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簡介6 (轉自百度百科)
林芝市(Nyingchi)古稱「工布」,藏語音譯為「尼池」,寓意為「太陽寶座」,地處西藏東南部,素有「西藏江南」、「雪域明珠」等稱號,總面積114870平方千米,自治區內與拉薩、山南、那曲、昌都相鄰,外與雲南相鄰,與印度、緬甸接壤,平均海拔3100米。截至2023年9月,轄1個市轄區、5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56個鄉(鎮、街道)、504個村(社區),居住著藏族、漢族、門巴族、珞巴族等35個民族和僜巴,常住人口23.89萬人。
林芝市屬於中國水力資源富集區,擁有全中國最大的原始林區,是世界生物多樣性最典型地區,水能理論蘊藏量1.43億千瓦,森林覆蓋率達47.6%。林芝是國際生態旅遊區、全域旅遊示範區和重要世界旅遊目的地,擁有古老淳樸的工布文化和風格迥異的門珞民俗、僜人風情,擁有雅魯藏布大峽谷、南迦巴瓦峰、巴松措等一大批自然景觀,擁有太昭古城、千年古堡群等歷史古迹和易貢將軍樓、波密紅樓等紅色遺跡。老外被禁止去雅江大峽谷。
卡定溝:又名嘎定溝,位於林芝市境內,G318林芝至拉薩段,距離巴宜區駐地24公里處,海拔2980米,地處雅魯藏布江支流尼洋河畔。
卡定藏語譯為人間仙境,此處山勢險要高聳入雲,是典型的峽谷地貌,奇峰異石古樹參天,落差近200米的瀑布飛流直下雄偉壯觀,山崖天然形成的大佛、女神、觀音、護法、如來佛祖、喇嘛頌經、神龜叫天、神鷹獻寶、酥油燈,以及藏文「六字真言」佛字等;清新自然的天然氧吧將使您無限陶醉。
(轉自百度百科)色季拉山:屬念青唐古拉山脈,是西藏林芝縣東部與中西部的分界帶,是尼洋河流域與帕隆藏布江的分水嶺,為川藏公路南線所跨越。登臨海拔4728米處的山口(會有高原反應,要預防缺乏內源氧),可觀日出、雲海、無際的林海和遠眺南迦巴瓦峰峻美的雄姿。色季拉山西坡的達則村旁的本日拉山,是西藏苯教的聖地,為西藏四大神山之一,來此轉山朝拜的人四季不絕,信徒來自四面八方。每逢藏曆八月十日,還要舉行一次規模盛大的轉山活動,稱為「娘布拉酥」(為請神求寶之意)。
氣候分界線:其西北方的尼洋河流域八一鎮等與東南方的魯朗鎮等,氣候不同,因此有的說八一鎮是小皖北,魯朗鎮是小江南(西藏江南)。
魯朗林海:魯朗藏語意為「龍王谷」,位於被譽為「雪域瑞士」 的西藏林芝地區林芝縣魯朗鎮境內,距八一鎮80公里左右的川藏公路南路(318國道)上,座落在深山老林之中,處於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湧入的印度洋水氣帶,海拔2700-4200米屬高原溫暖半濕潤氣候,素有「西藏江南」美稱。
比日神山是一座西藏原始苯教推崇的神山,據傳當年佛苯相爭時最先出來反對佛教的苯教徒阿窮傑博曾與蓮花生大師比試法力。蓮花生大師到達雅魯藏布江與尼洋河交匯處時,憑藉法力調集狂風試圖將村莊和樹木全部吹倒。阿窮傑博則以巨石壓住樹木才使得災難得以倖免。接著兩人又在比日神山山腳的古魯村鬥法,蓮花生想徹底摧毀苯教,於是試圖將比日神山推入尼洋河,在阿窮傑博的阻攔下均告失敗。從此,工布地區的苯教得以保存。 至今,信奉苯教的當地百姓在這座神山上依然存有大石崇拜、神鳥崇拜和天梯(聳立在神山上的一棵巨樹,因常有霧氣鐐繞,看似高聳入雲,是苯教傳說中的宇宙通天樹, 樹上掛著各色經幡和祭品)。每年「薩嘎達瓦節」苯教信眾都要逆時針圍繞神山轉經,阿窮傑博被視為保護神山的英雄。
巴松措又名措高湖,藏語中是「綠色的水」的意思,長約18公里,湖面面積約27平方公里,最深處達120米,湖面海拔3480米。位於距工布江達縣巴河鎮約36千米的巴河上游的高峽深谷里,是紅教的一處著名神湖和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