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2019 /07 巴爾幹+奧地利 D7 薩爾斯堡

作者:BANGZI  於 2019-8-19 23:2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旅遊歸來|已有16評論

2019/07/17/三 盧布爾雅那 - 薩爾斯堡


昨晚研究了半天到底是坐火車還是坐大巴,不管坐哪樣貌似這不到三百公里都要跑四個多小時,俺家二位領導還不願意起早。最後還是在手機上買了早七點的flix大巴,這家公司的線路幾乎遍布歐洲,價格比火車便宜,很方便。再晚些出發俺們在薩爾斯堡的時間半天都不到了。結果大巴還是晚點了半小時。


到達站是薩爾斯堡南站,從這裡要不打出租要不坐公交到市中心。烏脖兒在薩爾斯堡可以用,可是附近沒人接單。幸虧有位好心的大叔幫俺們搞定了售票機,買了進城的公交票,而且此票是當日的通票,可以用24小時。預定的旅店離老城景區坐有軌電車兩站地離火車站四百米,前台的大叔是個娘娘腔,不過業務熟悉有問必答。對薩爾斯堡第一印象很好。


放下背包俺們就坐有軌電車去米拉貝爾宮,車站上本地帶孩紙大媽熱心給俺們指路,感覺本地人很友好。然後去了莫扎特他爹娘的舊居,他爹也是個牛人(看樣子俺木有出人頭地的責任不全在俺自身,呵呵。。。),然後過橋去老城步行街。老街上各種商店餐廳酒吧,各式招牌爭奇鬥豔目不暇接。薩爾斯堡一看就是家底子厚的,街道建築都很精緻,拾掇的服服帖帖的一絲不亂。老街上路過一家麥當勞,裡面人山人海,俺們初步判斷這兒的餐館不便宜,所以當機立斷在麥當勞吃了午飯。歐洲這邊的麥當勞可樂沒見過免費續杯的,而且番茄醬和蛋黃醬都要收費,俺家領導很有意見。


午飯後接著溜達,去了莫扎特故居博物館(排長隊,沒進去),大教堂,坐纜車上了城堡,這個比盧布爾雅那的有意思一些。山腳下一個小教堂院內有很多墓,有各式各樣的墓碑,值得一看。晚上在一家海鮮快餐店吃的,味道不錯,價格不算便宜。如果只是看看老城的景點,薩爾斯堡一天足夠了,景點比較集中。如果要追尋莫扎特的足跡和音樂之聲的場景就要花些時間和銀子了,那些都有專門的線路。



俺們的flix大巴,這家有些線路很長,俺們這班車是從黑山過來的,終點站是法蘭克福,全長1500多公里。不知中途換不換車。

 


[維基百科] 奧地利共和國, 通稱奧地利, 是一個位於中歐的內陸國家,但在歷史上也被分類成西歐或者東歐的主權國家。奧地利與多國接壤,東面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南面是義大利和斯洛維尼亞,西面是列支敦斯登和瑞士,北面是德國和捷克。首都兼最大城市是維也納,人口超過170萬。國土面積83,855平方公里(32,377平方英里),同時因阿爾卑斯山存在的緣故,奧地利成爲了一個山地國,只有32%的國土海拔低於500米(1,600英尺),最高點海拔3,798米(12,461英尺)。

 

如今的奧地利是一個半總統制的代議民主國家,下含九個聯邦州。奧地利是當今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2012年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46,330美元。其人類發展指數在2014年排世界第21位。同時自1995年以來就是歐盟成員,是OECD的創始國之一。1995年簽訂申根公約,1999年接受並於2002年起使用歐元。奧地利曾是統治中歐650年到1918年哈布斯堡王朝的核心部份,維也納是神聖羅馬帝國和奧匈帝國的首都,並且奧地利在民族上屬於日耳曼民族的居住地,和德國、瑞士、盧森堡同為德語區,在歷史上和中歐及東歐的的匈牙利、捷克、波蘭都有緊密的關聯。


奧地利車牌。奧地利德語是Österreich,意思是東方王國,當然是指德國的東方。俺們後來在維也納吃飯的時候服務員說奧地利人不喜歡德國。大概就像俄羅斯和烏克蘭這麼個意思,同文同種又怎樣!

 


[摘譯自維基百科] 沃爾芬城堡Hohenwerfen(德語:Festung Hohenwerfen)是一座中世紀的岩石城堡,位於623米(2,044英尺)高的懸崖上,俯瞰奧地利薩爾茨河谷的Werfen鎮,距離薩爾茨堡以南約40公里(25英里)。 堡壘周圍環繞著貝希特斯加登阿爾卑斯山脈和相鄰的Tennen山脈。 沃爾芬城堡Hohenwerfen是薩爾斯城堡Hohensalzburg Fortress的「姐妹」,兩者均由薩爾茨堡大主教於11世紀建造。


這是大巴路過距薩爾斯堡南40公里處的沃爾芬堡hohenwerfen。也是周邊的熱門景點,二戰電影「血染雪山堡」where eagles dare (理查德伯頓/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的拍攝地。

 


[編譯自維基百科] 米拉貝爾宮(德語:Schloss Mirabell)是奧地利薩爾茨堡市的一座歷史建築。 該宮殿和花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文化遺產紀念碑,是薩爾茨堡市歷史中心的一部分。宮殿建於1606年左右,位於中世紀城牆以北的薩爾察赫河岸邊,由大公-大主教沃爾夫-迪特里希-賴特瑙Prince-Archbishop Wolf Dietrich Raitenau執掌。大主教患有痛風並且在前一年中風; 為了逃避城市的狹窄街道,他決定為他和他的情婦莎樂美-阿爾特建立一個快樂的宮殿。據稱仿照義大利和法國風格,在六個月內建成,最初名為阿爾特瑙城堡Altenau Castle。當賴特瑙於1612年在薩爾斯城堡Hohensalzburg被廢被捕時,他的繼任者馬克-斯提施-馮-侯亨奈姆斯Mark Sittich von Hohenems將莎樂美-阿爾特及其家人驅逐出宮殿。馬克·斯提施將這座宮殿的更名為義大利語的:mirabile,bella:「驚人」,「完美」。根據約翰-盧卡斯-馮-西爾德勃蘭特Johann Lukas von Hildebrandt設計的計劃,它於1721年至1727年以奢華的巴洛克風格重建。1815年6月1日,後來的希臘國王奧托出生在這裡,而他的父親,巴伐利亞的維特爾斯巴赫王儲路德維希一世在薩爾茨堡大公國擔任執政官。目前新古典主義的外觀可以追溯到1818年左右,當時這個地方在火災后修復。馬克西米利安·約瑟夫·馮·塔爾尼奇大主教於1851年至1863年在這裡居住。漢斯·馬卡特的父親在這裡作為一名管家工作。 Joachim Haspinger(1776-1858,牧師和農民起義的領導人),在這裡一個小公寓里度過了他的最後一年。這座宮殿於1866年由薩爾茨堡市購買。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它暫時用於市長辦公室,並設有市政部門的幾個部門。


