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簡介2
動植物:狂風肆虐的羌塘地區既沒樹木也什麼大的植被。乾燥的氣候除了草什麼都難以生存,草原面積約佔總面積的三分之二。 西藏的植物有6400多種,其中具有經濟價值的有1000多種。 西藏有100多種哺乳動物,爬行類40餘種,兩棲類50餘種。 森林地區的哺乳動物包括老虎、豹子、熊、野豬、野山羊、石貂(一種貓)、葉猴(長尾猴)、猞猁、豺狼、野水牛等。 在高草原和乾旱灌木叢地區有棕熊、野羊、大角羊、山羚、麝、野驢、野氂牛、蛇、蠍子、蜥蜴和狼科動物。 水生生物包括各種魚類、青蛙、螃蟹、水獺和龜。由於不受飛機和獵人的干擾,西藏的 400 種鳥類在天空中佔據著統治地位,有黑頸鶴 、喜馬拉雅斑雉、雷鳥、斑鷸、八哥、鷹和戴勝等。
人口構成和語言文字:
西藏人口絕大多數是藏族,還有少數漢族、回族、門巴族、珞巴族等。 藏人具有相同的民族血統、宗教、語言。藏語和緬語的現代形式雖然無法溝通,但二者有聯繫。 藏語分三大方言,衛藏方言(拉薩話),康巴方言(德格話,昌多話)和安多方言。 拉薩方言是通用語言。從7世紀到18世紀由於天災疫病頻發,醫療落後,西藏人口長期處於負增長,18世紀到20世紀中人口驟降約80萬。自1951年和平解放后藏族人口快速增長。
藏語有兩種社會級別:敬語和普通語;它們的使用取決於說者和聽者的相對社會地位。藏文起源有兩種說法,一是吐番時代公元七世紀松贊干布派遣藏族語言學家桑布扎等16人去印度學梵文,之後碩果僅存的桑布扎用梵文字母編製了藏文字。另一種說法是藏文源於象雄文字。
宗教:苯教被認為是西藏最早的宗教。 它是薩滿教的一種形式,包括對神、惡魔和祖先靈魂的信仰,薩滿師可以和這些神靈溝通。隨著佛教的興起,苯教採納了佛教的某些儀式和觀念,從而使兩者有許多相似之處。雖然漢傳佛教自古傳入,但藏傳佛教教義的主流卻是從印度傳入的。 第一部佛經可能於公元 3 世紀傳到西藏,但直到 8 世紀才被積極傳播。 在隨後的幾百年形成了許多佛教教派,其中包括強調僧侶戒律的格魯派,又稱黃帽教派,這派在 17 世紀獲得政治霸權,一直持續到 1959 年。絕大多數藏人傳統上都是佛教徒。西藏各地都建立了寺院,達賴喇嘛是西藏最高宗教和政治領袖。西藏也有少數伊斯蘭教、印度教、苯教或基督教的信徒。
西藏從傳統上分三個地區,衛藏、康巴和安多這三大藏區。衛藏包括拉薩、日喀則一帶,康巴包括西藏自治區昌都、四川甘孜、青海玉樹、雲南迪慶,安多則是青海除玉樹外的其他藏族地區。有「衛藏的喇嘛,康巴的漢子,安多的駿馬「這麼個說法。主要農牧區在藏南河谷:拉薩、日喀則和江孜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