。這邊遊人信眾不多。不過說是過兩天雪頓節這裡是個重要場所。這是色拉寺後面山上的一個寺廟,團里有人以為要爬這麼高的山才是色拉寺。


如果真要爬這麼高,俺就在下面坐著了。


色拉寺入口


轉自百度百科:色拉寺全稱「色拉大乘寺」,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主寺之一。與哲蚌寺、甘丹寺合稱 拉薩 三大寺,是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位於 拉薩 北郊3千米處的色拉烏孜山麓,周圍 柳林 處處,自古就是高僧活佛講經說法之地,有許多僧尼小寺環繞其間,寺東和寺南有普布覺寺、米瓊熱尼庫寺、貢巴薩寺、帕奔崗寺、扎西曲林寺、曲桑寺、嘎麗尼姑寺;寺后還有珠康日卻、色拉卻頂寺等等。
明永樂十七年(1419),宗喀巴弟子絳欽卻傑興建,成於明宣德九年(1434)。后絳欽卻傑應召赴 北京 ,受封大慈法王。回藏后將欽賜經像等珍藏於寺內至今。寺內有結巴、麥巴、阿巴三札倉(經院)。其全盛期寺中有僧8000餘,規模略次於哲蚌寺。
色拉寺內保存著上萬個金剛佛像,大多為 西藏 本地製作。還有許多是從內地或 印度 帶來的銅佛像。大殿和各札倉經堂四壁保存著大量彩色壁畫原作。最著名的塑像就是大殿里的「馬頭明王」像。 西藏 自治區色拉寺藏明永樂八年(1410)刻本《甘珠爾》,是第一部藏文刻本大藏經,為永樂皇帝所頒賜,至今保存完好。
色拉寺有妙音殿(甲失拉)。主要建築有措欽(集會殿)、吉扎倉、麥扎倉、阿巴扎倉及32個 康村 。早期建築以麥扎倉、阿巴扎倉為中心,后經歷代增修擴建,才具有今天的規模,所以平面布局上無整體規劃。但色拉寺的建築密而不擠,雜而不亂,因地制宜,主體突出,體現了格魯派大寺的特有風格,全然是一座宗教城市。

央視節目,色拉寺:
***

色拉寺外景


藏人喜歡轉經,見著啥廟,山,湖,也都是逮著一通轉,據說要順時針。轉經筒據說裡面是經書,轉了寓意讀過了。俺家二把手知道后也是一通轉,說是讀了好多書。俺說您這學問不上哈佛也得是 斯坦福 啊!

這個小屋子據說是裡面供了個管健康的佛,所以轉單數的圈兒就能身體健康。俺和二把手趕緊去跑了三圈。

房頂上有人幹活兒,可惜沒唱小調。有一次在工地上看到工人們幹活打節奏,歌唱的很嗨。

這地方總算看到了幾個老外。本地人來的也不多。貌似寺院在為後天的雪頓節慶祝做準備。


藏式建築


色拉寺的屋頂裝飾


色拉寺,內部也不讓拍照


門口的壁畫。這東西研究起來有點複雜,俺就看一下就好。


門口的廊柱下有個大嬸在數珠子,導遊說普通人來此沖業績。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心誠則靈。


色拉寺門口的壁畫,都是有說法的,導遊說了大半天。俺沒聽。


大門


另一邊的壁畫。搖滾佛,當紅音樂人!