放下背包來到了米拉貝爾宮mirabell palace。花園很漂亮。俺們每沒進室內參觀。看得宮殿太多了,沒興趣。

 


花園裡的噴泉

 

 


山羊把門兒還是頭一次見

 


俯瞰花園

 


花園中心的飛馬噴泉,音樂之聲裡面瑪麗亞帶著孩子們唱斗來咪最後掉池子里就是這個噴泉。這個花園看著也很眼熟吧?電影中的不少場景都在這兒。不過俺沒有粉到去挨個對上。

 


另一個噴泉四周有四座這樣的雕像,搶媳婦兒?

 



[編譯自薩爾斯堡旅遊網站 https://www.salzburg.info/en/sights/museums/mozart-residence]

莫扎特父母故居

從1773年到1787年,莫扎特住在所謂的「舞蹈大師之家」,位於今天的馬卡爾特廣場Makartplatz。 寬敞的八室公寓位於一樓,現在是博物館的所在地。

 

「舞蹈大師之家」如何得名-

我們可以追溯到這個房子的歷史,回到1617年馬卡爾特廣場8號。實際上,直到1685年,它實際上由兩棟建築組成。 它在1713年首次被稱為「舞蹈大師之家」:因為自1711年以來,某位洛倫茨-施別克納Lorenz Spöckner一直在那裡為貴族們提供舞蹈課,為他們在宮廷里的生活做準備。

 

莫扎特一家搬進來了-

作為施別克納Spöckner家族的朋友,第三次前往維也納之後不久,莫扎特一家於1773年搬到了他們的公寓。 莫扎特出生的那所公寓(位於Getreidegasse街上)對於他家來說太小了,也不適合舉辦社交聚會。 沃爾夫岡-阿瑪德斯-莫扎特(莫扎特全名)Wolfgang Amadeus Mozart住在阿馬爾特廣場的房子,直到他於1781年搬到維也納。他的母親於1778年去世,姐姐南納爾Nannerl於1784年結婚搬去了St. Gilgen。 之後他父親一開始獨自住在公寓里,從1785年開始,他的孫子Leopold Alois Pantaleon受託照顧他。

 

第二次世界大戰和重建中的毀滅-

在里歐泊德-莫扎特Leopold Mozart(莫扎特的父親)於1787年5月28日去世后,這座房子換了幾個主人。 1944年10月16日,該建築的三分之二在空襲中被摧毀。 倖存下來的部分是國際莫扎特基金會於1955年購買的。在廢墟遺址上建造了一座辦公樓,基金會也在1989年購買了這座辦公樓。拆除后,莫扎特住宅被按原樣重建。


出了花園不遠就是莫扎特爹娘的故居,下圖掛著旗子的樓。馬卡爾特是個出生於薩市的19世紀著名的畫家。

 


他爹簡介:

【百度百科】列奧波爾得·莫扎特(Leopold Mozart,1719年11月14日-1787年5月28日)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奧格斯堡自由城市(今德國),在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大公國薩爾斯堡(名義上帝國首都)逝世。是一名德國籍作曲家、指揮家、音樂教師和小提琴演奏家。
他不僅是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的父親兼啟蒙教師,而且為西方音樂作出貢獻,他還著作了當時最重要的小提琴教育文獻——《關於小提琴演奏基本原理的論文》。

列奧波爾得·莫扎特生於1719年,作為一名作曲家、指揮家、音樂教師兼小提琴演奏家的列奧波爾得在西方音樂史上並未享有過高的聲譽,而他作為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的父親兼啟蒙教師的身份更為大家所熟知。列奧波爾得·莫扎特曾先後生有7個孩子,不過其中5個都過早地夭折,頑強地活下來並長在成人的只有最小的兒子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和他的姐姐瑪利亞·安娜·莫扎特。
另一方面,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小提琴演奏教育家的列奧波爾得·莫扎特,著作了當時最重要的小提琴教育文獻——《關於小提琴演奏基本原理的論文》(Versuch einer gründlichen Violinschule)。



[摘譯自維基百科]

聖三一教堂(德語:Dreifaltigkeitskirche)是位於奧地利薩爾茨堡的羅馬天主教堂。 它由Johann Bernhard Fischer von Erlach設計。

教堂設計為中央建築,建於1694年至1702年。教會和神學院的權威是創始人王子大主教約翰-恩斯特-馮-通Johann Ernst von Thun。 合同於1694年進行,聖化於1699年開始,其時教堂尚未完全建成。此教堂和同時建造的聖約翰教堂(醫院教堂)是由薩爾茨堡的約翰-伯納德-菲舍爾-馮-厄拉赫Johann Bernhard Fischer von Erlach設計的。他借鑒了羅馬各種宗教建築的模型 - 特別是在羅馬納沃納廣場的聖阿格尼絲教堂Sant'Agnese。 雖然該教堂的特點是謹慎使用裝飾元素,整個結構傳達了富麗堂皇的印象。


莫扎特家對面的酒店,布里斯托爾酒店餐廳,薩爾斯堡第一個裝上電燈的酒店。旁邊是聖三一教堂dreifaltigkeitskirche,德語的drei是三,dreifaltigkeits是三折,三重的意思,kirche就是教堂了。

 


廣場中心的雕塑。[譯自維基百科]

火山口是位於薩爾茨堡老城區Makartplatz的青銅雕塑。 該作品是由英國視覺藝術家托尼·克拉格(Tony Cragg)創作的2008年薩爾茨堡藝術項目的一部分。

 


馬卡爾特makart步行橋,馬卡爾特是個出生於薩市的19世紀著名的畫家。上面也是掛滿了愛情鎖。對俺們老夫老妻來說這東西沒啥意思。掛鎖的不一定能白頭到老!這麼說是不是有些惡毒?自責ing。。。

 


山頭上就是薩爾斯堡城堡,山下是老城

 


穿城而過的薩爾察赫salzach河,最終匯入多瑙河

 

 


這是市政廳的鐘樓

 


穿過這個小巷子就是老城的主街getreidegasse,著名的「糧食衚衕」!

 


[摘譯自維基百科] 薩爾茨堡老城區是奧地利薩爾茨堡的歷史悠久的中心,位於Salzach河的左岸和右岸,199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以下是這座城市位於老城區最重要的古迹:

 

     薩爾茨堡大教堂Salzburg Cathedral

     學院教堂Collegiate Church

     方濟會教堂Franciscan Church

     聖三一教堂Holy Trinity Church

     農博格修道院Nonnberg Abbey

     聖彼得修道院和聖彼得墓地St Peter's Abbey with the Petersfriedhof

     主教宮Residenz on Residenzplatz

     大節日之家和小型節日之家(莫扎特之家)Großes Festspielhaus and Kleines Festspielhaus (House for Mozart)

     莫扎特在Getreidegasse的出生地

     米拉貝爾宮Mirabell Palace

     薩爾茨堡要塞Hohensalzburg Fortress

    岩石騎術學校劇場Felsenreitschule


莫扎特出生地所在的getreidegasse,getreide的意思是穀物,gasse是小街,衚衕的意思,所以莫扎特是在薩爾斯堡糧食衚衕出生的。這一下子就拉近距離了吧!街上招牌林立,都是鑄鐵的,那個啥滿格兒!

 


[編譯自維基百科]

穀物街Getreidegasse(Grain Lane)是一條繁忙的購物街,也可譯作糧食衚衕,位於奧地利薩爾茨堡歷史悠久的Altstadt(舊城區),自1996年以來一直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此街因9號地址是莫扎特(全名是沃爾夫岡-阿瑪德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的出生地而聞名,他在此住到17歲。這條狹窄的街道的特點是眾多高層住宅和滿是鑄鐵的店標。

此街與薩爾察赫河salzach平行,是老城區的一條步行街。此街第一次被提及是1150年,它連接薩爾斯堡貿易中心與西北郊的篾倫Mülln。之後改名為穀物街。14世紀大公-主教給予居民存放權/存儲權staple rights(要求商人貨到碼頭必須卸貨展銷),此後幾個大型貿易商行在此街展銷貨物。此街因此成了本地政要的首選駐地。



這些鑄鐵店標也不見得都是古迹,比如這個俺們吃午飯的麥當勞,起碼那個M是新的。呵呵。。。

 


鑄鐵店標各式各樣爭奇鬥豔

 

 


餐廳

 


俺猜這是個鞋店

 


看著很悅目

 

 



[摘譯自薩爾斯堡旅遊網 https://www.salzburg.info/en/sights/churches-cemeteries/kirche-st-blasius]

聖布萊斯教堂 Kirche St. Blasius

弗雷德里克三世大主教1327年提議在薩爾茨堡建造一所公民醫院。該醫院將為老弱病殘提供庇護。市民為病人提供食物,使其被稱為「公民醫院」。該教堂建於1330年,與該醫院密切相關。走過Getreidegasse,教堂位於北端,緊貼著僧侶山的一邊。

建築歷史

教會被奉獻給聖布萊斯,他被稱為恩人和咽喉疾病的守護神。聖布萊斯教堂是在薩爾茨堡建造的第一座教堂,教堂中殿和過道高度相等。建築師不為人知。它的外觀樸素,山牆外觀仍然是古老的哥特式。 19世紀,根據哥特式傳統,增加了一個窗飾,兩個玫瑰花結,一個十字架上的場景和其他裝飾品。建築和室內裝飾教堂的內部裝飾與其外觀一樣樸實無華,體現了特式的對來世的哥關注。這種風格在通風聖壇中尤為突出。教堂入口處設有華麗的洛可可式屏風。


聖布萊斯教堂Kirche St. Blasius - St. Blaise's Church

 


街口有個音樂之聲世界sound of music world,主題博物館/商店,主要介紹電影中的馮特拉普von trapp家的真實原形。

 


接著往另一頭走,去看看莫扎特出生地

 


接著欣賞鑄鐵店標

 

 

 

 

 


莫扎特咖啡館,在莫扎特出生地那個樓邊上。查了一下,貌似木有啥歷史意義。

 


路過這家海鮮快餐店,貌似不錯。晚飯在這兒吃的,味道不錯,不過不便宜。

 


[摘譯自維基百科]

莫扎特的出生地(德語:Mozarts Geburtshaus或Hagenauerhaus)是奧地利薩爾茨堡穀物街9號(No. 9 Getreidegasse)。莫扎特家族於1747年至1773年居住在三樓。莫扎特本人於1756年1月27日出生在這裡。他是列奧泊德-莫扎特Leopold Mozart的第七個孩子。其父是薩爾茨堡皇室的音樂家。此地現在是一個博物館,莫扎特的出生地向遊客介紹作曲家的早期生活,他的第一個樂器,他的朋友,以及他對歌劇的熱情。 三樓展示莫扎特的童年小提琴,以及他的肖像,文件和早期音樂版本,二樓專門講述莫扎特對歌劇的興趣,並包括他創作魔笛的擊弦古鋼琴。 該建築歸莫扎特基金會所有。

 