擊劍佛


僧人徜徉其間


色拉寺門口廣場


這貌似是在寺內忘記不讓拍照了,自然地拿出相機拍了幾張。


辨經再色拉寺後面的一個院子里,看著有點滑稽




辨經院後面


刻了經文的石頭


石頭上刻繪的佛像


很有特色的藏式建築,不過感覺這個也有點 印度 莫卧兒風格的影子。


一回頭看到一幫子人前呼後擁,貌似是個啥領導來視察,還有拍照錄像的。雖然有可能是下面的人想討好,這個場景的確有些違和。


再瞅一眼色拉寺走人


寺院內的其他建築


寺院入口


西藏 車牌


回到市內,遠處的山上寫著祖國萬歲


二把手前後忙了三個多鐘頭,拍了一大堆照片。藏服寫真基本都是這個套路,妝畫的基本千人一面,看著都眼熟。


這個是昨天午飯喝的青稞酒,1.5度,淡如水,有點像格瓦斯,不帶汽兒。沒啥喝頭。高度青稞酒暫時又不敢喝。

2024/8/2 五,布達拉宮

今天一早直奔布達拉宮,安檢驗證進了廣場,大家拍拍照,欣賞一下布達拉宮全景,然後就去排隊進宮了。這地方是 拉薩 最大的景點,所以散客團隊都得排長隊。俺的小馬扎又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然後又都不願意租用無線耳機,導遊又得扯嗓子喊。真的都差這20塊錢嗎?!布達拉宮完事兒了各自解決午餐,下午又在八廓街附近的一個藏文化中心,學做藏香看藏文書法什麼的。然後就自由活動了,俺們八廓街溜達一圈,就回屋吃吃喝喝了。晚上看鄭欽文拿下奧運冠軍,太給力。看完都快凌晨一點了。反正明天主要是趕路,車上打盹兒吧。

布達拉宮前面的廣場上埋了七八塊玻璃磚,專供人們拍倒影,訣竅是趴的低,手機或相機貼地。二把手自娛自樂。旁邊那個藍色的小馬扎是俺的。


全家福


俺們的導遊很敬業,給別的團員拍照。


全團合影


早上遊人不多,廣場上很清靜


排隊進布達拉時看到旁邊有磕長頭的,這貌似是個小孩。可能是跟大人一起來的。

其實宗教和很多其他生活習慣差不多,從小長大就耳濡目染,習慣成自然。


央視布達拉宮:上下集
***
***?spm=***.0.0

人很多,隊很長,終於進了院內


然後是一大堆台階兒等著您!


俯瞰廣場


接著往上爬


藥王山藏名「夾波日」,意為「山角之山」,在布達拉宮右側,海拔3725米。供有藥王 菩薩 ,而且山頂的招拉筆筆洞寺為業醫喇嘛所居。
藥王山與布達拉宮所在紅山,原有低矮丘陵相連,修路時挖平小段。
藥王 山東 側有個洞窟式的小廟宇,是一座造型奇特的石窟寺廟,坐落在藥王 山東 麓陡峭的山腰上,叫查拉魯普。經過一千多年的風風雨雨,中間幾經興衰,這座 拉薩 地區罕見的石窟寺廟仍然保存完好。石窟呈不規則長方形,面積約27平方米,洞口有一中心柱,中心柱與洞壁之間是狹窄的轉經廊道,岩壁上有69尊石刻造像,66道兩邊排列石刻神像,北面石壁上有松贊干布與 文成 、尺尊兩位公主以及重臣吞米桑布扎、祿東贊的造像。洞內光線暗淡,全靠酥油供燈照明。如果去看,千萬別忘了要帶頭燈。感興趣了解到請自行百度。俺們沒過去看。

藥王山


接著爬台階


俯瞰 拉薩 市容



俯瞰 拉薩 :