這座房子建於12世紀,當時地皮屬於薩爾斯堡聖彼得本篤會修道院的一部分。商人奧托-康采爾Otto Keutzel在1408年被提是該建築的擁有者,而宮廷藥劑師張拉德-弗列施木瑟ChunradFröschmoser於1585年購買了該物業。在門口,獅子口中的盤繞蛇,阿斯克勒庇俄斯Asclepius的象徵(希臘神話阿波羅的兒子,治癒之神),仍然佐證了他的所有權。 1703年,這座房子成為1675年左右抵達薩爾茨堡的哈格瑙爾家族的財產。具體來說,他們包括約瑟夫·馬丁·哈格瑙爾和約翰·勞倫斯·哈格瑙爾,後者成為了莫扎特的房東。

 

在1747年11月21日與安娜-瑪麗亞-佩爾特結婚後,利奧波德-莫扎特在三樓租了公寓,包括廚房,小柜子,起居室,卧室和辦公室。他們在這裡住到到1773年,他們的七個孩子在這裡出生,其中只有瑪麗亞-安娜和沃爾夫岡-阿馬德烏斯(莫扎特)活下來了。在1763年至1766年的莫扎特家族長期旅行期間,利奧波德·莫扎特一直保持和他的房東通信聯繫; 他們於1773年離開了這裡。


莫扎特出生地

 


裡面排隊的人太多了,俺們就接著溜達去了。

 


接著看

 


圖左下的托馬塞利咖啡館Café Tomaselli,偷聽到這個戴草帽的導遊說是莫扎特最喜歡去的,號稱三百年歷史,導遊一般都是滿嘴跑火車的。

 


[維基百科] 老集市廣場(Alte Markt)是奧地利薩爾茨堡老城的一個廣場,位於薩爾察赫河左岸,開闢於13世紀中葉。這是該市第三個集市廣場(Marktplatz),次於Waagplatz和小廣場(kleinen Platz)。

 

廣場周圍環繞著巴洛克式建築群,在其中心是弗洛里安噴泉(Florianibrunnen)。廣場上有著名的托馬塞利咖啡館(Café Tomaselli)。

 

老集市廣場在18世紀和19世紀曾是集市所在地,出售乳製品(豬油,黃油和乳酪),蘑菇,水果和蔬菜(包括土豆,白菜,甜菜,洋蔥和大蒜),乃至花鳥。1857年,集市搬去了今天的大學廣場。


老集市廣場,噴泉

 


從集市廣場去主教宮廣場幾步路的事兒

 


氣象塔。這個比薩格勒布的那個豪華多了。上面有溫度濕度氣壓等。



[編譯自維基百科] 主教宮廣場Residenzplatz是位於薩爾茨堡歷史中心的大型莊嚴廣場。它得名於薩爾茨堡大公-大主教的主教宮Residenz,毗鄰薩爾茨堡大教堂,是該市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

 

主教宮廣場Residenzplatz位於薩爾茨堡的歷史中心(Altstadt),南面是薩爾茨堡大教堂(Salzburger Dom),西面是老主教宮Alte Residenz。 東面是新主教宮Neue Residenz(一幢建於1588年的文藝復興時期建築,擁有著名的鐘樓)。 毗鄰的Mozartplatz通往薩爾茨堡博物館。

 

幾座歷史悠久的私人住宅(Bürgerhäuser)構成了北面的廣場,其中包括巴洛克畫家Johann Michael Rottmayr在2號的臨時住所,他在1690年左右在Alte Residenz創建了天花板壁畫。

 

大公-大主教沃爾夫-迪特里希-賴特瑙Wolf Dietrich Raitenau下令放棄薩爾茨堡大教堂以北的前修道院的墓地之後,主教宮廣場Residenzplatz在他的授意下於1587年開建。 最近在廣場的表面下發現了中世紀墓地的遺跡。他還使大量私人房屋被拆除以提供空間。 根據義大利建築師文森佐·斯卡莫齊(Vincenzo Scamozzi)制定的計劃,新的公共廣場隨後被稱為「主廣場」(Hauptplatz),與薩爾茨堡大教堂的重建相對應。

 

位於廣場中心的主教宮噴泉Residenzbrunnen由Tommaso di Garona設計,建於1656年至1661年之間。上部水池頂部是一個海神Triton雕像,向上噴射水面。 它由產自Untersberg山的石灰岩製成,被認為是中歐最大的巴洛克式噴泉。


主教宮廣場。白色建築是是薩爾斯堡博物館和新主教宮。右邊是薩爾斯堡大教堂。

 


位於廣場中心的主教宮噴泉Residenzbrunnen由Tommaso di Garona設計,建於1656年至1661年之間。上部水池頂部是一個海神Triton雕像,向上噴射水面。 它由產自Untersberg山的石灰岩製成,被認為是中歐最大的巴洛克式噴泉。

 


薩爾茨堡大教堂

 


老主教宮入口

 


[維基百科] 薩爾茨堡主教座堂(德語:Salzburger Dom)是一座17世紀的巴洛克建築,天主教薩爾茨堡總教區的主教座堂,位於奧地利城市薩爾茨堡。這裡是莫扎特受洗的地點。

 

1598年,原來的羅曼式教堂嚴重受損,被迫拆除,改建為巴洛克建築,1614年奠基,完成於1628年。長466英尺,高109英尺。二戰中,薩爾茨堡主教座堂部分受損,修復工作完成於1959年。



薩爾斯堡大教堂內部

 


[編譯自維基百科] 金色地球Goldene Kugel 是薩爾茨堡老城區的一個大型藝術品,由一個男性形象,站在卡比泰爾廣場Kapitelplatz上的一個巨大的金色球上,和「岩石中的女人」,托斯卡尼尼宮廷縫隙中的女性形象。該作品由德國雕塑家Stephan Balkenhol在2007年的「薩爾茨堡藝術項目」背景下創作。

它由一個直徑為5米的鍍金兩噸球組成。 球由玻璃纖維增強塑料製成,位於重達3.5噸的鍛鐵架上。 在9米的高度,一個300公斤的青銅男性形象,黑色長褲和白色襯衫站在球上。 這件衣服是Stefan Balkenhol的藝術品的典型代表。



金球。看見白襯衫男子站在地球上,好像沒找到紅衣女在哪。國際象棋很流行。這卡比泰爾廣場一來是曾經是大教堂修道院的所在地:高級神職人員居住在章廣場和相鄰街道的宮殿中,直到1803年大主教被解散。

 


坐纜車上城堡。

 


纜車站旁邊有個麵包房,據說是自12世紀開始至今。麵包房邊上有個小水輪發電機,原來屬於邊上的修道院。經歷了850年的運轉於1975年停擺。后經原來工作人員的努力在2007年又原樣回復了,重新給麵包房供電。

 

 


坐上了纜車,走起!

 


從城堡上俯瞰薩爾斯堡大教堂和卡比泰爾廣場,大金球 

 


穿城而過的薩爾察赫河

 


遠處的景色

 


河兩岸

 


城市的南邊俺們沒去,貌似這麼沒啥景點

 


[維基百科] 薩爾茨堡要塞(德語:Festung Hohensalzburg)是奧地利城市薩爾茨堡的一座城堡,位於城堡山上,長250米,寬150米,是歐洲最大的中世紀城堡之一。
這座城堡始建於1077年,由歷任總主教逐步擴建而成。1515年修建了運貨的纜車,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纜車。
這座城堡唯一一次被圍困是在1525年,一批礦工、農民和市民試圖驅逐總主教,但未能奪取城堡。三十年戰爭期間,城堡得到加固。拿破崙戰爭期間,這座城堡不戰而降。
20世紀初,此處用作監獄,一戰期間關押過義大利戰俘,1930年代德奧合併前關押過納粹分子。目前是一處旅遊熱點,有纜車通往山下的市區。


城堡內部

 

 


接著四處遠眺一下

 


這個城堡貌似規模挺大

 

 


登最高塔樓的地方還挺難找,繞了半天。這是裡面的廊道。

 


城堡里牆上的宗教裝飾

 

 


【摘譯自維基百科】 Petersfriedhof,聖彼得公墓和納伯格修道院Nonnberg Abbey的墓地同是薩爾茨堡最古老的墓地,位於Festungsberg山和薩爾斯堡城堡腳下。 它是薩爾茨堡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該遺址於1878年關閉,該地荒蕪,直到1930年聖彼得的修道士們成功地得到了接受新墓葬的准許。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大約700年,當時相鄰的聖彼得修道院(Stift St. Peter)由薩爾茨堡的聖魯珀特建立。 修道院的墓地,可能是在一個更早的墓地,最先提到的是一件1139年的契約,最古老的墓碑可以追溯到1288年。


地下墓穴
雕刻在Festungsberg山的岩石中的地下墓穴可能源於遷移期間Noricum的Severinus早期基督教時期。 它們包括兩個小教堂:Maximuskapelle和Gertraudenkapelle,於1178年在薩爾茨堡大主教Conrad of Wittelsbach主持下聖化,並奉獻給被暗殺的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馬斯-貝克特。第二座小教堂,瑪格麗特教堂(Margaret Chapel),(重新)建於1491年,佔據了墓地中心的一個地方。


從城堡下來就拐進了聖彼得公墓,墓碑各式各樣,沒有重樣的。

 


這裡面有很多名人, 莫扎特的姐姐瑪麗亞-安娜-莫扎特Maria Anna Mozart(也是個音樂家)和海頓的弟弟邁克爾-海頓Michael Haydn(作曲家)也葬在此地。

 

 

 


墓碑,應該叫墓標,都做的很精緻,有寓意,俺們不大看得懂

 

 

墓地邊上瑪格麗特教堂Margarethenkapelle內的燭火,點蠟燭要香火錢的

 


瑪格麗特教堂

 


地上的大條石好有歷史感

 


聖彼得墓地

 


瑪格麗特教堂

 

 


廣場邊的攤販

 


薩爾斯堡大教堂

 


大金球

 

 

 


主教宮廣場, 噴泉 

 


老城裡接著溜達

 

 

【摘譯自維基百科】薩爾茨堡市政廳是一座中世紀建築,擁有洛可可式的外觀。由於現任市政府位於米拉貝爾宮,市政廳通常被稱為當地人的「舊市政廳」。 市政廳外面是一幢四層樓的建築,外牆是天然石頭,窗戶周圍是水泥塗面。這市政廳將成為薩爾茨堡許多中世紀房屋之一,它的鐘樓是薩爾茨堡天際線上一個非常明顯的地標。這所房子最初是一座可以追溯到14世紀的房屋。在1407年,市議會購買並開始將其用作法院 - 無論是對於社區政府還是作為法院,正如入口上方的Justitia雕像所示。市政廳的塔樓作為觀景台,作為時鐘和鐘樓提供時間參考(鐘樓上的大鐘可能是奧地利最古老的)。


市政廳



在這巷子里歇了會兒,喝了點飲料。期間還碰上了火警。救火車都來了。

 


裝飾精緻的店面

 


老房子的大門

 



 

回到了糧食衚衕

 


吃完了晚飯,再欣賞一下糧食衚衕的街景

 

 


回旅店

 


夕陽中的薩爾察赫河 

 

 


聖三一教堂,莫扎特父母故居

 

油價,9號1.278歐元一升!薩爾斯堡結束!

 

【百度百科】薩爾茨堡(Salzburg)又譯薩爾斯堡,是奧地利共和國薩爾茨堡州的首府,人口約15萬(2007年),是奧地利繼維也納、格拉茨和林茨之後的第四大城市。
薩爾茨堡位於奧地利的西部,是阿爾卑斯山脈的門庭,城市的建築風格以巴洛克為主,據史料記載,薩爾茨堡是現今奧地利管轄地域內歷史最悠久的城市。薩爾茨堡是音樂天才莫扎特的出生地,莫扎特不到36年的短暫生命中超過一半的歲月是在薩爾茨堡度過的。薩爾茨堡也是指揮家赫伯特·馮·卡拉揚的故鄉,電影《音樂之聲》的拍攝地。薩爾茨堡老城在1996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單。
薩爾茨堡靠近德國邊境,是偉大的作曲家莫扎特故鄉,是奧地利巴洛克古建築勝地。市區面積不大,教堂眾多,非常適合徒步漫遊。美麗的薩爾茨河把薩爾斯堡分成新城、舊城兩部分。一座座各具特色、歷史久遠的尖塔教堂和修道院,綠樹成蔭的園林和千姿百態的噴泉,把薩爾斯堡打扮得格外美麗。這裡還有充滿中古特色的引人遐思的民居、莫扎特誕生地、莫扎特音樂學院、莫扎特廣場和莫扎特紀念銅像等。阿爾卑斯山的秀麗風光與豐富多彩的建築藝術渾然一體,使薩爾茨堡被譽為全世界美麗的城市之一,被聯合國列為世界人類文明保護區。  