接著排隊進入紅宮

從這裡進入室內后就禁止拍照了。



聯合國世界遺產: 拉薩 布達拉宮歷史建築群
布達拉宮自7世紀起就成為達賴喇嘛的冬宮,是藏傳佛教及其在歷代行政統治中心的象徵。它坐落在 拉薩 河谷中心海拔3700米的紅色山峰之上,由白宮和紅宮及其附屬建築組成。大昭寺也建於7世紀,是一組極具特色的佛教建築群。建於18世紀的羅布林卡曾經是達賴喇嘛的夏宮,也是 西藏 藝術的傑作。這些建築在 西藏 歷史和宗教上有著重要地位。
布達拉白宮於1648年完成,是當時 西藏 政府所在地和達賴喇嘛的住地。18世紀中起改為東宮。紅宮建成於1694年,是個宗教聖地,供奉一些聖像和八位前世喇嘛的墓棺,是藏傳佛教信徒朝聖的主要聖地之一。首位整合 西藏 的藏王松贊干布(公元617-650,629年加冕稱王)把他的版圖擴展到了 尼泊爾 印度 和 中國 部分地區,讓學者編製藏文,開啟了 西藏 有記載的歷史。因為他有漢人媳婦( 文成 公主)和 尼泊爾 媳婦(赤尊公主),二者都信佛,喇嘛史學界把佛教進入 西藏 歸功於他。他於七世紀讓人在此地建了個宮殿,規模比現在的布達拉宮小多了。藏文記載布達拉的意思是凈土或上天國。事實上 印度 的布達拉山更可能是布達拉的來由,藏傳佛教認為達賴是阿瓦洛奇泰斯瓦拉Avalokiteshvara轉世,說人話就是觀世音 菩薩 轉世。而觀世音的家就在 印度 的布達拉山。松贊干布的宮殿後來被毀,1645年五世達賴喇嘛讓人在原址建個新的作為他的政教中心,也是他的地位的體現。
布達拉宮裡的一千多間屋子中,最神聖的房間是兩個小聖堂,一個傳說是當年松贊干布獨自冥想的山洞,名為曲吉竹普(法王洞),現在供著松贊干布的一些遺物和松贊干布 文成 公主尺尊公主等人的塑像;另一間里供奉著觀世音像。措慶努 西平 措(寂圓滿大殿)是五世達賴喇嘛的靈塔殿的享堂,布達拉宮裡最大的殿堂,重大佛事均在此舉行。有達賴寶座,乾隆御書的匾牌,五世達賴生平壁畫等。薩松朗傑(殊勝三界殿)是紅宮最高的殿堂,裡面有當今皇帝萬歲萬萬歲的牌位。有乾隆帝肖像和金剛持宗喀巴塑像。還有十三世達賴用萬兩 白銀 鑄造的十一面觀音像。另外還有紅宮二回廓畫廓,展現布達拉修建,紅宮落成慶典等壁畫698幅。

布達拉宮的內容很多,百度百科布達拉宮詞條很詳細,感興趣可以去那兒看看。


裡面轉了一圈就出來了。裡面全程禁止拍照。所以介紹請看央視視頻和文字。


到處是轉著小經筒的藏人,來此朝拜是件大事兒。估計和穆斯林去 麥加 差不多的意思。


從另一邊的台階下山


俯瞰公園


回望布達拉


貼牆又是很長一溜轉經筒。這是個沒有雙手的殘疾人,艱難地磕著長頭。


俺讓二把手給五元,她很不情願地給了。然後就過來好幾個人要錢。

累了,歇一下


轉經的人們


拉薩 小清真寺,午飯在這附近自行解決。然後去個藏文化中心。


在藏文化中心集體上課


講解完了動手做藏香


晚上吃飽喝足看 中國 小將奪冠,這可是歐美傳統強項,這塊金牌很有意義。加油!



2024/8/4 日,拉薩日-喀則:羊卓雍,卡諾拉

今天基本就是趕路,途中看一下羊卓雍措和卡 諾拉 冰川。晚上要到達 日喀則 。途中還要辦一下邊境手續,本來是要在公安局下班前趕到 日喀則 ,後來導遊聯繫到 江孜 那邊也開門,這樣就不用一直玩兒命的趕路了,有點緊張是因為今天是星期天。明天從 日喀則 去珠峰大本營和絨布寺。天氣一直不錯,希望能看到珠峰。
不過今天一出門天氣就陰沉沉的,後來也是時陰時晴。總體來說還不錯。最後順利到達 日喀則 。晚上在旅店樓下一個店裡吃餃子和炒菜。 日喀則 也是個像模像樣的城市了,啥都不缺。導遊一直在給俺們打預防針,說是珠峰大本營條件差點兒,要睡帳篷大通鋪。她可以問問帳篷老闆能不能給面子讓俺們住到帳篷內的單間里,只是有個隔間有自己的床而已,上廁所要到外面的公共設施。今天在羊湖的「旱廁」已經把好幾個團友給震懾住了 - 蹲坑,而且落差相當高!呵呵。

拉薩 旅店門口等車


出城,經過 拉薩 高新區


麥德龍


出城往機場方向


彩虹送行,而且是兩道彩虹


大轉輪


高速直接去 日喀則 不到仨小時。不過俺們要去看羊湖和卡 諾拉 冰川,所以不能走捷徑。但是能看見著名的108彎盤山道。


遠處煙囪冒著白煙


山間雲霧繚繞


還帶點小雨


路邊景色


穿山隧道


很有梵高草垛子的意境


雅魯藏布江,屬 印度 洋水系,由西向東橫貫 西藏 南部,長2057千米,長度居 中國 大河第六位。 河床高度大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河流,也是 中國 最長的高原河流,素有高原「母親河」之稱。雅魯藏布江源於 中國 喜馬拉雅山中段北坡傑馬央宗冰川,海拔高度5590米, 西藏 薩嘎 以上稱馬泉河,以下稱雅魯藏布江。 河源 區多冰磧湖,湖多與河流串聯在一起。由西往東流,在 米林 縣派鎮附近折向北東,又改向南流,至 墨脫 縣巴昔卡處流出 中國 邊境。幹流先後流經 西藏 日喀則 、 拉薩 、 山南 、 林芝 四個地市23個縣。流域面積24.05萬平方千米,流域面積居 中國 境內河流第五位,流出 中國 境處的年徑流量為1400億立方米,水量僅次於長江、珠江,居第三位。雅魯藏布江 河源 至 仲巴 縣裡孜為上游,長268千米,水面落差1190米,長里孜至 米林 縣派鎮為中游,長1293千米,水面落差1520米,派鎮至 墨脫 縣巴昔卡為下游,長496千米,水面落差2725米。雅魯藏布江流域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水能蘊藏量僅次於長江,單位面積和單位河長的水能蘊藏量均居 中國 各大河流之首。
雅魯藏布江,在古代藏文中稱央恰布藏布,意為從最高頂峰上流下來的水。它的源流有三支:北支發源於岡底斯山脈,叫馬容藏布;中支叫切馬容冬,因常年水量較大,被認為是雅魯藏布江的主要 河源 ;靠南一支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叫庫比藏布,該支流每年夏季水量較大。三條支流匯合后至里孜一段統稱馬泉河,但在扎東地區也有稱該江為達布拉藏布,藏語馬河之意,或叫馬藏藏布,藏語為母河之意。 拉孜 地區叫羊確藏布。 拉孜 以西,雅魯藏布江統稱達卓喀布,藏語意為從好馬的嘴裡流出來的水。 曲水 一帶地方,藏語叫雅魯,該江流至 山南 一帶叫雅隆(因 山南 地區有條雅隆曲得名),因此,才稱這條河流為雅隆藏布。但在 曲水 地區念作雅魯,因為「魯」藏語確切語音稱「隆」,意即從 曲水 以上流經河谷平原的河流,所以全段河流總稱雅魯藏布江。