歷史沿革
中世紀
薩爾茨堡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居住,45年薩爾茨堡獲得城市自治權。5世紀建成了第一座修道院聖彼得修道院。699年巴伐利亞公爵將薩爾茨堡這座古羅馬城市獻給了薩爾茨堡的第一任主教魯佩特,以便主教在這塊土地上傳教,並將新建的聖彼得修道院作為他的住所,魯佩特成為聖彼得修道院的第一位院長,此後他也成為了薩爾茨堡的主保聖人。


「薩爾茨堡」(德語:Salzburg,意為「鹽堡」)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是在755年,因附近的鹽礦和城堡而得名,薩爾茨堡主教主要的收入來源就是壟斷鹽的銷售。739年薩爾茨堡成為主教的駐地,774年薩爾茨堡大教堂第一次落成。798年4月20日,應法蘭克國王查理大帝的請求,教宗利奧三世將薩爾茨堡升格為大主教的駐地,管轄幾乎整個老巴伐利亞地區,即下巴伐利亞、上巴伐利亞、上普法爾茨和如今奧地利的大部分地區。此後薩爾茨堡先後曾是屬於東法蘭克王國、神聖羅馬帝國、15世紀后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的領地。


薩爾茨堡著名的要塞是由大主教格布哈德從1077年開始建造的,但他並沒有親眼見到要塞的完工,由於格布哈德在1076年的繼任權鬥爭中站在教宗的一邊,1077年又曾支持對立國王施瓦本的魯道夫,因為不忠實於亨利四世,這位大主教在鬥爭結束后被驅逐,而由亨利四世任命了一位對立大主教。最終是由格布哈德的繼任者們完成了薩爾茨堡要塞的工程。


由於大主教巴本堡的康拉德二世在沒有經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同意的情況下就於1164年掌管了薩爾茨堡,腓特烈一世在1166年派兵,薩爾茨堡被腓特烈一世親信的軍隊在1167年4月4日的夜晚嚴重摧毀。其後的1168年,由腓特烈一世的侄子波希米亞的阿達爾貝特三世出任薩爾茨堡大主教,但在1174年由腓特烈一世授意雷根斯堡議會又將其免職,6月26日由貝希特斯加登的海因里希出任對立大主教,但他並沒有獲得教宗的認可。1177年簽署威尼斯和約后,海因里希和阿達爾貝特三世同時放棄大主教的職位,由維特爾斯巴赫王朝的康拉德接任,在康拉德1183年應召去美因茨做大主教后,阿達爾貝特三世重新回到薩爾茨堡大主教的座位上,直到他去世。
大主教埃貝哈德二世是霍亨斯陶芬王朝的堅定支持者,他在薩爾茨堡的歷史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在1200-1246年間將封建貴族的統治權、司法權和城市的管理權集合一身,大主教成為薩爾茨堡的最高統治者,而他由於出色的執政成績被譽為「薩爾茨堡之父」。
此後薩爾茨堡的影響力越發重大,從1322年米爾多夫戰役以後,薩爾茨堡開始與相鄰的巴伐利亞為敵。1328年在大主教的授權下,薩爾茨堡逐漸成為神聖羅馬帝國內的一個獨立國家。1348年至1349年間遭遇黑死病侵襲,薩爾茨堡損失了約1\3的人口。1481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三世認可薩爾茨堡享有城市議會和市長的自由選舉權。1511年大主教柯茨察赫的萊昂哈德採取強制手段,逮捕薩爾茨堡的市長和議會議員,強迫他們放棄所有城市特權。1524年德國農民戰爭爆發並蔓延到了奧地利,期間的1525-1526年,薩爾茨堡也爆發了持續3個月之久的農民和煤礦工人起義,起義農民圍攻薩爾茨堡要塞,要求減輕負擔、廢除農奴制和恢復他們的基本權利。
 
就在馬丁·路德發表《九十五條論綱》,開始新教的宗教改革之後幾年,薩爾茨堡的大多數市民已經對新教持寬容的態度,加之市民們對大主教韋倫堡的馬特豪斯·朗格專制統治的不滿,1525年的農民戰爭將市民對新教的同情公開化。在1590年前,薩爾茨堡幾乎所有信仰新教的家庭被迫背井離鄉,而這些家庭中不足15歲的孩子必須留下來,交由天主教家庭領養。1731年大主教菲爾米安的利奧波德·安東制定了所謂的「移民政策」,再次驅逐了2萬薩爾茨堡的新教徒,同年的深秋季節,又有4000名女奴和農場工人被逮捕並驅逐,第二年又開始驅逐手工工人和農民,約有25%的被驅逐者在放逐的路上死去。直到1740年,倖存的被驅逐者才在普魯士國王的多次交涉下獲得了一部分賠償。由於驅逐新教徒,薩爾茨堡主教教區的人口大幅減少,造成了災難性的經濟危機。


巴洛克時代
薩爾茨堡的主教府噴泉是中歐最大的巴洛克式噴泉。17世紀初,大主教賴特瑙的沃爾夫·迪特里希認為薩爾茨堡是一座理想的和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因此對其大興土木,薩爾茨堡老城的外貌風格就是從當時留下的。他命令重建了薩爾茨堡大教堂,它在此前的1598年第8次被燒毀,他還修建了米拉貝爾宮。為了同巴伐利亞爭奪著鹽和關稅,沃爾夫·迪特里希在1611年授意佔據了巴伐利亞的貝希特斯加登,而巴伐利亞隨即佔據薩爾茨堡,並決定讓霍亨埃姆斯的馬爾庫斯·西蒂庫斯接替沃爾夫·迪特里希,他在1628年完成了保留至今的大教堂。馬爾庫斯·西蒂庫斯的繼任者洛德龍的帕里斯伯爵在三十年戰爭中採取了明智和謹慎的政治中立策略,使得薩爾茨堡免受戰火之苦,與埃貝哈德二世共享「薩爾茨堡之父」(德語:Vater des Vaterlandes)的稱號。