雅魯藏布江


俺們的旅遊車。據說 拉薩 的旅遊車都歸政府所有,司機或單位租用,車上有攝像頭,確保司機按規程操作,什麼開兩個小時必須休息20分鐘之類的。


雅江


這一段兩邊的山石上能看見畫著很多梯子。這地方流行水葬,估計這東西也是 印度 傳過來的。肉身入水,靈魂則順著這些梯子爬上天堂。多麼樸素美好的願望啊,希望夢想成真。


這是個水葬點,導遊說真的裹巴裹巴做個儀式然後就順到 水裡 去了。民族傳統您還真拿人家沒轍。


周圍還有幾個人,不知是不是剛剛辦完事兒。


這邊的牛牛比 印度 那邊守規矩多了,一般都是順邊兒走。沒見在路中間趴窩的。


路過小鎮子


川渝風味餐廳無處不在


路邊時有牛群和羊群


沿路景色挺美


開始爬山了


雅江 河谷觀景台,有氂牛和藏獒拍照,貌似統一價格30元。


梯田


山谷



這是俺們的來路,蜿蜒爬山


雅江 河谷

蜿蜒的山路,雲霧繚繞



接著爬山


初見羊卓雍措


羊卓雍措,藏語意為「碧玉湖」,位於 西藏 自治區 山南 市 貢嘎縣 和 浪卡子 縣 [9],307省道羊湖景區旁,與納木措、瑪旁雍措並稱 西藏 三大聖湖,介於東經90.08—91.45,北緯28.27—29.12之間。湖水面積638平方千米。羊卓雍措是青藏高原南部最大的封閉性內陸湖泊,湖面海拔4441米,平均深度約23.6米,蓄水量約16立方千米,湖岸線250千米,流域面積6100平方千米,湖水儲量約160億立方米。據當地林業部門觀察測算,羊卓雍措湖鳥島和鳥類數量均為全國罕見。這些島嶼上,均有各種鳥類出沒和棲息。除鳥類外,棲息在羊卓雍措湖流域的野生動物種類極為豐富,哺乳類有雪豹、盤羊、獫痢、水獺、野驢、岩羊、黃羊、獐等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羊卓雍措是集高原湖泊、雪山、島嶼、牧場、溫泉、野生動植物、寺廟等多種景觀為一體的、獨特的自然風景區,與納木措、瑪旁雍措並稱 西藏 三大天湖,周圍還有常年不溶的雪山冰峰,最高的達海拔7000多米。湖泊、雪峰與藍天融為一體。


羊湖洗手間,旱廁,味道足,落差高


天氣很有層次,藍天白雲,更襯托出羊湖的美


藏獒拍照


氂牛拍照


一個字:太美了


視頻

羊卓雍措


沿湖接著開,湖對岸的小村莊


近距離看羊湖


氂牛糞,藏民用這個當燃料


湖邊拍照的道具,當然也是收費的


這些小羊也是收費拍照用的


看完了接著走


群毆

放羊


這個不知是不是騎車游 西藏 的,裝備不大像。


到卡 諾拉 冰川附近了

卡諾拉冰川

卡 諾拉 冰川位於 拉薩 前往 日喀則 的必經之路上,離開羊卓雍措不遠,這裡是收費景點,門票費用50元,景區里有經幡、白塔、木頭棧道。可以走在棧道上走到冰川之下,近距離觀看。也可以不進景區,可以將車停在公路邊,從遠處拍攝卡 諾拉 冰川的勝景。海拔5036米,位於 西藏 日喀則 地區,潔白的冰川如一副巨型唐卡掛在山壁上,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知名電影《雲水謠》拍攝地。
卡 諾拉 冰川有「最美的天堂在心裡」之稱。一般 西藏 本地的旅行社去 日喀則 珠

卡 諾拉 冰川

全景


還有棧道可以靠近看,還可以往兩邊登高看。這地方爬山有點喘的厲害。海拔五千多米。


離的有點遠,看著不太壯觀


接著走起


沿途都是這種景色


終於近距離看到了青稞


江孜 縣城,導遊去公安局辦登記手續了,俺出來街上溜達一下。


街心雕塑,國家歷史名城, 江孜 號稱英雄城,這裡發生過 江孜 軍民抗擊陰國侵略者的事迹。


江孜 宗山抗英遺址,位 西藏 自治區 日喀則 市 江孜 縣宗山上,是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 西藏 人民英勇抗擊入侵英軍的地方,歷時兩個多月的 江孜 保衛戰是 西藏 近代史上抗擊外國侵略者規模最大、最為慘烈悲壯的戰鬥。 江孜 宗山抗英遺址尚有保存較完整的「抗稅廳」、「舊政府議事廳」、「抗英炮台遺址」等。炮台構築在半山前崖,圍牆以石塊築成,高5~8米寬4米。宗山頂上屹立著的古城堡便是始建於宋乾德五年(967年)的著名「宗山堡」, 江孜 宗山抗英遺址上是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紀念地,是 西藏 軍民英勇抗擊入侵英軍的歷史見證。其較完整地保存了封建農奴制時代宗政府的原貌,具有重要歷史價值。1961年3月4日, 江孜 宗山抗英遺址被中華人民 共和 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遠處山上的抗英遺址


接著走


田裡好像不怎麼看得見人們幹活。之後順利到達 日喀則 。今天結束。明天上珠峰大本營。


今天是 拉薩 雪頓節。這是導遊的同事發來的雪頓節照片。看著挺有意思的。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4 個評論)