1617年薩爾茨堡建立了一所中學,它在1622年被改製成薩爾茨堡大學,設立神學和哲學系,薩爾茨堡大學的成立是大主教反宗教改革的一個重要舉措,也大大改善了牧師的教育程度。作曲家莫扎特1756年出生在薩爾茨堡,1769年至1781年為大主教效力。1772年至1803年大主教Hieronymus von Colloredo執政時期,薩爾茨堡成為啟蒙運動的中心,教育體系以奧地利作為模板進行了改革,薩爾茨堡吸引了不計其數的學者和藝術家。


政教分離后
薩爾茨堡在神聖羅馬帝國時期是其一個獨立的大主教教區,直到1803年神聖羅馬帝國通過法律,實施政教分離,薩爾茨堡大主教失去了統治地位,薩爾茨堡與弗賴辛和帕騷合併改由弗朗茨二世的兄弟托斯卡納大公斐迪南三世管轄,並獲得選帝侯資格。1805年奧地利人在奧斯特里茨戰役中失利后,奧地利的蒂羅爾州被割讓給巴伐利亞,作為交換,薩爾茨堡和貝希特斯加登則劃歸了奧地利。1810年薩爾茨堡再次易主成為巴伐利亞的一部分,1816年維也納會議后薩爾茨堡歸還奧地利,而貝希特斯加登則繼續歸屬巴伐利亞,這個局面一直延續到了今天。1850年薩爾茨堡脫離林茨的管轄獲得自治權。1919年舉行了第一次民主選舉。


納粹德國和二戰時期
 
在納粹德國的統治下,1938年4月30日納粹分子在薩爾茨堡焚書和逮捕猶太人和不同政見者,同年11月9日「水晶之夜」薩爾茨堡的猶太教堂被毀。1942年納粹德國在薩爾茨堡市內建立了戰犯集中營,1943年市內山丘上建起了防空洞。1944年至1945年美國空軍在總共15次空襲中摧毀或損壞了薩爾茨堡46%的建築,7600間民房被毀,14563人流離失所,有超過550人在空襲中喪生。受損最嚴重的是火車站附近地區和中心城區,包括薩爾茨堡大教堂的穹窿和莫扎特故居,不過除了大教堂與橋樑以外,大部分巴洛克建築都保存完好,所以薩爾茨堡是僅存的幾個保留了原始的巴洛克風格的城市。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至今
1945年5月4日美國軍隊攻佔了薩爾茨堡,納粹德國陸軍上校漢斯·萊普爾丁格爾沒有抵抗就交出了薩爾茨堡。美軍任命里夏德·希爾特曼為薩爾茨堡市市長,阿道夫·舍梅爾為薩爾茨堡州州長,並成立了奧地利社會民主黨、奧地利人民黨和奧地利共產黨。薩爾茨堡解放后,無家可歸的難民、猶太人和旅居國外的德國人蜂擁到薩爾茨堡,1946年12月有約13200個難民從東歐和中歐聚集到薩爾茨堡和周邊,為了安置這些難民,薩爾茨堡共建造了8座難民營。1945年8月11日,市民們迎來了二戰後的首次薩爾茨堡音樂節,這項創辦於1920年的音樂節每年夏天舉行,二戰時被迫停辦。


1945年9月26日薩爾茨堡成為奧地利共和國重建后第一個表示支持和承認維也納卡爾·倫訥政府的聯邦州,薩爾茨堡與上奧地利州和施蒂利亞州的一部分組成了二戰後美軍在奧地利的佔領區,美軍最高指揮部就設在薩爾茨堡,最初幾周佔領當局單方面查抄了薩爾茨堡的許多建築,但隨後便同州政府和市政府合作,薩爾茨堡的市民也和佔領當局相安無事。藉助馬歇爾計劃和佔領當局的經濟援助,薩爾茨堡很快恢復了經濟。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6 個評論)

回復 qxw66 2019-8-20 01:40
mo的音樂優美,貝多芬激動,巴赫睿智
回復 BANGZI 2019-8-20 01:47
qxw66: mo的音樂優美,貝多芬激動,巴赫睿智
感覺莫扎特的歌劇琅琅上口,教堂音樂飄然若仙;
貝多芬的月光和愛麗絲很美妙,交響曲氣勢宏大(俺不太愛聽);
巴赫聽的不多,感覺有些晦澀。
回復 qxw66 2019-8-20 02:07
BANGZI: 感覺莫扎特的歌劇琅琅上口,教堂音樂飄然若仙;
貝多芬的月光和愛麗絲很美妙,交響曲氣勢宏大(俺不太愛聽);
巴赫聽的不多,感覺有些晦澀。
老實說吧,其他人和巴赫比,全小兒科。。。

bwv N, N《1000, 多唱聖歌,管風琴,我喜歡的不多(bwv988)。。。

N 1000-1039,比較玄妙,但是晦澀。。。希拉里喜歡拉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EBX_ouEw1I

N》1039,全精華的精華---任何一首無人能及
回復 BANGZI 2019-8-20 02:26
qxw66: 老實說吧,其他人和巴赫比,全小兒科。。。

bwv N, N《1000, 多唱聖歌,管風琴,我喜歡的不多(bwv988)。。。

N 1000-1039,比較玄妙,但是
老巴鐵粉!這幾首等會找來聽聽。
俺聽音樂比較水性楊花移情別戀,所以喜歡的東西變來變去的。古典音樂是這兩年才開始聽聽,原來都是聽搖滾和流行音樂的,年紀大了開始多樣化了。所以俺是個入門級聽眾。
回復 qxw66 2019-8-20 07:40
BANGZI: 老巴鐵粉!這幾首等會找來聽聽。
俺聽音樂比較水性楊花移情別戀,所以喜歡的東西變來變去的。古典音樂是這兩年才開始聽聽,原來都是聽搖滾和流行音樂的,
偶小時候看的一個評論,說巴赫的音樂里什麼都有了。。。
有義大利評論家,說---古典音樂全部消失無妨---只要巴赫還在。。。
不是偶一個人鐵
回復 BANGZI 2019-8-20 10:13
qxw66: 偶小時候看的一個評論,說巴赫的音樂里什麼都有了。。。
有義大利評論家,說---古典音樂全部消失無妨---只要巴赫還在。。。
不是偶一個人鐵
從沒有否認巴赫的意思,但是俺也不想否認蘿蔔青菜的道理。在外面廣為流傳的經常播放的片段里他也就是古典音樂的普通一員,顯不出他來。可能在特定粉絲群里的地位超高!是否這麼個道理?
回復 qxw66 2019-8-20 11:11
BANGZI: 從沒有否認巴赫的意思,但是俺也不想否認蘿蔔青菜的道理。在外面廣為流傳的經常播放的片段里他也就是古典音樂的普通一員,顯不出他來。可能在特定粉絲群里的地位
一點不錯,人人口味不同
回復 BANGZI 2019-8-20 11:26
qxw66: 一點不錯,人人口味不同
等俺聽古典音樂的段位提高了說不定就和您的看法接近了!
回復 qxw66 2019-8-20 11:51
BANGZI: 等俺聽古典音樂的段位提高了說不定就和您的看法接近了!
口味千差萬別,兩個人一致很不容易的。。。比如年輕人喜歡嘻哈。。。重金屬。。。完全不對口味
30多年聽到「G上的詠嘆調」那個時候根本不知道巴赫這個人,貝多芬莫扎特當然知道的。一次去北大教授家,他就放這個。。。一個同學說---哎喲,這是某某(我)最喜歡的。。。
我覺得是人間最大榮耀了。。。
但我覺得這是人間最好的音樂。沒想到到30年下來,現在成巴赫迷,還是覺得這個第一。
回復 看得開 2019-8-20 12:57
謝謝你分享,我們很喜歡Salzburg, 還參加了sound of music的巴士團。
回復 BANGZI 2019-8-20 23:04
看得開: 謝謝你分享,我們很喜歡Salzburg, 還參加了sound of music的巴士團。
薩爾斯堡的確很美,老城收拾得一絲不亂,偶爾看一看還行。不過讓人有距離感,所以俺個人更喜歡比較老舊的城市,薩拉熱窩薩格勒布貝爾格萊德一類的。
回復 BANGZI 2019-8-20 23:09
qxw66: 口味千差萬別,兩個人一致很不容易的。。。比如年輕人喜歡嘻哈。。。重金屬。。。完全不對口味
30多年聽到「G上的詠嘆調」那個時候根本不知道巴赫這個人,貝多芬
故事多多!俺現在還木有完全脫離年輕人的口味,說唱搖滾民謠鄉村俺都聽,跟著耳朵走!雖然俺從前不怎麼聽古典音樂但是從小有些耳濡目染,小時候住在個藝術學校里,樓上住的有大提琴小提琴鋼琴小號板鼓二胡嗩吶,可熱鬧了。所以很多古典名曲叫不上名兒可聽著都熟悉。
回復 qxw66 2019-8-21 01:31
BANGZI: 故事多多!俺現在還木有完全脫離年輕人的口味,說唱搖滾民謠鄉村俺都聽,跟著耳朵走!雖然俺從前不怎麼聽古典音樂但是從小有些耳濡目染,小時候住在個藝術學校里
偶還要等你30年!
回復 BANGZI 2019-8-21 01:52
qxw66: 偶還要等你30年!
三十年後俺就是80多歲的小青年了!
回復 qxw66 2019-8-21 03:32
BANGZI: 三十年後俺就是80多歲的小青年了!
裝嫩
回復 BANGZI 2019-8-21 04:40
qxw66: 裝嫩
不裝白不裝!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BANGZI最受歡迎的博文
  1.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8:摩洛哥(2)梅爾祖卡 -「撒哈拉」 [2021/04]
  2.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6/7:摩洛哥(1)馬拉喀什,艾提本哈杜 [2021/04]
  3.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9:摩洛哥(3)沙漠日出 + 菲斯古城 [2021/04]
  4.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5:馬爾他(2)首都瓦萊塔 [2021/04]
  5.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10:摩洛哥(4)菲斯 瓦盧比利斯 卡薩布蘭卡 [2021/05]
  6.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4:馬爾他(1) 姆迪納古城 馬薩施洛克漁村 史前石廟 [2021/04]
  7.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11:摩洛哥(5)卡薩布蘭卡 (完) [2021/05]
  8. 照片回顧 2009/11 義大利 day 9:威尼斯 公交船環島游 [2021/03]
  9.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2:突尼西亞城(1)新城+老城 [2021/04]
  10. 照片回顧 2019/10 法突馬摩 DAY 3:突尼西亞城(2)迦太基遺址+藍色小鎮 [2021/04]
  11. 山西陝西 9。革命聖地 延安 [2015/10]
  12. 2016/9 紹興二日游 1。咸亨酒店 書聖故里 [2016/09]
  13. 酒經沙場 - 旅途中的酒照片 [2015/09]
  14. 2018/8 印度六日:D3 瓦拉納西/恆河晨浴/神廟 (后附印度史學習筆記) [2018/09]
  15. 8天越洋回家過年小記 [2017/02]
  16. 2017/9/3 上海多倫路名人街、千愛里、1933老場坊 [2017/09]
  17. 1。澳大利亞 - 墨爾本 [2015/08]
  18. 2017/12 普吉 D1 芭東海灘 海鮮市場 [2018/01]
  19. 2017/12 普吉 D2 海灘餐館 海豚表演 [2018/01]
  20. 2015/5/3 D4 約旦 瓦迪拉姆沙漠 [2017/12]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22 23:38

返回頂部