回復 BANGZI 2024-8-23 07:56
想看圖片和視頻請到這個鏈接瀏覽:https://www.mafengwo.cn/i/24537249.html
回復 8288 2024-8-23 09:54
BANGZI: 想看圖片和視頻請到這個鏈接瀏覽:https://www.mafengwo.cn/i/24537249.html
這裡獻花看文字.再去看圖片視頻
回復 BANGZI 2024-8-23 10:44
8288: 這裡獻花看文字.再去看圖片視頻
多謝多謝。也只能這麼玩兒了。
回復 8288 2024-8-23 12:39
BANGZI: 多謝多謝。也只能這麼玩兒了。
回復 8288 2024-8-23 14:24
BANGZI: 多謝多謝。也只能這麼玩兒了。
那個窩不太好玩.找不到你的系例文章.只有一部份可見
回復 scripting 2024-8-23 18:40
一張照片都沒有
回復 BANGZI 2024-8-23 20:53
8288: 那個窩不太好玩.找不到你的系例文章.只有一部份可見
貌似還在審查。天朝的規矩。
回復 BANGZI 2024-8-23 20:53
s**ting: 一張照片都沒有
貌似還在審查。天朝的規矩。
回復 8288 2024-8-24 05:45
BANGZI: 貌似還在審查。天朝的規矩。
真煩
回復 BANGZI 2024-8-26 01:52
8288: 真煩
說是不是呢!剛剛到萬象,換了二百米元立刻就變成兜里揣著四百多萬瞎溜達。
回復 8288 2024-8-26 06:01
BANGZI: 說是不是呢!剛剛到萬象,換了二百米元立刻就變成兜里揣著四百多萬瞎溜達。
試過一下百萬富翁蕭灑
吃碗幾十萬的炒粉
回復 BANGZI 2024-8-27 03:33
8288: 試過一下百萬富翁蕭灑
吃碗幾十萬的炒粉
昨晚兩人吃了一頓中餐,一百多萬沒了!
回復 8288 2024-8-27 09:27
BANGZI: 昨晚兩人吃了一頓中餐,一百多萬沒了!
太豪華了
回復 BANGZI 2024-8-27 20:50
8288: 太豪華了
土豪中的戰鬥機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BANGZI最受歡迎的博文
  1.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8:摩洛哥(2)梅爾祖卡 -「撒哈拉」 [2021/04]
  2.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6/7:摩洛哥(1)馬拉喀什,艾提本哈杜 [2021/04]
  3.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9:摩洛哥(3)沙漠日出 + 菲斯古城 [2021/04]
  4.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5:馬爾他(2)首都瓦萊塔 [2021/04]
  5.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10:摩洛哥(4)菲斯 瓦盧比利斯 卡薩布蘭卡 [2021/05]
  6.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4:馬爾他(1) 姆迪納古城 馬薩施洛克漁村 史前石廟 [2021/04]
  7.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11:摩洛哥(5)卡薩布蘭卡 (完) [2021/05]
  8. 照片回顧 2009/11 義大利 day 9:威尼斯 公交船環島游 [2021/03]
  9.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2:突尼西亞城(1)新城+老城 [2021/04]
  10.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3:突尼西亞城(2)迦太基遺址+藍色小鎮 [2021/04]
  11. 山西陝西 9。革命聖地 延安 [2015/10]
  12. 2016/9 紹興二日游 1。咸亨酒店 書聖故里 [2016/09]
  13. 酒經沙場 - 旅途中的酒照片 [2015/09]
  14. 2018/8 印度六日:D3 瓦拉納西/恆河晨浴/神廟 (后附印度史學習筆記) [2018/09]
  15. 8天越洋回家過年小記 [2017/02]
  16. 2017/9/3 上海多倫路名人街、千愛里、1933老場坊 [2017/09]
  17. 1。澳大利亞 - 墨爾本 [2015/08]
  18. 2017/12 普吉 D1 芭東海灘 海鮮市場 [2018/01]
  19. 2017/12 普吉 D2 海灘餐館 海豚表演 [2018/01]
  20. 2015/5/3 D4 約旦 瓦迪拉姆沙漠 [2017/12]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7 04:0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